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摄影:从机器到人的景深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ywi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造就影像,影像折射时代;工业化催生了工业摄影,工业摄影记录了工业化历史。黑白的、彩色的,胶片的、数码的,专业的、业余的,冷峻的、温馨的,工业摄影师用光影搭建出一个时光隧道,某一时某一地某一物某一人,生动而珍贵。
  有人说钢铁是静物拍摄的最佳对象,它表面粗粝、冰冷,却经历了最火热的淬炼。除却这个缘由,一个人潜心拍摄钢铁,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自出生便打上了钢铁之印。
  这就是康成明。
  康成明在鞍钢工作了31年,在他眼中,鞍钢就像一座工业博物馆。父亲1951年进鞍钢。母亲则是鞍钢的后勤服务人员。康成明在鞍山有名的新华楼长大,那儿是鞍钢的职工和家属住宅区。小时候,每隔十天八天,他都跟大人去鞍钢的澡堂子洗个舒服的热水澡,跟小伙伴追着运煤的火车跑……儿时的记忆,构成了康成明拍摄影像的基础——情结。
  专注于工业摄影的人多有这种情结。他们拍摄的可能是冷冰冰的机器、挥汗如雨的脊背,表达的则是对工业发展的赞叹、对劳动者的歌颂。这在2015年10月,中国工业博物馆内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工业摄影展上得到了充分印证——超过一半的参展作者是来自一线的普通职工。他们和康成明一样,穿着工作服,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跑遍了工厂的每个角落,与工友们热聊,了解项目流程、进展……这些是游走在工厂外的摄影人没有的财富。他们拍出了高铁呼啸飞驰、盾构机穿石破土,定格下他们眼中的最美和最珍贵。
  在康成明的观感中,这些最美和最珍贵不断变化。传统工业影像中,多是炉火燃烧与钢花四溅构造出的壮观。现代化的连铸机让悄无声息、红中透黄的钢水沿着结晶器慢慢流淌,慢慢结晶成不同尺寸的钢坯。曾经用油画般浓郁的色调,让炉花和钢花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如今,康成明更倾向用黑白影调,凸显钢铁工业逝去的时光……
  那一组“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纪实照片,反映了鞍钢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建设节能环保型钢铁企业时期取得的成效。当时,康成明用的是佳能G6小数码相机来记录,像素只有720万,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午休时间拍摄,“光影效果不是很理想。”很多摄影师的作品都带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尽管如此,当一幅幅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炉身已锈迹斑斑,炉管道和炉衬已黑白分明,却依然挺拔耸立高炉群跃至眼前时,当施工者冒严寒、战酷暑,建设新高炉的真实场景尽收眼底时,观者依旧会为这组承载钢铁记忆的工业遗产而慨叹。
  有这样记忆和情结的摄影人,在鞍钢有很多,李宝权、刘铁良、周睿……他们的根在工厂。他们珍惜工业摄影的原生态供给——工厂,虽然业余,却因热爱而持久。
  有一次,康成明看见一个工人端着饭盒看书,他抢拍下来。有工友说:“这样才对,你不能光为了画面有冲击力,就老拍满脸汗珠,满身油污,露大白牙的工人。”
  拍摄工人是康成明的最爱。
  鞍钢的全国劳模邢贵彬过去有个“毛病”,就是不愿意照相,他说自己不上相。康成明花时间去接近他,观察他,琢磨他,不声不响地选择最好的角度,抓拍了他状态最好的瞬间。那张照片出来后,邢贵彬连连说好。他一见到康成明,就会报告那张照片的最新际遇:康兄,那张照片被做成党课电子教件,上了鞍钢大屏幕;成明,那张照片进了鞍钢宣传图册……
  “不是我水平有多高,而是我了解鞍钢,了解现场,与被拍摄者有共同语言,心灵相通,没有距离时,片子就好拍。”拍时代楷模李超时,因为两个人都是搞设备管理的,交流起来特别默契,谈着谈着,康成明就捕捉到了李超眼里的喜悦、自信,举起相机一个咔嚓,就有了李超的“通片”。通片从通稿中演化而来,这张照片不知被用了多少次。
  工业的发展和劳作的规范,壮大了工业摄影爱好者队伍。胶片也好,高清数码相机也罢,硬件的变迁,从未让这群人停止对工业摄影的思考,且还愈发深刻。
  已从鞍钢退休的李宝权,也是工人出身的摄影师。他拍摄了一系列矿山新貌及新时代矿工形象的照片。“这些照片要表现的是对矿山发展前景的思考,对矿工的人文关怀及他们崭新的精神风貌。”李宝权认为工业摄影应该是最有人文的艺术。无论劳动者,还是工厂、机器,都是有生命的,也都是有激情的。
