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推陈出新,国家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课程思政不仅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为了探索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文章对课程思政的背景、内涵以及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7条途径,以期为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5-0144-0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state and society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engineering courses in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 ba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courses, and put forward seven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course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majors in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reform
高校承担着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1]。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贯穿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校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相互割裂,形成了“两张皮”的情形,致使思政教育出现了“孤岛化”的窘境[3]。为了解决思政课单打独斗、专业课不参与思政教育的问题,部分高校已着手实施了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课程思政新理念是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在观念上的突破、思路上的拓展、师资队伍上的补充、内容上的延伸、载体上的丰富、方法上的创新,是“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4]。
本文基于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经验积累,结合作者对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旨在为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提供借鉴。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思政课程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相关教育活动的总称[5]。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在“思政”,由此可见,它不是某些课程的总称,而是一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新式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思政的定义,有学者曾对其内涵进行了解读,但是,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6-7]。作者认为,课程思政是指在除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课程中,通过挖掘课程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社会道义等思政教育元素,经过教师将其与课程知识有机融合并有效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向的情感认知、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一种创新思政教学理念。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通过课程为载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通过高校显性的思想政治课程進行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后者则是通过利用其它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将智育与德育合二为一。课程思政有效地补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盲区,对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关键一招。
课程思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它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可谓“随风潜入夜”,通过教师的发掘和呈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实现课程知识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同频共振,也是对“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响亮回应[8]。 二、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实基础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社情基础。从国际上看,《华盛顿协议》(The Washington Accord,WA)是当前国际工程认证领域最具有权威性的工程师互认协议,2016年我国加入该协议,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该协议中在毕业生素质之一“态度取向”中对毕业生的责任担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教育研究者的基本共识[10]。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11]。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实质是人才培养的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现实问题[10]。显而易见,培养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抓牢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德育为先,“三全育人”,确保党的事业能够薪火相传。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校情基础。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2000年后升本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紧迫的转型问题。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质量趋同、模式单一、评价片面等不足。随着应用型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部分高校在“转什么”、“怎么转”的方向性问题上还模糊不清、犹豫不决,或者只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浅表性的试水,不能把握转型发展的实质和精髓要义。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调整专业结构,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不单一地体现在专业知识上,还涵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这需要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楚雄师范学院2015年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学校以“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为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并强化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不断把应用型转型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情基础。当前,地方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自身认识及知识的局限,片面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事情,与专业课教师无关,从而导致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师这里出现断层现象,这不利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此外,在对教师考核中,对于思想政治素质考核的标准不具体、要求不够高,不利于教师自觉加强思政理论水平的提升及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引导[5]。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情基础。对于部分工科学生来说,可能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他们认为这是他们以后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对专业课的学习呕心沥血。对于思想政治类课程,可能会感觉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抽象的,感觉过得去就行、“60分万岁”。这种现象是明显的“实用主义”,长此以往,任其发展,必将会培养出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2]。由于缺乏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造成学生只能吸收专业知识,而不能对知识点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道德品质、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等进行思考和发掘,不仅造成思政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学生所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过于单一。当前,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大学生处于思想和意识成长时期,对新思想、新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因此,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浅析
