回溯古象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彦远说:“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也。”综观古今,文人画家、教育家们好以“古典中国风格”再造古典风韵,仿古派以得古人“脚汗气”为荣,石涛则以“师古人之心”发现了自我。若将山水的千形百面、四时朝暮等都汇入一幅桂林山水画中,不同的人会因所处年代不同而以不同的艺术品评、创作意图、形色构图来唤起不同的过去,似乎被某个过往“时间性”的魅力形态定格了。实际上,回溯古象是一种独特地文化心理观照,其因与时代精神的碰撞摩擦而更显高地,在桂林山水绘画中更是以一种自然赋予生命的价值体现来提炼当下时代的精神艺术与精神的艺术,通古开今达至象征人类不可言状的心灵姿势与生命律动。
  一、写刚劲笔墨塑造古拙神韵
  清代笪重光言:“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传统中国画总以相辅相成的笔墨寻得景、意相宜,以此生化艺术形式的自然美。所以笔道的干湿、穿插、提按、轻重、缓急等可惟妙惟肖地凝聚桂林山峰的挺拔刚韧和江水的清澈轻柔。但艺术创作仍需融入丰富笔墨形态的人文内涵与山水形学,用笔映墨的层出不穷与水入墨的五色六彩来凸显时代精神。现代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大师陆俨少,既是以深厚传统功力和博学才识再创了山水艺术的新风貌。
  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字宛若。师从冯超然,遍游南北并诗书画俱佳。他早期作品神韵流动、缜密娟丽,得古韵,甚有唐寅、王蒙遗风;中期则个性犷放简约,遗有南北二宗的画风。其山水或粗疏漫溢或荒率颓唐,古拙奇峭显清新隽永。在(如图一)他自由效仿了古人的“骨法用笔”,干湿墨互用显苍莽秀润,既有披麻、折带及米点功力,又独成特色。其树石、山水的笔墨还强调收放的笔力,有“力能扛鼎”的重与强,又有飘逸的轻与隐,酣畅又关联,如打太极拳般凝聚了由气引力的虚劲。所以能意在笔先至气力俱到,乃至以洒脱、谦逊显刚柔,妙造出桂林山水古拙的神韵,使桂林特有的山水姿态在笔墨语境里淋漓尽致。
  二、借传统构图酝酿古雅意境
  桂林独特地理风貌与古朴浑厚的人文风情给画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与灵感。阳朔一带更具云水连绵特质,使人幻生羽化登仙之感,于此画家们常将桂林山水意识化。传统的构图法则有:宾主、开合、疏密、虚实、浓淡、黑白、轻重、动静、呼应等。因此,基于前人经验有取舍地借鉴亦可谓有效实现现代创构的途径。陆俨少能以笔墨绘云水风浪的云蒸雾霭,而其山水形构也极具特色,如勾云、勾水、大块留白、墨块等特殊技法可探讨到造型之造的广泛性与突破性。上图可见他用传统常见的上下构图,呈现类似花鸟倒悬构图的空灵,上重下轻的空间感使树石形象凝聚了一种气势显清新脱俗。其古雅的桂林形象充满玄机更以诗意入胜,可谓现代新文人气息的高品位艺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乐可谓仁智之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亦可作为观道也。孔仲起的山水画雄健奔放,在云水表现领域也很杰出,能融古化今,中西并用,并深入自然创下“云皴法”、“弧勾法”、“短线法”、“水彩泼墨法”的技法,巧妙以“隽永”的涵浑境界传达了当代尚新风范。亦热衷用传统构图形式表现不同的江河湖海而尽显古雅深远。(如图二)构图以类似“s”形的曲折迂回来强调自然美感的流状,揭示了空间的深广度和视觉审美的律动,似隐喻“龙脉”绵延不断之象,耐人寻味。
  三、以往昔形色渲染古典风蕴
  传统中国画主张“随类赋彩”,设色注重取固有色的主观色,不同西方式的光彩与变化,更讲究单纯与鲜明。“设色须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自然而不落浅薄”。因此强烈鲜明成为了主导的色彩观。进言之,靠形色表物象神采风韵乃技不止艺,重在往昔色墨风蕴的当代解读是画者的“立其诚”。(如图三1孔仲起用了传统的赭石、花青掺墨使色墨混合,画面冷暖相衬的两大色块蜿蜒伸展显明快妍丽,水天的墨彩淋漓彰显古典、俊美之意境。可见,时代气质与往昔的意志、观念是息息相关的,扎根于传统并楔入桂林山水之风蕴提升了艺术精神的境界,使精神的艺术呈现高雅脱俗的品格。
  四、留“古人笔意”继承传统哲思
  中国水墨人物画善寻写古人笔意传今人之思,然当下水墨山水亦热衷选取某古代大师的风格途径,在往昔艺术源流里触发灵感,以回溯古象思接千古。陆俨少的艺术源流可追溯至南北二宗,而孔仲起则在魏晋找到灵感。可见,相近时期的画家所触发不同的往昔是司空见惯的,但他们回溯古象的意图不仅是为了得高古之画技。他们贵以心关照相关的学术、哲学、文学,包括科学潮流及国情等;以修复因历史文化局限的断层,所以留“高古”之“笔意”不仅经艺术史的验证,还会对今后艺术实践等都具重要意义。换言之,桂林山水画的神韵、意境、风格可窥视到当下人们生存的态度和文化立场。而根据主观创作意图可亲近历史回溯古象,融入“古意”,山水意态便融入传统的哲学概念和美学思想,使得贴切自然的本质。总之,回溯古象不是笔墨、构图形色等程序化的复制,应是一种当代语境下重塑的新古典,比其他类型的风格更有质的沉淀和蓬勃生命力,有积极意义与探讨价值。
  时代要求中国当代水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而回溯古象是传承,也是发展。时代的“精神”呼吁传统的经典,这是当代桂林山水画乃至绘画的持续状态使然。所以,我们回溯往昔而求索贴近本我的深层内涵、思想基点,并与时俱进去开拓持续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一、“生态主义”的热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保等理念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新的名词也悄然来临,如“环保主义”、“生态规划”、“生态园林”、“节能设计”、“生态城市”、“整合设计”、“绿色设计”、“生态景观”、“再生景观”、“生态校园规划”等。“生态”二字被高频率的使用,“生态主义”俨然成为一股热潮席卷全球。  二、“生态
