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日、美、欧三系的代表,丰田、通用、大众之间的竞争正在进入白热化,销量差距逐渐缩短,而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将决定2011年的胜败。
2011年2月,丰田以微弱的优势荣登全球汽车销量冠军。与此同时,美国的本土企业通用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由于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使通用已经彻底摆脱金融危机的泥潭,仅以3万辆的差距惜败丰田,屈居第二。而大众则在这几年稳扎稳打,坐稳了第三的宝座。
在全球汽车集团的竞争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越发显现。继成为大众全球最大市场后,2010年通用中国市场也首超美国。2010年,中国新车销量达到1806万辆,不仅占据了全球新车销量的1/4强,更是同比增长了32.7%,为全球11%平均增幅的3倍。不难看出,在三巨头的较量中,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关键。2011年,通用喊出重回榜首的豪言,大众则也在朝着2018世界最大汽车企业的目标前进,丰田自然也不甘人后,那么2011年三巨头在中国究竟会有哪些动作?
产品之争:从数量开始,扩大产品线
据丰田透露,2011年丰田在产品导入上,将大大加速,从而弥补2010年损失的市场占有率。其实,从去年9月开始,新雅力士、新卡罗拉、新皇冠、进口埃尔法等悉数登场,正预示着丰田的改变。而在2011年,家用MPV产品逸致将于上半年国产,其他一些新品也蓄势待发。此外,目前,1.6L小排量汽车占中国市场的60%左右,而在丰田的销量中,小排量车只占到了30%左右。丰田汽车公司常务董事、丰田汽车中国市场事务负责人毛利悟透露,未来丰田将加快车型尤其是小排量车型的导入。
反观通用的表现则更为激进,春节刚过,通用汽车董事长艾克森就急不可待地从底特律飞到北京宣布新的市场战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战略投资的力度,并将继续积极丰富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在媒体见面会上,艾克森表示,“2011年和2012年,我们将在中国推出20余款全新及改进的车型。”
大众方面也不甘落后,知情人士表示,2011年,大众上市新车不会少于8款,届时大众的全系产品将基本上全部导入中国。
观点:从产品导入来看,通用虽然更加激进,但是风险也很大,随着2011年政策的调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将会放缓,因此过多的产品还有待市场考验。丰田、大众方面在新产品引入上,相对稳健。
技术之争:推行本土化,重视涡轮增压
除了产品的继续导入外,丰田方面在技术上也更加注重中国的本土化。“丰田今后会生产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毛利悟表示。在丰田开拓北美市场的过程中,丰田曾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了LEXUS雷克萨斯和SCION(中文音译“赛恩”)两大独立品牌。而在中国市场的通行做法是将全新产品从日本或者北美拿到中国,中间缺少的是大量的本土化改进工作,因此直接导致了丰田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下降。与此同时,丰田还宣布重拾涡轮增压和直喷发动机的研发,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应对大众发起的技术攻势。
通用研发方面也表示:“将加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并将其进一步融入通用汽车全球研发网络,从而使通用在华形成整车设计、研发、生产等整个体系。”此举,无疑也是为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一步加大力量。通用在2010年年底,还推出了旗下产品的涡轮增压车型,从而增强产品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大众2010年在中国推行了1.4T+DSG的小排量战略,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作为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上海大众长期参与本土化技术研究,2011年更将推出自主产品,无疑会更加稳固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观点:在技术上说,大众目前处于相对领先的优势,由于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长,通用和丰田在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程度上,暂时难以和大众相比。
市场之争:二三线布局倾斜
2010年年底,北京缓堵政策出台。一线城市纷纷开始筹划限车政策,此举导致二三线市场成为了2011年汽车市场的主战场。丰田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之一的广汽丰田也将网络拓展作为2011年的工作重点,将销售渠道不断地向下渗透成为主要任务。2010年年底,广汽丰田大概有240家销售店,目前,其销售店数量就达到了260多家,计划新增的店都在二三线市场,预计今年年底将会达到350家。
大众方面,随着大众南方战略的实施,也加快了网络布局。上海大众华南区总经理沈万松透露,今年上海大众在全省将新增10家网店,投资方不仅有本地经销商,还有外地的经销商。
观点:虽然通用2011年在二三线市场的布局还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其中方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在中国二三线市场的冠军地位,目前通用在二三线市场的优势很明显。
2011年2月,丰田以微弱的优势荣登全球汽车销量冠军。与此同时,美国的本土企业通用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由于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使通用已经彻底摆脱金融危机的泥潭,仅以3万辆的差距惜败丰田,屈居第二。而大众则在这几年稳扎稳打,坐稳了第三的宝座。
在全球汽车集团的竞争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越发显现。继成为大众全球最大市场后,2010年通用中国市场也首超美国。2010年,中国新车销量达到1806万辆,不仅占据了全球新车销量的1/4强,更是同比增长了32.7%,为全球11%平均增幅的3倍。不难看出,在三巨头的较量中,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关键。2011年,通用喊出重回榜首的豪言,大众则也在朝着2018世界最大汽车企业的目标前进,丰田自然也不甘人后,那么2011年三巨头在中国究竟会有哪些动作?
