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古希腊神话中,有着很多的残杀子嗣故事,它作为原型隐藏在后世的各类文本中。古希腊神话中的残杀子嗣故事有四种类型:捍卫权力型、忠君护主型、复仇抗争型和失手无知型。对古希腊神话中残杀子嗣故事的解析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内涵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和社会。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残杀子嗣;故事
古希腊神话故事是欧洲文学的最早源头,它所描述的残杀子嗣故事也成为西方文学有关残杀子嗣故事的最早记载。天地之初,奥林波斯山上就一直不断重复着血腥和暴力的残杀子嗣行为,克洛诺斯还没降生的时候,乌拉诺斯就不准盖亚把他生出来,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到了克洛诺斯统治的时候,他残忍地把孩子们吞下,只有宙斯幸免于难;再到宙斯统治的时候,他吃掉了雅典娜,因为神谕说雅典娜会夺取他的权位。这些神话故事是西方文学中残杀子嗣题材作品的最早原型。这类残杀子嗣的故事不仅广泛地存在于古希腊神话,在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话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这说明残杀子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学现象,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神话是人类最初对外在事物与内在感受的朦胧识记,人类借助于神话,使不可确定的现象有了确定的名号,不可把捉的抽象性质有了限定性的时空位置。”[1]古希腊神话的残杀子嗣故事也正是这样,以确定的内涵和意义向我们传达了原始初民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笔者以为希腊神话中的残杀子嗣故事,按照原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捍卫权力型、忠君护主型、复仇抗争型和失手无知型。
“捍卫权力型”的残杀子嗣故事比较多,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腊神话中天地之初的故事,这些捍卫权力型的残杀子嗣故事一般都发生在宫廷里的权力斗争中,父亲为了捍卫自己的王位将自己的儿子杀死。除天地之初的故事之外,俄狄浦斯的故事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的儿子将杀父娶母,因此将自己的儿子抛弃荒野,试图将其杀死。在其它国家的文本中,也有很多残杀子嗣的故事,《旧约》中的扫罗杀大卫、非洲史诗《姆温都史诗》、《盖西瑞的诗琴》等也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些故事体现了两代人的冲突,通过残杀子嗣来保全王位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受害者能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同情和怜悯,使欣赏者得到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净化。
“忠君护主型”的残杀子嗣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以阿伽门侬的故事为代表,他为了获得特洛亚战争的胜利,将自己的女儿伊菲戈涅亚献祭给阿尔特弥斯,由此遭来妻子克吕泰墨斯特拉的仇杀。“忠君护主型”作品的主人公都有着忠于君主或忠于某种信仰的特点,残杀子嗣的表现方式為献祭,《旧约》这种“忠诚的献祭”最为典型,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对自己的忠诚,要他把儿子杀了以献祭上帝,亚伯拉罕义无反顾。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颤栗》中曾为这件事做过辩护,他说:“信仰可以在悖论中将谋杀儿子的卑鄙罪行变成上帝悦纳的圣洁举动。”[2]其实在许多国家的民俗中,也有很多用残杀子嗣的仪式来表明自己的某种信仰的,波斯王的献祭,迦太基人杀子,秘鲁的印加人杀子。在中国古代,有周女始祖姜娩履杀稷、神话故事中哪吒被父亲杀死,“二十四孝”故事“郭巨埋儿”等残杀子嗣的故事。
“复仇抗争型”的残杀子嗣故事以美狄亚的故事为原型,美狄亚帮伊阿宋窃取金羊毛,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背井离乡来到雅典。伊阿宋为了获得科任托斯的王位继承权却要抛弃美狄亚,结果美狄亚为了惩罚伊阿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乘着龙车从空中逃走。在这类作品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女性,她们为了报复男性,将自己的孩子杀死,目的是为了断掉丈夫的血脉。普洛克涅和菲洛墨拉的故事同样是如此,潘狄翁为了感谢色雷斯国王忒瑞俄斯帮助自己赶走了底比斯人的侵略,将女儿普洛克涅嫁给了忒瑞俄斯,不久生下儿子伊迪斯。五年后,普洛克涅让丈夫接妹妹菲洛墨拉过来相见,但是在回家途中,忒瑞俄斯起了色心强奸了菲洛墨拉,并割掉了她的舌头,菲洛墨拉费尽千辛万苦让姐姐知道了事实真相,为了报复丈夫,普洛克涅将儿子的头颅割下。在中国的古代,也出现了很多“仇杀型”的残杀子嗣故事,《聊斋志异》中细侯杀子、窦氏杀子,洪迈的《夷坚志·再补》中的《义妇复仇》及元代孔奇《至正直记》,都是为报复男性而不惜残杀子嗣的故事。
