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个相统一”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培育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成为具备审美格调和人文素养的专业实践人才,必须确立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意识的价值导向.以“四个相统一”作为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总思路,科学分析艺术设计类学生在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中突出的显性与隐性的教育特征,将思政教育以理论和实践双向结合的方式合理地融入教学,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最终体现在教育效果上.只有通过以上方式,促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达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周秦儒学三巨擘孔子、孟子和荀子,讨论了人性的“相近”“善”“恶”问题.然而,人们以往多关注人性本身及其分别,未论及共同之处.三子论人性中最重要的是其同一于“平等”,成为一个意义整体.他们识见“人性平等”酝酿于社会分工,并通过伦理定位活动化解二者的矛盾.特别是他们在政治的伦理定位中展现了卓越的智慧,孔子的“君臣父子”,孟子的“分尊制衡”,荀子的“重法尚分”等缓和了君、臣、民乃至社会的冲突.推至今日高效“链条化”的社会生产,更需要“人性平等”的润滑,孔、孟、荀的表达与实践可资借鉴.
中外司法实务在区分核心和次要的犯罪参与类型时,惯常地考虑参与人的利益归属情况.特别是对于财产性犯罪,直接突破了以构成要件为中心的区分模式,格外侧重于参与人对经济利益的归属.对此,学界尚未进行充分的理论诠释.在肯定利益归属影响论的基础上,将利益归属作为综合区分标准的影响因子之一的做法,不具有体系理性;将利益归属作为认定参与行为发挥的客观作用的间接事实,未体现关联性;将利益归属作为认定参与人主观意思的情状证据,不具有明确性.犯罪参与类型的区分标准具有递进序列的主客观层次,在确认参与人具有实施构成要件的具体行为
《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以及“十二纪”的部分内容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文献资料.《吕氏春秋》的农学思想从主旨来说是要遵循“法天则地”的原则,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从措施来说是通过“审时辩土”等具体举措处理土地和时令的问题;从目的来说是强调农业生产主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繁荣,是“富国教民”的重要手段;从生态价值来说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天人和谐的理念.其农学思想蕴含着现代农业生产的价值追求,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农学理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
1930年代兴起的农村破产小说,是在农村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叙述农村破产的独特小说类型.它们深受读者欢迎,但并未获得独立的文学史位置.回到历史语境,整体审视这一文学类型,农村破产小说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发现.经济视角的开创与运用,是农村破产小说的重要贡献.农村破产小说取材农村经济破产并获成功,推动了农村题材小说的健康发展.此外,农村破产小说中蕴含的民生关怀意识,是作家对新文学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从社会学的角度,结合中国古代名籍制度,通过考察不同族属僧人在国家空间和家族空间的活动,可以确认僧人的社会身份.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僧人的活动时空,可以分为汉至西晋时期国家朝贡空间、十六国北朝时期国家空间和贵族家族空间、东晋南朝时期国家空间和名士家族空间等两个时段和五种性质空间.以上时空中活动的僧人,存在有15种社会身份.此一时期僧人的社会身份不仅取决于族属,而且也取决于僧人所活动的空间性质,并随着僧人在不同性质空间的移动而呈现多重社会身份.僧人社会身份的历时演变,表现了西域佛教传播汉地过程中的重要面相.
西周时期,我国农业得到很大发展,粮食作物种类十分丰富,有“百谷”之称.从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看,当时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禾、稻、粱、秫、糯、稌、(焦)、秬等,多被用来赏赐、祭祀、饗宾和酿酒.
区域协同立法已成为区域协同治理的重要举措.这一创新的立法模式也面临着一些难题,譬如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区域合作协议缺乏法律效力、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公众参与度低等.《酉水河保护条例》立足区域实际,对上述问题均作出了针对性回应和破解,为广泛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初步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鉴于《酉水河保护条例》的经验和掣肘因素,建议从完善中央立法、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凝炼协同立法共识、完善协同立法程序制度、保障区域合作协议效力等措施着手,综合推动区域协同立法的完善.
梅妃事迹不见于正史,亦不见于唐代诗词和杂撰.梅妃是李杨故事在宋代及以后的衍生人物,是李杨故事逐渐戏剧化的产物.在明清戏曲中,梅妃形象日渐丰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定型.戏曲作家不仅在梅妃形象上赋予美人、才女的标签,并将其视为后宫失意嫔妃的典型代表.梅妃形象在明清戏曲中不仅是写实的后妃形象,更寄托着士大夫文人出身的剧作家的审美理想、君子人格追求以及怀才不遇的身世感慨.
虽说儒家“德政”思想本就隐含着“破除血缘”的道理在其中,但先秦诸子中唯有荀子直接对此做了论证.他认为能留心民意、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人,便是所谓的有德之人,如“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大略》)“从道不从君”(《臣道》《子道》).所以荀子希望破除血缘制的迷思,让人人都能通过教育学习的积累过程“德以叙位,能以授官”(《致士》),使政治具备对族群有利的公平正义的“上者下之师”(《强国》)功效.为此,荀子指出了远古传位的“超血缘”特质,认为尧舜禹时候本来拥有优良的传位传统.同时,他对大禹以后血
The annual sessions of China\'s national legislature and advisory body, commonly known as the Two Sessions, ran through March 11 and confirmed China\'s most releva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oal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