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特殊时期该类患者的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2020年2月10日至4月10日COVID-19疫情期间接受起搏器及除颤器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19年同期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年龄(68.2±7.8)岁,男5例(38.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特殊时期该类患者的管理策略。
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2020年2月10日至4月10日COVID-19疫情期间接受起搏器及除颤器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19年同期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
结果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年龄(68.2±7.8)岁,男5例(38.5%),11例(84.6%)患者来自北京地区。5例(38.5%)患者合并黑矇/晕厥史且为起搏依赖,8例(61.5%)患者达到择期更换适应证(ERI)或耗竭期(EOL),未达到ERI或EOL者CIED电池剩余时间(2.3±1.0)个月。3例起搏依赖患者达到ERI。12例(92.3%)患者进行了单腔心室起搏器(VVI)或双腔起搏器(DDD)更换,1例(7.7%)患者进行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更换。与2019年同期相比,CIED更换数量明显下降,更多患者来自北京地区,合并黑矇或晕厥史、起搏依赖、ERI或EOL比例[15(38.5%)对8(61.5%),P=0.201]更高以及CIED电池电量剩余时间[(5.5±3.5)月对(2.3±1.0)月,P=0.001]更短。
结论在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应针对性筛选需紧急行器械更换患者,对合并黑矇或晕厥史、起搏依赖以及达到ERI/EOL的患者,特别是已达到ERI/EOL的起搏依赖患者,应优先进行CIED更换以最大化保证患者安全。
其他文献
2020年初,我国许多省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曾面临严峻挑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常见的致命原因是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后续的多器官功能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破坏导致的肺水肿是其重要病理特征。因此,如何减少与消除肺部间质与肺泡腔渗漏,改善肺泡有效通气量与弥散功能成为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目的分析由社区获得性肺炎导致的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aspase-12基因多态性,及Caspase-12基因和Caspase-12前体蛋白的表达,了解上述指标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并脓毒症患者34例为脓毒症组,22名健康者为对照组。以Caspase-12的T125C特异碱基为引物,对外周血基因组DN
目的分析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3月10日前深圳市COVID-19疫情信息和419例确诊患者的基本特征。依据每日确诊的病例数区分不同的流行阶段(时期),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判读传染的方式,估计患者的潜伏期,比较不同流行阶段患者传染方式和人群特征的变化。结果深圳市COVID-19患者主要是湖北输入性病例(73.7%)及其密切接触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一般会经过病毒复制、炎症反应、清除3个阶段。本文通过复习近期相关文献,从这3个方面对SARS-CoV-2感染的治疗进行综述。环孢素A、他克莫司可以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节炎症反应;雷帕霉素可以通过激活自噬促进病毒清除及抑制炎症反应治疗SARS-CoV-2感染肺炎。但这些都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去验证。
目的探讨PDHA1、GBP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NSCLC患者,取NSCLC组织、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统计PDHA1蛋白及GBP1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DHA1、GBP1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DHA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应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2月5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诊治的经核酸检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并治愈出院的18岁以上、40岁以下女性患者30例,分析其年龄、潜伏期、症状、外周血指标、影像学及治疗与转归特点。结果青年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分别为90%、80%)。外周血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及
中间入路,悬吊子宫,自骶岬水平切开乙状结肠系膜及腹膜反折,向左牵拉系膜,显露Toldt’s间隙,解剖肠系膜下血管鞘,离断IMA、IMV,清扫淋巴结。乙状结肠系膜向右牵拉,显露Toldt’s线。在此向头侧游离Toldt’s间隙,避免损伤输尿管和血管。在乙状结肠系膜后方,向尾侧扩展至直肠后间隙,避免损伤腹下神经和骶前静脉丛。暴露直肠系膜与盆壁筋膜之间的无血管间隙并行钝性分离,从后壁中央开始,逐步向两侧
Trocar分布采用五孔法,助手向上牵拉横结肠,沿回结肠血管上方横行切开肠系膜血管表面腹膜,分别显露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分离结肠中动脉,清扫NO.223淋巴结后于结肠中动脉根部结扎切断,向上分离至胰颈水平,根部结扎切断结肠中静脉,分离显露Henle干及其属支,切断右结肠静脉和网膜右静脉,拓展横结肠后胰十二指肠前间隙,三路包抄游离脾曲,注意保留肠系膜下静脉,肿瘤两端各10 cm确定肠管及胃网
本文介绍了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CC)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研究依据及临床应用结果。鉴于其临床应用结果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故提出应进一步科学推广其应用。同时,针对目前已获知的研究信息中尚有若干未知,也提出了后续应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经冷冻球囊消融房颤技术是近几年房颤治疗的创新技术,在临床推广普及过程中,操作、治疗参数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共同倡导并组织撰写了"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与推广该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