(一)坚持顶层设计,营造课程思政氛围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颖性的教学理念,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点,坚持顶层设计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5]。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线图,并建立完善相关的配套体制机制,组建课程思政建设专家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制定课程思政鼓励政策,同时,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二级学院的年度考核。通过这样自上而下的推动,营造出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氛围,引导学校相关资源支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二级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推进,通过课程思政的磨课、听课、评课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并为课程思政比赛提前练兵,各学院注意树立典型,打造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载体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思政教育素材,这些素材的获得需要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深入挖掘与思政教学相关的教学素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传播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13]。
因此,可以将专业知识内容与理念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结合起来,以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对人生、生活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在多年的课程思政实践中,获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以作者为例,作者曾从事《葡萄栽培学》、《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市场学》等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如在《葡萄栽培学》中,在讲述葡萄耐贫瘠、耐盐碱、耐干旱时,会引导学生学习葡萄那种抗逆性强的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为邊远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在《葡萄酒工艺学》中,当讲到依据葡萄原料的质量设计不同的酿造工艺路线时,及时提醒同学们就像葡萄原料一样,不一定会完美,但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相匹配的成长规划,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都一样能酿成风格各异的甘醇美酒。同时,也会教导学生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不做假酒,不篡改数据,有团队协作精神,保持谦卑谨慎的姿态,用匠心酿美酒。在《葡萄酒市场学》中,作者对于部分国人盲目崇拜国外葡萄酒品牌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并就国内外葡萄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投身科学研究,为提升国产葡萄酒的竞争力而不懈努力。此外,还引导学生注重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创建思路,用好祖国传统文化元素,讲好中国葡萄酒故事,增强国产葡萄酒文化自信。 需要注意的是,在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时,切忌生搬硬套,避免为思政而思政的情况。课程思政素材的提取是一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要将知识点内容与思政教育范畴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考能够具备连贯性、认可性、启发性,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入脑入心。
(三)完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人文社会学科侧重于“道”,工科教学偏重于“术”,从课程思政教学角度来看,课程教学目标要“术道结合”,开发每门课程的章节、知识点的思政教育渗透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5]。以往的教学目标往往只包含知识内容的传授与掌握,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背景下,应该嵌入思政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具体思政教育要求。同时,还要将课程思政素材科学合理地安排到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时间和场景中接受课程思政的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新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例如采用雨课堂、课堂派等在线教学软件,结合微课、翻转课堂、SPOC、MOOC等平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理念,强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吸收并消化课程思政的营养。作者所在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在研制《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方案(2019版)》时就纳入了课程思政理念,不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考虑,而且还将课程思政教學目标写入教学大纲中,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的考核。
(四)研究“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是关键,因为教师不仅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还要将课程思政营养元素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目的,因此,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理念的执行者,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涵盖内容和重大意义,并全面了解本校的课程思政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引领能力。
对于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工科专业来说,非常有必要。因为,作为工科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及专业教学能力应该不用担心,但是其人文素养及政治理论素养不见得能够胜任课程思政教学任务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学校层面推动理工科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到位,课程思政绝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思政”内容,也不是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了思政课程,而是由专业课程中某些章节及相关知识点自然而然地衍生、外化出来的能够对学生成长起到醒悟作用的做人处事、价值引领、责任担当等的哲学思考。这种衍生和外化出来的思政内容与原先知识点是骨肉相连、相伴相生的,并不是移花接木、牵强附会的。这种教学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在对专业课程知识的了然于胸的基础之上,而且需要教师深入思考专业知识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及价值导向,以及这些挖掘出来的思政内容如何转化为对学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些高校在课程思政实践中,采用“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的双教师任课模式,从实践探索创新方面来看,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是否值得采用,作者不敢苟同。首先,就课程安排上,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复杂调整,给教学安排及教师本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其次,课堂教学的安排、思政老师何时出场、讲多长时间等,这些因素都不好把控,两个教师的风格若不相同,学生在两者之间的切换时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不利于课堂教学顺畅开展。再次,若思政教师对专业知识点理解不透,可能会存在着“你讲你的,我讲我的”这种情况,那么课程思政效果必将会大打折扣。有些研究者提出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一起备课,方便交流,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每个高校思政课老师毕竟少,而专业课教师比较多,如何分配需要考虑,另外两者的备课时间安排也需要协调好才行。由此可见,具体的实施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作者自身的体会来看,楚雄师范学院的经验可以值得借鉴,学校将全校的思政教师分配到每个二级学院 ,以政治辅导员的身份参与二级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院利用这些政治辅导员的思政知识优势,将其与专业课教师对接,采用灵活的知识交流、探讨方式,共同打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作者认为,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课程知识与思政内容应该在专业教师脑海中加工过的“商品”,是独立不可分割的“商品”,那么原材料必须专业课教师自身“采购”,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之外尽可能多地吸收人文素材和政治理论素材,并形成自身知识储备的一部分,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并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调用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样才能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游刃有余。
