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提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是改进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应尝试将创造性智力培养应用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学生智能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在帮助学生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弥补自己的弱点,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21世纪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素质教育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子。创造性思维是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贡献的理性思维形式。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那么,高中政治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塑造有利于创新的创新个性
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创新人格力量的教育、现实教育和生存教育,从而在精神上培养学生创造的需求,塑造有利于创新的创新个性。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理论背后闪光的人文精神,感受先知先哲的智慧与人格的魅力。如高一到高三的政治内容中都有一些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那么我们就要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是浓烈的民族情感、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主义理想的融合,从而使学生既受到人格教育,又将这种感情、理想、责任感转化为不断探索、创造的强大动力。
2.鼓励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精神,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力求寻找答案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形式。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经常给学生创造有变化而又能激起新鲜感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讲课时,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非读不可。每当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原理时,应先给学生提供掌握这一新概念、原理的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诱发学生细致观察、独立发现、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以抓住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图文声像逼真的多媒体课件等融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允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大胆假设,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独创精神。例如,在教学“内外因辩证关系”时,教师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说成是“绝对真理”,借此引发学生的思考。果然,就有学生马上反驳,且响应者越来越多,他们纷纷举例辩驳教师的说法。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就有了更好的认识、更新的理解、更广泛的扩充和更深的探索。学生的求异乃至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求异思维不是单向思维,它是多向思维、立体思维、发散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特性,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联想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导入教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不应以教师的思维成果和教材的内容限定学生的思维,更不应粗暴干预,即使是一些错误的不符合事实的想法,也应在倾听的基础上积极地帮助其分析,加以启发、引导,使之纳入正确的思路。因此,在学生平时回答问题或练习、考试时,对不因循守旧、不简单机械地照搬教材知识的有创见性的解答或思路,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4.要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解释为想象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根据想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今天的“幻想”可能就是明天的现实。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随机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矛盾,促进他们积极思维、大胆猜想,哪怕是想入非非,也要通过分析、运算、操作等过程对已知材料重新加工组合,达到创新之目的;也可以采用角色模拟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当前买方市场情况下,假如你是空调生产厂的厂长,你将怎么办?假如你是该省的省长,你将怎么办?讲到西部大开发时,假如你是政府总理,你对西部开发采取的步骤是怎样?面对美国的人权提案,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作何评论?
5.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发散,找出适当的答案,且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许多省高考实行“3 x”模式,文科实行小综合。对于政治学科来说,这种综合不仅要注意学科内的综合,即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内部知识的综合,而且要注意政治学科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这种综合的趋势也就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知识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常做些一题多解的试题,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在练习中可结合热点现象,多角度设问,多种题型变换,促使学生思维向多层次、多方向、跨知识点发散。
参考文献:
[1]许富繁.论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防城港市高级中学论文作品网,2003.
[2]腾永义,欧阳君.关于加强思想政治课实践环节的探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5.6.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21世纪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素质教育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子。创造性思维是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贡献的理性思维形式。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那么,高中政治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塑造有利于创新的创新个性
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创新人格力量的教育、现实教育和生存教育,从而在精神上培养学生创造的需求,塑造有利于创新的创新个性。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理论背后闪光的人文精神,感受先知先哲的智慧与人格的魅力。如高一到高三的政治内容中都有一些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那么我们就要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是浓烈的民族情感、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主义理想的融合,从而使学生既受到人格教育,又将这种感情、理想、责任感转化为不断探索、创造的强大动力。
2.鼓励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精神,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力求寻找答案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形式。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经常给学生创造有变化而又能激起新鲜感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讲课时,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非读不可。每当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原理时,应先给学生提供掌握这一新概念、原理的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诱发学生细致观察、独立发现、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以抓住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图文声像逼真的多媒体课件等融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允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大胆假设,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独创精神。例如,在教学“内外因辩证关系”时,教师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说成是“绝对真理”,借此引发学生的思考。果然,就有学生马上反驳,且响应者越来越多,他们纷纷举例辩驳教师的说法。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就有了更好的认识、更新的理解、更广泛的扩充和更深的探索。学生的求异乃至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求异思维不是单向思维,它是多向思维、立体思维、发散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特性,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联想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导入教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不应以教师的思维成果和教材的内容限定学生的思维,更不应粗暴干预,即使是一些错误的不符合事实的想法,也应在倾听的基础上积极地帮助其分析,加以启发、引导,使之纳入正确的思路。因此,在学生平时回答问题或练习、考试时,对不因循守旧、不简单机械地照搬教材知识的有创见性的解答或思路,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4.要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解释为想象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根据想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今天的“幻想”可能就是明天的现实。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随机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矛盾,促进他们积极思维、大胆猜想,哪怕是想入非非,也要通过分析、运算、操作等过程对已知材料重新加工组合,达到创新之目的;也可以采用角色模拟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当前买方市场情况下,假如你是空调生产厂的厂长,你将怎么办?假如你是该省的省长,你将怎么办?讲到西部大开发时,假如你是政府总理,你对西部开发采取的步骤是怎样?面对美国的人权提案,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作何评论?
5.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发散,找出适当的答案,且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许多省高考实行“3 x”模式,文科实行小综合。对于政治学科来说,这种综合不仅要注意学科内的综合,即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内部知识的综合,而且要注意政治学科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这种综合的趋势也就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知识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常做些一题多解的试题,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在练习中可结合热点现象,多角度设问,多种题型变换,促使学生思维向多层次、多方向、跨知识点发散。
参考文献:
[1]许富繁.论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防城港市高级中学论文作品网,2003.
[2]腾永义,欧阳君.关于加强思想政治课实践环节的探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