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我有什么眼光,不过有双耳朵,身居北京,这几年小道消息所谓“谣言”听得多些。我是相信鲁迅先生的话的,说婊子是婊子,并非骂人,而是说了真话
楼适夷致黄源 1976年4月8日
你寄来雪兄(指冯雪峰——本刊编注)给包子衍书简,我收后匆匆一阅,摘了几条,本想交孩子带还给你(因为怕邮局见了这种文件式的东西,寄递麻烦),后来犹豫一下,还是留下重翻,才发现大有用处,决定再仔细研究研究。你大概全部都看过了,现在我对74年4月26日信中关于会见陈赓同志的记载补充一点:
鲁迅先生会见陈赓同志事,我以前并不知道自己参与过,是鲁迅纪念馆展出了一张小小的铅笔地图,一见似曾相识,才豁然记起32年秋间某日下午,曾陪同一位苏区来的负责同志去见鲁迅先生。这位同志原来就是陈赓。1953年出版的雪兄《回忆鲁迅》可能我当时也看过,并未想起,以后也再未重翻,早已忘掉。雪兄虽多年一起工作,日常相见,我们照例不谈往事。在纪念馆发觉后,也忘记同他谈了。现在他已去世,当然来不及了。我自己曾经参与这事情,只在偶然谈往事,和家人及一二老友谈过。现在见了雪兄给包子衍同志的信,知道有那么多人关心此事。我应该把亲与其事的一节尽追忆所及提供出来,也是后死的责任。
时间问题,我在《日记》上反复查过,不但没有记载,连先生所习惯用的暗示式的记载,也找不出来。但从当时所见陈赓同志所穿的衣服,至今还如在目前,是灰色的线呢(布料)单长衫,决不是热天所穿。雪兄谓夏秋之间或夏末,天气很热,不知是否记错了。我认为至少已入秋凉,才作此服装。我自己和鲁迅先生所穿衣服,则一点也想不起来了。那天没有下雨,但也没有太阳光,是一个清静的下午。会见事前事后情况,我当时本来也不知道,我相信雪兄的记录一定是正确的记忆。但我所记得的与雪兄有不大相同的地方,照例他的记忆我知道一向是好的,不会有大的出入,不知为什么与我所记不同,现在我就所记忆先谈一谈。
有一天,雪兄来找我,告诉我:“鲁迅先生要见一位苏区来的负责同志,他是来上海看病的,鲁迅先生有意写以红军为题材的小说,要请他谈谈。明天下午二时,朱镜我同志陪了他先到你的地方来,然后再由你陪同去先生家里。”我当然立刻接受了这个任务。我是不大直接上鲁迅先生家去的,从31年5月-33年9月这一段在上海工作期间,和鲁迅先生接触最多,但大都有事通过雪兄,或在内山书店见面,或在会议、宴会场合见面,直接去他家,前后总计不会超过五六次。因为为了先生的安全,像我们这种一天到处奔来奔去的人,说不准背后拖上“尾巴”,所以组织上只准极少几位同志去先生家。我因为去的次数少,所以这一次去还是记得的。
约定的时间,我在公益坊已关门的水沫书店前楼去等。朱镜我同志带来一位我并不相识的同志,穿的是上面所说的很朴素的服装,脸孔带有方型,有风霜之色,大约像一位乡村教师。照例已有约定,也不通名介绍,我说再请坐一会儿,他们说就走吧。于是由我同这位同志一起搭电车,朱镜我同志自行告别。从那里到先生家,只有三四站电车。我们即到了北川公寓三楼的先生寓所。先生已在家里等着,立即起来迎接我们,就说:“来啦。”我也说“来了!”那位同志也笑笑、点头,然后入座。那时也没有介绍通名,而且还不习惯握手的一套。
鲁迅先生请那位同志就坐在自己写字桌边的环臂椅上,自己则坐在旁边的藤椅上。我离开一点,在另一把有背的椅子上坐下。室内非常清静,没有别的人。我问:“许先生呢?”先生说:“她在看孩子。”后来直到晚饭时间,她也一直没有出来。
我把这些细节记得很清楚,但是对两人的谈话,却已失去具体印象。当时没有习惯作记录,无论先生或我,都未笔记。只记得主要谈的是红军的战斗,而且谈得非常形象化,不是一般的概述,我在旁边听得入迷。我清楚记得那位同志谈到战斗场面,说白军最害怕的是进入肉搏,我军迫近敌人,大声喊杀,那时白军一听到那喊声,就吓得什么似的,纷纷缴枪投降了。听到这儿,先生插一句:
“就那么喊么?”