(五)进行学情研究,提高精确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程思政的接受对象是学生,当前的大学生中“00”后居多,这批学生与“80”、“90”后的学生在成长背景、性格特征、学习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之前,专业课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他们的学习规律,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六)整合资源,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
课程思政是一个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工程,不单单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需要全校上下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例如将与“课程思政”相关联的学科、部门、教师、平台、资源、制度、服务、实践活动等整合到一起,构建多级联动、多方合作的“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全校要统一认识,消除壁垒,形成“大思政”格局,落实“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理念,实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行,将思政教育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始终[14]。 (七)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分类考核
既然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是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就应该有相应的思政教育目标考核。这就要求要改变以往的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指标的单一考核方式,建立知识与思政考核并行的综合评价方式,即任课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成绩等智育分数,还要关注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在情感、认知、道德、意志方面的德育提升程度。只有以制度形式落实,才能督促教师带着目的和方向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和考核,也能间接地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能力,形成师生思政意识同频共振。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态面临深刻变革,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既要重视“术”的培养,又要注重“道”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牛鼻子”,也必須不断转型和变革。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新兴思政教育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和深化,而且也是对传统理念的突破和革新,必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从理念到行动、从领导到老师、从职能部门到二级学院、从软件到硬件等各条工作战线相互配合,其中教师是关键。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与人文社科专业相比,其“精神食粮”相对较少,因此,更需要从课程思政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只有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健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能工巧匠,甚至大国巨匠。
参考文献:
[1]王炳林,崔文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5):31-39.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吕冬英,朱月晨,甘怀敏,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9(4):110-113.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5]杨雪琴.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1-43.
[6]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33-135.
[7]罗薇.“课程思政”: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庆社会科学,2018(12):37-40.
[8]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43.
[9]齐书宇,李国香.《华盛顿协议》毕业生素质规定及其对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1):48-53.
[10]顾云海,刘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9):63-66.
[11]段丽华.新业态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66-70.
[12]焦迎娜,苏春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亟待关注的当代青年群体[J].中国青年研究,2019(3):91-96.
[1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4]陈冲,汪海涵.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研究——兼论美国高校隐性政治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9(9):88-92.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5-0144-0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state and society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engineering courses in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 ba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courses, and put forward seven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course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majors in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reform
高校承担着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1]。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贯穿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校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相互割裂,形成了“两张皮”的情形,致使思政教育出现了“孤岛化”的窘境[3]。为了解决思政课单打独斗、专业课不参与思政教育的问题,部分高校已着手实施了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课程思政新理念是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在观念上的突破、思路上的拓展、师资队伍上的补充、内容上的延伸、载体上的丰富、方法上的创新,是“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4]。
本文基于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经验积累,结合作者对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旨在为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提供借鉴。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思政课程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相关教育活动的总称[5]。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在“思政”,由此可见,它不是某些课程的总称,而是一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新式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思政的定义,有学者曾对其内涵进行了解读,但是,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6-7]。作者认为,课程思政是指在除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课程中,通过挖掘课程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社会道义等思政教育元素,经过教师将其与课程知识有机融合并有效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向的情感认知、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一种创新思政教学理念。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通过课程为载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通过高校显性的思想政治课程進行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后者则是通过利用其它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将智育与德育合二为一。课程思政有效地补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盲区,对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关键一招。
