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6年6月,答嘴鼓被成功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答嘴鼓这一民间艺术在以厦门岛为主的区域内的传播现状不容乐观。文章就厦门答嘴鼓发展现状、艺术没落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答嘴鼓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关键词】民间曲艺文化;厦门答嘴鼓;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厦门答嘴鼓的由来,形成
答嘴鼓又称“触嘴古”,起源于闽南地域,“触嘴”有斗嘴、舌战之意,“古”有讲古、讲故事之意,是以闽南语表演的叙事性说唱艺术,类似对口相声。关于答嘴鼓的由来,比较一致的认为是从市声、戏曲的“念四句”、答鼓“拍嘴鼓”发展起来的。
1930年左右,台湾民间艺人蓝波里(又名“宋集仁”)取闽台民间文学之精华,陆陆续续呈现出人物、剧情优秀的“接地气”的杰出剧本,答嘴鼓这门民间艺术在其表演形式上如同北方相声一般,分为单口、双口、多口,因此笔者称答嘴鼓为闽南的“相声”,台湾民间艺人蓝波里(又名“宋集仁”)为答嘴鼓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初,在以答嘴鼓大师林鹏翔为主的答嘴鼓杰出代表的长年不懈努力下,这门民间艺术在演出、创作中,相继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艺人和作品,渐趋演变成了以闽南方言为语言且广泛进行演出的民间艺术。
二、厦门答嘴鼓的发展障碍
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与深化,并且近年来厦门不断有众多外来人口的涌入,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厦门市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茶余饭后不再是听着答嘴鼓闲聊着家长,人群较多地涌人大型游乐场或家人结伴自驾出游。
作为极具闽南文化特色、代表性的答嘴鼓,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不再显现往日风采,答嘴鼓受众不多、影响力不足、演出场次不多。
以厦门岛为主的区域当今不会听、不会说闽南话的人急剧减少,因此有愿望向答嘴鼓大师学习这门民间艺术的人日渐稀少甚至绝迹,未能继续发展属于这门艺术的观众群,曾深受厦门人民群众喜爱的答嘴鼓艺术如今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正因为答嘴鼓传艺仅靠口传心授、传帮带,纯属单线传播,纵然有答嘴鼓大师全力争取改变现有环境,然而前景还是不甚乐观、日浙惨淡、曲高和寡,笔者认为若是继续放任不顾、听之任之,答嘴鼓必会淡出社会公共娱乐空间。
三、影响厦门答嘴鼓传承的因素
笔者认为,答嘴鼓之所以出现传承障碍,其本质在于缺少孕育答嘴鼓杰出艺术家和答嘴鼓知音的文化艺术环境,这一现象几乎是所有传统民间艺术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答嘴鼓知音寥落
答嘴鼓艺术渐趋落没的首要敌人是日趋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自1990年以来,厦门城市化进程加快。厦门周边近年来有更多的农民住进了保障性住房,长久以来的生活娱乐方式不复存在,这一举措导致了答嘴鼓这样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依存环境迅速土崩瓦解。
(二)文化代沟,审美间离
答嘴鼓迅速瓦解的另一原因,笔者认为是年代隔阂与文化代沟的共同作用。在具有深重闽南色彩影响下成长的50后、60后乃至部分70后,从小就被浸染着闽南人与生俱来的乡恋、乡愁元素和审美情趣,对答嘴鼓这一表现形式心怀深厚情感。
在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所做过的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学生中挑选了50名懂得闽南语的学生,让他们准确读出100条常用的闽南语方言,结果只有50%的学生能够准确读出70%的方言。而在祖孙三代的调查中,也是以30%的比例在一代代下滑。
四、厦门答嘴鼓的保护与传承初探
(一)源本初见,适度商业化
所谓“源本初见”,笔者认为答嘴鼓自古就源自于“市声”,起源之初答嘴鼓就与商业的运作、商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所以,只要对答嘴鼓这门扎根于闽南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加以适度商业化的运作,必将使答嘴鼓重现往日生机,打破传播困境。
(二)娃娃抓起,留住文化根脉
“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要从孩子们抓起,”这是陈清平老师经常在各种场合呼吁的,
“不能让答嘴鼓成为我们手中的绝技和收藏品,应该积极地保护、推广答嘴鼓。”
从娃娃抓起,消除文化代沟是扫除答嘴鼓传承障碍的头等大事。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是否可以此类推追加上这样一句:
“答嘴鼓也要从娃娃抓起。”
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娃娃们”对答嘴鼓这门民间艺术的艺术濡染,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开设答嘴鼓选修课或课间播放答嘴鼓著名选段,从小普及闽南读册歌,留住答嘴鼓这一艺术形式的根脉,为答嘴鼓的传播夯实基础,从根源上保证答嘴鼓这一艺术形式不出现断层、断代。
五、结语
厦门答嘴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闽台文化交流的结晶,然而目前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文化瑰宝面临着相当严峻的传承障碍。对于答嘴鼓来说,没有好的作品、好的表演艺术家,传播必定困难,没有好的答嘴鼓表演环境、好的答嘴鼓知音,传承障碍必然无法简单消除。
若想尽早使答嘴鼓跳出古老文化艺术形式传承“魔咒”,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弄清答嘴鼓发展困境根源,找出阻碍答嘴鼓发展的主要因素。保护传人固然重要,但调整答嘴鼓表现形式和培养答嘴鼓知音更为重要。受众广,生命力才强!
