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妻子名叫曲平,生活中我习惯称呼她为“老曲”。
老曲是我在榆树师范读书时晚三届的学妹,但那时我并不认识她。1985年我毕业参加工作,在一所县城的环城中学教书。曾有多位亲属帮我张罗对象,但大都因我家穷而不了了之。1987年春天,老曲在县城当教师的婶子到我的邻居家走访,邻居大婶在与之聊天中谈到我还是个光棍,她的婶子突然想到自己的侄女也没有对象,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为我们牵线搭桥。我这才认识了老曲,于是,“师兄学妹”开始了恋爱。1988年,老曲中师毕业后我们就结婚了。想想,这真是姻缘巧合啊!
作为农村家庭,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双方家里都比较困难。我父亲东挪西借地在县城东郊买了一间半破旧贴砖瓦房,全家由农村搬到东郊,5口人蜗居在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为拓展一下居住空間,父亲带领我们兄妹贪黑起早地在房子东山、北山墙接出半包围的偏厦子,还为我间壁了一个大约7平方米的卧室。我和老曲成家时,这7平方米的小屋就是我们的新房。夏季还好,最难熬的是冬天,小屋防寒不好,接过来的土暖气循环较差,三九天晚上放到窗台上一碗水,到第二天早上就会结一层冰。实在冷了,就插上电炉子烘一会儿。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要用热水袋和几个打吊水的玻璃瓶灌上热水焐热被窝。对此我感到很歉疚,可她从不抱怨。
1995年,我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录用到市委机关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写材料,周日也很少休息。她每天下班后,接孩子、做饭、辅导孩子作业、洗衣服……忙得团团转。那时我们工资很低,每月工资加起来也就100多元。老曲非常节俭,能自己动手的,宁可挨累也要省钱。全家冬天和春秋穿的20多件毛衣毛裤,都是她利用周末或平时早晚时间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她悟性很强,买了一本厚厚的《毛衣编织大全》,从中选出喜欢的样式和图案,织出的毛衣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时尚。每当我穿着她织的新毛衣时,常常有几个女同事围着观赏,讨论针法,啧啧赞叹。曾有一年多时间,由于郊区供电线路故障问题,全屯没有电。我们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就在炕上放上饭桌,点起蜡烛,我伏案笔耕,她飞针走线,我戏称我们是现代版的“男耕女织”。
买菜是家庭支出较大的项目。我家房子前面有个菜园,每年开春,她都计划好种什么菜,种多少垄,如何错茬种,如何间种,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园田。松土、起垄、播种、栽秧、掐尖、打蔓等,她都很内行。天旱时每天要从井里打水浇地,起虫子了还要打农药,平时还要沤一些农家肥,我也经常帮她干一些农活。到了六七月份,菜园里色彩斑斓,生机勃勃,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大葱等各种蔬菜应有尽有,不仅新鲜方便,而且节省了不少的开支。后来,她又在东侧的大沟边开垦了一块荒地,种了一些玉米、豆角、萝卜、白菜、土豆等。种菜是精细活儿,很累人,但她却乐在其中。蔬菜多了,还经常送给邻居和亲朋好友一些,邻里相处得非常和睦。每到深秋,她都储存一些土豆、萝卜、白菜等,还腌渍了酸菜和多种咸菜,所用的秋菜大都是自家园子里产的。春天周末,只要天气好,我们就挎着篮子、领着孩子到户外树林或沟边、田间地头挖野菜,既放松了心情,又收获了绿色的野菜,回来后做点鸡蛋酱,简单又美味。算起来,我们在城郊一共住了8年,后来经济条件稍好一些,为了孩子上学便利,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市区一所学校附近买了一个70多平方米的7层顶楼,结束了城市边缘的生活。
老曲性格直爽,心肠很热,非常孝顺。婚后很多年,每到五一、十一放假,她都主动帮助双方父母种地、收割干农活。每到双方父母生日,她都早早地买好生日礼物。到本命年的,还按照习俗,买成套的红色内衣送给老人。这些年条件好了,我们先后为父母购置了淋浴器、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还几次组织父母、公婆到外地游玩,尽可能让老人舒适开心。
我父亲患脑血栓偏瘫后,由于住在农村的平房,冬季到外面上厕所非常不便,而且要天天生炉子,烟熏火燎的,又冷又脏。2009年3月,我工作调转到长春,为让两位老人家温暖过冬、起居方便,她把我父母接到县城的楼房居住,父亲最后的3年都是在温暖的楼房里度过了严寒的冬天。有一次父亲看到电视里一条漂亮的大船,对母亲说从来没有坐过。她无意中听到了,于是和我商量,带父母到吉林市松花湖游玩,父亲非常开心,不仅坐上了大船,而且还寻见了几十年没有见面的老亲,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父亲去世后,我们把母亲接到长春家里,她经常为母亲做一些可口的饭菜,买一些风味小吃和各种水果。还多次陪母亲到电影院看3D大片,到商场给母亲买应季的衣服鞋子。她还教会母亲用手机上网看一些文艺节目,用手机视频和远方的亲戚聊天,让母亲生活得非常舒心。
