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东大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48
摘要: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规划系统化、完整化、生态化的有力保障,是保护城市居民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生活水平的平衡杠杆。本文就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市政园林设计
一、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设计的关系
(一)从人文环境建设来看,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
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处于重大变革的时期,中国进行的城市化建设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尤其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早在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就明确指出,要进行“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针。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切实考虑到城市的居民生活环境、城市的绿化面积、城市的生态建设等,在发展中做好对大气、水资源、空气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并成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更加需要做好市政园林的设计,保证城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发展中,不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从经济发展建设来看,城市规划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
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消除社会财富不均,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市政园林设计实际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通过改变传统的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固有模式的经济建设方式,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联系,实行生态转化资源,资源转化能源,能源转化经济,经济促进生态的循环模式,将生态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谐共处。作为合理的城市规划,应当是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以节约资源为目的,实现城市发展持续型和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双赢模式。城市规划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只有做好城市规划,才能将市政园林设计落到实处,符合实际发展需求,改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实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城市规划的主导者应当在对城市整体环境综合考察、研究后,将市政园林设计充分渗透到城市规划的每一个方面当中,保证市政园林设计的战略意义,制定出符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满足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实现政务机关的公共服务型的城市规划方针。
二、市政园林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市政园林设计一定要有主题思想
现在我国的市政园林设计面临着设计瓶颈,大部分设计师千篇一律的设计方案,既使城市设计毫无特点,也不利于城市的环境建设。每个园林景观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这就是园林规划设计灵魂的体现,一味的模仿会使园林景观失去其独有的韵味,对城市的环境建设也十分不利。因此,园林规划设计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题思想,有自己的立意,才能保证园林设计推陈出新,也才能使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加完善、完美。例如以爱情为主题的某园林,在该园林设计中,设计满园的玫瑰;一只布满蝴蝶兰的小船载着爱情,缓缓地行驶在荷塘中;同时在园林内的桥上拉上一个精纯的铁链,满满地挂上爱情的锁,没有钥匙,锁上他们的山盟海誓,再也无法分开。爱情主题的园林设计是一个浪漫的话题,也是一个可以让园林设计者充分发挥想象能力的空间。同时能让游者与设计者产生共鸣,达到艺术的更高的境界。
(二)市政园林设计一定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因素,只有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呼应原有的环境,才能使之看上去具有协调美,不会让人感觉突兀,而且只有根据原有环境的特征来选择园林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提高园林的碳汇能力。有些城市的土质盐碱性严重,只适合栽植耐盐碱的植物或是通过换土达到合适的PH值,但是现在很多的园林设计师只是把场地当成一张“白纸”,尽情的发挥创造,完全不结合当地环境的特征。这样的设计不仅建造成本高,而且由于不考虑是否与原有环境相吻合,也会导致很多设计缺陷。
(三)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结合生态学,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
园林规划设计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结合生态学进行设计,注意植物、色彩、建筑的相结合,使之不但能够绿化城市,还能对城市的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
市政园林设计一定要注意地下管道,避免植物根系的生长影响市政管网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工程管线与乔灌木的最小水平净距(m)
给水管 污水雨水 燃气管 热力管 电力电缆
乔木(中心)1.5 1.5 1.2 1.5 1.0
灌木 1.5 1.5 1.2 1.5 1.0
电信电缆 通信照明(<10kv)道路侧石边缘
直埋 管道
喬木(中心)1.0 1.5 1.5 0.5
灌木 1.0 1.5 0.5
三、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因地制宜,特别区域实行区别园林设计
城市中不同的区域对园林设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特别区域实行区别园林设计,精准的把握城市环境要素,对城市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证市政园林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园林设计方案,实行“区别对待”。首先,城市规划主导者应当在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生态等全方位考量之后,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类型化的区域板块划分;其次,对特定区域“量体裁衣”,保证市政园林设计方案符合城市规划的需求。一般来说,市政园林设计的划分方案是以区域的职能而定的,例如依照教育职能划为教育区,由于该区域内的人大多在进行学习,因此,需要相对安静的学习场所,在市政园林设计上应当考虑到学习环境,通过建设绿地角等为学习的人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环境氛围,同时,也要相应的设计部分提供给他们释放压力的场所,通过栽种桂花、红梅等带有扑鼻香气的植物,让他们在学习之余感受到生活之美;依照生活职能划分的称之为居住区,这部分区域是居民生活和居住的场所,人员的组成复杂,年龄跨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市政园林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人员的构成要素,通过建设草坪等空间,成为居住人员适当放松、休闲的场所,同时配备完备的健身设施,建造小型的绿化活动环境,此外,在居住环境周边栽种防尘植物,隔离汽车、灰尘污染。因地制宜的市政园林设计更加符合城市规划需求,也更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二)优化植物配置,完善排水给水系统
植物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市政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功效和作用存在区别,优化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能降低城市绿化成本,提高城市建设效率,达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实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目的。优化植物配置,需要市政园林设计主导者对植物的属性和功能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城市规划的总体统筹下,依据城市的具体需要和主要特色进行植物的配置和栽种,保证植物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的是以人工浇水的方式,在缺水时对植物的浇灌量也相应的减少,而在降雨量充沛时,直接将雨水引入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之中,未充分加以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城市规划建设中,市政园林设计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将雨水储存,在植物需要时给予提供的循环系统,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汤张潮,刘建明.市政园林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向导,2010,(36).
[2]穆桂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的市政园林设计[J].吉林农业,2012,(6).
