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基于知识观理论,论述了知识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及其转化为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并以此探讨了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式。
关键词:知识观;学习型战略联盟;多元化经营
一、知识观理论的概述
知识观理论是对资源基础观的各流派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还吸收了包括纳尔逊与温特的演化经济学,西蒙、马奇、赛耶特的企业行为理论以及波兰尼、野中郁次郎、达文波特等知识理论的观点。
二、知识观的企业理论模型
企业是知识整合与创造的结合体,其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整合与创造知识的能力,而知识在企业中整合、发展、转化的过程。
(一)知识的吸收与转化
外部知识源常常是组织进行创新的关键因素,并且前提是组织需要具有已有的相关的知识才能消化并应用新知识。但是光靠企业利用外部技术能力对于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不行的,因为外部技术也可以被其他企业所理解而模仿。相比之下,内部技术不是可以广泛地被其他企业所模仿的,它构成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基础,转化能力是基于企业内所产生的机会一体化企业内部处于不同时点上的技术知识的能力。
(二)知识的内部转移
在企业持续开展学习、不断改善绩效以维持竞争能力的过程中,企业必然越来越求助于内部转移能力。但是,由于知识的内部转移比外部转移较少地受到保密性、合法性等约束,因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转移应是较快且复杂性较小的。
(三)知识的共享
知识共享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企业知识只有通过交流对话并相互转化,被他人所共享成为企业共同的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知识在企业中的整合和转化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加速或是可逾越的过程,它需要历经必需的阶段才能得以成长,这同时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组织结构、决策权分布和管理制度,及时地整合、利用与创造知识的价值。
三、知识观的企业发展方式
(一)发展的速度
从知识观的角度来看,企业发展的速度也是知识学习、增长的速度。一般地说,企业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以便能利用先入者的优势,这就是所谓的“红桃皇后效应”。但是,学习的速度太快,并且将自己约束于某一特定的知识轨道(knowledge trajectory),一旦企业误入歧途,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环境信号不明确且学习过程相当复杂时,最好是不要追求学习高速度。应在保证方向的可靠性的前提下,深耕细作于某一个正确的知识轨道上。另一方面,较缓慢的学习以积累一定的知识存量有助于新知识补充进来。
(二)发展的方式
1、企业间的方式:学习型战略联盟。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型战略联盟为伙伴企业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机会,不同的伙伴企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意图和学习能力。结合伯厄勒对组织学习方式的研究,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应有不同的学习型战略联盟的类型。(1)生产式联盟。生产联盟是“干中学”的学习方式,主要学习内部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营销式联盟。营销式联盟是科学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初始的产品设计、调研吸收新科技知识,通过亲身尝试产品的使用进行设计与使用的改革。(3)研发式联盟。研发式联盟是一种模仿学习,在最能启发与加强企业现有能力的区域搜索,形成核心能力;吸收外部知识,模仿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知识。
2、企业内的方式:多元化经营。概括地说,多元化有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两种形式。实证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所取得的绩效一般都优于无关多元化。如果从知识观的角度予以分析,企业多元化战略将涉及到知识在企业内转移的问题。所谓的主导逻辑,是指“处于主导地位的一般管理逻辑”,它是由核心业务中的经验所发展出来的。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多元化经营的能力,受制于他们所习惯的主导逻辑,即他们用于进行战略决策的全部工具以及他们的世界观取决于他们过去的经验。据此,相关多元化化经营的绩效之所以优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多元化经营中由核心业务所发展出的主导逻辑是可以有效地转移到与其相关业务的管理上。
从本质上来说,成功多元化的企业中的战略多样化及其变化,与其高层管理者所使用的主导逻辑是相互兼容的。不管是通过内部开发,还是外部收购,新业务的增加都会改变一个企业的战略多样化的程度。高层管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检视企业的业务组合,确定战略多样化是否发生了变化,并且评价新业务对企业内主导逻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孝军.企业价格战的进化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7(10).
2、孙文霞,马宗国.知识观企业理论模型研究[J].江苏商论,2008(8).
3、吕列金.学习型战略联盟:企业知识的创新与外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3).
