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并且总体目标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为了落实这些理念,笔者结合学生阅读现状,针对提高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可行性的探讨。
一、比较差距,唤醒阅读意识
学生对课外阅读价值认识不足。《江西教育》出示的一组数据显示:“1901~1970年,每百万人口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例,犹太人为0.64,非犹太人为0.023;1901~2006年,110多位犹太人获诺贝尔奖,占总获奖人数的17%,其人口仅1600万。自诺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学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学生看后觉得惊讶。《江西教育》出示的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读书量的数据显示:“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阅读只有4.25本。”找出差距,让学生领悟到阅读的价值。请学生读《书是甜的》的故事:犹太人在孩子生下来不久,就在《圣经》封面涂上蜂蜜,让孩子趴在书上舔。这样孩子就知道书是甜的,于是从小爱读书。学生被犹太民族的读书精神感动了,立志做一个读书人。
二、拓宽渠道,营造阅读氛围
1.利用学校资源,营造书香校园。发挥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利用学校的场所和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每本书经过编号,允许学生把书借回家。定期举办“校园读书文化节”,形成阅读风气,弘扬阅读文化。每班开展“好书换着读的活动”,让孩子们找自己的书来互相交换,分享阅读资源。
2.利用“家校联合”,兴起家庭文化气氛。利用家长会、校讯通或者校园读书日,邀请家长参与学生读书的活动,号召家长帮助和指导孩子买书、藏书、读书,每年家长会评选学习型家庭、读书标兵家庭、书香家庭、支持读书好家庭等活动,使课外活动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保证课外活动的有效性。
3.利用信息技术,拓宽阅读资源。现代网络发达,每班建立班级QQ群、Email、博客和微信。每周分组网上下载语文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出的阅读内容和篇目,上传到班级网络群内。通知家长督导小孩使用家用手机、电脑或者智能学习机分享阅读,交流互动。
三、加强指导,养成阅读习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倡导学生自主阅读,指导学生读书五字诀:“博、思、摘、用、不。”一是“博”,即读书要广博。“博学之”是白鹿洞书院的千年校训。指导学生灵活掌握泛读、速读、精读。美国对1300名科学家进行过为期五年的调查,发现凡在科技有较大贡献的人,知识结构都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特征。二是“思”,即读书要思考。要 “慎审之”,仅是读读而已,不去思考不会有大的收获。三是“摘”,即读书要摘笔记。善于积累,自我监督,自我坚持,勤查字典,圈点勾画,做批注,摘录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等。马克思写《资本论》,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和司马迁写《史记》都阅读了资料,做了大量摘录。四是“用”,即读书要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要用到生活当中去,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五是“不”,即读书要学会说“不”。当有人约你去玩耍时,你可以说“不”,自我要求每天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完成读书笔记或者日记。请家长、老师或学习小组长检查监督,养成阅读习惯。
四、加强评价激励,巩固阅读效果
1.阅读交流汇报。鼓励学生撰写阅读心得、体会、阅读方法等。动员学生向校园广播站、读者协会、校园文学社或者校外期刊、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投稿。定期举办讲座、征文活动、小抄报活动或者演讲活动。如举办“对我有益的一本书”征文活动,开展“好故事伴我成长”演讲比赛。邀请学生、家长和老师点评颁奖。汇报中设立各种奖项,如阅读标兵、故事之星、读书卡楷模。举办“读书知识竞赛”或“走进童话故事”讲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孩子钟情于书,与书为友。
2.班级检查,学校考核。发挥学习小组长的检查督导作用,每周检查读书内容和笔记。老师给每个组员建立阅读成长档案。依据阅读篇目,笔记篇数,摘抄的条目数,读后感篇数,投稿的次数等进行等级评定。量化积分进行奖励,并作为推荐给学校评优表彰的重要业绩材料。学校每月在广播站、电子屏幕通报表扬,五次优秀换一个本子。每学期末举办“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大赛”,核定组员阅读档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总之,语文课外阅读使学生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是成长阶段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是快乐的、幸福的、健康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赖村中学)
