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某些特征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人物描写一般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下面从我的学生作文中摘录几个片段,并对其进行评点,说明人物描写的生活化。
一、外貌描写的生活化
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态、姿态等进行描写。
案例1:李老师的头发很特别:正面看,头发又黑又厚,显得年轻精神。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后脑勺光秃秃的,几根长发怎么也遮盖不住微红的头皮。我们曾偷着议论,正看老师像叔叔,背看老师像爷爷。
头发的与众不同是李老师最大的外貌特征。这段描写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小作者用孩童那种调皮的目光观察老师,用孩童那种调皮的话语议论老师,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
案例2:爸爸是个农民工,他的额头布满皱纹。爸爸大笑时,那皱纹就像海风吹起的波浪,欢快地跳跃;爸爸忧愁时,那皱纹就像低沉的五线谱,仿佛唱着《路在何方》的曲调;平日里,爸爸的皱纹像蜘蛛网,随时准备着捕捉飞虫。
农民工的生活是艰辛的!小作者通过刻画爸爸的皱纹来反映这种主题。小作者的三个比喻让我们兴奋,让我们悲痛,也让我们平静。真是一波三折。在城市人都在时尚美容的年代,这个其貌不扬的农民工爸爸是城市生活的点缀还是城市生活的败笔?不论答案怎样,这都是生活的真实。
二、语言描写的生活化
语言描写就是通过人物所说的话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手法。
案例3:我和同伴踢足球,狂妄的我一脚踢去,足球飞到二楼三年级一班的窗户上,玻璃破碎了。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康老师立即伸出头,大骂道: “你疯了吗?你的眼睛长到哪里了?叫你的家长明天来见我,我要改掉你疯狂的脾气。”我的班主任听到了,走到我面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爱足球,很好,但今后一定要注意安全。赶快上楼给三一班的老师和同学道歉,明天买块玻璃安上。”
这段描写,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了两个性格不同的老师形象。康老师粗暴,“我”的班主任温和。生活就是这样,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总是有不同的看法。
三、行为描写的生活化
行为描写也叫动作描写。每个人做事时的动作都与其生活的习惯、性格等密切相关,比如,性格粗鲁的人,做事的动作就莽撞,对事负责的人,做事的动作就很细致。
案例4:吴老师上课前总是在门口一站,用左手敲几下门瞽示一下我们,等我们的吵闹声停下来,才一脚跨进来,登上讲台,稳步走到墙角的讲桌前,一个正规的“立停”,一个正规的“向右转”,像军官检阅士兵样,挺胸抬头,环视学生,然后放下手中的教科书和教案本,铿锵有力地喊:“上课!”,等我们起立喊完“老师好”后,他不回应“同学们好”的礼貌语,深深地一鞠躬,便开口讲课了。
生活是多彩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些表现给学生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有的老师活泼,有点老师幽默,有的老师拖沓,有的老师干练。上面的这段描写,反映出了吴老师军人般沉稳严肃的性格,给人一种威严感。
四、心理描写的生活化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心理状态或心中所想的描绘。这种描写有“自我”描写与“替代”描写之分。所谓自我描写,就是对自己心理状态的描写,所谓替代描写,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他人心里状况的一种揣测性描写。
案例5:明天又到发试卷的时候了,我高兴得难以入睡。我仿佛看到了老师高举着我的试卷,那试卷好像胜利者手中的一面红旗。我仿佛看到老师对我的盈盈笑脸,那笑脸好像绽放的花朵。我仿佛听到老师表扬我的声音:看看,看看,人家沈露是什么成绩,又是一个满分,又是全级第一名。而你呢?郑红红,起立,你又是不及格,又是倒数第一。一提到郑红红,我的心咯噔一下,战栗了。郑红红是我最好的朋友,她不爱学习,成绩差,老师经常批评,但她很自尊。我想,此时此刻的郑红红也没有入睡,她盼望着天永远别亮,她盼望着老师明天生病了,不来发试卷,她幻想着自己的试卷被阅卷老师弄丢了。哎,明天,我和郑红红怎样相处呢?
