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城国际旅行社的史坤是一位已经有着17年导游工作经验的资深导游,至今他依然深深地热爱着导游这个职业。在当导游员的日子里,他每天都要讲解,不停地招呼客人,不停地操心。但是他很欣慰,也很兴奋。因为在带团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很多知识,历练了很多技艺,为来自各个地方的客人做了最优质的讲解,体验到了其中的快乐。特别是导游结束时,能看到游客们通过自己的讲解介绍获得的那种满足的神情,那是史坤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导游词]
故宫太平缸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带你们去参观一下故宮的太平缸。
记得去年3月的一天,我与往常一样,带团走进故宫。在乾清门前,一位5岁的小女孩翘着脚尖,小手抚摸着大缸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缸怎么比我还高呀?缸里装的是什么呀?”妈妈温柔地对孩子说:“孩子,这里面装的是历史!”是啊,妈妈说得对,故宫308口大缸,装载的是故宫600年厚重的历史。
走进紫禁城,太和殿和乾清门两侧的十多口大缸金光闪闪,在红色宫墙的映衬下显得富丽堂皇,夺人眼目。这些大缸,被称为“太平缸”,也称“吉祥缸”或“门海”,是故宫中的储水工具,万一发生火灾,可使用被称之为“激桶”的工具将缸内的水抽上来,再喷射出去,达到灭火的目的。清朝在武英殿南侧设有“激桶处”,有200多人的编制,是北京最早的消防队。冬天为了防止水结冰,会在缸底架起炭火加热。土地上放金缸,缸内存水,木炭取火防止水结冰,水用来灭火,这个巧妙的组合,完全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在故宫太平缸中位于贞度门南侧的两口铁制水缸,是辈分最高的,上书“大明弘治四年御用监吉日造”,弘治四年,即1451年,距今已有566年的歷史。故宮太平缸代表着明清两朝铸造工艺的发展水平。太平缸分为铁、铜、鎏金3种,其中铁缸、铜缸大部分是明代铸造。鎏金铜缸则都是清代铸造的,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物表面不会脱落。
故宫太平缸也见证着明、清两朝的兴衰史。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皇宫时,内战刚刚结束,国库空虛,百废待兴,皇宫里的大缸只能是用铁铸造。到清乾隆年间,国力强盛,国库充盈,18口鎏金大铜缸,均刻有“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样。每口缸耗资白银1500两。
时光回到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他们围在水缸周围,拿出刀“咔呲咔呲”地刮金子,转眼一口金色的大缸变成了黑色,紧接着这群人又扑向了另一口大缸……他们就像蝗虫一样吞噬着皇宮的每个角落。如今太和殿两侧的金缸上面仍能清晰地看见当年留下的累累刀痕。那一幅幅无声的画面,不仅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历史的沉重,而且仿佛可以听到呻吟,听到叹息,在感受故宫宏大的气势之余,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也提醒着我们要肩负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
站在这些伤痕累累的铜缸前,我忽然想起了乾隆皇帝题写在故宫弘德殿的那副对联:“二典三谟法尧舜之道,五风十雨协天地之心。”乾隆皇帝也曾效仿尧舜之道,求风调雨顺,保国泰民安。由于落后的封建制度,大清帝国在经历过“康乾盛世”后迅速衰败,走向灭亡。皇宫里的太平缸,也许在发生火灾时,能发挥一些有限的作用,但是太平缸里的水,浇不灭八国联军烧向北京城、点燃圆明园的战火,保不了北京城的吉祥和太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习近平主席引用《尚书》中的一句话。人民幸福安宁,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我们的“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导游,我希望在引领游客去参观“幸福中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也要把祖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游客,去共同追寻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当我下一次再遇见那个可爱的小女孩的时候,我会说:孩子,那口缸不仅能装载历史,还能够见证我们美好未来!
[导游词]
故宫太平缸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带你们去参观一下故宮的太平缸。
记得去年3月的一天,我与往常一样,带团走进故宫。在乾清门前,一位5岁的小女孩翘着脚尖,小手抚摸着大缸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缸怎么比我还高呀?缸里装的是什么呀?”妈妈温柔地对孩子说:“孩子,这里面装的是历史!”是啊,妈妈说得对,故宫308口大缸,装载的是故宫600年厚重的历史。
走进紫禁城,太和殿和乾清门两侧的十多口大缸金光闪闪,在红色宫墙的映衬下显得富丽堂皇,夺人眼目。这些大缸,被称为“太平缸”,也称“吉祥缸”或“门海”,是故宫中的储水工具,万一发生火灾,可使用被称之为“激桶”的工具将缸内的水抽上来,再喷射出去,达到灭火的目的。清朝在武英殿南侧设有“激桶处”,有200多人的编制,是北京最早的消防队。冬天为了防止水结冰,会在缸底架起炭火加热。土地上放金缸,缸内存水,木炭取火防止水结冰,水用来灭火,这个巧妙的组合,完全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在故宫太平缸中位于贞度门南侧的两口铁制水缸,是辈分最高的,上书“大明弘治四年御用监吉日造”,弘治四年,即1451年,距今已有566年的歷史。故宮太平缸代表着明清两朝铸造工艺的发展水平。太平缸分为铁、铜、鎏金3种,其中铁缸、铜缸大部分是明代铸造。鎏金铜缸则都是清代铸造的,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物表面不会脱落。
故宫太平缸也见证着明、清两朝的兴衰史。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皇宫时,内战刚刚结束,国库空虛,百废待兴,皇宫里的大缸只能是用铁铸造。到清乾隆年间,国力强盛,国库充盈,18口鎏金大铜缸,均刻有“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样。每口缸耗资白银1500两。
时光回到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他们围在水缸周围,拿出刀“咔呲咔呲”地刮金子,转眼一口金色的大缸变成了黑色,紧接着这群人又扑向了另一口大缸……他们就像蝗虫一样吞噬着皇宮的每个角落。如今太和殿两侧的金缸上面仍能清晰地看见当年留下的累累刀痕。那一幅幅无声的画面,不仅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历史的沉重,而且仿佛可以听到呻吟,听到叹息,在感受故宫宏大的气势之余,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也提醒着我们要肩负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
站在这些伤痕累累的铜缸前,我忽然想起了乾隆皇帝题写在故宫弘德殿的那副对联:“二典三谟法尧舜之道,五风十雨协天地之心。”乾隆皇帝也曾效仿尧舜之道,求风调雨顺,保国泰民安。由于落后的封建制度,大清帝国在经历过“康乾盛世”后迅速衰败,走向灭亡。皇宫里的太平缸,也许在发生火灾时,能发挥一些有限的作用,但是太平缸里的水,浇不灭八国联军烧向北京城、点燃圆明园的战火,保不了北京城的吉祥和太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习近平主席引用《尚书》中的一句话。人民幸福安宁,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我们的“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导游,我希望在引领游客去参观“幸福中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也要把祖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游客,去共同追寻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当我下一次再遇见那个可爱的小女孩的时候,我会说:孩子,那口缸不仅能装载历史,还能够见证我们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