一、比较差距,唤醒阅读意识
学生对课外阅读价值认识不足。《江西教育》出示的一组数据显示:“1901~1970年,每百万人口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例,犹太人为0.64,非犹太人为0.023;1901~2006年,110多位犹太人获诺贝尔奖,占总获奖人数的17%,其人口仅1600万。自诺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学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学生看后觉得惊讶。《江西教育》出示的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读书量的数据显示:“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阅读只有4.25本。”找出差距,让学生领悟到阅读的价值。请学生读《书是甜的》的故事:犹太人在孩子生下来不久,就在《圣经》封面涂上蜂蜜,让孩子趴在书上舔。这样孩子就知道书是甜的,于是从小爱读书。学生被犹太民族的读书精神感动了,立志做一个读书人。
二、拓宽渠道,营造阅读氛围
1.利用学校资源,营造书香校园。发挥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利用学校的场所和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每本书经过编号,允许学生把书借回家。定期举办“校园读书文化节”,形成阅读风气,弘扬阅读文化。每班开展“好书换着读的活动”,让孩子们找自己的书来互相交换,分享阅读资源。
2.利用“家校联合”,兴起家庭文化气氛。利用家长会、校讯通或者校园读书日,邀请家长参与学生读书的活动,号召家长帮助和指导孩子买书、藏书、读书,每年家长会评选学习型家庭、读书标兵家庭、书香家庭、支持读书好家庭等活动,使课外活动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保证课外活动的有效性。
3.利用信息技术,拓宽阅读资源。现代网络发达,每班建立班级QQ群、Email、博客和微信。每周分组网上下载语文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出的阅读内容和篇目,上传到班级网络群内。通知家长督导小孩使用家用手机、电脑或者智能学习机分享阅读,交流互动。
三、加强指导,养成阅读习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倡导学生自主阅读,指导学生读书五字诀:“博、思、摘、用、不。”一是“博”,即读书要广博。“博学之”是白鹿洞书院的千年校训。指导学生灵活掌握泛读、速读、精读。美国对1300名科学家进行过为期五年的调查,发现凡在科技有较大贡献的人,知识结构都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特征。二是“思”,即读书要思考。要 “慎审之”,仅是读读而已,不去思考不会有大的收获。三是“摘”,即读书要摘笔记。善于积累,自我监督,自我坚持,勤查字典,圈点勾画,做批注,摘录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等。马克思写《资本论》,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和司马迁写《史记》都阅读了资料,做了大量摘录。四是“用”,即读书要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要用到生活当中去,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五是“不”,即读书要学会说“不”。当有人约你去玩耍时,你可以说“不”,自我要求每天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完成读书笔记或者日记。请家长、老师或学习小组长检查监督,养成阅读习惯。
四、加强评价激励,巩固阅读效果
1.阅读交流汇报。鼓励学生撰写阅读心得、体会、阅读方法等。动员学生向校园广播站、读者协会、校园文学社或者校外期刊、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投稿。定期举办讲座、征文活动、小抄报活动或者演讲活动。如举办“对我有益的一本书”征文活动,开展“好故事伴我成长”演讲比赛。邀请学生、家长和老师点评颁奖。汇报中设立各种奖项,如阅读标兵、故事之星、读书卡楷模。举办“读书知识竞赛”或“走进童话故事”讲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孩子钟情于书,与书为友。
2.班级检查,学校考核。发挥学习小组长的检查督导作用,每周检查读书内容和笔记。老师给每个组员建立阅读成长档案。依据阅读篇目,笔记篇数,摘抄的条目数,读后感篇数,投稿的次数等进行等级评定。量化积分进行奖励,并作为推荐给学校评优表彰的重要业绩材料。学校每月在广播站、电子屏幕通报表扬,五次优秀换一个本子。每学期末举办“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大赛”,核定组员阅读档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总之,语文课外阅读使学生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是成长阶段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是快乐的、幸福的、健康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赖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