“无知失手型”的残杀子嗣故事不是以某种特定的目的杀死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非个人因素导致自己成为杀害孩子的凶手。希腊神话中以彭透斯的故事为代表,酒神狄奥尼索斯来故乡底比斯传经送道,底比斯国王坦塔罗斯藐视众神,尤其憎恶姨母的儿子狄奥尼索斯,狄奥尼索斯为了惩罚他,用魔法蒙蔽了坦塔罗斯的母亲阿厄高的眼睛,阿厄高是狄奥尼索斯的信徒,她看不见自己的儿子彭透斯,误将其作为亵渎宗教者杀死。还有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因他是宙斯和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所生,遂遭到爱嫉妒的天后赫拉的迫害,在他杀死篡位者吕科斯的时候,赫拉使其发疯杀死自己的儿子;包括阿伽门侬的祖先坦塔罗斯因为虚荣喜欢和诸神作对,将儿子杀死来宴请诸神,试探众神是否无所不知,从而遭到诅咒等故事。“无知失手型”型的残杀子嗣故事在后世的文学中也经常出现,比如《浮士德》中玛甘泪的失手溺死儿子、《红与黑》中德瑞那在于连死后和孩子一起自杀等等。
古希腊神话中残杀子嗣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内涵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和社会。古希腊神话中的“捍权权力型”和“忠君护主型”的残杀子嗣故事,演绎的是父与子两种力量在历史交接中相互斗争的精神状态,它形象地勾勒出新事物的产生所面临的巨大的阻力和艰辛,说明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流血和牺牲。“仇杀抗争型”的残杀子嗣故事反映的则是平辈之间的竞争,男性与女性的冲突。这也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无知失手型”的残杀子嗣故事在现当代的欧美文学中多次出现,比如司各特的《中洛锡安郡中心》、乔治·艾略特的《亚当·比德》、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奇境》、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威廉·斯泰隆的《索菲的选择》等等中都有残杀子嗣的故事情节。大多是通过残杀子嗣的母题来解构父权社会构筑的母性神话,重建女性形象,表现女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体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其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1]王敏.希腊神话与文学及现代神话衍生关系之探讨[J]. 阴山学刊, 2000(1). P11.
[2]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P29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残杀子嗣;故事
古希腊神话故事是欧洲文学的最早源头,它所描述的残杀子嗣故事也成为西方文学有关残杀子嗣故事的最早记载。天地之初,奥林波斯山上就一直不断重复着血腥和暴力的残杀子嗣行为,克洛诺斯还没降生的时候,乌拉诺斯就不准盖亚把他生出来,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到了克洛诺斯统治的时候,他残忍地把孩子们吞下,只有宙斯幸免于难;再到宙斯统治的时候,他吃掉了雅典娜,因为神谕说雅典娜会夺取他的权位。这些神话故事是西方文学中残杀子嗣题材作品的最早原型。这类残杀子嗣的故事不仅广泛地存在于古希腊神话,在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话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这说明残杀子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学现象,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神话是人类最初对外在事物与内在感受的朦胧识记,人类借助于神话,使不可确定的现象有了确定的名号,不可把捉的抽象性质有了限定性的时空位置。”[1]古希腊神话的残杀子嗣故事也正是这样,以确定的内涵和意义向我们传达了原始初民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笔者以为希腊神话中的残杀子嗣故事,按照原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捍卫权力型、忠君护主型、复仇抗争型和失手无知型。
“捍卫权力型”的残杀子嗣故事比较多,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腊神话中天地之初的故事,这些捍卫权力型的残杀子嗣故事一般都发生在宫廷里的权力斗争中,父亲为了捍卫自己的王位将自己的儿子杀死。除天地之初的故事之外,俄狄浦斯的故事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的儿子将杀父娶母,因此将自己的儿子抛弃荒野,试图将其杀死。在其它国家的文本中,也有很多残杀子嗣的故事,《旧约》中的扫罗杀大卫、非洲史诗《姆温都史诗》、《盖西瑞的诗琴》等也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些故事体现了两代人的冲突,通过残杀子嗣来保全王位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受害者能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同情和怜悯,使欣赏者得到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净化。
