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管理特别是成本核算的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成本核算由于受销售合同数量的限制很难做到准确核算每一个合同的成本,特别是对制造费用、期间费用较高的制造企业来说,单纯依靠财务人员在财务系统中进行成本核算会遇到诸如分配依据、结算时间、收入确认时间差异等各方面的限制,影响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信息化系统完善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线归集和统计并监督成本发生情况,为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笔者曾经就销售合同的信息化管理与财务管理融合做了分析,在此就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成本核算;信息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043
1 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精细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深入,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企业加大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核算企业成本,对于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和财务数据准确性、促进节约成本、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1)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一个销售合同自签下来到执行完毕,其成本费用归集的准确与否,能实现多少利润,是企业管理层关心的问题。通过信息化系统共享数据,在线完成对成本费用的收集、分析,不仅能对企业管理层及销售部门制定产品价格、进行部门绩效考核、挖掘成本管控的途径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提升企业财务核算的质量,使企业管理层及股东真实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2)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现代企业管理不仅要求企业在宏观层面要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目标,也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以保证产品实现的收入与发生的成本费用真实可靠。同时,通过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使得企业产品的本、量、利分析依据更充分,数据提供更快捷,量化与竞争对手的成本差距,提高劳动效率,为管理层在优化设计、价格制定、成本管控等重大经营事项中提供依据,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财务风险的降低。
(3)有助于堵塞管理漏洞,降低物料损耗,明确成本归属。有效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需求了解、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及产品价格定位方面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可避免由于质量费用产生的物料消耗粗放式计入合同产品成本,还有利于统计由于设计、采购等环节重复设计、重复采购等原因造成的成本费用损失,使产品实现流程透明化,有利于对成本管控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4)结合销售合同财务管理模式,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效率。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使销售合同管理與财务管理的融合变为可能和高效,打破原有的订单管理模式,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互相配合,对于单项合同的整个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分析,不仅可以统计和监控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也使得对应合同的应收账款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和管理,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流程,提高了应收账款回收率,保证了企业资金运转安全。
2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核算的方式单一,观念陈旧。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进行财务处理,但成本核算仍然采用手工计算方式,简单依靠手工核算及统计方式核算产品成本,或按产品类别、批次大概地进行产品成本统计,无法确定某个合同及产品的准确成本;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目标一味强调降低产品成本,却未能充分考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要素以及对产品价格的影响,缺乏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在规范数据、转变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方面的关注。
(2)成本核算的意识不强。这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管理层出于对合同销量、收入等指标的考虑,对产品成本核算与管理关注度不够,对企业整体成本管控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绩效考核,也间接导致基层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完工率及工时统计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考核数据,忽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设计、比质比价、工序安排及材料消耗等与产品成本息息相关的各个具体操作环节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不高,使得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准确反映生产消耗及合同费用投入。
(3)缺乏专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人才。成本核算相关人员素质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对成本管理的相关培训,除财务人员外,其他涉及生产流程数据统计的人员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参与感不强,而财务人员又缺乏对产品实现过程中加工工艺等知识的了解,导致财务核算与成本费用发生过程脱节,进而导致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的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4)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数据无法共享。传统制造业成本管理没有考虑企业各部门间相互影响,对成本流转相关的流程设计没有满足成本动态变化的需要,特别是采购、库存及生产部门与财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不能满足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需要。同时,由于原始记录大多留存于业务部门,导致成本核算数据不完整,计算方式落后,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也无法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5)单纯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由于结算时间差异导致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的弊端。例如,很多企业存在由于业务琐碎导致外协加工任务先交给供应商,后期再根据一定时期工作量统一结算的情况;还有的客户根据业务需要付出预付款后要求上游供应商先行开出发票,而此时成本尚未发生,相关的收入确认及成本结转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导致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不能及时反映真实成本数据。
3 在信息化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应对措施
要解决上述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企业应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成本核算方式及管理方法,提高全员成本管控意识,注重对专业人才及团队的选拔和培养,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1)加大信息化管理的投入,从物质条件上保障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制造业企业要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否跟得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应提高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借助网络共享平台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手工操作带来的烦琐工作,让员工逐渐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助力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信息化效率的提升。
