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中,积累很重要,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引导学生会多角度的运用材料,做到“厚积薄发”。
【关键词】积累 多角度运用
如果说主题或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血肉不丰满,文章就显得干瘪,内容就空洞。古人云:“言之无物,行之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近二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变化,对材料评价的要求提高;在基础等级中,材料占四分之一点,可评价时几乎占此项分值的二分之一;在发展等级中,材料的评价分值占此项的三分之一。这不难看出,高考对考生材料上的把握要求提高了。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到底怎样,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从中感悟一二。
积累素材是关键
大部分考生作文有点“千人一面”之嫌,所用材料无非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历史人物,外国名人,当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几个历史故事。可转念一想,我们教师又能比学生高明多少呢?这充分说明我们的事业狭窄,阅读量小。有人说读书可以养气,既可以丰富知识,又可以陶冶情操,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要多读书,读好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多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包括美文)。因为书中有纵观古今,横跨中西的文化积淀,从中能汲取营养,逐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养。这方面在2006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别让雨下进灵魂里》“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溶溶月,淡淡风,曹雪芹的名字留在了弥留花香的空气里。”《祭乌鸦文》“事至此,弟乃不禁痛哭流涕,依今作文人笑痴,他年述者知是谁。”《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丑陋的卡西莫多知道他身体的机型,但通过自我的超越,他以一颗完美的心灵感化了所有的人。”我们在佩服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到,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就没有信手拈来的材料,也就没有内容的丰富。
就地取材不可忽视。我说的“就地”,就是课本中的丰富素材。有些考生写作时苦于“无米下锅”,岂不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请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因为做自己,舒婷选择了橡树旁一株木棉似的爱情,因为做自己,颐城选择了用自己黑色的瞳来寻找光明。”“认碧波万顷,沙鸥翔集,自有一舟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任高山流水,百舸争流,自有一人头脑清醒,稳如泰山。”“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万类霜天都有自己的位置”。学生深受美文的熏陶,文本中的串串珍珠就是这样被采摘起来,并且用心把他们巧妙的融进美文中。试问,这样的佳作能不得高分吗?
高中阶段,学生积累的素材应该达到一定的程度了,但“与时俱进”尤为重要。不能“言必太白子美,写必五柳东坡”,总是老旧单调,正如大学者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宜引进“活水”。多看时事类的新闻实录。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富有时代特点的写作素材库。等到考场作文时,便能打开思维通道,随意驱遣调用,文思泉涌,就不会“江郎才尽”了。
多角度运用是智慧
庄子说:“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然而有了丰富的材料,如果不会巧妙运用也枉然。新课标中也强调:“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他在强调通过多角度观察,从而把握事物特征,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近几年高考考生一直在求新,但像屈原、司马迁、陶淵明、曹雪芹、李白、苏轼等历史人物,备受考生青睐,久举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考生会多角度灵活运用素材。考生能把一则素材分析得很透彻,比如今年的考生能把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挖掘出若干角度:明君善纳忠言,认清自我;慧眼识人,摆正位置;做自我。李白愤然离开长安,考生分析出这样的角度:认清自我,不忘本性,又有自知之明,摆正自己的位置。由考生这样写:做自己才会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之诗永存历史长河,才会有“诗仙”的美誉。也有这样的角度: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会成为一位不朽的诗人,没有忘记儒家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傲骨,才有“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的佳话。还有项羽兵败史实,考生这样发挥:相遇虽勇被情感遮望眼,终因心胸狭窄而自刎乌江;项羽因认清自我,自刎而谢江东父老;项羽无自知之明,才会兵败垓下……以上种种证明:素材虽陈旧单调,但考生能适时花样翻新,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总之,厚积薄发,才会游刃有余,学生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留意,如同蜜蜂般的努力,采集生活中的各种“花粉”,经过加工,酿出色、香、味俱佳的“蜜”——写出锦绣文章来。
【关键词】积累 多角度运用
如果说主题或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血肉不丰满,文章就显得干瘪,内容就空洞。古人云:“言之无物,行之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近二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变化,对材料评价的要求提高;在基础等级中,材料占四分之一点,可评价时几乎占此项分值的二分之一;在发展等级中,材料的评价分值占此项的三分之一。这不难看出,高考对考生材料上的把握要求提高了。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到底怎样,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从中感悟一二。
积累素材是关键
大部分考生作文有点“千人一面”之嫌,所用材料无非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历史人物,外国名人,当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几个历史故事。可转念一想,我们教师又能比学生高明多少呢?这充分说明我们的事业狭窄,阅读量小。有人说读书可以养气,既可以丰富知识,又可以陶冶情操,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要多读书,读好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多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包括美文)。因为书中有纵观古今,横跨中西的文化积淀,从中能汲取营养,逐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养。这方面在2006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别让雨下进灵魂里》“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溶溶月,淡淡风,曹雪芹的名字留在了弥留花香的空气里。”《祭乌鸦文》“事至此,弟乃不禁痛哭流涕,依今作文人笑痴,他年述者知是谁。”《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丑陋的卡西莫多知道他身体的机型,但通过自我的超越,他以一颗完美的心灵感化了所有的人。”我们在佩服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到,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就没有信手拈来的材料,也就没有内容的丰富。
就地取材不可忽视。我说的“就地”,就是课本中的丰富素材。有些考生写作时苦于“无米下锅”,岂不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请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因为做自己,舒婷选择了橡树旁一株木棉似的爱情,因为做自己,颐城选择了用自己黑色的瞳来寻找光明。”“认碧波万顷,沙鸥翔集,自有一舟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任高山流水,百舸争流,自有一人头脑清醒,稳如泰山。”“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万类霜天都有自己的位置”。学生深受美文的熏陶,文本中的串串珍珠就是这样被采摘起来,并且用心把他们巧妙的融进美文中。试问,这样的佳作能不得高分吗?
高中阶段,学生积累的素材应该达到一定的程度了,但“与时俱进”尤为重要。不能“言必太白子美,写必五柳东坡”,总是老旧单调,正如大学者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宜引进“活水”。多看时事类的新闻实录。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富有时代特点的写作素材库。等到考场作文时,便能打开思维通道,随意驱遣调用,文思泉涌,就不会“江郎才尽”了。
多角度运用是智慧
庄子说:“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然而有了丰富的材料,如果不会巧妙运用也枉然。新课标中也强调:“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他在强调通过多角度观察,从而把握事物特征,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近几年高考考生一直在求新,但像屈原、司马迁、陶淵明、曹雪芹、李白、苏轼等历史人物,备受考生青睐,久举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考生会多角度灵活运用素材。考生能把一则素材分析得很透彻,比如今年的考生能把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挖掘出若干角度:明君善纳忠言,认清自我;慧眼识人,摆正位置;做自我。李白愤然离开长安,考生分析出这样的角度:认清自我,不忘本性,又有自知之明,摆正自己的位置。由考生这样写:做自己才会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之诗永存历史长河,才会有“诗仙”的美誉。也有这样的角度: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会成为一位不朽的诗人,没有忘记儒家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傲骨,才有“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的佳话。还有项羽兵败史实,考生这样发挥:相遇虽勇被情感遮望眼,终因心胸狭窄而自刎乌江;项羽因认清自我,自刎而谢江东父老;项羽无自知之明,才会兵败垓下……以上种种证明:素材虽陈旧单调,但考生能适时花样翻新,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总之,厚积薄发,才会游刃有余,学生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留意,如同蜜蜂般的努力,采集生活中的各种“花粉”,经过加工,酿出色、香、味俱佳的“蜜”——写出锦绣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