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4477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外学者对苗族的族源的看法历来不一,众说纷纭。文章以王国维的一首诗为引子,从苗族文化中双头鸟图案、吊脚楼建筑和古歌传说等三个方面着手,分析苗族的先祖可能曾经生活在江南地区。
  [关键词]苗族;江南;双头鸟;吊脚楼;古歌传说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15)01-0137-04
  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域非常广泛,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北京、浙江、江西、新疆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1]。学术界一致认为,苗族的这种分布状况,是自古以来不断迁徙的结果。
  然而苗族最初居住在哪里,即苗族的起源问题,尚未有公认的答案。有“东来说”,即认为苗族与古代的“九黎”“三苗”有关系,中国古代多数学者,如郑玄、朱熹、杨慎等多认同这种观点①;有“南来说”,即认为苗族从印度、缅甸等地迁入中国;有“北来说”,即认为苗族最先居住在黄河地区;有“南方土著说”;等等。
  国外有一种观点非常有意思,认为苗族起源于今伊拉克、叙利亚一带。1924年,法国传教士萨维那在《苗族史》中提出这个看法。在该书中,萨维那从苗族的外貌特征、语言和传说等三个方面来证明他的观点。萨维那的这个论述,对其后国外苗族的起源研究影响极大,至今不衰。1988年,美国学者凯瑟·昆西在《苗族史》中承袭申论了萨维那的观点[2]。
  在这诸多说法中,王国维的一首诗引起了笔者特殊的兴趣。
  王国维这首《咏史二十首之四》云:“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王国维在这里似乎是说,如今结着发髻居住在荒山野岭中的苗族,本来是江南地区的旧主人啊。
  王国维二十首咏史诗,始载于1928年11月《学衡》杂志第六十六期。篇末有编者附记云:“按右诗二十首,分咏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为静安先生壮岁所作。”正如编者所云,这二十首咏史诗的确“新奇”,但是却并不缺乏依据。如这第四首咏苗民之作可以在一些民俗学和考古学资料中得到印证,如今主要居住在西南地区山区的苗族似乎真的与江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从双头鸟图案看苗族与江南的联系
  目前,贵州苗族刺绣、蜡染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双头连体鸟的形象。其构图,多为背向的双头鸟,其间有一圆环(见图1)[3]。这种形象也出现在苗族的铜鼓上。苗族人民传说,双头鸟、双头蛇皆为祥瑞稀罕之物,若有人遇见,则是吉兆[4]。蜡染、刺绣和铜鼓是苗族重要的文化特征,在这些重要的文化特征上都出现双头鸟的图案,这不太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应该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内涵。非常奇妙的是,这种双头鸟的图案与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骨匕(T21(4):18)上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见图2)。这件骨匕中部为两组两头一身鸟图案。大眼,喙巨大而尖锐,形象凶猛。身体中部做圆形,其上不见光芒,而做“山”形突起形象。爪健壮有力,鸟体两头反向,左右两端为三组条形饰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第116页。报告中的描述是:“正面饰有连体鸟图案两组,两鸟同体,鸟头向背而仰,鹰嘴大眼,鸟背呈山峰型,鸟眼均用未钻透的圆窝所替代,鸟身中间也有相同的圆窝。”。
  图1贵州苗族刺绣上的双头鸟图案
  图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连体鸟纹骨匕(T21(4):18)上的双头鸟图案
  除了连体鸟纹骨匕,河姆渡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中还出土过一件连体双鸟太阳纹象牙雕刻(T226(3B):79)(见图3)。在这件象牙雕上,两鸟首彼此相向,中心部位为五圈刻线形成的同心圆,构成圆环形,环上光芒四射,环圈下为左右向展开的似羽若衣的图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第284页。报告中对图案的表述是“正面磨光后阴线刻图案一组。中心钻小窝一个为圆心,外刻同心圆纹五周,圆外上部刻‘火焰纹’,似象征烈日火焰,两侧各刻对称的回头顾望的鹰嘴型鸟各一。鸟头中心钻有小圆窝为眼睛,鸟头上部两侧各钻有不等距的小圆孔两个,下侧各钻有小圆孔一个”。,关于这个图案中的双鸟,发掘者似乎认为是两只鸟,寓意是双鸟朝阳。很多学者也认为是两只鸟,但宋兆麟和王士伦等先生认为这是连体鸟的形象。“上述两个图案,指上件骨匕(T21(4):18)和此件象牙雕(T226(3B):79的图案,内容是相近的。其主体是双鸟,无论是相向还是相背,双鸟身都连在一起,可谓连体鸟”[3]。本文也认同这种观点。这件象牙雕刻上的双头鸟和圆环结合在一起的图案与上文提到的贵州苗族刺绣上的双头鸟与圆环组成的图案是非常相似的。
  图3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T226(3B):79)上的双头鸟图案
  有学者提到,“据发掘河姆渡遗址的参加者介绍,在出土的以及可辨器形而未入编的鸟形器(原称蝶形器)中双鸟连体式为数还不少”[5]。最近,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出土了一件双鸟木雕器。这件木雕造型为背向的连体双头鸟,鸟身处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圆环(见图4)。其形象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匕上的双头鸟形象相似,皆为大眼,喙巨大而尖锐,形象凶猛。看来,双鸟连体的图案在河姆渡文化中非常流行。
  图4田螺山贵遗址出土的木雕器上的双头鸟图案