  德国的贝歇夫妇以持续拍摄德国境内及欧洲其他国家正在消失的工业建筑而著称,他们对拍摄对象的表现是客观冷静、精确克制的,但主观上有许多有趣的认知,“这些水塔也有脸,你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够辨认”、“拍提升井架就像拍一条鱼”,或者“水塔和水塔也有区别,有的像踩着高跷的夜壶,有的像穿着演出服的小丑”。
  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铮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个人认为,对优秀的、重要的中外摄影家及其创作,既可以从摄影的美学角度加以讨论,也应该从文明论的高度与角度来讨论。只能被从狭义的摄影美学角度讨论的作品,是停留于外在形式层面上的优秀。”
  巴西摄影师萨尔加多的作品就多是在双重角度下工业摄影史中的经典。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题材,他都坚持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来拍摄、记录。
  1980年代,萨尔加多看到5万名淘金者衣衫褴褛,挤在一个巨大的土坑中,背着沉甸甸的矿土,踩着摇晃的木梯上下,随时有摔死的可能。这张照片震撼人心,让人感觉“摄影者正以温柔的方式、最佳的构图和最美的光线,抚摸着那些在困境中蠕动挣扎的人们。”他用7年时间走遍了乌克兰的钢铁厂、古巴的甘蔗田、玻利维亚的锡矿、印度的煤矿、中国上海的自行车厂等有大量体力劳动存在的地方,拍摄照片集结成《劳动者,工业时代即将消逝的形象》,成为考察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势和规律的重要文献之一。
  有了思考,镜头便不一样。康成明、李宝权等业余摄影人以“图说新国企”为主题拍摄的工业摄影作品,就由只注重场景记录,转向人文关怀和工业精神提炼,由只注重诠释工业结构美,转向对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工业化发展模式、路径选择的思考。未来,这些作品亦可能成为考察中国国企转型的历史依据。
  如果说康成明们的相机有情结,萨尔加多的相机有人道,中国摄影师卢广和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家列维·海因的相机则是有责任,他们的摄影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目的,就是表现那些应予纠正的东西。
  卢广是一位有争议的摄影师。他来自民间,没有任何背景和资金,他拍摄的每张照片,后期都会用软件处理。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作品获得广泛认可。卢广花数年时间,走遍大半个中国拍摄的《开发与污染》,获得了2015年荷赛长期拍摄题材三等奖。作品呈现了中国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污染,以此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他说:“我们拿着相机不仅仅是娱乐,还可以帮助很多人,解决很多问题。”
  摄影自诞生以来,有无数事例证明,其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良知,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意义。1908年,美国纪实摄影家列维·海因深入到工厂、矿井,在窄小危险的环境中,用藏在饭盒里的相机,拍摄下童工在恶劣条件下劳作的场景。这些照片以及当时国家童工委员会的努力,童工的状况得到了发表,并且最终迫使美国国会立法,禁止聘用童工。
  为了拍摄建造帝国大厦的工人,当时已56岁的列维·海因不顾危险,站在悬吊于高空的篮子里,寻找最佳拍摄角度。
  当时,没人出高价购买列维·海因的照片,他和早年的很多拍摄对象一样,在贫困中去世,但美国国家档案局储藏了他大约2000幅作品。
  这些摄影师,以公民之名,构成了社会最大的广角镜头,推进推进再推进……工
其他文献
诗曰:  天下奇事数不清,无缘和尚不登门。  掐指欲算明日运,信息高速走一程。  如果有一天接到电话,你被告知正在生病的妈妈吃一种某某药可能会有效果。而电话里的人你根本不认识,但他关于你的信息全部正确,你会怎么想?  如果有一天,你正在宜家兴致勃勃地逛家具,然后手机收到一条微信:《逛宜家会导致情侣分手》,你还会接着逛下去吗?  如果有不认识的人对你说,你的体重超标,因为你的朋友圈中胖子太多啦。你会
期刊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养孩子一直是夫妻行为,顶多算家庭和家族行为。1950年代,以马寅初为代表的一干学人试图把生养孩子上升为国家行为。怎奈极左路线不光没听进去,还把马寅初打成右派分子。  尽管如此,生养孩子这一夫妻行为最终还是成了国家行为。其实我国早在50年前就开始试行计划生育政策了,且于1973年在全国推行。在陈慕华、陈云等人推动下,我国在1978开始试行一胎化政策。1980年9月25日,中
