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产生持留菌的机制及相关清除策略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留菌对于抗菌药物的耐受直接导致了许多疾病迁延不愈,成为慢性难治性疾病。临床上,约有70%的致病微生物对常用抗菌药物耐受,而决定耐受的主要因素是持留菌水平,这种耐受不同于由遗传获得的耐药性。此文通过介绍持留菌主要的形成机制以及现有的一些清除机制,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中药制剂抗痨丸对治疗肺结核病的辅助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抗痨丸辅助治疗组和纯化疗对照组,观察分析中药制剂抗痨丸对治疗肺结核病的辅助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抗痨丸辅助治疗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缩小、主要症状缓解等疗效高于纯化疗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制剂抗痨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肺结核的治愈率,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单一和多重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的差异。方法收集406例入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PICU合并有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样本,采用多重PCR及常规PCR对咽拭子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分析阳性病例的病毒感染情况及与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406例样本中病毒检测阳性者252例,阳性率62.1%。阳性样本中,以其中鼻病毒(HRV)检出率最高,为105例(41.7%)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D-二聚体(D-D)动态监测下深静脉血栓前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干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的D-D水平值。结果两组患者D-D水平均于术后6 h升高,且术后4 d D-D水平高于入院当天和手术当天。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 h及术后4 d D-D水平均
目的分析广州市某医院上呼吸道医院感染事件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面对面调查收集可能的危险因素,采集病例及环境样本进行流感病毒及肠道病毒PCR核酸检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集中发生在医院烧伤康复科,共报告病例29例,其中住院患者18人,医护人员7人,家属
目的研究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预防便秘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06月间本科68例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男性28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69.5岁。将研究对象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定时扩肛组,所有患者均获得1、3、6个月随访。观察2个组的患者不同时间点排便方式。结果结论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定时扩肛联合训练可以有效的解决便秘问题,减少服用通便药引起的副作用
目的观察中国大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的时空分布,为HFRS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2004—2015年中国大陆的HFRS疫情资料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表,采用Excel 2013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统计和分析数据。结果2004—2015年,中国大陆HFRS发病数呈季节性波动;年均发病数、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为13 237人、1.00/10万(0.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中给予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温中单覆盖,肩部使用专用保暖被,截石位患者使用长棉腿套保暖,术中输液输血使用加温输液装置,使用具有加温功能的气腹机,CO2经加温后充入腹腔,冲洗液体加温至37℃。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腔冲洗后、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两
目的了解宁波市2014年麻疹流行情况以及病毒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2014年宁波市麻疹病例相关资料。采用RT-PCR对85份含漱液样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对所得麻疹分离株核蛋白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基因库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比对分析。结果宁波市2014年麻疹确诊病例共176例,0~1岁组发病率最高(58.43/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
目的探讨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率、规律用药率、运动依从率、血糖监测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母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