  除了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也出土过带有双头鸟图案的玉璧。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过大量玉器:琮、璧、钺、梳背器、山形器、鸟形器等等。鸟形器数量颇大,良渚文化中之瑶山、反山遗址中,多有所见。在多件玉譬、梳背器上,也见到双头同体的阴刻鸟形图案。2008年,余杭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库房发现一件良渚文化晚期玉譬(见图5)。玉璧上刻有鸟纹,鸟首似成双,两翼展开,有倒梯形尾翼。从整体上看,仿佛展翅翱翔的双头鸟。另外,浙江良渚博物院一件青灰色玉璧上,阴线刻凿鸟纹,也是双头同体鸟图像。   图5良渚文化刻符玉璧上的双头鸟图案
  苗族刺绣、蜡染和铜鼓上出现双头鸟形象,河姆渡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上也出现双头鸟形象,更值得注意的是,苗族刺绣上的双头鸟与圆圈纹组合的构图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匕及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木雕上的图案近乎一致,这是一个不能不深入思考的细节。从这点上判断苗族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有着某种关联也是说得通的。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县,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和杭州湾地区,正是王国维所说的“江南”地区。苗族与江南的这种联系难道只是一个偶然吗?当然不是,我们还可以从鸟入手,找到苗族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其他联系。
  各地的苗族中流行着鸟图腾的崇拜。苗族古歌说,是凤鸟孵化“蝴蝶妈妈”生下的12个蛋,生出了虎豹、蛇虫和人类[6]。苗族妇女有鸟衣和鸟形头饰,至于妇女在服装上刺绣鸟的图案就更多见了。苗族的铜鼓上也有鸟的纹饰。可见,苗族地区的鸟崇拜是广泛存在的。
  无独有偶,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同样流行着鸟崇拜。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了多件“蝶形器”,王士伦先生和宋兆麟先生都认为应该是鸟形器[7]。宋兆麟先生说得很明白:“河姆渡鸟形器,不仅安有柄,这种木柄比较粗壮,它与某些民族住宅的鸟形图腾柱一样,也是当时干栏建筑顶部的一种建筑装饰,其所以雕成鸟形,与他们的信仰鸟图腾是分不开的。”[7]同理,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多件“蝶形器”也应是鸟形器。前文已经提到良渚文化也出土了大量跟鸟有关的玉器[7]。王士伦先生据此认为:“鸟在良渚文化部族的心目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7]
  苗族文化不仅流行鸟崇拜,并且有着双头鸟这种特殊的图案,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中也具有类似的现象。这种情况不能仅仅用巧合来解释,苗族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即与江南)之间,应该有着某种深层次的联系,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二、从苗族的吊脚楼看苗族与江南的联系
  吊脚楼是苗族极具特色的一种木质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钉铆,任何构建都是木材加工而成。这种既可防潮又能防止野兽的建筑,在苗族聚居的黔东南,尤其是在雷山、台江、凯里一带,随处都可见。有学者认为苗族吊脚楼的雏形源于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8]。这种说法有其依据。
  在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干栏建筑遗迹很多[9](P14)。刘军先生指出,河姆渡先民为了适应湿度大的生存环境,在巢居形式的启示下,首创出具有中国南方建筑风格的木构干栏[10](P96)。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使用了榫卯技术,与现今苗族地区的吊脚楼非常相似。虽然,已有学者指出,从考古上看,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诸多南方省区,先后发掘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存和明器,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秦、汉时代[11]。但是,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是最早的。学者们把苗族的吊脚楼追溯至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应该是不无道理的。
  从这里,我们又发现了苗族建筑文化与位于江南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关联。
  三、从苗族的古歌传说看苗族与江南的联系
  苗族的古歌和传说,也透露出苗族与东方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地区的苗族古歌都说其祖先是从东方迁来的,东海之滨是他们的老家石朝江先生在《苗族源自伏羲东夷新考》(载《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一文中,用苗族的古歌传说透露的信息作为一个论据来论证苗族出自东夷。本文引用的苗族古歌多引自于石朝江先生的这篇文章。。苗族《吃牯脏歌》唱到东方老家乡:“水牛乘着河浪走,水牛到海水日出处,富裕海边老家乡”;《焚巾曲》唱述:“苗族的祖先原住在东方,挨在海边边,一眼看不到边,两眼看不到边,三眼看不到边”;苗族古歌《跋山涉水》说苗族祖先“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湘西、云南、川南、黔西北、黔中、黔北等地区的苗族史歌和传说,也有着类似的表述,只是具体地名、路线、情节有别而已[12]。