期刊
对莫强这个案子,有两件事要搞清楚,一、莫强受到的伤害是否发生在工作场所;二、莫强是否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的暴力伤害。  先说第一个,莫强受的伤害是否发生在工作场所。《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作场所”,不仅是指职工从事主要职业活动的地方,还包括职工因工作需要或完成本职工作,应当经过或可能经过的那些区域。  在这起伤害案中,莫强的角色是三车间员工,他是奉班长之命,到四车间去借筐,后在四车间与老张抢
期刊
“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书上这一行字,让莫强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当初,仅仅因为借筐,他跟老张在车间动起了手,一阵拳脚下来,自己的脾摘了不说,如今想申请个工伤还一波三折。明明因为工作需要才出了事,怎么就不能认定为工伤?莫强想不通,只能求法院给个说法了。  莫强和老张这事,要从半年前说起。  莫强是某纺织科技公司三车间的老员工了,跟同事们处得都挺好;老张是七车间的工人,入职不到一年。他原先那家单位黄铺
期刊
在鼓励生孩子这件事上,各国的宣传手段差不多。  先看俄罗斯,俄政府印制了许多鼓励生育的宣传海报,张贴在街头。一幅海报的画面是这样的:一名妇女抱着3个婴儿;另一幅海报上印着一行俄文,翻译成中文是“爱国从家庭开始”。再来看韩国,家庭保健福利协会募集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标语,贴到公共汽车上大规模宣传。  宣传归宣传,重要的是很多国家意识到,国家既有人口需要,就要给愿意多生孩子的夫妻以经济辅助。比如在日本,每
期刊
我认识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进企业后总会有失落感,觉得工作单调,机会少,看不到未来的前途。我不这么认为。  我曾问一名大学生,如果给你100个机会,给另一人1个机会。那么,谁更有可能把握机会成功呢?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我了,因为我的机会比对方多得多,只要我能把握住一个,就可能会取得成功。“我成功的几率是对方的100倍呀!”  我告诉他,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在下结论之前咱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有一位射
期刊
纠结的男人 34岁  我的家庭一向挺和谐:我博士毕业,在公司有股份,拿年薪;妻子很优秀,对我父母很好,前年还给我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可因为生二孩的事,我们有了矛盾。  自从我弟弟又生了女儿,我的父母就开始催促我和妻子再生一个“大胖小子”。但我们觉得有女儿就够了,妻子态度尤其坚决。母亲为了游说我们,常住不走,声泪俱下地搞情感绑架。  我心疼妻子,怀女儿时,她就很辛苦,生产时差一点大出血,后来又独自照顾
期刊
11月初,同事小李就开始焦虑了。眼看“双11”就要来了,别人淘宝购物车里都是满满的商品,周围人谈的都是哪家衣服降价、哪套化妆品便宜,小李却觉得没啥可买的。她平时经常逛街,衣服、化妆品都不缺。可真要一点钱不花,她又觉得不划算,“都说这时候便宜,总觉得不买就是吃亏。”  其实真想买东西的话,还是有需求的,比如零食、日用品等,今天不买明天也要买。可小李研究后认为,这些东西降价有限,除非囤上一大堆,否则算
期刊
同事小刘负责部门的采购,货款数量不多也不少,单据、发票等杂七杂八。小刘是个细心的姑娘,经手单据都附标签,再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就怕出什么问题。我们都夸小刘这招儿好。  有时,小刘出去办事,她单据附的标签就由其他同事代签了,也签上自己名字和日期。前两天,小刘整理清单时发现,有几张标签虽然落着自己名,但根本不是自己签的,疑惑了一阵,问邻桌的小张,一看笔体,两人一致认为是徐姐签的字。小刘挺气愤。  徐
期刊
局里要提一个副科长了,孙立最有希望,同事们开玩笑都叫他孙科长。孙立心里高兴,工作越发积极。  人事会议终于要开了,孙立忙前忙后地做会前准备。他突然想打喷嚏,可离会议室太近,他赶紧跑进卫生间。这一动就打不出来了,鼻子又痒得难受,他想起丈母娘教他的土办法:仰脸看太阳就能打出来,就冲着窗户酝酿情绪。  感觉喷嚏来了,门响了,是局长,他想回头打个招呼,又怕喷领导一身鼻涕,赶紧往窗前凑,这一溜号,喷嚏又没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