摘要: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规划系统化、完整化、生态化的有力保障,是保护城市居民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生活水平的平衡杠杆。本文就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市政园林设计
一、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设计的关系
(一)从人文环境建设来看,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
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处于重大变革的时期,中国进行的城市化建设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尤其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早在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就明确指出,要进行“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针。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切实考虑到城市的居民生活环境、城市的绿化面积、城市的生态建设等,在发展中做好对大气、水资源、空气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并成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更加需要做好市政园林的设计,保证城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发展中,不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从经济发展建设来看,城市规划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
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消除社会财富不均,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市政园林设计实际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通过改变传统的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固有模式的经济建设方式,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联系,实行生态转化资源,资源转化能源,能源转化经济,经济促进生态的循环模式,将生态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谐共处。作为合理的城市规划,应当是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以节约资源为目的,实现城市发展持续型和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双赢模式。城市规划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只有做好城市规划,才能将市政园林设计落到实处,符合实际发展需求,改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实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城市规划的主导者应当在对城市整体环境综合考察、研究后,将市政园林设计充分渗透到城市规划的每一个方面当中,保证市政园林设计的战略意义,制定出符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满足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实现政务机关的公共服务型的城市规划方针。
二、市政园林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市政园林设计一定要有主题思想
现在我国的市政园林设计面临着设计瓶颈,大部分设计师千篇一律的设计方案,既使城市设计毫无特点,也不利于城市的环境建设。每个园林景观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这就是园林规划设计灵魂的体现,一味的模仿会使园林景观失去其独有的韵味,对城市的环境建设也十分不利。因此,园林规划设计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题思想,有自己的立意,才能保证园林设计推陈出新,也才能使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加完善、完美。例如以爱情为主题的某园林,在该园林设计中,设计满园的玫瑰;一只布满蝴蝶兰的小船载着爱情,缓缓地行驶在荷塘中;同时在园林内的桥上拉上一个精纯的铁链,满满地挂上爱情的锁,没有钥匙,锁上他们的山盟海誓,再也无法分开。爱情主题的园林设计是一个浪漫的话题,也是一个可以让园林设计者充分发挥想象能力的空间。同时能让游者与设计者产生共鸣,达到艺术的更高的境界。
(二)市政园林设计一定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因素,只有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呼应原有的环境,才能使之看上去具有协调美,不会让人感觉突兀,而且只有根据原有环境的特征来选择园林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提高园林的碳汇能力。有些城市的土质盐碱性严重,只适合栽植耐盐碱的植物或是通过换土达到合适的PH值,但是现在很多的园林设计师只是把场地当成一张“白纸”,尽情的发挥创造,完全不结合当地环境的特征。这样的设计不仅建造成本高,而且由于不考虑是否与原有环境相吻合,也会导致很多设计缺陷。
(三)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结合生态学,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
园林规划设计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结合生态学进行设计,注意植物、色彩、建筑的相结合,使之不但能够绿化城市,还能对城市的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
市政园林设计一定要注意地下管道,避免植物根系的生长影响市政管网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工程管线与乔灌木的最小水平净距(m)
给水管 污水雨水 燃气管 热力管 电力电缆
乔木(中心)1.5 1.5 1.2 1.5 1.0
灌木 1.5 1.5 1.2 1.5 1.0
电信电缆 通信照明(<10kv)道路侧石边缘
直埋 管道
喬木(中心)1.0 1.5 1.5 0.5
灌木 1.0 1.5 0.5
三、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因地制宜,特别区域实行区别园林设计
城市中不同的区域对园林设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特别区域实行区别园林设计,精准的把握城市环境要素,对城市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证市政园林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园林设计方案,实行“区别对待”。首先,城市规划主导者应当在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生态等全方位考量之后,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类型化的区域板块划分;其次,对特定区域“量体裁衣”,保证市政园林设计方案符合城市规划的需求。一般来说,市政园林设计的划分方案是以区域的职能而定的,例如依照教育职能划为教育区,由于该区域内的人大多在进行学习,因此,需要相对安静的学习场所,在市政园林设计上应当考虑到学习环境,通过建设绿地角等为学习的人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环境氛围,同时,也要相应的设计部分提供给他们释放压力的场所,通过栽种桂花、红梅等带有扑鼻香气的植物,让他们在学习之余感受到生活之美;依照生活职能划分的称之为居住区,这部分区域是居民生活和居住的场所,人员的组成复杂,年龄跨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市政园林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人员的构成要素,通过建设草坪等空间,成为居住人员适当放松、休闲的场所,同时配备完备的健身设施,建造小型的绿化活动环境,此外,在居住环境周边栽种防尘植物,隔离汽车、灰尘污染。因地制宜的市政园林设计更加符合城市规划需求,也更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二)优化植物配置,完善排水给水系统
植物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市政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功效和作用存在区别,优化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能降低城市绿化成本,提高城市建设效率,达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实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目的。优化植物配置,需要市政园林设计主导者对植物的属性和功能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城市规划的总体统筹下,依据城市的具体需要和主要特色进行植物的配置和栽种,保证植物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的是以人工浇水的方式,在缺水时对植物的浇灌量也相应的减少,而在降雨量充沛时,直接将雨水引入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之中,未充分加以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城市规划建设中,市政园林设计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将雨水储存,在植物需要时给予提供的循环系统,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汤张潮,刘建明.市政园林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向导,2010,(36).
[2]穆桂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的市政园林设计[J].吉林农业,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