产品之争:从数量开始,扩大产品线
据丰田透露,2011年丰田在产品导入上,将大大加速,从而弥补2010年损失的市场占有率。其实,从去年9月开始,新雅力士、新卡罗拉、新皇冠、进口埃尔法等悉数登场,正预示着丰田的改变。而在2011年,家用MPV产品逸致将于上半年国产,其他一些新品也蓄势待发。此外,目前,1.6L小排量汽车占中国市场的60%左右,而在丰田的销量中,小排量车只占到了30%左右。丰田汽车公司常务董事、丰田汽车中国市场事务负责人毛利悟透露,未来丰田将加快车型尤其是小排量车型的导入。
反观通用的表现则更为激进,春节刚过,通用汽车董事长艾克森就急不可待地从底特律飞到北京宣布新的市场战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战略投资的力度,并将继续积极丰富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在媒体见面会上,艾克森表示,“2011年和2012年,我们将在中国推出20余款全新及改进的车型。”
大众方面也不甘落后,知情人士表示,2011年,大众上市新车不会少于8款,届时大众的全系产品将基本上全部导入中国。
观点:从产品导入来看,通用虽然更加激进,但是风险也很大,随着2011年政策的调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将会放缓,因此过多的产品还有待市场考验。丰田、大众方面在新产品引入上,相对稳健。
技术之争:推行本土化,重视涡轮增压
除了产品的继续导入外,丰田方面在技术上也更加注重中国的本土化。“丰田今后会生产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毛利悟表示。在丰田开拓北美市场的过程中,丰田曾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了LEXUS雷克萨斯和SCION(中文音译“赛恩”)两大独立品牌。而在中国市场的通行做法是将全新产品从日本或者北美拿到中国,中间缺少的是大量的本土化改进工作,因此直接导致了丰田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下降。与此同时,丰田还宣布重拾涡轮增压和直喷发动机的研发,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应对大众发起的技术攻势。
通用研发方面也表示:“将加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并将其进一步融入通用汽车全球研发网络,从而使通用在华形成整车设计、研发、生产等整个体系。”此举,无疑也是为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一步加大力量。通用在2010年年底,还推出了旗下产品的涡轮增压车型,从而增强产品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大众2010年在中国推行了1.4T+DSG的小排量战略,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作为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上海大众长期参与本土化技术研究,2011年更将推出自主产品,无疑会更加稳固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观点:在技术上说,大众目前处于相对领先的优势,由于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长,通用和丰田在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程度上,暂时难以和大众相比。
市场之争:二三线布局倾斜
2010年年底,北京缓堵政策出台。一线城市纷纷开始筹划限车政策,此举导致二三线市场成为了2011年汽车市场的主战场。丰田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之一的广汽丰田也将网络拓展作为2011年的工作重点,将销售渠道不断地向下渗透成为主要任务。2010年年底,广汽丰田大概有240家销售店,目前,其销售店数量就达到了260多家,计划新增的店都在二三线市场,预计今年年底将会达到350家。
大众方面,随着大众南方战略的实施,也加快了网络布局。上海大众华南区总经理沈万松透露,今年上海大众在全省将新增10家网店,投资方不仅有本地经销商,还有外地的经销商。
观点:虽然通用2011年在二三线市场的布局还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其中方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在中国二三线市场的冠军地位,目前通用在二三线市场的优势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