4、余光胜.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知识观;学习型战略联盟;多元化经营
一、知识观理论的概述
知识观理论是对资源基础观的各流派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还吸收了包括纳尔逊与温特的演化经济学,西蒙、马奇、赛耶特的企业行为理论以及波兰尼、野中郁次郎、达文波特等知识理论的观点。
二、知识观的企业理论模型
企业是知识整合与创造的结合体,其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整合与创造知识的能力,而知识在企业中整合、发展、转化的过程。
(一)知识的吸收与转化
外部知识源常常是组织进行创新的关键因素,并且前提是组织需要具有已有的相关的知识才能消化并应用新知识。但是光靠企业利用外部技术能力对于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不行的,因为外部技术也可以被其他企业所理解而模仿。相比之下,内部技术不是可以广泛地被其他企业所模仿的,它构成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基础,转化能力是基于企业内所产生的机会一体化企业内部处于不同时点上的技术知识的能力。
(二)知识的内部转移
在企业持续开展学习、不断改善绩效以维持竞争能力的过程中,企业必然越来越求助于内部转移能力。但是,由于知识的内部转移比外部转移较少地受到保密性、合法性等约束,因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转移应是较快且复杂性较小的。
(三)知识的共享
知识共享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企业知识只有通过交流对话并相互转化,被他人所共享成为企业共同的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知识在企业中的整合和转化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加速或是可逾越的过程,它需要历经必需的阶段才能得以成长,这同时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组织结构、决策权分布和管理制度,及时地整合、利用与创造知识的价值。
三、知识观的企业发展方式
(一)发展的速度
从知识观的角度来看,企业发展的速度也是知识学习、增长的速度。一般地说,企业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以便能利用先入者的优势,这就是所谓的“红桃皇后效应”。但是,学习的速度太快,并且将自己约束于某一特定的知识轨道(knowledge trajectory),一旦企业误入歧途,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环境信号不明确且学习过程相当复杂时,最好是不要追求学习高速度。应在保证方向的可靠性的前提下,深耕细作于某一个正确的知识轨道上。另一方面,较缓慢的学习以积累一定的知识存量有助于新知识补充进来。
(二)发展的方式
1、企业间的方式:学习型战略联盟。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型战略联盟为伙伴企业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机会,不同的伙伴企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意图和学习能力。结合伯厄勒对组织学习方式的研究,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应有不同的学习型战略联盟的类型。(1)生产式联盟。生产联盟是“干中学”的学习方式,主要学习内部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营销式联盟。营销式联盟是科学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初始的产品设计、调研吸收新科技知识,通过亲身尝试产品的使用进行设计与使用的改革。(3)研发式联盟。研发式联盟是一种模仿学习,在最能启发与加强企业现有能力的区域搜索,形成核心能力;吸收外部知识,模仿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知识。
2、企业内的方式:多元化经营。概括地说,多元化有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两种形式。实证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所取得的绩效一般都优于无关多元化。如果从知识观的角度予以分析,企业多元化战略将涉及到知识在企业内转移的问题。所谓的主导逻辑,是指“处于主导地位的一般管理逻辑”,它是由核心业务中的经验所发展出来的。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多元化经营的能力,受制于他们所习惯的主导逻辑,即他们用于进行战略决策的全部工具以及他们的世界观取决于他们过去的经验。据此,相关多元化化经营的绩效之所以优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多元化经营中由核心业务所发展出的主导逻辑是可以有效地转移到与其相关业务的管理上。
从本质上来说,成功多元化的企业中的战略多样化及其变化,与其高层管理者所使用的主导逻辑是相互兼容的。不管是通过内部开发,还是外部收购,新业务的增加都会改变一个企业的战略多样化的程度。高层管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检视企业的业务组合,确定战略多样化是否发生了变化,并且评价新业务对企业内主导逻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孝军.企业价格战的进化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7(10).
2、孙文霞,马宗国.知识观企业理论模型研究[J].江苏商论,2008(8).
3、吕列金.学习型战略联盟:企业知识的创新与外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3).
4、余光胜.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