“忠君护主型”的残杀子嗣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以阿伽门侬的故事为代表,他为了获得特洛亚战争的胜利,将自己的女儿伊菲戈涅亚献祭给阿尔特弥斯,由此遭来妻子克吕泰墨斯特拉的仇杀。“忠君护主型”作品的主人公都有着忠于君主或忠于某种信仰的特点,残杀子嗣的表现方式為献祭,《旧约》这种“忠诚的献祭”最为典型,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对自己的忠诚,要他把儿子杀了以献祭上帝,亚伯拉罕义无反顾。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颤栗》中曾为这件事做过辩护,他说:“信仰可以在悖论中将谋杀儿子的卑鄙罪行变成上帝悦纳的圣洁举动。”[2]其实在许多国家的民俗中,也有很多用残杀子嗣的仪式来表明自己的某种信仰的,波斯王的献祭,迦太基人杀子,秘鲁的印加人杀子。在中国古代,有周女始祖姜娩履杀稷、神话故事中哪吒被父亲杀死,“二十四孝”故事“郭巨埋儿”等残杀子嗣的故事。
“复仇抗争型”的残杀子嗣故事以美狄亚的故事为原型,美狄亚帮伊阿宋窃取金羊毛,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背井离乡来到雅典。伊阿宋为了获得科任托斯的王位继承权却要抛弃美狄亚,结果美狄亚为了惩罚伊阿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乘着龙车从空中逃走。在这类作品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女性,她们为了报复男性,将自己的孩子杀死,目的是为了断掉丈夫的血脉。普洛克涅和菲洛墨拉的故事同样是如此,潘狄翁为了感谢色雷斯国王忒瑞俄斯帮助自己赶走了底比斯人的侵略,将女儿普洛克涅嫁给了忒瑞俄斯,不久生下儿子伊迪斯。五年后,普洛克涅让丈夫接妹妹菲洛墨拉过来相见,但是在回家途中,忒瑞俄斯起了色心强奸了菲洛墨拉,并割掉了她的舌头,菲洛墨拉费尽千辛万苦让姐姐知道了事实真相,为了报复丈夫,普洛克涅将儿子的头颅割下。在中国的古代,也出现了很多“仇杀型”的残杀子嗣故事,《聊斋志异》中细侯杀子、窦氏杀子,洪迈的《夷坚志·再补》中的《义妇复仇》及元代孔奇《至正直记》,都是为报复男性而不惜残杀子嗣的故事。
“无知失手型”的残杀子嗣故事不是以某种特定的目的杀死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非个人因素导致自己成为杀害孩子的凶手。希腊神话中以彭透斯的故事为代表,酒神狄奥尼索斯来故乡底比斯传经送道,底比斯国王坦塔罗斯藐视众神,尤其憎恶姨母的儿子狄奥尼索斯,狄奥尼索斯为了惩罚他,用魔法蒙蔽了坦塔罗斯的母亲阿厄高的眼睛,阿厄高是狄奥尼索斯的信徒,她看不见自己的儿子彭透斯,误将其作为亵渎宗教者杀死。还有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因他是宙斯和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所生,遂遭到爱嫉妒的天后赫拉的迫害,在他杀死篡位者吕科斯的时候,赫拉使其发疯杀死自己的儿子;包括阿伽门侬的祖先坦塔罗斯因为虚荣喜欢和诸神作对,将儿子杀死来宴请诸神,试探众神是否无所不知,从而遭到诅咒等故事。“无知失手型”型的残杀子嗣故事在后世的文学中也经常出现,比如《浮士德》中玛甘泪的失手溺死儿子、《红与黑》中德瑞那在于连死后和孩子一起自杀等等。
古希腊神话中残杀子嗣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内涵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和社会。古希腊神话中的“捍权权力型”和“忠君护主型”的残杀子嗣故事,演绎的是父与子两种力量在历史交接中相互斗争的精神状态,它形象地勾勒出新事物的产生所面临的巨大的阻力和艰辛,说明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流血和牺牲。“仇杀抗争型”的残杀子嗣故事反映的则是平辈之间的竞争,男性与女性的冲突。这也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无知失手型”的残杀子嗣故事在现当代的欧美文学中多次出现,比如司各特的《中洛锡安郡中心》、乔治·艾略特的《亚当·比德》、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奇境》、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威廉·斯泰隆的《索菲的选择》等等中都有残杀子嗣的故事情节。大多是通过残杀子嗣的母题来解构父权社会构筑的母性神话,重建女性形象,表现女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体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其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1]王敏.希腊神话与文学及现代神话衍生关系之探讨[J]. 阴山学刊, 2000(1). P11.
[2]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