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姑姑张茂渊的一生缘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茂渊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姑姑,大部分人对她的感受与了解都是来自张爱玲的作品。张茂渊出身名门,她的父亲张佩纶是晚清名臣,曾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母亲李菊藕是李鸿章的女儿,下嫁给张佩纶为妻后生了一男一女。张茂渊有个哥哥叫张志沂,也就是张爱玲的父亲。
  五四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摆脱了封建禮教的束缚,开始追求知识和进步,其中不乏一些出身旧式名门望族的小姐,张茂渊就是其中之一。24岁那年,张茂渊决定前往英国留学,而嫂嫂黄素琼借口留学需要有人监护,就和张茂渊携手离开了那个陈旧压抑的家。年轻的张茂渊没有想到,就在前往英国的航船上,她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所爱。
  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恋爱
  那是轮船启航不久,两位女士遇见了他们行程中的第一个困难——晕船。张茂渊伏在船边,吐得一踏糊涂,而嫂嫂黄素琼也自顾不暇。这个情形被留学生李开弟看在眼里,他递上毛巾,还泡了两杯龙井,替张茂渊和嫂嫂解了围,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相识了。
  那时的李开弟也只有27岁,毕业于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嘉定人,准备去英国利物浦大学就读硕士学位。他风度翩翩,举止得体,颇有绅士风度。
  到了傍晚,张茂渊逐渐适应了船舶的摇晃,在船头欣赏海景,李开弟给她搭了一件外套,自己在夕阳下用英文朗诵起拜伦的诗来。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那个画面让张茂渊铭记了一生。可惜,当时的张茂渊和李开弟没有走到一起,不是两个人没感情,而是李开弟的家里已经给他定了婚事,就等他留学回家结婚了。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在那个年代,先进青年不都主张自由恋爱吗,为什么李开弟就打起退堂鼓了?有一种说法是,事情不是出在别人身上,就出在张茂渊那个大名鼎鼎的外公李鸿章身上。众所周知,李鸿章曾经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卖国贼。所以,一听说张茂渊是李鸿章的外孙女,李开弟就有点受不了,他和张茂渊的感情最终没有再进一步,维持在了朋友关系。
  几年后,张茂渊学成归国,而李开弟也举办了婚礼。张茂渊很大方地到现场做了伴娘,甚至直到婚后,张茂渊和李家人也相处得十分融洽。
  遭受离间 兄妹反目
  张茂渊回国两年后,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茂渊索性搬出家里,和嫂嫂一起生活。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其实是有几分才学的,可他身上更多的是纨绔子弟的习气,别的不说,单抽大烟这点,就让张茂渊十分受不了这个哥哥。所以哥嫂离婚之后,张茂渊和嫂嫂在法租界租了两间大套房,住到了一起。
  张爱玲十分喜欢母亲和姑姑的新式做派,也时不时往这个新家跑。离婚之后,张志沂的鸦片抽得越来越厉害,最终还是张茂渊把这个不成器的哥哥送进中西疗养院戒毒,才让他好了一段时间。戒毒出来的张志沂给张爱玲找了个后母,这也成了后来一家人恩断义绝的导火索。
