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体性的阐释焦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身份认同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ian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主体性问题的认知程度反映了民族主体的自我意识水平。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框架中显现民族主体的时代特性,并以此来标定民族自身存在的理由。然而,在中国当代哲学的研讨中,却以时空缺位的形式表露出关于这一问题的阐释焦虑,这种焦虑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时代课题搁浅于民族主体性这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中。在走出历史上的族群限定,以哲学的方式消解了民族主体性的朴素认知形式,并且把民族主体性提升为中国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后,走出民族主体性问题的阐释焦虑,寻觅民族自我意识的当代表达方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宫牛黄丸加减,对
目的分析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应用长效抗菌材料(JUC)护理局部感染和皮肤过敏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106例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用随机数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