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试验 一家6人齐上阵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5”对于武汉市民王璐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数字,这是她参加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一期临床研究时的编号。
  今年3月份,她报名参加新冠疫苗临床研究试验,经过3轮体检后,成为疫苗安全性测试首批108名志愿者之一。而她的家人从最初的激烈反对,到默默支持,最后6位家人一起参加了疫苗的二期临床研究试验。
  “其实我是胆小而谨慎的人,但如果疫苗能让我们击败新冠肺炎,我应该站出来。”回想当志愿者的那些日子,王璐记忆犹新。

我要站出来


  “陈薇院士团队招募新冠疫苗临床研究志愿者。”3月中旬,王璐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这个消息,她的第一反应便是“我要报名”。
  感受过疫情带来的磨难,王璐对疫苗充满期待。疫情期间,她是社区志愿者,负责社区团购物资的分发,还给社区一个因父母滞留在外地无人照顾的孩子送饭菜。
  “相比病毒本身,病毒带来的恐惧更让人难受。”经历武汉“封城”之后,王璐深有感触。
  她的父母也曾经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虽然最后没事,但期间的担忧、焦虑让人备受折磨。
  王璐记得一次开车回家给父母送口罩,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到了家附近,她的父亲站在街对面,连对她大声喊话都不敢,好像怕说话就会把病毒吹过去一样,只是招手示意她把东西放下。
  王璐相信疫苗是对付病毒的最佳武器,于是她和丈夫李智都报名参加了新冠疫苗临床研究试验,“毕竟有些事情,总要有人站出来做。”
  据了解,当时填报申请的志愿者有4667人,最终入选的只有108人。王璐入选了,她的丈夫则在疫苗一期临床试验中落选了。
  知道参与新冠疫苗临床研究试验的风险,王璐并没有过多担心,“我相信国家的科研力量。”让她放心不下的是年幼的孩子。她有一对双胞胎,刚满3岁,去做志愿者意味着至少离家14天,她从来没有跟两个孩子分开过这么长时间。

当“英雄”的日子


  志愿者入选通知来得有些紧急,晚上接到通知,第二天中午就要出发。王璐只是简单地收拾了一些衣物,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安顿好两个孩子。
  她连夜给孩子做了14块红糖饼,这是他们爱吃的点心。第二天早上,王璐告诉他们:“妈妈要去參加一个武器研究,这个武器可以打败病毒怪兽,你们每天分一个饼,饼都吃完了,妈妈就回来了。”孩子还小,不能完全了解妈妈要做的事情,但他们都很用力地抱了抱她。
疫苗试验期间,王璐(左)接受抽血化验。

  经过两天三轮严格体检,王璐被安排到高剂量组,成为高剂量志愿者的第一个女性。1个高剂量相当于3个低剂量,王璐也有些担心自己的身体是不是能承受,但她决定坦然接受这样的安排,“既然来了,不管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愿意承担。”
  3月24日,王璐的左右臂分别完成疫苗接种。医学观察期间,她出现了40℃的高烧,身体很难受,彻夜难眠。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知道医护人员时刻守护在志愿者身边,各种急救设备、救护车也随时待命。
  最后她没有用任何药物,扛过了近24小时的高烧。“并不是他们不给用药,是我希望为疫苗试验留下最客观的数据,而且我也相信这是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王璐说。
  王璐记得,每做完一项检查,医护人员都会向志愿者表示感谢,抽血的护士甚至直接称他们为英雄。“英雄”的称呼让王璐有些脸红,“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才是英雄。”