【关键词】民间曲艺文化;厦门答嘴鼓;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厦门答嘴鼓的由来,形成
答嘴鼓又称“触嘴古”,起源于闽南地域,“触嘴”有斗嘴、舌战之意,“古”有讲古、讲故事之意,是以闽南语表演的叙事性说唱艺术,类似对口相声。关于答嘴鼓的由来,比较一致的认为是从市声、戏曲的“念四句”、答鼓“拍嘴鼓”发展起来的。
1930年左右,台湾民间艺人蓝波里(又名“宋集仁”)取闽台民间文学之精华,陆陆续续呈现出人物、剧情优秀的“接地气”的杰出剧本,答嘴鼓这门民间艺术在其表演形式上如同北方相声一般,分为单口、双口、多口,因此笔者称答嘴鼓为闽南的“相声”,台湾民间艺人蓝波里(又名“宋集仁”)为答嘴鼓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初,在以答嘴鼓大师林鹏翔为主的答嘴鼓杰出代表的长年不懈努力下,这门民间艺术在演出、创作中,相继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艺人和作品,渐趋演变成了以闽南方言为语言且广泛进行演出的民间艺术。
二、厦门答嘴鼓的发展障碍
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与深化,并且近年来厦门不断有众多外来人口的涌入,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厦门市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茶余饭后不再是听着答嘴鼓闲聊着家长,人群较多地涌人大型游乐场或家人结伴自驾出游。
作为极具闽南文化特色、代表性的答嘴鼓,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不再显现往日风采,答嘴鼓受众不多、影响力不足、演出场次不多。
以厦门岛为主的区域当今不会听、不会说闽南话的人急剧减少,因此有愿望向答嘴鼓大师学习这门民间艺术的人日渐稀少甚至绝迹,未能继续发展属于这门艺术的观众群,曾深受厦门人民群众喜爱的答嘴鼓艺术如今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正因为答嘴鼓传艺仅靠口传心授、传帮带,纯属单线传播,纵然有答嘴鼓大师全力争取改变现有环境,然而前景还是不甚乐观、日浙惨淡、曲高和寡,笔者认为若是继续放任不顾、听之任之,答嘴鼓必会淡出社会公共娱乐空间。
三、影响厦门答嘴鼓传承的因素
笔者认为,答嘴鼓之所以出现传承障碍,其本质在于缺少孕育答嘴鼓杰出艺术家和答嘴鼓知音的文化艺术环境,这一现象几乎是所有传统民间艺术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答嘴鼓知音寥落
答嘴鼓艺术渐趋落没的首要敌人是日趋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自1990年以来,厦门城市化进程加快。厦门周边近年来有更多的农民住进了保障性住房,长久以来的生活娱乐方式不复存在,这一举措导致了答嘴鼓这样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依存环境迅速土崩瓦解。
(二)文化代沟,审美间离
答嘴鼓迅速瓦解的另一原因,笔者认为是年代隔阂与文化代沟的共同作用。在具有深重闽南色彩影响下成长的50后、60后乃至部分70后,从小就被浸染着闽南人与生俱来的乡恋、乡愁元素和审美情趣,对答嘴鼓这一表现形式心怀深厚情感。
在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所做过的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学生中挑选了50名懂得闽南语的学生,让他们准确读出100条常用的闽南语方言,结果只有50%的学生能够准确读出70%的方言。而在祖孙三代的调查中,也是以30%的比例在一代代下滑。
四、厦门答嘴鼓的保护与传承初探
(一)源本初见,适度商业化
所谓“源本初见”,笔者认为答嘴鼓自古就源自于“市声”,起源之初答嘴鼓就与商业的运作、商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所以,只要对答嘴鼓这门扎根于闽南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加以适度商业化的运作,必将使答嘴鼓重现往日生机,打破传播困境。
(二)娃娃抓起,留住文化根脉
“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要从孩子们抓起,”这是陈清平老师经常在各种场合呼吁的,
“不能让答嘴鼓成为我们手中的绝技和收藏品,应该积极地保护、推广答嘴鼓。”
从娃娃抓起,消除文化代沟是扫除答嘴鼓传承障碍的头等大事。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是否可以此类推追加上这样一句:
“答嘴鼓也要从娃娃抓起。”
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娃娃们”对答嘴鼓这门民间艺术的艺术濡染,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开设答嘴鼓选修课或课间播放答嘴鼓著名选段,从小普及闽南读册歌,留住答嘴鼓这一艺术形式的根脉,为答嘴鼓的传播夯实基础,从根源上保证答嘴鼓这一艺术形式不出现断层、断代。
五、结语
厦门答嘴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闽台文化交流的结晶,然而目前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文化瑰宝面临着相当严峻的传承障碍。对于答嘴鼓来说,没有好的作品、好的表演艺术家,传播必定困难,没有好的答嘴鼓表演环境、好的答嘴鼓知音,传承障碍必然无法简单消除。
若想尽早使答嘴鼓跳出古老文化艺术形式传承“魔咒”,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弄清答嘴鼓发展困境根源,找出阻碍答嘴鼓发展的主要因素。保护传人固然重要,但调整答嘴鼓表现形式和培养答嘴鼓知音更为重要。受众广,生命力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