等待老师发试卷,“我”为自己的成绩兴奋,也替朋友担忧。小作者通过“我”的心理描写,反映了自己矛盾的心理。这段描写中,既有“自我”描写,又有“替代”描写。老师发试卷的前夜,郑红红是怎样想的呢?“我”根据她以前的心态揣测她此时此刻的心理,“她盼望着天永远别亮,她盼望着老师明天生病了,不来发试卷,她幻想着自己的试卷被阅卷老师弄丢了。”这就是替代描写。
一、外貌描写的生活化
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态、姿态等进行描写。
案例1:李老师的头发很特别:正面看,头发又黑又厚,显得年轻精神。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后脑勺光秃秃的,几根长发怎么也遮盖不住微红的头皮。我们曾偷着议论,正看老师像叔叔,背看老师像爷爷。
头发的与众不同是李老师最大的外貌特征。这段描写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小作者用孩童那种调皮的目光观察老师,用孩童那种调皮的话语议论老师,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
案例2:爸爸是个农民工,他的额头布满皱纹。爸爸大笑时,那皱纹就像海风吹起的波浪,欢快地跳跃;爸爸忧愁时,那皱纹就像低沉的五线谱,仿佛唱着《路在何方》的曲调;平日里,爸爸的皱纹像蜘蛛网,随时准备着捕捉飞虫。
农民工的生活是艰辛的!小作者通过刻画爸爸的皱纹来反映这种主题。小作者的三个比喻让我们兴奋,让我们悲痛,也让我们平静。真是一波三折。在城市人都在时尚美容的年代,这个其貌不扬的农民工爸爸是城市生活的点缀还是城市生活的败笔?不论答案怎样,这都是生活的真实。
二、语言描写的生活化
语言描写就是通过人物所说的话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手法。
案例3:我和同伴踢足球,狂妄的我一脚踢去,足球飞到二楼三年级一班的窗户上,玻璃破碎了。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康老师立即伸出头,大骂道: “你疯了吗?你的眼睛长到哪里了?叫你的家长明天来见我,我要改掉你疯狂的脾气。”我的班主任听到了,走到我面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爱足球,很好,但今后一定要注意安全。赶快上楼给三一班的老师和同学道歉,明天买块玻璃安上。”
这段描写,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了两个性格不同的老师形象。康老师粗暴,“我”的班主任温和。生活就是这样,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总是有不同的看法。
三、行为描写的生活化
行为描写也叫动作描写。每个人做事时的动作都与其生活的习惯、性格等密切相关,比如,性格粗鲁的人,做事的动作就莽撞,对事负责的人,做事的动作就很细致。
案例4:吴老师上课前总是在门口一站,用左手敲几下门瞽示一下我们,等我们的吵闹声停下来,才一脚跨进来,登上讲台,稳步走到墙角的讲桌前,一个正规的“立停”,一个正规的“向右转”,像军官检阅士兵样,挺胸抬头,环视学生,然后放下手中的教科书和教案本,铿锵有力地喊:“上课!”,等我们起立喊完“老师好”后,他不回应“同学们好”的礼貌语,深深地一鞠躬,便开口讲课了。
生活是多彩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些表现给学生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有的老师活泼,有点老师幽默,有的老师拖沓,有的老师干练。上面的这段描写,反映出了吴老师军人般沉稳严肃的性格,给人一种威严感。
四、心理描写的生活化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心理状态或心中所想的描绘。这种描写有“自我”描写与“替代”描写之分。所谓自我描写,就是对自己心理状态的描写,所谓替代描写,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他人心里状况的一种揣测性描写。
案例5:明天又到发试卷的时候了,我高兴得难以入睡。我仿佛看到了老师高举着我的试卷,那试卷好像胜利者手中的一面红旗。我仿佛看到老师对我的盈盈笑脸,那笑脸好像绽放的花朵。我仿佛听到老师表扬我的声音:看看,看看,人家沈露是什么成绩,又是一个满分,又是全级第一名。而你呢?郑红红,起立,你又是不及格,又是倒数第一。一提到郑红红,我的心咯噔一下,战栗了。郑红红是我最好的朋友,她不爱学习,成绩差,老师经常批评,但她很自尊。我想,此时此刻的郑红红也没有入睡,她盼望着天永远别亮,她盼望着老师明天生病了,不来发试卷,她幻想着自己的试卷被阅卷老师弄丢了。哎,明天,我和郑红红怎样相处呢?
等待老师发试卷,“我”为自己的成绩兴奋,也替朋友担忧。小作者通过“我”的心理描写,反映了自己矛盾的心理。这段描写中,既有“自我”描写,又有“替代”描写。老师发试卷的前夜,郑红红是怎样想的呢?“我”根据她以前的心态揣测她此时此刻的心理,“她盼望着天永远别亮,她盼望着老师明天生病了,不来发试卷,她幻想着自己的试卷被阅卷老师弄丢了。”这就是替代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