  这事还要从1912年张家老太太去世说起,当时张志沂16岁,张茂渊11岁,两个人都还没成年,都不适合保管自己的那份遗产,所以老太太留给兄妹俩的遗产一直放在他们二哥那里。可后来张茂渊留学回来,都是奔三的人了,二哥好像忘了这回事一样,于是张茂渊叫上张志沂一起去找二哥,想要回属于自己的遗产。真到了财产分割时,麻烦也就来了。别的东西都还好,问题就出在张家老太太留下的一套宋版书上。我们知道,纸制品的保存尤为困难,一本书从宋朝流传到民国,其中经历了多少艰辛可想而知。在民国时期,就有“一页宋版,一页黄金”的说法。而张家老太太留下的宋版书,可是整整一套!关于这套珍贵的书籍,二哥认为应当归自己所有,张茂渊当然不千,大家都是张家的子女,凭什么你要独占一份?张茂渊提出,要将这套宋版书分为三份,二哥、张志沂、自己各分一份,二哥说什么也不同意,到最后双方请了律师,打起官司来,
  张茂渊的二哥请了个十分精明的律师,他通过观察发现,张茂渊态度坚决,非要那套书不可;张志沂就有些模棱两可,说白了就是想捞点好处。于是这名律师想出个“离间计”,他私下找到张志沂,说给他—笔钱让他撤诉。张爱玲的后妈听了,也在张志沂耳边大吹枕头风,让他拿钱。到这儿那律师还不算完,他又花钱买通了法官和法庭庭长。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结局不难猜到,张茂渊的二哥胜诉了。张茂渊得矢口真相后,气得大骂张志沂,说他是个叛徒。
  后来黄素琼回国,张爱玲去母亲那里住了几天,当她回到父亲家后,后妈重重打了她一个耳光,还向张志沂告状说张爱玲要打她。张志沂为此又狠狠地打了张爱玲,还把她关在家里。张茂渊听说了这件事后,找到张志沂替侄女求情。中间提到了要送张爱玲出国留学,惹得张志沂又是一阵大怒。在张志沂狭隘的思想里,前妻就是出国留学之后,染上了洋鬼子的坏毛病,才会跟他离婚的,如今女儿叛逆,张茂渊又说要送她出国留学,张志沂越想越窝火,兄妹俩最后竟然推搡了起来。张爱玲的后妈见了,不仅不劝说自己的丈夫,反而在一旁煽风点火,最后张志沂居然举起了抽鸦片的烟杆,将张茂渊打得满脸是血。面对这样一个哥哥,张茂渊彻底死心了,她告诉张志沂:“我以后再也不踏进你家的门!”张茂渊说得出,做得到,兄妹俩自此不相往来。
  亲姑侄也要明算账
  1942年,张爱玲从香港读完大学返回上海,住进了姑姑家。也是在这个时期,张爱玲开始了小说创作,她才气惊人,小说写好后,很陕得到了上海著名作家的赏识,因此得以刊登在杂志上。为了答谢这位作家,张爱玲特地邀请他到家中参加茶会。张茂渊替侄女精心准备了牛酪、红茶和西点。而张爱玲对人际交往没什么经验,张茂渊就陪着这位作家谈论他最喜欢的园艺。
  小说获得成功之后,张爱玲又开始尝试写剧本,她的第一部剧本是改编自己的作品《倾城之恋》。当时,张爱玲在上海滩已经是知名作家,但许多人认为,小说、散文写得好,不代表剧本就能写得精彩。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也是身为姑姑的张茂渊率先提笔,给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写了一篇精彩的剧评,助了侄女一臂之力。   不仅如此,后来李开弟还回忆说,其实张爱玲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是张茂渊讲给她听的。别人听故事会忘掉,张爱玲却能够把这些故事化成自己的,再创作出来。
  张茂渊不仅在创作上鼓励张爱玲,在生活上也着意培养她自立。张爱玲虽然住在姑姑家,但两个人却分着用房子,互相给对方留出足够的空间。有一次,张爱玲打碎了桌面的玻璃,张茂渊要她照价赔偿六百元,虽然那两天手头紧,张爱玲还是赶紧找了木匠来修。还有一次,张爱玲去阳台收衣服,推玻璃门时一不小心,整面玻璃全碎了,还割伤了张爱玲的膝盖。张茂渊看见了,知道张爱玲的伤势不严重,就关心起玻璃来。这可不是张茂渊小气,其实她对钱财并没有多少兴趣。