一家6口成为志愿者


  对于王璐做新冠疫苗志愿者,除了丈夫外,她的家人一开始都是反对的。她的母亲多次跟她一边打电话一边哭,她的婆婆也曾在她出现发烧症状后数落她。他们都对新冠病毒很恐惧,认为参加疫苗研究试验是件危险的事情。
  成为志愿者后,王璐坚持每天在家族群中分享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经历,普及疫苗知识,并且鼓励家人加入疫苗的临床研究。
  4月12日,新冠疫苗二期临床研究试验开始招募志愿者,丈夫李智如愿成为疫苗二期志愿者,跟他一起入选的还有姐姐、姐夫。
  4月16日,王璐从志愿者微信群里得知,疫苗二期临床研究试验还缺51岁以上年龄组的志愿者,她便动员公公、婆婆参加试验。
  “有了疫苗,以后我们就不用怕新冠病毒了。”王璐的这句话打动了公公、婆婆。她的婆婆平日非常谨慎,疫情期间一直没出过门,家人外出回来,她都会给喷一遍消毒水再让进门。
  她的公公、婆婆都报名参加了疫苗二期试验,王璐陪他们前往体检中心,那天是婆婆疫情以来87天里第一次下楼。婆婆最后在体检环节落选了,但70岁的公公完成了疫苗接种。
  9月26日,王璐完成了为期半年的疫苗研究使命,这一天也是她35岁生日,她收到了陈薇院士亲笔写的生日祝福,惊喜万分。
  如今,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新冠疫苗生产、上市,王璐对战胜新冠病毒充满信心,“我希望早日结束疫情带来的恐慌,让我们摘掉口罩,热情拥抱。”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20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37号国务院令,公布《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作为首部专门规范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对非法集资做出明确定义,并确定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明确了清退资金的来源,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市场关注热议的明星代言非法集资事件,此次《条例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战略任务,并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对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进行了系统阐述,标志着我国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和要求从局部走向了系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再次强调,要“加強和创新
本该于2014年交房,咸阳市泾阳县“陕西安居工程”—幸福家园至今尚未竣工。  业主心急如焚,有的家庭老人已经离世了,还未能搬进新家。  面对业主关切,当地住建部门将问题归结为代建公司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  作为当地政府主导的安居工程,“难产”近10年,仅仅是代建公司的资金问题吗?  当地在回应媒体时,堆砌了“高度重视”“引以为戒”“规范管理”“争取提早入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等等,一
4月29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张勇在卫健委例行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  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视防控任务艰巨。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公共卫生安全不可忽视的问题。  去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
常年在上海打工的李伟在上海体验了“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新功能。整个流程十分便捷,“只要提前备案,就可以直接刷卡报销,不用自己垫钱,比以前方便太多了。”李伟感叹道。  在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开展4年后,普通门诊费用也能跨省直接报销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今年我国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
5月4日,河南省洛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机电项目长安路站,进入管线铺设施工环节。与之前各种管线材料堆满地,工人边切割、边安装不同的是,铺设现场就像是在搭建乐高积木,工人只需对照图纸,对已经加工好的管线、配件乃至整个管线模块进行拼装。  “形象地说,就像小孩子们玩的乐高积木,进场施工前,各种管线配件,已经在生产车间加工好,甚至部分模块都已完成组装,现场施工只是完成组装。”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
近4年时间,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夷陵路社区的10多位残障人士,收获着一份份感动,一茬接一茬的大学生志愿者爱心接力,教授他们制作的各种精美手工制品成了抢手货。  今年5月,共青团宜昌市委、宜昌市青年联合会作出表彰决定,授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10个集体“宜昌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其中就包括传授残疾人做手工的暖艺志愿服务队。  在宜昌,越来越多的人被暖艺志愿服务队的故事感动着。特殊的
阳春三月,也是学雷锋月,很多地方组织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志愿服务是一种引导学生眼睛向下、融入社会、关注现状尤其是弱势群体生存状态,从而引发对周边事物的关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式。”全国政协委员、嘉兴学院院长盛颂恩表示。  目前,我国有3700万大学生,大学生的品质关乎国家未来,盛颂恩认为,大学生要全员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在社会中历练,促进品德的培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  创新意识、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它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教育发展方向和中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因此,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原创试题命制策略和学业评价创新就成为当下应然之义。  一、素养立意,原创佳题的意蕴  历史与社会原创试题是指以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细则为指针,立足教材,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