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进行了不断的强调,新时期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挑战就是实现师生课堂地位的互换,调动学生的身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但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离教现象严重。想要实施“参与式”教学,率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首要的任务。本文提出了“参与式”课堂的构建原则,对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的实践提出了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
引言
“参与式”教学指的是师生共同配合,建立起的具有和谐、热烈课堂氛围的课堂,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这样的教学手段无疑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原则,跳脱出传统教学的桎梏,开辟新的数学教学篇章。
一、“参与式”课堂的构建原则
首先,“参与式”教学需要体现主体性原则,也就是仅仅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展开,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其次,教学应把握平等原则,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不同基础的生生之间更应平等,使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一些学困生和后进生也能够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取得进步[1]。最后,“参与式”教学需要彰显互动原则,师生与生生之间不断的沟通、交流,才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参与式”课堂的构建效果。
二、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是前提
“参与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将更多的权利下放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按部就班的跟随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如同“玩偶”一样的机械学习。课堂上,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任务却不代替他们完成,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不同意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突破教师的预设,拥有更多的可能。举个例子,在教学《角的特点》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先不要急于将角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对角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角度的大小可以将角进行怎样的分类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跟上数的教学的步伐,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逐渐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真正地发挥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性。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仍然要发挥自己的主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确保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从而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2]。
(二)激发兴趣是关键
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关键。如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强,甚至抱有抵触心理,那么教师单方面的强制要求是无法起效的,因此必须激发起学生充足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趣味学科,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情境的创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提问、角色扮演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呈现的更加生动、具体,将静态的知识转为动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关于“分数”知识点时,教学就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图片、音频、视频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并提出问题,比如“我们一共拥有十个鸡蛋,怎样将这十个鸡蛋平均的分给全班三十个同学呢?”学生在解析过程中会发现无法整除,教师再融入分数教学内容。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观看多媒体视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分数的应用意义,并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分析解决问题。
(三)调动思维是必要
要知道,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案例,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数学思维,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在教学《垂直和平行》这部分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大家看看我们现在所处的教室,哪些是属于平行线,那些又是垂直的呢?”这时学生根据教材中对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描述,与教室内的事物进行比对,有的学生说:“这两条柱子是平行的。”另一个学生说:“这样的话,柱子和地面上的线都是垂直的。”学生热烈地讨论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他们开始懂得将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从而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3]。
(四)转变评价方式是重点
在传统的数学评价模式下,主要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行为,这样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是缺乏公正的,教师居高临下,学生只能“听从”,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的参与度极低。因此教师务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评与他评,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4]。如,学生在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检查是否有错,然后再让同学之间相互检查,在这种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下,学生的责任心在无形中得到增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且将自己作为“小老师”,帮助别人修改作业,也能强化学生的数学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评与他评并不意味着教师便可以“袖手旁观”,相反地,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价活动中,并且进行适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参与式教学的效用。
三、结语
总之,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教學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不断的进行探究、实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总结出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贺粤湘.初中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03):147-148.
[2]肖绍菊,陈粤媛.苗族银饰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4,(06):149-153.
[3]陈树清.巧用信息技术 营建精彩课堂――浅谈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3,(33):38.
[4]费岭峰.忽视“证伪”教学的原因及对策――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55-59.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
引言
“参与式”教学指的是师生共同配合,建立起的具有和谐、热烈课堂氛围的课堂,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这样的教学手段无疑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原则,跳脱出传统教学的桎梏,开辟新的数学教学篇章。
一、“参与式”课堂的构建原则
首先,“参与式”教学需要体现主体性原则,也就是仅仅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展开,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其次,教学应把握平等原则,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不同基础的生生之间更应平等,使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一些学困生和后进生也能够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取得进步[1]。最后,“参与式”教学需要彰显互动原则,师生与生生之间不断的沟通、交流,才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参与式”课堂的构建效果。
二、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是前提
“参与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将更多的权利下放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按部就班的跟随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如同“玩偶”一样的机械学习。课堂上,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任务却不代替他们完成,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不同意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突破教师的预设,拥有更多的可能。举个例子,在教学《角的特点》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先不要急于将角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对角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角度的大小可以将角进行怎样的分类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跟上数的教学的步伐,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逐渐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真正地发挥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性。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仍然要发挥自己的主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确保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从而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2]。
(二)激发兴趣是关键
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关键。如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强,甚至抱有抵触心理,那么教师单方面的强制要求是无法起效的,因此必须激发起学生充足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趣味学科,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情境的创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提问、角色扮演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呈现的更加生动、具体,将静态的知识转为动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关于“分数”知识点时,教学就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图片、音频、视频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并提出问题,比如“我们一共拥有十个鸡蛋,怎样将这十个鸡蛋平均的分给全班三十个同学呢?”学生在解析过程中会发现无法整除,教师再融入分数教学内容。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观看多媒体视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分数的应用意义,并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分析解决问题。
(三)调动思维是必要
要知道,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案例,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数学思维,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在教学《垂直和平行》这部分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大家看看我们现在所处的教室,哪些是属于平行线,那些又是垂直的呢?”这时学生根据教材中对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描述,与教室内的事物进行比对,有的学生说:“这两条柱子是平行的。”另一个学生说:“这样的话,柱子和地面上的线都是垂直的。”学生热烈地讨论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他们开始懂得将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从而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3]。
(四)转变评价方式是重点
在传统的数学评价模式下,主要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行为,这样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是缺乏公正的,教师居高临下,学生只能“听从”,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的参与度极低。因此教师务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评与他评,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4]。如,学生在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检查是否有错,然后再让同学之间相互检查,在这种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下,学生的责任心在无形中得到增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且将自己作为“小老师”,帮助别人修改作业,也能强化学生的数学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评与他评并不意味着教师便可以“袖手旁观”,相反地,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价活动中,并且进行适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参与式教学的效用。
三、结语
总之,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教學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不断的进行探究、实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总结出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贺粤湘.初中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03):147-148.
[2]肖绍菊,陈粤媛.苗族银饰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4,(06):149-153.
[3]陈树清.巧用信息技术 营建精彩课堂――浅谈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3,(33):38.
[4]费岭峰.忽视“证伪”教学的原因及对策――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