(2)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人员素质。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管理的广泛应用,不仅要求财务人员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專业知识,指导并帮助其他相关人员借助信息化系统全流程对成本核算进行精细化管理,还要求其他业务人员提高认识,在财务核算体系外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学习并熟练操作各种软件,在产品各环节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将成本核算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以保障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条件的企业还可成立成本核算专项领导小组,负责人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员包括财务、信息化、技术、采购、工序等相关专业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保障团队高效协同。
(3)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建立统一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财务成本核算与业务开展协调一致。搭建统一的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系统内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要求,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能力,改变各部门各自为政状态,充分运用远程数据平台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有机整合起来,为各部门统筹兼顾进行成本核算及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再将全面预算及单项合同成本预算管理纳入系统,使数据需要者能够及时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对数据进行监控,可以及时了解财务成本核算与管理状况,有效控制经营及财务风险。
(4)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传统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存在对产品实现全流程的贯穿性不强、各部门协作联动性差、生产统计工作量大但人力资源有限、成本核算不精细、不及时的现状,因而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逐步解决人员、物料、流程管理等各方面问题,实现成本核算精细化。
①建立并充分利用内部局域网系统,改变信息流通渠道,加强计算机等硬件建设和网络全方位覆盖,从销售合同签订到产品制造完成全流程信息充分进入系统,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深入沟通,及时更新软件,确保安全情况下实现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②制定物料定额管理制度。生产任务下达后,采购部门根据物料需求单按计划下达物料配套定额,按计划进行采购,辅之以系统内直接比质比价,减少手工工作量;仓库管理人员根据系统内配套定额需求及领料单作材料出库,超出定额部分由系统自动识别不予发料,或作出说明经批准后物料以其他方式出库,有效避免人为差错。③实施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生产任务下达后由工艺人员在系统内进行任务分解,工时、外协加工分配及相关合同及时录入系统,月底统一根据系统内工时数据分配人工及制造费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原有粗放式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能核算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废品的情况,还可以实时将外协加工费用细化到合同,使管理层、业务人员、生产调度人员及时掌握产品加工状态,及时监控并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组织效率。④建立实用、科学、规范的物料编码系统,并采用二维码识别技术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企业可抽调各专业人员对内部产品及零部件的编码、定额工时、定额用量进行整理,集中录入系统并实时监控;同时对系统内基础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利用信息化软件实现在线处理。针对企业产品及零部件品种多、手工录入耗时费力的状况,采用二维码识别技术及相关设备进行现场数据采集,提高现场作业相关数据输入输出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便利性,还可应用二维码技术对工序作业进行科学编码,修订完善工时定额及结算,并将生产设备耗用工时纳入二维码识别系统,实现产品加工全成本录入。
4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要实现成本核算与管理信息化,应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业务流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优化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财务与业务的高度融合,促进企业管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欧阳战士.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该如何进行会计核算[J].新经济, 2016(5).
(2)赵妍蕾.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与变革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5) :143-144.
[关键词]企业管理;成本核算;信息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043
1 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精细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深入,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企业加大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核算企业成本,对于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和财务数据准确性、促进节约成本、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1)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一个销售合同自签下来到执行完毕,其成本费用归集的准确与否,能实现多少利润,是企业管理层关心的问题。通过信息化系统共享数据,在线完成对成本费用的收集、分析,不仅能对企业管理层及销售部门制定产品价格、进行部门绩效考核、挖掘成本管控的途径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提升企业财务核算的质量,使企业管理层及股东真实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2)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现代企业管理不仅要求企业在宏观层面要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目标,也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以保证产品实现的收入与发生的成本费用真实可靠。同时,通过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使得企业产品的本、量、利分析依据更充分,数据提供更快捷,量化与竞争对手的成本差距,提高劳动效率,为管理层在优化设计、价格制定、成本管控等重大经营事项中提供依据,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财务风险的降低。
(3)有助于堵塞管理漏洞,降低物料损耗,明确成本归属。有效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需求了解、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及产品价格定位方面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可避免由于质量费用产生的物料消耗粗放式计入合同产品成本,还有利于统计由于设计、采购等环节重复设计、重复采购等原因造成的成本费用损失,使产品实现流程透明化,有利于对成本管控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4)结合销售合同财务管理模式,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效率。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使销售合同管理與财务管理的融合变为可能和高效,打破原有的订单管理模式,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互相配合,对于单项合同的整个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分析,不仅可以统计和监控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也使得对应合同的应收账款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和管理,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流程,提高了应收账款回收率,保证了企业资金运转安全。
2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核算的方式单一,观念陈旧。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进行财务处理,但成本核算仍然采用手工计算方式,简单依靠手工核算及统计方式核算产品成本,或按产品类别、批次大概地进行产品成本统计,无法确定某个合同及产品的准确成本;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目标一味强调降低产品成本,却未能充分考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要素以及对产品价格的影响,缺乏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在规范数据、转变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方面的关注。