“就那么喊,这声音就吓得死人!”
那位同志这么一说,先生哈哈地笑了起来。
这一点,在我记忆中最为鲜明。谈了一个下午,当然还谈了许多,好像是讲了几个战役。不知谈到怎样一个章节,先生就立起来拿了一张纸,请那位同志,用铅笔画了一幅地势草图——就是后来我在鲁迅纪念馆看见的那一张(当然是复制品)。
记得除战争以外,先生还提了一些问题,大抵是关于群众生活和军民关系的,似乎还讲了几个具体的小故事,讲到一个老大娘掩护伤员的事,可是我后来却一点也记不起来了,总之,当时听得非常激动。先生那时坐在藤椅上凝神倾听的神情,则好像至今还在眼前。这藤椅是一把躺椅,是先生平时休息时使用的,要仰身躺下才舒服一些,可是我记得直到天有些黑,先生却一直危坐着,没有躺过一下。这也是记得清楚的。而谈话的具体细节,我几年来时时追忆,总是想不起来了,可能以后也难记清了。这晚上我们就在先生家里吃了晚饭,许先生是不是在一起,已经记不清楚。但始终没有见到海婴,那是可以确定的,模糊的印象,他似乎有点感冒,一直在卧室里没有出来,其实他那时也不过三四岁,还小。吃晚饭是在一间很小的靠近厨房的屋子,小方台,平常的便饭,相当精致,但不像特地备办请客的样子,品种想不起,只记得开了一瓶陈年的三星斧头白兰地,不过三人都喝得很少。
饭后大概是七八点钟了。上海如在夏间,一般七点钟还很亮,但我们告辞出门时,天色已黑。这也可证明决非夏天。我同那位同志即在北川公寓门外分手,各自回去。以后与先生及雪兄之间,也再未谈过此事。
我这个记忆,和雪兄在《回忆鲁迅》及给包子衍同志的信,有显然不符的地方。我不知如何解释,似乎不像是同一回事,但看那张地势草图,又的确是同一位同志。解放后在报上见过陈赓的照相,也依稀可以想象当年年轻时的神貌,则为陈赓同志无疑。
在雪兄给包子衍信中,有“再约第二次见面事,我没有留下一点印象”的话。从这儿推想起来,我所陪同的一次,可能即雪兄已经完全忘记的第二次见面事。从夏秋印象的不同,可以说明此点。
这儿有许多老朋友要我好好回忆一下,我还是只能记得这一些,值不得写成一个材料。现在给你,写出这一点。我和包君不相识,他如需要,你可将此件寄他,但不必告他我是谁,只说有一位朋友如此回忆可也。
黄源致楼适夷 1976年10月23日
主席逝世,你决意回北京,我心里是“你回去做什么?!”但不料不到一个月,揪出“四人帮”,真是大快人心。
狄克即张春桥,已报道,我也问了林淡秋,他知道的,确是张。张当时是左联成员,林是左联常委,认识他的。张当时在编一个什么小报。他是国防文学派的人,我们六月(指1936年6月——本刊编注)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共63人)当然没有他。八月发表答徐懋庸信,十月鲁迅逝世,在治丧办事处的名单中,竟有此人,你说怪不怪?!我是办事处主持者之一,我不认识他,肖军也不会知道张即狄克(我们知道会排除他的),大概他通过左联人员的关系钻进来的,真是一个十足的两面派,投机分子。四十年后才揪出来。你如细读《三月的租界》,鲁迅先生所刻画出来的狄克,和四十年后的张春桥真是一脉相承,可见先生所见之深刻了。
克希同志给我看你去年的信,说你有眼光,早提出拔去钉子,如今果然拔出钉子,除了大害。
我因为坐不下来,写信少了,你大概也有些兴奋,也少写信了。
拔去这钉子,小一点说,鲁编室也好过一点。
楼适夷致黄源1976年10月26日
二十三日给你信,二十五日得你二十三日来信。何司令说,我有眼光,其实我有什么眼光,不过有双耳朵,身居北京,这几年小道消息所谓“谣言”听得多些。我是相信鲁迅先生的话的,说婊子是婊子,并非骂人,而是说了真话。