课程思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它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可谓“随风潜入夜”,通过教师的发掘和呈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实现课程知识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同频共振,也是对“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响亮回应[8]。 二、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实基础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社情基础。从国际上看,《华盛顿协议》(The Washington Accord,WA)是当前国际工程认证领域最具有权威性的工程师互认协议,2016年我国加入该协议,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该协议中在毕业生素质之一“态度取向”中对毕业生的责任担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教育研究者的基本共识[10]。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11]。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实质是人才培养的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现实问题[10]。显而易见,培养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抓牢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德育为先,“三全育人”,确保党的事业能够薪火相传。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校情基础。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2000年后升本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紧迫的转型问题。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质量趋同、模式单一、评价片面等不足。随着应用型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部分高校在“转什么”、“怎么转”的方向性问题上还模糊不清、犹豫不决,或者只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浅表性的试水,不能把握转型发展的实质和精髓要义。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调整专业结构,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不单一地体现在专业知识上,还涵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这需要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楚雄师范学院2015年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学校以“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为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并强化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不断把应用型转型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情基础。当前,地方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自身认识及知识的局限,片面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事情,与专业课教师无关,从而导致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师这里出现断层现象,这不利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此外,在对教师考核中,对于思想政治素质考核的标准不具体、要求不够高,不利于教师自觉加强思政理论水平的提升及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引导[5]。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情基础。对于部分工科学生来说,可能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他们认为这是他们以后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对专业课的学习呕心沥血。对于思想政治类课程,可能会感觉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抽象的,感觉过得去就行、“60分万岁”。这种现象是明显的“实用主义”,长此以往,任其发展,必将会培养出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2]。由于缺乏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造成学生只能吸收专业知识,而不能对知识点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道德品质、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等进行思考和发掘,不仅造成思政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学生所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过于单一。当前,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大学生处于思想和意识成长时期,对新思想、新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因此,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浅析
(一)坚持顶层设计,营造课程思政氛围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颖性的教学理念,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点,坚持顶层设计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5]。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线图,并建立完善相关的配套体制机制,组建课程思政建设专家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制定课程思政鼓励政策,同时,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二级学院的年度考核。通过这样自上而下的推动,营造出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氛围,引导学校相关资源支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二级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推进,通过课程思政的磨课、听课、评课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并为课程思政比赛提前练兵,各学院注意树立典型,打造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载体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思政教育素材,这些素材的获得需要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深入挖掘与思政教学相关的教学素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传播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13]。
因此,可以将专业知识内容与理念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结合起来,以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对人生、生活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在多年的课程思政实践中,获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以作者为例,作者曾从事《葡萄栽培学》、《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市场学》等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如在《葡萄栽培学》中,在讲述葡萄耐贫瘠、耐盐碱、耐干旱时,会引导学生学习葡萄那种抗逆性强的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为邊远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在《葡萄酒工艺学》中,当讲到依据葡萄原料的质量设计不同的酿造工艺路线时,及时提醒同学们就像葡萄原料一样,不一定会完美,但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相匹配的成长规划,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都一样能酿成风格各异的甘醇美酒。同时,也会教导学生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不做假酒,不篡改数据,有团队协作精神,保持谦卑谨慎的姿态,用匠心酿美酒。在《葡萄酒市场学》中,作者对于部分国人盲目崇拜国外葡萄酒品牌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并就国内外葡萄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投身科学研究,为提升国产葡萄酒的竞争力而不懈努力。此外,还引导学生注重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创建思路,用好祖国传统文化元素,讲好中国葡萄酒故事,增强国产葡萄酒文化自信。 需要注意的是,在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时,切忌生搬硬套,避免为思政而思政的情况。课程思政素材的提取是一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要将知识点内容与思政教育范畴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考能够具备连贯性、认可性、启发性,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入脑入心。
(三)完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人文社会学科侧重于“道”,工科教学偏重于“术”,从课程思政教学角度来看,课程教学目标要“术道结合”,开发每门课程的章节、知识点的思政教育渗透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5]。以往的教学目标往往只包含知识内容的传授与掌握,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背景下,应该嵌入思政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具体思政教育要求。同时,还要将课程思政素材科学合理地安排到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时间和场景中接受课程思政的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新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例如采用雨课堂、课堂派等在线教学软件,结合微课、翻转课堂、SPOC、MOOC等平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理念,强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吸收并消化课程思政的营养。作者所在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在研制《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方案(2019版)》时就纳入了课程思政理念,不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考虑,而且还将课程思政教學目标写入教学大纲中,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的考核。
