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对接及随后的剪切走滑作用造就了金沙江-红河深切大断裂,金沙江-红河深切大断裂与次级断裂共同控制了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上的斑岩铜钼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以往研究认为金沙江-红河成矿带自南向北分布的三个斑岩铜钼矿(铜厂、马厂箐和玉龙)是同时形成的,属同一成矿集中期的产物,并且认为这三个矿原先是集中在一起的,大规模的走滑运动使它们近等间距分割开来(王登红等,2004)。但是北段玉龙铜铜矿和中段马厂箐铜钼矿的辉钼矿年龄(玉龙约40Ma:马厂箐约35 Ma)显示并非同时形成的,而是自北向南成矿年龄逐渐减小。这一现象暗示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上斑岩铜铜矿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过程可能存在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金沙江.红河成矿带南段的铜厂和长安冲两个斑岩铜钼矿进行了辉钼矿Re-Os定年,并结合有关马厂箐和玉龙的辉钼矿Re-Os定年资料以及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对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上斑岩铜钼矿成矿动力学背景进行探讨,这一研究对深入认识该成矿带斑岩铜钼矿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