(2)成本核算的意识不强。这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管理层出于对合同销量、收入等指标的考虑,对产品成本核算与管理关注度不够,对企业整体成本管控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绩效考核,也间接导致基层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完工率及工时统计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考核数据,忽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设计、比质比价、工序安排及材料消耗等与产品成本息息相关的各个具体操作环节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不高,使得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准确反映生产消耗及合同费用投入。
(3)缺乏专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人才。成本核算相关人员素质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对成本管理的相关培训,除财务人员外,其他涉及生产流程数据统计的人员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参与感不强,而财务人员又缺乏对产品实现过程中加工工艺等知识的了解,导致财务核算与成本费用发生过程脱节,进而导致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的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4)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数据无法共享。传统制造业成本管理没有考虑企业各部门间相互影响,对成本流转相关的流程设计没有满足成本动态变化的需要,特别是采购、库存及生产部门与财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不能满足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需要。同时,由于原始记录大多留存于业务部门,导致成本核算数据不完整,计算方式落后,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也无法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5)单纯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由于结算时间差异导致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的弊端。例如,很多企业存在由于业务琐碎导致外协加工任务先交给供应商,后期再根据一定时期工作量统一结算的情况;还有的客户根据业务需要付出预付款后要求上游供应商先行开出发票,而此时成本尚未发生,相关的收入确认及成本结转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导致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不能及时反映真实成本数据。
3 在信息化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应对措施
要解决上述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企业应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成本核算方式及管理方法,提高全员成本管控意识,注重对专业人才及团队的选拔和培养,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1)加大信息化管理的投入,从物质条件上保障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制造业企业要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否跟得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应提高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借助网络共享平台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手工操作带来的烦琐工作,让员工逐渐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助力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信息化效率的提升。
(2)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人员素质。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管理的广泛应用,不仅要求财务人员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專业知识,指导并帮助其他相关人员借助信息化系统全流程对成本核算进行精细化管理,还要求其他业务人员提高认识,在财务核算体系外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学习并熟练操作各种软件,在产品各环节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将成本核算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以保障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条件的企业还可成立成本核算专项领导小组,负责人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员包括财务、信息化、技术、采购、工序等相关专业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保障团队高效协同。
(3)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建立统一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财务成本核算与业务开展协调一致。搭建统一的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系统内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要求,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能力,改变各部门各自为政状态,充分运用远程数据平台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有机整合起来,为各部门统筹兼顾进行成本核算及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再将全面预算及单项合同成本预算管理纳入系统,使数据需要者能够及时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对数据进行监控,可以及时了解财务成本核算与管理状况,有效控制经营及财务风险。
(4)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传统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存在对产品实现全流程的贯穿性不强、各部门协作联动性差、生产统计工作量大但人力资源有限、成本核算不精细、不及时的现状,因而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逐步解决人员、物料、流程管理等各方面问题,实现成本核算精细化。
①建立并充分利用内部局域网系统,改变信息流通渠道,加强计算机等硬件建设和网络全方位覆盖,从销售合同签订到产品制造完成全流程信息充分进入系统,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深入沟通,及时更新软件,确保安全情况下实现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②制定物料定额管理制度。生产任务下达后,采购部门根据物料需求单按计划下达物料配套定额,按计划进行采购,辅之以系统内直接比质比价,减少手工工作量;仓库管理人员根据系统内配套定额需求及领料单作材料出库,超出定额部分由系统自动识别不予发料,或作出说明经批准后物料以其他方式出库,有效避免人为差错。③实施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生产任务下达后由工艺人员在系统内进行任务分解,工时、外协加工分配及相关合同及时录入系统,月底统一根据系统内工时数据分配人工及制造费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原有粗放式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能核算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废品的情况,还可以实时将外协加工费用细化到合同,使管理层、业务人员、生产调度人员及时掌握产品加工状态,及时监控并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组织效率。④建立实用、科学、规范的物料编码系统,并采用二维码识别技术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企业可抽调各专业人员对内部产品及零部件的编码、定额工时、定额用量进行整理,集中录入系统并实时监控;同时对系统内基础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利用信息化软件实现在线处理。针对企业产品及零部件品种多、手工录入耗时费力的状况,采用二维码识别技术及相关设备进行现场数据采集,提高现场作业相关数据输入输出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便利性,还可应用二维码技术对工序作业进行科学编码,修订完善工时定额及结算,并将生产设备耗用工时纳入二维码识别系统,实现产品加工全成本录入。
4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要实现成本核算与管理信息化,应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业务流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优化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财务与业务的高度融合,促进企业管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欧阳战士.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该如何进行会计核算[J].新经济, 2016(5).
(2)赵妍蕾.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与变革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5) :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