(四)研究“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是关键,因为教师不仅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还要将课程思政营养元素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目的,因此,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理念的执行者,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涵盖内容和重大意义,并全面了解本校的课程思政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引领能力。
对于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工科专业来说,非常有必要。因为,作为工科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及专业教学能力应该不用担心,但是其人文素养及政治理论素养不见得能够胜任课程思政教学任务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学校层面推动理工科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到位,课程思政绝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思政”内容,也不是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了思政课程,而是由专业课程中某些章节及相关知识点自然而然地衍生、外化出来的能够对学生成长起到醒悟作用的做人处事、价值引领、责任担当等的哲学思考。这种衍生和外化出来的思政内容与原先知识点是骨肉相连、相伴相生的,并不是移花接木、牵强附会的。这种教学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在对专业课程知识的了然于胸的基础之上,而且需要教师深入思考专业知识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及价值导向,以及这些挖掘出来的思政内容如何转化为对学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些高校在课程思政实践中,采用“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的双教师任课模式,从实践探索创新方面来看,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是否值得采用,作者不敢苟同。首先,就课程安排上,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复杂调整,给教学安排及教师本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其次,课堂教学的安排、思政老师何时出场、讲多长时间等,这些因素都不好把控,两个教师的风格若不相同,学生在两者之间的切换时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不利于课堂教学顺畅开展。再次,若思政教师对专业知识点理解不透,可能会存在着“你讲你的,我讲我的”这种情况,那么课程思政效果必将会大打折扣。有些研究者提出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一起备课,方便交流,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每个高校思政课老师毕竟少,而专业课教师比较多,如何分配需要考虑,另外两者的备课时间安排也需要协调好才行。由此可见,具体的实施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作者自身的体会来看,楚雄师范学院的经验可以值得借鉴,学校将全校的思政教师分配到每个二级学院 ,以政治辅导员的身份参与二级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院利用这些政治辅导员的思政知识优势,将其与专业课教师对接,采用灵活的知识交流、探讨方式,共同打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作者认为,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课程知识与思政内容应该在专业教师脑海中加工过的“商品”,是独立不可分割的“商品”,那么原材料必须专业课教师自身“采购”,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之外尽可能多地吸收人文素材和政治理论素材,并形成自身知识储备的一部分,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并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调用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样才能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游刃有余。
(五)进行学情研究,提高精确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程思政的接受对象是学生,当前的大学生中“00”后居多,这批学生与“80”、“90”后的学生在成长背景、性格特征、学习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之前,专业课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他们的学习规律,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六)整合资源,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
课程思政是一个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工程,不单单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需要全校上下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例如将与“课程思政”相关联的学科、部门、教师、平台、资源、制度、服务、实践活动等整合到一起,构建多级联动、多方合作的“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全校要统一认识,消除壁垒,形成“大思政”格局,落实“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理念,实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行,将思政教育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始终[14]。 (七)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分类考核
既然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是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就应该有相应的思政教育目标考核。这就要求要改变以往的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指标的单一考核方式,建立知识与思政考核并行的综合评价方式,即任课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成绩等智育分数,还要关注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在情感、认知、道德、意志方面的德育提升程度。只有以制度形式落实,才能督促教师带着目的和方向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和考核,也能间接地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能力,形成师生思政意识同频共振。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态面临深刻变革,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既要重视“术”的培养,又要注重“道”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牛鼻子”,也必須不断转型和变革。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新兴思政教育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和深化,而且也是对传统理念的突破和革新,必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从理念到行动、从领导到老师、从职能部门到二级学院、从软件到硬件等各条工作战线相互配合,其中教师是关键。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工科专业,与人文社科专业相比,其“精神食粮”相对较少,因此,更需要从课程思政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只有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健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能工巧匠,甚至大国巨匠。
参考文献:
[1]王炳林,崔文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5):31-39.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吕冬英,朱月晨,甘怀敏,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9(4):110-113.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5]杨雪琴.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1-43.
[6]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33-135.
[7]罗薇.“课程思政”: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庆社会科学,2018(12):37-40.
[8]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43.
[9]齐书宇,李国香.《华盛顿协议》毕业生素质规定及其对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1):48-53.
[10]顾云海,刘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9):63-66.
[11]段丽华.新业态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66-70.
[12]焦迎娜,苏春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亟待关注的当代青年群体[J].中国青年研究,2019(3):91-96.
[1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4]陈冲,汪海涵.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研究——兼论美国高校隐性政治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9(9):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