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离子导入治疗方法,是利用电离子同性相斥的原理,将药物直接导入到局部皮肤和黏膜的方法。它属于一种物理治疗方法。目的眼底疾病的恢复比较缓慢,离子导入治疗是较为有效并且没有痛苦的治疗方法。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方法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給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护理。没有心理护理,护理便不完整,本次试验通过对离子导入治疗患者问卷调查和实际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证明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处于最佳护理状态,注意心理护理,可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使患者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纠正其某些不良情绪,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从而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结论加强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及医患纠纷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离子导入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87-02
2010年6~10月,对400例离子导入患者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发现有3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部分患者有复合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焦虑、急躁、恐惧、忧虑、丧失信心、愤怒等。笔者认为,加强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及医患纠纷都有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10月我科治疗400例患者,男230例,女170例;年龄45~79岁,平均63岁;大专以上143例,高中学历180例,初中及以下77例。
1.2 方法
自编问卷调查表,采取面对面方式。发放卷调查表400份,回收400份,有效率100%。
2结果
400例住院患者中,3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焦虑、急躁、恐惧、忧虑、丧失信心、愤怒、期望过高、报复心理等7种心理问题。其中焦虑276例(69% ),急躁246例(61.5% ),恐惧288例(72%),忧虑226例(56.5% ),丧失信心14例( 3.5% ),愤怒10例(2.5% ),报复心理3例(0.75% )。
3讨论
离子导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①焦虑、急躁:由于疾病来的突然,突然视物不清,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加之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甚至对医务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②恐惧、忧虑:患者对病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了解不透,有些检查还会增加痛苦,患者在接受不熟悉的检查治疗中产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以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③丧失信心:慢性疾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再加上承受不了长期病痛的折磨,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④愤怒的心理:当患者多次住院而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时产生忧虑、愤怒甚至埋怨的心理,护士要耐心解释、诱导、改变患者的心境,鼓励患者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
离子导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①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接待患者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迅速,操作熟练准确,使患者一开始治疗就感到有好转的希望。并且通过详细介绍疾病概况、治疗原理、治疗方法,使患者开始治疗就感到护理人员的温暖,感到了好转的希望;②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对治疗的顾虑,护士在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步骤及在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适。多用安慰性语言。使患者听到后得到安慰,而且感到合情合理。护士可视不同的对象,有的可直言,有的必须委婉、含蓄,要尊重患者;③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遵守医嘱,坚持治疗,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治疗时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所需。通过经常和患者谈心,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有利于早日康复;④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影响疾病康复的不良因素:每次治疗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不同的疾病给予不同的处理。如有的患者对疾病的耐受性强,即使剧烈的疼痛也尽量克制,不告诉医护人员,患者的这种想法是怕麻烦医护人员,又认为治疗强度越大越好,对这类患者护士应主动关心和照顾,使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是热情地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同时,也应告知患者电流强度过大,容易引起烫伤。有的患者耐受程度特别低,这类患者除耐心的讲解外,还要说明没有电流,药物是无法导入皮肤和黏膜的。当确定疼痛是属于条件反射或心理因素造成的,应做好思想工作,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⑤恢复期指导:恢复期机体器官和组织的器质性变化已基本消除,病痛也基本消失,如护理不当,急性病可转为慢性病,慢性病可再复发。因此,必须重视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患者疗程结束时,除做好与疾病相关的指导外,对于性情急躁的患者,要防止急于参加工作,而对那些好静不好动、自卑胆小的患者,要鼓励积极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随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心理护理贯穿在患者治疗过程的始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是基础。同时还要掌握心理学知识,强化心理护理意识,换位思考,提高护理质量,除给患者做好治疗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从而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理义.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
[2] 张润华.社区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2,17.
关键词:离子导入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87-02
2010年6~10月,对400例离子导入患者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发现有3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部分患者有复合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焦虑、急躁、恐惧、忧虑、丧失信心、愤怒等。笔者认为,加强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及医患纠纷都有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10月我科治疗400例患者,男230例,女170例;年龄45~79岁,平均63岁;大专以上143例,高中学历180例,初中及以下77例。
1.2 方法
自编问卷调查表,采取面对面方式。发放卷调查表400份,回收400份,有效率100%。
2结果
400例住院患者中,3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焦虑、急躁、恐惧、忧虑、丧失信心、愤怒、期望过高、报复心理等7种心理问题。其中焦虑276例(69% ),急躁246例(61.5% ),恐惧288例(72%),忧虑226例(56.5% ),丧失信心14例( 3.5% ),愤怒10例(2.5% ),报复心理3例(0.75% )。
3讨论
离子导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①焦虑、急躁:由于疾病来的突然,突然视物不清,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加之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甚至对医务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②恐惧、忧虑:患者对病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了解不透,有些检查还会增加痛苦,患者在接受不熟悉的检查治疗中产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以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③丧失信心:慢性疾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再加上承受不了长期病痛的折磨,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④愤怒的心理:当患者多次住院而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时产生忧虑、愤怒甚至埋怨的心理,护士要耐心解释、诱导、改变患者的心境,鼓励患者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
离子导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①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接待患者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迅速,操作熟练准确,使患者一开始治疗就感到有好转的希望。并且通过详细介绍疾病概况、治疗原理、治疗方法,使患者开始治疗就感到护理人员的温暖,感到了好转的希望;②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对治疗的顾虑,护士在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步骤及在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适。多用安慰性语言。使患者听到后得到安慰,而且感到合情合理。护士可视不同的对象,有的可直言,有的必须委婉、含蓄,要尊重患者;③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遵守医嘱,坚持治疗,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治疗时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所需。通过经常和患者谈心,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有利于早日康复;④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影响疾病康复的不良因素:每次治疗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不同的疾病给予不同的处理。如有的患者对疾病的耐受性强,即使剧烈的疼痛也尽量克制,不告诉医护人员,患者的这种想法是怕麻烦医护人员,又认为治疗强度越大越好,对这类患者护士应主动关心和照顾,使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是热情地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同时,也应告知患者电流强度过大,容易引起烫伤。有的患者耐受程度特别低,这类患者除耐心的讲解外,还要说明没有电流,药物是无法导入皮肤和黏膜的。当确定疼痛是属于条件反射或心理因素造成的,应做好思想工作,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⑤恢复期指导:恢复期机体器官和组织的器质性变化已基本消除,病痛也基本消失,如护理不当,急性病可转为慢性病,慢性病可再复发。因此,必须重视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患者疗程结束时,除做好与疾病相关的指导外,对于性情急躁的患者,要防止急于参加工作,而对那些好静不好动、自卑胆小的患者,要鼓励积极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随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心理护理贯穿在患者治疗过程的始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是基础。同时还要掌握心理学知识,强化心理护理意识,换位思考,提高护理质量,除给患者做好治疗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从而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理义.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
[2] 张润华.社区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