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行业都致力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各个领域,使得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制造、运营和监督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对于企业审计工作,国家政府相关部门明确提出要加快企业审计工作信息化的速度,借助信息技术使企业审计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所以在现阶段,企业必须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与时代接轨,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企业审计工作。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分析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审计信息共享协同的各种对策。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信息共享;效益;协同
一、企业审计信息化内涵
企业审计信息化就是企业审计部门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审计项目的实施,利用信息化手段确认项目风险或者评价企业战略决策,从而更好地优化企业的运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二是将企业的各种信息系统作为审计对象,通过风险评估或者内部控制检查来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作出审查确认,或者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另一部分,即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审计或EDP审计。
近年来,企业管理审计业务、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及企业风险控制业务数量不断增加,单纯依靠手工操作的审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审计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审计工作在企业运营和监督等方面的需求,企业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审计工作中,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审计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与智能化,从而快速提高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审计环境也逐渐发生变化,这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各种违规操作和职务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财务处理方式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单独依靠单个环节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孤立的审计已经不能实现审查的目的。只有将审计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要素的关联活动进行全面整体的审计。在这种形势下,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各级审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充分挖掘和利用审计信息资源,提高审计部门信息质量,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以共享协同为目标的审计信息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企业审计信息化工作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建立一套由算机管理的由计算机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这是因为获取信息只是审计信息化的第一步,关键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分析审计信息、利用审计信息,最后由审计部门利用整合性审计信息资源做出审计报告,让整合信息成为企业持续良性发展的动力。然而我国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在工业现代化还没实现、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企业审计信息化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企业审计信息化的程度各不相同,还需要大量的推进工作才能实现。当前,我国以共享协同为目标的企业审计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制约企业信息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首先,企业并没有将审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仍然存在着审计目标不够清晰、审计方向不明确、共享与协同概念模糊等问题。其次,各自为政的传统思维方式制约审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还未在行业与企业相关部门建立“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审计模式。第三,审计部门观念和组织方式传统陈旧,依然保持着手工审计的思维模式,审计人员畏惧学习先进信息技术。最后,未能建立信息化审计业务与技术观念,对企业进行审计时不能将审计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缺乏构建数据处理平台的审计人才。
2.企业内外审计部门存在审计信息孤岛现象
由于审计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多数企业都是建立各自的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建立的审计信息整体系统是由各自企业的审计信息系统拼加而成,企业审计部门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审计信息与业务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传递,审计信息共享和業务协同的功能较为有限。这种因为企业内部信息孤立的结构降低了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外部,政府审计部门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缺乏共享审计信息资源的渠道。政府审计部门掌握社会信息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企业审计信息系统无法与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共享与交换,这就造成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个的审计信息孤岛。企业不能与政府部门之间传递和共享审计信息,迫使企业不得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3.企业审计信息化的网络维护复杂而且难度大
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首先面对的是网络安全问题,这是因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容易被网络拦截和身份假冒,给互联网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而相比于传统的审计财务管理,是采用单机或者企业内部的审计财务软件,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互联网信息技术安全问题,一旦企业财务数据遭破坏或者泄密,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此外,审计信息化管理缺乏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应的信息技术保障。
4.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不配套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业务往来均可借助于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处理,大部分可实现无人工干预,这就要求企业实现审计信息化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模式。然而传统的审计管理与企业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着时间差,企业内外各审计部门不能进行相互连接,造成企业审计信息资源与业务运营不能协调同步进行,不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此外,传统的审计管理软件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办公,而且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系统,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开放性要求,这与信息时代审计人员可以实现在离开办公室也能办公的要求相悖。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只有实现企业审计信息内部网向互联网的转变,才能实现审计管理的网上办公,进而实现企业审计信息共享,与企业业务进行协调运作。 三、企业审计信息化共享协同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审计信息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是审计体系的一次改革和创新,也是审计工作深度发展的客观需求。审计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实效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实现审计信息化建设,只有将信息网络技术与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和完善的审计系统结构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为构建企业审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借助相应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确保审计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目前,实现企业审计信息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的目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将信息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审计信息进行集成,确保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的畅通,有效解决企业内外部审计信息资源孤岛现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明确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目标认识是关键,审计信息是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是依托。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与业务状况进行监督、审查,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基于信息时代,各种违纪违规的问题和职务犯罪涉及的地域变得越来越广泛,违法手段技术性和专业性越来越强,审计资源信息化迫切需要整合,审计机关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审计部门之间的协作,为审计部门提供更为便捷及时的信息,实现全国各级审计部门之间纵向与横向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
进行审计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审计信息资源规划指的是对与企业相关的审计信息资源进行从采集、处理、传输到最后使用全面信息资源规划。要实现企业内外审计部门之间的复杂审计信息流畅通,必须对企业审计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全面的规划整理。只有规范、统一的审计信息资源,才能实现审计部门之间审计信息的共享与集成,从而实现审计信息化管理,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优质的审计报告。
建立审计信息共享协同管理模式。审计信息共享协同模式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信息技术的设计与选择,审计流程的重组,审计组织机构的调整,审计人员管理职能的权责再分配等问题,因此,企业实施审计信息化协同管理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审计项目实施之前于外部审計信息机构进行全面沟通,确定审计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二是内外审计部门对审计项目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确保审计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三是正确处理内部审计人员、外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管理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参考文献:
[1]马社昌,董寒光.国家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2(4):8-9.
[2]胡靖.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16(3):17-19.
[3]韩强.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理财:市场版,2015(8):87-88.