  苗族古歌传说中的“老家乡”既在东方,又在海边,还能看到海水日出,那么这个“老家乡”到底在什么地方?有学者指出,只有站在山东半岛至江苏、浙江沿海一带,才能看到苗族古歌日出、天水紧相连的景象[12]。如果苗族古歌中的“海边边”是指浙江沿海一带,那么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江南”了。
  江南地区相对于现主要居住在西南地区的苗族来说,属于东方。如果苗族先祖真的曾经生活在江南,那么苗族葬俗中对“东方”的重视也就解释得通了。过去黔西北、黔北、黔东一带,在埋葬死者时,必将其“东向横埋”,即把死者的头朝向东方[12]。由此可见,对“东方”的重视在各地的苗族中是广泛存在的。狐死首丘,中国各族人民在葬俗中都很注意死者的头向(墓葬方向)。有学者认为:“头向也许与民族迁徙的方向相一致,或者与当时的某种宗教迷信有关联,往往反映了该民族迁徙、文化交流以及信仰观念。”[13]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就算是现在,在人去世之后,尤其是移民,家人埋葬死者的时候将其头朝向家乡的方向也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移民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死者的灵魂才能真正回到家乡。苗民们的葬俗中将死者的头朝向东方,很可能是墓主人认为其祖居之地在东方。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苗族与东方(江南地区)存在某种内在关联。
  四、结语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分析,苗族正如王国维所说,与江南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苗族先民曾经居住在江南,后因种种原因迁徙分散至目前的居住地。奇怪的地方在于,如果苗族真的曾经居住在江南,如今的江南即浙江等地区为什么少有苗族分布了呢?江南地区是否又是苗民最初的居住地?……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期待有更多的学者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龙伯亚苗族历史概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2]杨昌国国外苗学的历史梳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3]宋兆麟河姆渡骨匕对鸟图案试析[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1)
  [4]戴奎西南民族学院馆藏两面铜鼓考略[J]四川文物,1995(3)
  [5]唐德中,徐翔华夏和合为文化原始雏形——河姆渡先民连体双鸟图腾新探[J]河姆渡文化新论——海峡两岸河姆渡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6]伍新福重评蚩尤与苗族族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苗族古史研究述评之一[J]中南民族学院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7]王士伦越国鸟图腾和鸟崇拜的若干问题[J]浙江学刊,1990(6)
  [8]彭礼福苗族吊脚楼建筑初探——苗族民居建筑探析之二[J]贵州民族研究,1992(4)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0]刘军河姆渡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1]黄才贵中日干栏式建筑的同源关系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1(10)
  [12]石朝江苗族源自伏羲东夷新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8)
  [13]唐备,杨华浅析三峡地区商时期葬俗文化[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1)
  [责任编辑薄刚]
其他文献
[摘要]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突出成就和创作个性的诗人,尤其留下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他自卑、忧郁的心理气质决定了他爱情诗哀怨悲愁的情感内涵。“丁香”“小花”筑起了戴诗的花意象世界,显示了戴诗和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抒情意象之间的关联。通过对戴诗花意象的探讨来审视戴望舒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戴望舒;诗歌;花意象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  我
期刊
[摘要]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十分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其诸多小说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版本传承于世界,且受到广泛的赞誉。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又能够结合多种流派手法,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格雷厄姆·格林在对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以及萨义德的文化抵抗理论进行分析与综合后,通过《权力与荣耀》这部小说有所体现,主要对传统“他者”形象进行颠覆,并且显现后殖民时
期刊
