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
  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品种抗性、生长环境、播种时间等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而且一些病虫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农作物的大面积死亡,如果针对病虫害大面积使用药物进行控制,一些药物残留会严重影响小麦的质量。为了提高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种植者经济收入的增长,本文将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做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小麦病虫害形成的特点,提出绿色防控的解决方案,提升病虫害防控的效果。

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1.1 合理选种
  在选择小麦种子进行播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这样可以从种子根源上减少病虫害对于小麦的侵害。在对小麦品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如果是大面积的小麦种植,建议最好选择多样化的品种种植,这样一旦一个品种受到病虫害侵害,其他品种可以提前防治,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如果是从来没有种植过的品种,在大面积种植前,一定要进行发芽测试,提高日后小麦的成活率。
  1.2 合理播种
  小麦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要推行四改播种法,播种量为8~15千克/667平方米,种植宽行为为20厘米,小麦的最佳种植时间在10月中下旬,温度在16~18℃之间播种最为合适,播种过程中,如果两颗麦苗之间间距过大,就会造成土地的浪费,减少产量,如果两颗麦苗之间间距过小,则影响光合作用,不利于种子后期的生长。而且小麦的种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合理的时间,才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育。
  1.3 合理施肥
  高产小麦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施肥深度在25厘米以下,其中四分体期和分蘖期是小麦发育的关键时期,主要是进行氮肥的补充,如果在这两个时期肥料短缺,将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发育;还有就是小麦的三叶期,这个时期小麦已经生长出幼穗,主要是施磷钾肥,合理的施肥才能确保幼穗的生长;之后就是在小麦的拨节期,此时可以进行复合肥的补充,可以防止叶片早衰达到预期产量。

2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2.1 生物防治
  生物技术防治是绿色防控技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节约防治成本,而且防治效果明显。种植者可以根据关键信息,比如未来几周的天气变化来采取适当的生物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主要是依据生态系统平衡来完成,当小麦受蚜虫侵害的时候,种植者可以采取生物技术防控,在专业技术的指导下,培育出这种生物种类的天敌瓢虫,从而达到麦田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同时,可以配合昆虫抑制剂,增加有益昆虫的繁殖数量,维持麦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提高小麦的整体品质。
  2.2 农业防治
  在小麦种植阶段,要根据种植时间和小麦生长时间制定合理的田间管理方案,针对易发生病虫害的阶段进行科学的防治。在小麦种植阶段,可以对小麦种子做特殊处理,比如种子外部进行农药包裹,可以用苯醚甲环唑种衣剂进行拌种,也可以使用吡虫啉、甲基异柳磷等对小麦进行包衣,这种方式可以预防土壤传播方式形成的黑穗病等病虫害,这种隐藏性用药的方法可以减少药物对于小麦的污染,更加有利于减少后期小麦受病虫害危害的机率,在小麦生长阶段,合理施肥也可以達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小麦生长,提高麦穗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小麦在种植的时候要清除上一年的杂苗,定期对田地里面的杂苗进行清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繁殖,对病虫害的防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3 物理防治
  麦田在生长阶段,周边非常容易长杂草,杂草的出现给病虫害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严重影响后期小麦的成穗,降低麦穗的质量。针对麦田里面的杂草可以采取人工处理和物理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人工处理主要是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手动拔除的方式,物理处理就是利用灯光、声音等物理现象进行防治,对于成虫期的吸浆虫有一定的狙杀作用,利用物理现象将害虫引到指定地点进行统一消杀,物理防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对于小麦的影响,为病虫害防治节约成本,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2.4 季节性防治
  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阳光比较好,土壤养分充足,周围环境更加适合病虫害的防治。这个时期就是季节性防治的最佳时期,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喷洒农药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早期处理,麦穗期的蚜虫是最常见的病虫害,也是影响最大的病虫害,通过季节性防治可以为后期小麦灌浆提供保障。当然,对于季节性防治,在进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喷洒的面积和时间,以及喷洒药剂的配比,以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

3 结语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合理科学种植将有利于维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加强对于小麦高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将有利于实现小麦质量和产量的全面升级,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做铺垫,优质小麦的栽培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可以推动我国农作物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 作者简介:李艳飞(1983.7-),女,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种植。
其他文献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果品;質量  果树栽培技术与其他类型的产品栽培技术相比,操作难度较大,主要是果树类型比较多,而不同类型的果树的需求以及适应能力也存在差别,而这些差异性往往比较大。对于新的果树品种而言,更需要关注果树栽培技术,在果品质量提升过程中,要重点研究与优化,循序渐进地改变果树的品质。在果树栽培技术研究过程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把握果树栽培技术的趋势和方向,优化果树栽培技术。 1
关键词:凌源花卉;销售渠道;影响因素 1 农户销售渠道选择的现状  1.1数据来源  论文数据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凌源市的特色农产品花卉,通过对种植户进行調研走访,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在凌源市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回收问卷120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农户的基本情况、销售渠道选择现状,选择销售渠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1.2销售渠道选择  1.2.1销售渠道现状。凌源花卉产业经
1 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情况介绍  多年的传统耕作,使我国东北黑土地退化严重,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自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在吉林省梨树县开始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示范及推广工作,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形成了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梨树模式)、完善的农机配套体系及创新的推广示范网络,探索出遏制黑土地退化的有效技术手段。2020年2月25日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
关键词:果林生态;有害生物控制;绿色果品  现如今,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看重,对水果的质量也愈发严格。传统的使用化肥、农药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已经不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人们更多地倾向于绿色有机的产品。果农要利用现代技术,科学地防治有害生物,提高果品的质量与产量,保护果林的生态环境。 1 果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  1.1 种植多种树木  为消灭果林中的有害生物,可以进行混交林的建设,将多种树种同
关键词:昆虫产业;昆虫蛋白;饲料蛋白 1 昆虫蛋白介绍  昆虫蛋白是人类、牲畜、家禽等最全面、最优质的蛋白营养;昆虫蛋白中富含了人类必需的8种氨基酸、17种其它氨基酸、肽类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昆虫体内富含几丁质(甲壳素),其几丁质的纯度、质量要比鱼、虾、蟹类中的好很多,其成份和比例更易于人体和禽畜、鱼类吸收。几丁质是一切生物细胞细胞壁的重要材质之一,被誉为继蛋白质
关键词:“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思路;创新  现阶段,短视频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用户规模达到7.73亿,受众多样化对视频内容创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三农”短视频指的是农民、农村、农业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今日头条统计分析平台创作者160万余人,其中“三农”短视频创作者达3.2万人。“三农”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快速发展。  经济建设的加速推进带来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丰富的
关键词:种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  种子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是现代农业的核心“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为中国经济把脉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首次提到必须解决种子问题。这表明中华
关键词:农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发展现状;对策  研究性教学的推行,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培养创新性人才。当前高校农学专业在运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形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抑制了研究性教学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高校农学研究性教学发展现状及改革对策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农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现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