这婊子(指江青——本刊编注)在文化大革命中,与林贼(指林彪——本刊编注)一搭一档,胡说八道,横作横为,大家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的。两名黑秀才(指张春桥、姚文元——本刊编注)装扮极“左”面目,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作所为,已暴露不是好货。深忧这些人登台拜帅,人民决无生路,起先我给你的信中流露一些,后来觉得还是不写为妙,到杭州来是想对你痛痛快快谈一谈的,看你非常谨慎,只好欲说还休。
你这样谨慎当然是对的。我在家里也常常被黄炜(楼适夷夫人——本刊编注)刺儿,只好偷偷记在日记上。现在翻一翻,倒有意思了。例如天安门事件,当时就有人说,这是国会纵火案,我就有点相信。为什么我能相信,因为我看邪不胜正,有人怕总理,死了的总理他们也怕,压不住群众对总理的怀念,他们就动恶手(没有开枪,是钢铁公司用铁棍子打的,总指挥是流氓王洪文),这件事慢慢的总要搞清。对于张春桥,我切身还有一笔账。我的亲戚、黄炜的嫂子(在上海)是张春桥的亲戚,其姐夫为张的兄弟,可能知道些张叛变的历史,在文化大革命揭露了他,从此这人没有消息,至今生死不明。此事我现已向组织揭发。希望能够昭雪。
还有聂绀弩,在“文革”中莫名其妙地被捕,还判处了无期徒刑,关在山西。现在明白,因为他骂了臭妖婆(指江青——本刊编注),现已释放,他妻子上山西接他去了。真是血债累累,罄竹难书。群众是有眼光的,天安门事件初日,广场上就有一张大字报,上面什么话也不说,只写了主席的一首诗“三打白骨精”,那是我亲眼见到的。黑帮生活的糜烂,简直闻所未闻,张、姚、迟群、于会泳等辈,是“六郎”、李莲英一流人物。六日晚被捕时,家里抄出了许多春宫与窑药,这还像什么话呢。
主席生前,早有英明的卓见,缜密的安排,天安门事件后,两个决定,华国锋任总理和第一副主席,早已摆好棋子,难怪他们也坐立不安了。张被捕时,抄出一首黑诗:“有感:去年一个一号文件,今年一个一号文件,来得猛,爬得高,垮得快,得意几何时?”而结果已成了夫子自道。“人民大众开心之日,正是反革命分子难受之时”,我心里一痛快,就不免啰啰嗦嗦,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答复你二十三日的信。又,《鲁迅日记》平装本还未买到。别的话以后再说。
【编辑附记】
今年5月,是作家、翻译家、出版家黄源百年诞辰。黄源曾协助鲁迅编辑《译文》杂志,期间与鲁迅往来频繁,是鲁迅的忠实弟子。鲁迅对他有“江南才子”、“向上的认真的译述者”的评价。黄源亦是屠格涅夫、高尔基等重要作家的作品的译者,是昆曲《十五贯》的改编者。
同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的楼适夷,与黄源有着相似的经历。楼早年为“左联”成员,曾参与过《前哨》等多种进步杂志的编辑,并与鲁迅、茅盾等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多有交往。
楼黄二位的友情,持续近60年。上世纪30年代,当黄源得知楼适夷在狱中翻译了高尔基的《在人间》,即刻终止了自己翻译的同名译作的连载。楼适夷在1993年的一封信中写到:“讲句庸俗的话,一部《在人间》养了我一家老小几十年,直到今年又得了5000元,这就是黄源让稿的恩情。”两人的君子之交由此可见一斑。
在此次本刊选载的黄、楼通信中,楼适夷对引领陈赓造访鲁迅的过程作了细致的追忆和描述,为研究鲁迅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另外两封往返信件,涉及张春桥、江青等人,对于梳理那段历史,把握其时文艺界对这些“两面派”、“投机分子”的态度,提供了佐证。
