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太原-山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最重要的产煤地层,基于钻井岩心观察描述、测井资料分析、煤层厚度统计,对杭锦旗地区太原-山西组的沉积环境、聚煤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太原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山西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煤层多存在于泥炭沼泽环境;太原-山西组煤层累计厚度大于20 m,由西向东变薄,聚煤中心位于锦77井-召66井-同37井一线和锦60井周缘,且沿三角洲平原分布.
【机 构】
: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山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最重要的产煤地层,基于钻井岩心观察描述、测井资料分析、煤层厚度统计,对杭锦旗地区太原-山西组的沉积环境、聚煤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太原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山西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煤层多存在于泥炭沼泽环境;太原-山西组煤层累计厚度大于20 m,由西向东变薄,聚煤中心位于锦77井-召66井-同37井一线和锦60井周缘,且沿三角洲平原分布.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邻近工作面回采、孤岛工作面、动压送巷道等矿山压力大导致巷道顶板出现下沉冒落、片帮严重、顶底板移近量增加、两帮收缩量加大等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介绍斜沟煤矿8#煤181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两巷采用传统深孔爆破切顶卸压技术与新工艺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的应用对比,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工作面压力大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矿井采掘衔接紧张局面,使产能得到充分释放,提高了回采效率,为解决类似工作面压力大影响生产等问题提供参考.
针对梁北煤矿21011大采高工作面机巷沿空留巷极软煤层、顶板含有硬厚岩层等复杂条件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机理,采用D型聚能管实现超前预裂爆破方式来进行切顶卸压,减小沿空留巷的悬顶长度,降低了留巷的压力,同时利用柔模混凝土技术进行巷旁支护,并对留巷的加强支护参数进行了设计.矿压监测表明,滞后工作面90 m以后巷道变形基本稳定,顶底板变形量约为240 mm.
为实现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建设绿色矿山,解决矸石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霍州煤电集团某新建矿井采用机械化矸石充填技术,在井下设置一套完整的固体充填系统及煤矸石分选系统,井下掘进矸石不升井和初选煤矸石一起充填采空区,地面设置膏体充填防灭火系统,选煤厂的洗选矸石与粉煤灰、水泥等制备成浆料进行采空区防灭火注浆.该方案减少了矸石的无效运输,实现了井下矸石不出井,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解决了矸石的污染问题,对类似矿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开采深度越来越大,适用于浅部巷道的锚网支护体系不再适用于深部巷道,安徽淮南朱集西煤矿属于千米深井,其中13-1煤层工作面利用卸压保护开采,存在工作面接替紧张问题,13501工作面轨道顺槽在掘进期间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动压影响,现有锚网支护体系不能解决其围岩大变形问题,因此进行深井动压巷道锚杆索支护性能研究,优化支护方案,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针对大佛寺矿41211回风顺槽变形显著、维护困难的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室内实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其变形特征和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高应力、围岩软弱、内部节理裂隙发育、采动影响、支护参数不合理是41211工作面回风顺槽围岩变形破坏的原因.基于巷道破坏的原因,提出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锚杆-锚索协调支护和强帮支护的控制技术,对原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经过现场实测,新的支护方案实施后,41211回顺顶板变形量逐渐稳定在151.1 mm,较原支护减小62.6%,煤柱、煤壁侧变形量分别为156.5、111.4mm,较
露天矿端帮压煤造成资源浪费,采用充填方法可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基于鄂尔多斯市某露天矿端帮压煤条件,建立端帮压煤充填开采的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给出了充填前后煤柱应力计算公式,采用Bieniawski和八面体强度理论计算得到充填前后煤柱留设尺寸最小分别为4.28、3.23 m,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开采进尺、煤柱宽度和充实率等因素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开采进尺、煤柱尺寸和充实率分别达到4、5m和90%,可保证煤柱稳定性.
由于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煤层厚度大,稳定性差,工作面易出现片帮、冒顶现象,因此为保障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以某大型煤矿的5#煤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该煤层9-700工作面设备稳定性以及端面围岩控制问题,提出大倾角综放工作面设备稳定性及端面围岩控制技术措施.通过井下试验及数据分析,9-700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设备稳定且端面围岩控制良好,有效提高了大倾角工作面的开采效率.
以张家峁井田二盘区风化基岩含水层为例,根据以往对风化基岩大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对风化基岩含水层结构、富水性、补径排、水化学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在风化基岩下煤层开采揭露情况,梳理分析了井田二盘区风化基岩水文地质特征,为后续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一定地质保障依据.
针对斜井工程地质条件进行4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注浆模型试验研究,以期为煤矿斜井管片壁后填充综合技术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马格尼材料浆液(不发泡)环向封堵止水效果良好,胶结体强度较高,动水条件下能满足封堵环封堵止水要求;马格尼(发泡)材料浆体的体积膨胀率大,对管片结构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不宜采用:双液浆与脲醛树脂原浆与豆砾石胶结体强度低,动水条件下无法形成有效的止水封堵,不宜采用.
针对小保当矿112202工作面回风顺槽受二次采动影响变形量大现状,采用理论计算及现场测试方法,分析了112202工作面回风顺槽煤(岩)赋存条件及破坏机制,测试了围岩力学性质,研究了工作面端头超前巷道切顶卸压-强帮护顶协同控制技术,制定了切顶卸压水压致裂及强动压巷道强帮护顶支护方案,并进行了工业试验.通过对弧形三角板水力压裂效果及巷道围岩矿压观测,表明切顶卸压-强帮护顶协同控制技术可有效控制强动压强顶弱帮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