[4]黄拥华.审计机关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建立[J].审计与理财,2011(6):23-23.
[5]周德铭.国家审计信息化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J].电子政务, 2013(7):25-37.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信息共享;效益;协同
一、企业审计信息化内涵
企业审计信息化就是企业审计部门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审计项目的实施,利用信息化手段确认项目风险或者评价企业战略决策,从而更好地优化企业的运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二是将企业的各种信息系统作为审计对象,通过风险评估或者内部控制检查来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作出审查确认,或者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另一部分,即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审计或EDP审计。
近年来,企业管理审计业务、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及企业风险控制业务数量不断增加,单纯依靠手工操作的审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审计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审计工作在企业运营和监督等方面的需求,企业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审计工作中,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审计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与智能化,从而快速提高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审计环境也逐渐发生变化,这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各种违规操作和职务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财务处理方式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单独依靠单个环节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孤立的审计已经不能实现审查的目的。只有将审计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要素的关联活动进行全面整体的审计。在这种形势下,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各级审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充分挖掘和利用审计信息资源,提高审计部门信息质量,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以共享协同为目标的审计信息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企业审计信息化工作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建立一套由算机管理的由计算机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这是因为获取信息只是审计信息化的第一步,关键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分析审计信息、利用审计信息,最后由审计部门利用整合性审计信息资源做出审计报告,让整合信息成为企业持续良性发展的动力。然而我国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在工业现代化还没实现、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企业审计信息化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企业审计信息化的程度各不相同,还需要大量的推进工作才能实现。当前,我国以共享协同为目标的企业审计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制约企业信息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首先,企业并没有将审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仍然存在着审计目标不够清晰、审计方向不明确、共享与协同概念模糊等问题。其次,各自为政的传统思维方式制约审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还未在行业与企业相关部门建立“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审计模式。第三,审计部门观念和组织方式传统陈旧,依然保持着手工审计的思维模式,审计人员畏惧学习先进信息技术。最后,未能建立信息化审计业务与技术观念,对企业进行审计时不能将审计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缺乏构建数据处理平台的审计人才。
2.企业内外审计部门存在审计信息孤岛现象
由于审计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多数企业都是建立各自的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建立的审计信息整体系统是由各自企业的审计信息系统拼加而成,企业审计部门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审计信息与业务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传递,审计信息共享和業务协同的功能较为有限。这种因为企业内部信息孤立的结构降低了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外部,政府审计部门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缺乏共享审计信息资源的渠道。政府审计部门掌握社会信息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企业审计信息系统无法与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共享与交换,这就造成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个的审计信息孤岛。企业不能与政府部门之间传递和共享审计信息,迫使企业不得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3.企业审计信息化的网络维护复杂而且难度大
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首先面对的是网络安全问题,这是因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容易被网络拦截和身份假冒,给互联网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而相比于传统的审计财务管理,是采用单机或者企业内部的审计财务软件,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互联网信息技术安全问题,一旦企业财务数据遭破坏或者泄密,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此外,审计信息化管理缺乏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应的信息技术保障。
4.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不配套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业务往来均可借助于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处理,大部分可实现无人工干预,这就要求企业实现审计信息化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模式。然而传统的审计管理与企业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着时间差,企业内外各审计部门不能进行相互连接,造成企业审计信息资源与业务运营不能协调同步进行,不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此外,传统的审计管理软件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办公,而且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系统,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开放性要求,这与信息时代审计人员可以实现在离开办公室也能办公的要求相悖。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只有实现企业审计信息内部网向互联网的转变,才能实现审计管理的网上办公,进而实现企业审计信息共享,与企业业务进行协调运作。 三、企业审计信息化共享协同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审计信息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是审计体系的一次改革和创新,也是审计工作深度发展的客观需求。审计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实效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实现审计信息化建设,只有将信息网络技术与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和完善的审计系统结构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为构建企业审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借助相应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确保审计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目前,实现企业审计信息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的目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将信息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审计信息进行集成,确保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的畅通,有效解决企业内外部审计信息资源孤岛现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明确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目标认识是关键,审计信息是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是依托。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与业务状况进行监督、审查,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基于信息时代,各种违纪违规的问题和职务犯罪涉及的地域变得越来越广泛,违法手段技术性和专业性越来越强,审计资源信息化迫切需要整合,审计机关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审计部门之间的协作,为审计部门提供更为便捷及时的信息,实现全国各级审计部门之间纵向与横向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
进行审计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审计信息资源规划指的是对与企业相关的审计信息资源进行从采集、处理、传输到最后使用全面信息资源规划。要实现企业内外审计部门之间的复杂审计信息流畅通,必须对企业审计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全面的规划整理。只有规范、统一的审计信息资源,才能实现审计部门之间审计信息的共享与集成,从而实现审计信息化管理,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优质的审计报告。
建立审计信息共享协同管理模式。审计信息共享协同模式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信息技术的设计与选择,审计流程的重组,审计组织机构的调整,审计人员管理职能的权责再分配等问题,因此,企业实施审计信息化协同管理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审计项目实施之前于外部审計信息机构进行全面沟通,确定审计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二是内外审计部门对审计项目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确保审计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三是正确处理内部审计人员、外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管理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参考文献:
[1]马社昌,董寒光.国家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2(4):8-9.
[2]胡靖.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16(3):17-19.
[3]韩强.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理财:市场版,2015(8):87-88.
[4]黄拥华.审计机关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建立[J].审计与理财,2011(6):23-23.
[5]周德铭.国家审计信息化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J].电子政务, 2013(7):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