楼适夷致黄源 1976年4月8日
你寄来雪兄(指冯雪峰——本刊编注)给包子衍书简,我收后匆匆一阅,摘了几条,本想交孩子带还给你(因为怕邮局见了这种文件式的东西,寄递麻烦),后来犹豫一下,还是留下重翻,才发现大有用处,决定再仔细研究研究。你大概全部都看过了,现在我对74年4月26日信中关于会见陈赓同志的记载补充一点:
鲁迅先生会见陈赓同志事,我以前并不知道自己参与过,是鲁迅纪念馆展出了一张小小的铅笔地图,一见似曾相识,才豁然记起32年秋间某日下午,曾陪同一位苏区来的负责同志去见鲁迅先生。这位同志原来就是陈赓。1953年出版的雪兄《回忆鲁迅》可能我当时也看过,并未想起,以后也再未重翻,早已忘掉。雪兄虽多年一起工作,日常相见,我们照例不谈往事。在纪念馆发觉后,也忘记同他谈了。现在他已去世,当然来不及了。我自己曾经参与这事情,只在偶然谈往事,和家人及一二老友谈过。现在见了雪兄给包子衍同志的信,知道有那么多人关心此事。我应该把亲与其事的一节尽追忆所及提供出来,也是后死的责任。
时间问题,我在《日记》上反复查过,不但没有记载,连先生所习惯用的暗示式的记载,也找不出来。但从当时所见陈赓同志所穿的衣服,至今还如在目前,是灰色的线呢(布料)单长衫,决不是热天所穿。雪兄谓夏秋之间或夏末,天气很热,不知是否记错了。我认为至少已入秋凉,才作此服装。我自己和鲁迅先生所穿衣服,则一点也想不起来了。那天没有下雨,但也没有太阳光,是一个清静的下午。会见事前事后情况,我当时本来也不知道,我相信雪兄的记录一定是正确的记忆。但我所记得的与雪兄有不大相同的地方,照例他的记忆我知道一向是好的,不会有大的出入,不知为什么与我所记不同,现在我就所记忆先谈一谈。
有一天,雪兄来找我,告诉我:“鲁迅先生要见一位苏区来的负责同志,他是来上海看病的,鲁迅先生有意写以红军为题材的小说,要请他谈谈。明天下午二时,朱镜我同志陪了他先到你的地方来,然后再由你陪同去先生家里。”我当然立刻接受了这个任务。我是不大直接上鲁迅先生家去的,从31年5月-33年9月这一段在上海工作期间,和鲁迅先生接触最多,但大都有事通过雪兄,或在内山书店见面,或在会议、宴会场合见面,直接去他家,前后总计不会超过五六次。因为为了先生的安全,像我们这种一天到处奔来奔去的人,说不准背后拖上“尾巴”,所以组织上只准极少几位同志去先生家。我因为去的次数少,所以这一次去还是记得的。
约定的时间,我在公益坊已关门的水沫书店前楼去等。朱镜我同志带来一位我并不相识的同志,穿的是上面所说的很朴素的服装,脸孔带有方型,有风霜之色,大约像一位乡村教师。照例已有约定,也不通名介绍,我说再请坐一会儿,他们说就走吧。于是由我同这位同志一起搭电车,朱镜我同志自行告别。从那里到先生家,只有三四站电车。我们即到了北川公寓三楼的先生寓所。先生已在家里等着,立即起来迎接我们,就说:“来啦。”我也说“来了!”那位同志也笑笑、点头,然后入座。那时也没有介绍通名,而且还不习惯握手的一套。
鲁迅先生请那位同志就坐在自己写字桌边的环臂椅上,自己则坐在旁边的藤椅上。我离开一点,在另一把有背的椅子上坐下。室内非常清静,没有别的人。我问:“许先生呢?”先生说:“她在看孩子。”后来直到晚饭时间,她也一直没有出来。
我把这些细节记得很清楚,但是对两人的谈话,却已失去具体印象。当时没有习惯作记录,无论先生或我,都未笔记。只记得主要谈的是红军的战斗,而且谈得非常形象化,不是一般的概述,我在旁边听得入迷。我清楚记得那位同志谈到战斗场面,说白军最害怕的是进入肉搏,我军迫近敌人,大声喊杀,那时白军一听到那喊声,就吓得什么似的,纷纷缴枪投降了。听到这儿,先生插一句:
“就那么喊么?”