老曲非常热爱生活。她经常在网络上或电视上学习一些保健知识、做菜方法,然后讲给我们或通过微信发给我们,让我们学习。我平时工作较忙,坐办公室较多,回到家时,只要不是特殊天气,她经常督促我和她一起到户外散步,或做保健操锻炼身体。我性格比较内向,她经常讲一些见闻趣事,或是随口而出一些幽默之语,让家庭生活富有情趣。她做菜不仅速度快,而且非常可口,每到周末都要包饺子或在家里吃火锅,或多做几样菜肴,让我母亲和我们父子大饱口福。她非常喜欢看电视剧,经常看得入迷,不能自拔,看到动情之处多次哭得稀里哗啦。我家在长春买的新楼要装修,她查阅很多资料,学习很多装修知识,从整体风格设计,到装修材料采购,包括家用电器及很多装修的细节问题,她都反复琢磨,提出具体想法,与装修人员进行探讨,重要的装修材料都是亲自到商场去采购。经她装修的新楼不仅美观协调,而且经济实用。
她非常喜欢摄影,悉心学习了一些摄影录像知识,不管到哪,只要发现美的景色或场景,都能很好地抓拍一些照片。这几年每到夏季都到百花园、三佳湖公园拍摄荷花,每年秋天都到南湖公园拍摄红叶,很多照片在网上被亲戚朋友转载。去年秋末冬初,她自学了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并到超市买来100多斤的葡萄粒,酿制了两大桶葡萄酒。此后,我们经常在吃晚饭时对饮一杯红酒,既营养身体,又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为了美化宅院,她在家里菜园南面的草坡上栽种了月季、扫帚梅、太阳花等10多种花草,贴近篱笆栽植了很多既可开花欣赏又可以食用的蔬菜,让整个庭院鲜花盛开,成为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小区居民到我家菜园参观,在花园前拍照。
弹指挥间,我和老曲已结婚30年,携手步入了“珍珠婚”。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10年,全家由县城搬到了省城,吃穿住行等条件越来越好,儿子也已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抚今追昔,我感慨万千: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老曲立下汗马功劳!但我要更感恩这个时代:能赶上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作者单位:长春新区党工委)
老曲是我在榆树师范读书时晚三届的学妹,但那时我并不认识她。1985年我毕业参加工作,在一所县城的环城中学教书。曾有多位亲属帮我张罗对象,但大都因我家穷而不了了之。1987年春天,老曲在县城当教师的婶子到我的邻居家走访,邻居大婶在与之聊天中谈到我还是个光棍,她的婶子突然想到自己的侄女也没有对象,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为我们牵线搭桥。我这才认识了老曲,于是,“师兄学妹”开始了恋爱。1988年,老曲中师毕业后我们就结婚了。想想,这真是姻缘巧合啊!
作为农村家庭,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双方家里都比较困难。我父亲东挪西借地在县城东郊买了一间半破旧贴砖瓦房,全家由农村搬到东郊,5口人蜗居在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为拓展一下居住空間,父亲带领我们兄妹贪黑起早地在房子东山、北山墙接出半包围的偏厦子,还为我间壁了一个大约7平方米的卧室。我和老曲成家时,这7平方米的小屋就是我们的新房。夏季还好,最难熬的是冬天,小屋防寒不好,接过来的土暖气循环较差,三九天晚上放到窗台上一碗水,到第二天早上就会结一层冰。实在冷了,就插上电炉子烘一会儿。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要用热水袋和几个打吊水的玻璃瓶灌上热水焐热被窝。对此我感到很歉疚,可她从不抱怨。
1995年,我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录用到市委机关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写材料,周日也很少休息。她每天下班后,接孩子、做饭、辅导孩子作业、洗衣服……忙得团团转。那时我们工资很低,每月工资加起来也就100多元。老曲非常节俭,能自己动手的,宁可挨累也要省钱。全家冬天和春秋穿的20多件毛衣毛裤,都是她利用周末或平时早晚时间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她悟性很强,买了一本厚厚的《毛衣编织大全》,从中选出喜欢的样式和图案,织出的毛衣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时尚。每当我穿着她织的新毛衣时,常常有几个女同事围着观赏,讨论针法,啧啧赞叹。曾有一年多时间,由于郊区供电线路故障问题,全屯没有电。我们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就在炕上放上饭桌,点起蜡烛,我伏案笔耕,她飞针走线,我戏称我们是现代版的“男耕女织”。