[摘要]文章从区域特色文化存在的概念与形式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中国乡镇建设的升级版,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文明和文化的现代化。充分理解关注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属性,通过人、自然、文化保护和现代设计转移到城镇风貌中。通过对特色文化现象分析,凝练、设计具有区域特色文化的建筑空间形式和路径方法,使城镇环境空间灵动起来,理清城镇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脉络,赋予城镇空间立体感、生命感。  [关键词]区域特色;文化风貌
期刊
[摘要]近期在国家审计过程中,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浮上水面,引起各方重视。从公共选择视角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求治理思路,将会给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很大启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失灵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从制度化与市场化方面寻找对策。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地方政府债务;公共选择;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
期刊
[摘要]地域文化是近现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一种文化现象,而边疆地区作为一种特定的地域范畴,有其特殊的文化属性。当边疆经过最初开拓,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都进入稳定时期后,区域中居民的性格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殊地域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中关两地常态化的农庄生活对两地居民的性格影响及文化表现。  [关键词]边疆地域文化;农庄生活;居民性格  边疆是一个包含军事、政治、文化等多重含义的概念,由
期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正在经历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乡土文学追踪式描写了这些“新”与“变”,探索现代乡村的发展模式,参与讨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仁山的《麦河》与孙惠芬的《后上塘書》都以土地流转作为书写背景,表现新土地制度下乡村的变化与发展。适应新土地制度的“农村新人”形象再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他们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建设现代乡村,为生态乡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资本的介入也在改
期刊
[摘要]在清代复古思潮的诗学背景下,方东树首先肯定了复古的价值,提出“求与古人似”的诗学主张,主张“以古为则”。其次,从桐城派文法理论角度,指出复古的本质是学习古人抒发自我的求真精神,达到“有法而无法”的艺术境界。最后,主张“先精一家,转而之他”的师古视野,构建复古审美范式系统。  [关键词]方东树;诗学;复古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15)
期刊
[摘要]孔子与柏拉图作为东西方“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各自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以抒情为主的文论传统与以逻辑推理为主的诗学传统;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重内省的环型思维与重外探的线型思维。对二者进行比较,以此来彰显东西方各自的文艺思想魅力,在诗学对话中寻找各自的立场,建构平等对话的机制,整合二者的文艺功能达到审美与教育相统一。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文艺功能;环型思维;线型思维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莫言和村上春树在各自的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莫言现象、村上现象。这两位世界文学大家在写作立场上貌似迥然不同,然则在文学创作、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相似与暗合之处。无论是诺奖得主、现代乡土作家的莫言也好,还是诺奖的“陪跑者”、现代日本文学大家的村上春树也罢,尽管表现手法各有不同,但在个人创作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位都是大众文学的代表者,以大众的视角,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大众的心声,在这一点上
期刊
[摘要]罗默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已然失效,建立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具有理论发展的必要性,因此主张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以新的剥削理论深入地揭示资本主义的不正义性。他认为,初始生产资料不平等分配导致阶级之间不平等和社会不正义,但又认为存在能为各阶级群体带来效益的“社会必要剥削”,并具有一定的正义性。此外,为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不正义问题,罗默建构起了一套基于社会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