“就那么喊,这声音就吓得死人!”
那位同志这么一说,先生哈哈地笑了起来。
这一点,在我记忆中最为鲜明。谈了一个下午,当然还谈了许多,好像是讲了几个战役。不知谈到怎样一个章节,先生就立起来拿了一张纸,请那位同志,用铅笔画了一幅地势草图——就是后来我在鲁迅纪念馆看见的那一张(当然是复制品)。
记得除战争以外,先生还提了一些问题,大抵是关于群众生活和军民关系的,似乎还讲了几个具体的小故事,讲到一个老大娘掩护伤员的事,可是我后来却一点也记不起来了,总之,当时听得非常激动。先生那时坐在藤椅上凝神倾听的神情,则好像至今还在眼前。这藤椅是一把躺椅,是先生平时休息时使用的,要仰身躺下才舒服一些,可是我记得直到天有些黑,先生却一直危坐着,没有躺过一下。这也是记得清楚的。而谈话的具体细节,我几年来时时追忆,总是想不起来了,可能以后也难记清了。这晚上我们就在先生家里吃了晚饭,许先生是不是在一起,已经记不清楚。但始终没有见到海婴,那是可以确定的,模糊的印象,他似乎有点感冒,一直在卧室里没有出来,其实他那时也不过三四岁,还小。吃晚饭是在一间很小的靠近厨房的屋子,小方台,平常的便饭,相当精致,但不像特地备办请客的样子,品种想不起,只记得开了一瓶陈年的三星斧头白兰地,不过三人都喝得很少。
饭后大概是七八点钟了。上海如在夏间,一般七点钟还很亮,但我们告辞出门时,天色已黑。这也可证明决非夏天。我同那位同志即在北川公寓门外分手,各自回去。以后与先生及雪兄之间,也再未谈过此事。
我这个记忆,和雪兄在《回忆鲁迅》及给包子衍同志的信,有显然不符的地方。我不知如何解释,似乎不像是同一回事,但看那张地势草图,又的确是同一位同志。解放后在报上见过陈赓的照相,也依稀可以想象当年年轻时的神貌,则为陈赓同志无疑。
在雪兄给包子衍信中,有“再约第二次见面事,我没有留下一点印象”的话。从这儿推想起来,我所陪同的一次,可能即雪兄已经完全忘记的第二次见面事。从夏秋印象的不同,可以说明此点。
这儿有许多老朋友要我好好回忆一下,我还是只能记得这一些,值不得写成一个材料。现在给你,写出这一点。我和包君不相识,他如需要,你可将此件寄他,但不必告他我是谁,只说有一位朋友如此回忆可也。
黄源致楼适夷 1976年10月23日
主席逝世,你决意回北京,我心里是“你回去做什么?!”但不料不到一个月,揪出“四人帮”,真是大快人心。
狄克即张春桥,已报道,我也问了林淡秋,他知道的,确是张。张当时是左联成员,林是左联常委,认识他的。张当时在编一个什么小报。他是国防文学派的人,我们六月(指1936年6月——本刊编注)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共63人)当然没有他。八月发表答徐懋庸信,十月鲁迅逝世,在治丧办事处的名单中,竟有此人,你说怪不怪?!我是办事处主持者之一,我不认识他,肖军也不会知道张即狄克(我们知道会排除他的),大概他通过左联人员的关系钻进来的,真是一个十足的两面派,投机分子。四十年后才揪出来。你如细读《三月的租界》,鲁迅先生所刻画出来的狄克,和四十年后的张春桥真是一脉相承,可见先生所见之深刻了。
克希同志给我看你去年的信,说你有眼光,早提出拔去钉子,如今果然拔出钉子,除了大害。
我因为坐不下来,写信少了,你大概也有些兴奋,也少写信了。
拔去这钉子,小一点说,鲁编室也好过一点。
楼适夷致黄源1976年10月26日
二十三日给你信,二十五日得你二十三日来信。何司令说,我有眼光,其实我有什么眼光,不过有双耳朵,身居北京,这几年小道消息所谓“谣言”听得多些。我是相信鲁迅先生的话的,说婊子是婊子,并非骂人,而是说了真话。