  之前张茂渊用打了折的遗产投资股票,赔了不少钱,自己却不大在乎,干脆出去找了份洋行会计的工作。每天身着笔挺的西装,脚登高跟皮鞋,夹着公文皮包,出入于银行大厅、期货市场,薪水也不低。后来张茂渊又去德国电台做了播音员,每天播音半个小时。她还对张爱玲调侃说:“我每天说半个钟头没意思的话,可以拿好几万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说着有意思的话,却拿不到一个钱。”而张茂渊之所以要和张爱玲“亲姑侄,明算账”,除了培养她独立的精神之外,其实也是让张爱玲对这个家有归属感。试想,张爱玲算是寄人篱下,如果姑姑对她一直都是客客气气的,很容易让张爱玲觉得自己是个外人。而只有自己真的掏钱为这个家出一分力后,她才会更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张爱玲曾经写道: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家。然而我对于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张茂渊看事情很通透,她认为一般人将职业妇女和家庭妇女分别看待是没必要的。职业上的成败,全看一个人做人的态度,与家庭生活没什么不同,她还向张爱玲打比方说:“在家里有本领的,如同王熙凤,出来了一定是个了不起的經理人才。”后来,张爱玲和胡兰成交往,遭到了姑姑的反对。张茂渊说胡兰成“政治身份不清,家庭关系模糊”,还告诫张爱玲,很多男人只看重她外在的东西,最后还是会离她而去。可惜张爱玲当时正沉浸在热恋中,听不进姑姑的劝诫,最终在这段感情里惨淡收场。
  等了54年的爱情终于有了结果
  抗日战争结束后,李开弟全家回到上海,与张茂渊继续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晃二十年过去,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故。1965年,李开弟的妻子得了重病,张茂渊与李开弟轮流照顾她,一『亡就是几个月。李开弟的妻子临终前,拉着张茂渊的手说:“我早知道你和李开弟是情投意合的一对,当初李开弟对你的出身抱有偏见,对你的个性也不甚了解,他是一个粗人,就断然拒绝了你的初恋,贸然和我恋爱并结婚了。真的,当初我一点也不册隋,你把你的恋情暗藏在内心深处,我竟然一点没有察觉出来。等李开弟了解你的为人个性,了解你的恋情之后,我已经怀孕,和李开弟再也分不开了。李开弟苦恼过,悔恨过,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晚了。你作为李开弟的初恋情人是那么地专注于爱情,这几十年,你没越雷池一步,李开弟也是一位谦谦君子,你视我儿子为己出,李开弟视张爱玲为己女,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死后,希望你能够和李开弟结为夫妇,以了结我一生的宿愿,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会死不瞑目。”张茂渊流着泪点头,李开弟的妻子似乎松了一口气,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由于政治原因,张茂渊与李开弟并没有马上结婚。二人一直等到时局平稳下来,又征求了子女的意见。李开弟的子女对张茂渊也十分尊重,赞成他们二人的婚事。于是1979年,在李开弟八十一岁、张茂渊七十八岁的时候,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携手走入婚姻殿堂。
  当时张爱玲已经移居美国,接到两位老人的喜讯也是热泪盈眶。她记得李开弟曾经送给姑姑一块淡红的霞帔,张茂渊卖出过许多珠宝,却一直留着那块镶有宝石的霞帔。每隔一段时间,她总要拿出来看看,这里比比,那里比比,总想把它派上点用场,到最后却又收了起来。这段跨越数十年的恋情,终于修成正果。
  张茂渊与李开弟度过了十二年的幸福时光,1991年,这位奇女子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岁。1998年李开弟也在平静之中含笑逝世,享年百岁。
  张爱玲曾在自己撰写的《对照记》中向读者介绍了自己的姑姑,照片上的张茂渊虽然人到中年,可是面容丰满、仪态高雅,在张爱玲心中,姑姑是永远不会衰老的。是啊,如此独立自信又痴隋一生的女性,怎么可能会老呢?