买菜是家庭支出较大的项目。我家房子前面有个菜园,每年开春,她都计划好种什么菜,种多少垄,如何错茬种,如何间种,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园田。松土、起垄、播种、栽秧、掐尖、打蔓等,她都很内行。天旱时每天要从井里打水浇地,起虫子了还要打农药,平时还要沤一些农家肥,我也经常帮她干一些农活。到了六七月份,菜园里色彩斑斓,生机勃勃,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大葱等各种蔬菜应有尽有,不仅新鲜方便,而且节省了不少的开支。后来,她又在东侧的大沟边开垦了一块荒地,种了一些玉米、豆角、萝卜、白菜、土豆等。种菜是精细活儿,很累人,但她却乐在其中。蔬菜多了,还经常送给邻居和亲朋好友一些,邻里相处得非常和睦。每到深秋,她都储存一些土豆、萝卜、白菜等,还腌渍了酸菜和多种咸菜,所用的秋菜大都是自家园子里产的。春天周末,只要天气好,我们就挎着篮子、领着孩子到户外树林或沟边、田间地头挖野菜,既放松了心情,又收获了绿色的野菜,回来后做点鸡蛋酱,简单又美味。算起来,我们在城郊一共住了8年,后来经济条件稍好一些,为了孩子上学便利,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市区一所学校附近买了一个70多平方米的7层顶楼,结束了城市边缘的生活。
老曲性格直爽,心肠很热,非常孝顺。婚后很多年,每到五一、十一放假,她都主动帮助双方父母种地、收割干农活。每到双方父母生日,她都早早地买好生日礼物。到本命年的,还按照习俗,买成套的红色内衣送给老人。这些年条件好了,我们先后为父母购置了淋浴器、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还几次组织父母、公婆到外地游玩,尽可能让老人舒适开心。
我父亲患脑血栓偏瘫后,由于住在农村的平房,冬季到外面上厕所非常不便,而且要天天生炉子,烟熏火燎的,又冷又脏。2009年3月,我工作调转到长春,为让两位老人家温暖过冬、起居方便,她把我父母接到县城的楼房居住,父亲最后的3年都是在温暖的楼房里度过了严寒的冬天。有一次父亲看到电视里一条漂亮的大船,对母亲说从来没有坐过。她无意中听到了,于是和我商量,带父母到吉林市松花湖游玩,父亲非常开心,不仅坐上了大船,而且还寻见了几十年没有见面的老亲,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父亲去世后,我们把母亲接到长春家里,她经常为母亲做一些可口的饭菜,买一些风味小吃和各种水果。还多次陪母亲到电影院看3D大片,到商场给母亲买应季的衣服鞋子。她还教会母亲用手机上网看一些文艺节目,用手机视频和远方的亲戚聊天,让母亲生活得非常舒心。
老曲非常热爱生活。她经常在网络上或电视上学习一些保健知识、做菜方法,然后讲给我们或通过微信发给我们,让我们学习。我平时工作较忙,坐办公室较多,回到家时,只要不是特殊天气,她经常督促我和她一起到户外散步,或做保健操锻炼身体。我性格比较内向,她经常讲一些见闻趣事,或是随口而出一些幽默之语,让家庭生活富有情趣。她做菜不仅速度快,而且非常可口,每到周末都要包饺子或在家里吃火锅,或多做几样菜肴,让我母亲和我们父子大饱口福。她非常喜欢看电视剧,经常看得入迷,不能自拔,看到动情之处多次哭得稀里哗啦。我家在长春买的新楼要装修,她查阅很多资料,学习很多装修知识,从整体风格设计,到装修材料采购,包括家用电器及很多装修的细节问题,她都反复琢磨,提出具体想法,与装修人员进行探讨,重要的装修材料都是亲自到商场去采购。经她装修的新楼不仅美观协调,而且经济实用。
她非常喜欢摄影,悉心学习了一些摄影录像知识,不管到哪,只要发现美的景色或场景,都能很好地抓拍一些照片。这几年每到夏季都到百花园、三佳湖公园拍摄荷花,每年秋天都到南湖公园拍摄红叶,很多照片在网上被亲戚朋友转载。去年秋末冬初,她自学了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并到超市买来100多斤的葡萄粒,酿制了两大桶葡萄酒。此后,我们经常在吃晚饭时对饮一杯红酒,既营养身体,又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为了美化宅院,她在家里菜园南面的草坡上栽种了月季、扫帚梅、太阳花等10多种花草,贴近篱笆栽植了很多既可开花欣赏又可以食用的蔬菜,让整个庭院鲜花盛开,成为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小区居民到我家菜园参观,在花园前拍照。
弹指挥间,我和老曲已结婚30年,携手步入了“珍珠婚”。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10年,全家由县城搬到了省城,吃穿住行等条件越来越好,儿子也已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抚今追昔,我感慨万千: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老曲立下汗马功劳!但我要更感恩这个时代:能赶上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作者单位:长春新区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