这婊子(指江青——本刊编注)在文化大革命中,与林贼(指林彪——本刊编注)一搭一档,胡说八道,横作横为,大家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的。两名黑秀才(指张春桥、姚文元——本刊编注)装扮极“左”面目,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作所为,已暴露不是好货。深忧这些人登台拜帅,人民决无生路,起先我给你的信中流露一些,后来觉得还是不写为妙,到杭州来是想对你痛痛快快谈一谈的,看你非常谨慎,只好欲说还休。
你这样谨慎当然是对的。我在家里也常常被黄炜(楼适夷夫人——本刊编注)刺儿,只好偷偷记在日记上。现在翻一翻,倒有意思了。例如天安门事件,当时就有人说,这是国会纵火案,我就有点相信。为什么我能相信,因为我看邪不胜正,有人怕总理,死了的总理他们也怕,压不住群众对总理的怀念,他们就动恶手(没有开枪,是钢铁公司用铁棍子打的,总指挥是流氓王洪文),这件事慢慢的总要搞清。对于张春桥,我切身还有一笔账。我的亲戚、黄炜的嫂子(在上海)是张春桥的亲戚,其姐夫为张的兄弟,可能知道些张叛变的历史,在文化大革命揭露了他,从此这人没有消息,至今生死不明。此事我现已向组织揭发。希望能够昭雪。
还有聂绀弩,在“文革”中莫名其妙地被捕,还判处了无期徒刑,关在山西。现在明白,因为他骂了臭妖婆(指江青——本刊编注),现已释放,他妻子上山西接他去了。真是血债累累,罄竹难书。群众是有眼光的,天安门事件初日,广场上就有一张大字报,上面什么话也不说,只写了主席的一首诗“三打白骨精”,那是我亲眼见到的。黑帮生活的糜烂,简直闻所未闻,张、姚、迟群、于会泳等辈,是“六郎”、李莲英一流人物。六日晚被捕时,家里抄出了许多春宫与窑药,这还像什么话呢。
主席生前,早有英明的卓见,缜密的安排,天安门事件后,两个决定,华国锋任总理和第一副主席,早已摆好棋子,难怪他们也坐立不安了。张被捕时,抄出一首黑诗:“有感:去年一个一号文件,今年一个一号文件,来得猛,爬得高,垮得快,得意几何时?”而结果已成了夫子自道。“人民大众开心之日,正是反革命分子难受之时”,我心里一痛快,就不免啰啰嗦嗦,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答复你二十三日的信。又,《鲁迅日记》平装本还未买到。别的话以后再说。
【编辑附记】
今年5月,是作家、翻译家、出版家黄源百年诞辰。黄源曾协助鲁迅编辑《译文》杂志,期间与鲁迅往来频繁,是鲁迅的忠实弟子。鲁迅对他有“江南才子”、“向上的认真的译述者”的评价。黄源亦是屠格涅夫、高尔基等重要作家的作品的译者,是昆曲《十五贯》的改编者。
同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的楼适夷,与黄源有着相似的经历。楼早年为“左联”成员,曾参与过《前哨》等多种进步杂志的编辑,并与鲁迅、茅盾等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多有交往。
楼黄二位的友情,持续近60年。上世纪30年代,当黄源得知楼适夷在狱中翻译了高尔基的《在人间》,即刻终止了自己翻译的同名译作的连载。楼适夷在1993年的一封信中写到:“讲句庸俗的话,一部《在人间》养了我一家老小几十年,直到今年又得了5000元,这就是黄源让稿的恩情。”两人的君子之交由此可见一斑。
在此次本刊选载的黄、楼通信中,楼适夷对引领陈赓造访鲁迅的过程作了细致的追忆和描述,为研究鲁迅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另外两封往返信件,涉及张春桥、江青等人,对于梳理那段历史,把握其时文艺界对这些“两面派”、“投机分子”的态度,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