其他文献
回想一下我们最初爱上体育的那一瞬间,对,就是那一个瞬间——体育走进了我们的心里,慢慢地扎下了根,就像是喜欢上了一个姑娘,就是一个瞬间让自己动了心,从此便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伴侣”,因为是那样的热爱,体育更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份爱,没有利益,没有任何索取的图谋,没有地域间、国家间的“互黑”,没有球队与球队之间的互怼……这份爱,纯粹到透明。这,便是体育的魅力,我们可以为这份纯粹而疯狂。  北京时
期刊
在2019年第108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推出第七届护理文化周活动,“创建沪理工作室”是本次系列活动之一。按照《2019年市属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市属医院应在前期门诊专科护理眼务的基础上细化诊疗内容、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发展,建成一批以护理专家姓名命名的护理工作室,为患者提供优质品牌护理服务。护理工作室是由护理团队或者护理專家和相应学
期刊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文化活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5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400多件组亚洲各国珍贵文物齐亮相。本次展览汇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全部47国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伙伴,共400余件组文物。其中,中国历代文物共109件,参展国家数量、文物数量和精致程度前所未有,堪称“文物领域的奥林匹克”。柬埔寨国家博物馆藏吴哥时期石雕毗湿奴立像、沙特塔布克地区公元前4千纪石雕人像、
期刊
返回舱的“外衣”  “我们的工作就好比是给返回舱做一件外衣,外衣没缝好,就要‘归零’打回去从头找原因,制定解决措施,确定是修补还是重做。这件外衣就是由我们生产的材料生产的。”  罗丽娟口中的这件“外衣”,可有别于其他的衣服,它可以在高温环境中发生分解、炭化、升华等吸热反应,从而带走大量的热量,使返回舱内达到一个适合的温度。说实话,每一次为返回舱制作一件全新的外衣,都是用来被烧毁的,为的是在九分钟里
期刊
2019年5月18日,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全民健康学院》开播一周年,栏目特别打造全民健康公益活动“全民健康欢乐走”,掀起京城健身、健步新一轮热潮。  《全民健康学院》是您身边的健康专家,也让您成为自己的健康管理专家。栏目开播一年来,共邀请北京市68家三甲医院的1 70位专家做客演播室,为广大观众科普各类健康话题,包括:疾病防控、时令养生、运动健康等各个方面,制作播出200多期节目。  5月25日
期刊
新政  6月1日新政施行报废车有望“变废为宝”  日前,国务院正式公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2001年6月16日公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按照现行办法,拆解的报废机动车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等“五大总成”只能作为废钢铁回炉冶炼,废车收购价格参照废旧金属市场价格计价。新《办法》则明确,“五大总成”可以通过再制造予以循环利用。
期刊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频道已于5月10日零时起上星播出。频道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落地,覆盖近3亿电视观众,北京地区歌华传输序号为020和620,现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已停止播出。原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直播的本赛季“中超联赛”国安队的比赛改为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地区歌华传输序号为029和629)播出。原体育频道深受观众喜爱的《天天体育》《足球100分》《欢乐二打一》《健身圈》等
期刊
2019年5月10日,北京电视台冬奥纪实频道、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新闻广播共同音视频直播,北京广电人见证并为观众、听众奉献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1000天的盛况。5月10日零时,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频道于当天零时起上星播出。同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的首个奥运音频小程序“双奥之声”也正式上线。  5月10日晚,在奥林匹克公园玲珑塔南侧广场,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
期刊
到了夏天,很多人皮肤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湿疹、过敏、红疙瘩、痱子等等。在医院皮肤科的门诊中,有30%的患者是因为湿疹前去就诊。而医生却告诉大家,应对湿疹其实是有妙方招的。本期节目就邀请到来自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病科的张苍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这些妙招。  湿疹特点:水疱流水、渗出、高于皮肤  到底什么是湿疹呢?  张苍医师介绍,是真的这两个字很有讲究,“湿”的意思就是这类皮肤病会有倾向湿润的症状,比如流水
期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50后,60后,70后,80后……都有无法磨灭的时光记忆。您想回忆在家乡石景山走过的路吗?您想听听孩子们讲讲家乡的变化吗?6月11日,带着您的家人,走进石景山区档案馆,让这些老照片带您穿越时空隧道,见证祖国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6月11日,石景山区档案馆以“一主题、两主线、四板块、多活动”为亮点,组织开展了第十一届档案馆日活动。活动设置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主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