期刊
【摘 要】19世纪末20纪初,没落衰败的封建文化和陈腐暮气的中国画坛,使中国画面临着不得不进行创新的局面。林风眠的人物画在中国传统笔墨绘画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绘画里的色彩、光影、明暗等元素和技法,融汇中西,贯穿古今。借鉴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和在中国皮影、陶瓷、壁画艺术中汲取的造型灵感, 运用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和现代独特的造型理念,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林风眠 ;中西融合;人物画 
期刊
肖舜之  1956年5月生于桂林。1984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0年至1992年参加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专业课程进修班。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桂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漓江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广西书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桂林中国画院副院长。
期刊
现代设计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以创建具有吸引力、高效的用户体验。网页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师需为浏览者创作出一次简明直观、令人愉悦的视觉体验,而这种体验应该是一种基于创新应用和审美价值上的视觉感官体验。在可用性和易用性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网页界面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信息传播上的要求,还需要从视觉体验的角度深层次发掘出网页界面的简约之美。极简设计能使网页界面变得轻薄简洁而美观,带来视觉感受上的精致感与
期刊
邓军(老君)  祖籍河南,广西柳州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友好画院特聘画师、广西美协理事、广西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柳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柳州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
期刊
周秀青  生于1937年。1954年入东北美专附中学习绘画,196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哈伲妇女》入选《中国画百年作品展》,大量作品参加国内外重要画展,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美协等单位收藏。
期刊
郭建军  笔名(居然)1954年生,山东籍。1982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1989年结业于北京画院研修生班。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美展并获奖。曾在日本京都、中国香港、乌鲁木齐、珠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郭建军国画选》《郭建军画集》等。现为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期刊
要研究地方画派,首先应对“地域”的概念做深入理解。“地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的或行政单位的二维空间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指覆盖在其上的各种人文因素,如宗法、血缘、地望、师承、交际、利益、交通等,也就是说“地域”在这里并不严格地遵循行政区域的划分,凡以上所提及的诸因素所能辐射到的范围都可纳入此概念中,它所涉及的更多是人类学方面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美术史研究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即要理解地域性绘画的产生与影响
期刊
方贤道  1954年生,安徽蚌埠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幅作品在全国美展中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收藏。  我的学习与创作 方贤道  1982年春夏,我因为画了一幅反映北方农村题材的作品《夏憩图》,被黄胄老师看中,参加了由他亲自主持的中国画研究院首届人物画研究班,我当时28岁。对于一个刚走出
期刊
王家训  1958年生于江苏东台,号水夫。中国国画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参加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及中国美协主办的一系列画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并选为国礼赠送给国外首脑。2009年、2010年、2011年被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潜力的30位人物画家、当代最具学术和收藏价值20家、当代最具投资价值的国画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