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易水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易水,掬着销肠伤骨的冰冷河水一口口喝下。已经时隔二十年了,忆起来仍然禁不住打一个寒噤:好凉啊……
  如今窗下南眺,只见楼涛楼浪滚滚向南,只有混凝土沙漠上腾曝着的灼烫蒸气,哪里望得见南方的易水呢。
  清夜在暗色中南望,还能在黑蒙中多少幻想易水的碎动呜咽;若是在这样凶恶肆淫的暑昼正午,人连那痴游幻视的一束神经也被残酷地烙断了。
  炽日之下,我无法回忆遥遥的易水。
  静想来,怀念易水真是乖僻招嫌得很呢,看看中国智识阶层诸色人等,有经商的帮闲的求官的淫烂的,人人忙得不可开交,谁会突发异想怀古易水呢。
  而我之怀念易水,先是怀念我自己的少年。那时节曾经两次下易水,第一次十七岁,第二次十八岁。
  在当年的清华附中,不知缘由地悄悄有一股崇拜狼牙山的思潮。壮烈的狼牙山五勇士,仿佛直至一九六六年还在悬崖边缘上振臂呼唤,那股凛冽的豪气直直北上逼近北京,我们怎能坐得住呢。于是,第一次是步行,由涿州而易县,在易县郊外的冬日里,首次看见了清冽微黑的易水。
  感谢被我们造反破坏了的中学语文课,人人都背诵过荆轲刺秦王的段子。雀跃欢乐在易水河畔,我们久久不去。都喝了几掬易水,那水冷冽透心,回想起来犹觉凉意。易城郊外,冬村烟树,旷野无声,整个北国农村的大地都呈着一种萧条而刚硬的灰色。
  后来再向山里走,经过东流水,住进五勇村,天就纷纷扬扬地下雪了。过了阎王鼻子,再过了小鬼脸,矗立着纪念塔的棋盘砣主峰就在眼前了,它正朦胧挑着暗沌沌的雪天,在半空中静默。
  在棋盘砣主峰上,遥遥望去,远方有一线蜿蜒着晶莹的光亮,我们都猜那就是易水。大家默哀似的,一时都哑住了,久久地凝视着那闪烁着的白线。
  第二次也是隆冬。
  我们一行伙伴数人,骑自行车出清华南门,经高碑店下京保大道,过易县、涞水、紫荆关、浑源、蔚县,折回沙城、官厅——穿行太行山脉两遍,共翻越十架大山。最后粮尽钱绝,各自选路逃回。有的饿着肚皮骑车两天败兵似的窜回,有的在官厅车站押了自行车甘当囚徒被遣返——而那次千里关山的第一站,又是易水。
  我们列队一排,都骑在车上,停在易水上一座木板桥上,拍了一张照片。如今那张褪色的旧照片已是宝贵的收藏了:八九个少年英气压不住傻气,搭着肩,定着车,一字排开在薄薄的木板小桥上。易水汩汩碎裂着,摇闪着变幻的亮星,从桥下不绝地流淌过去。看得出水流薄薄泡着石滩,也看得见河底卵石上的薄薄冰壳。
  苍茫的大地上,仍然凝滞着北方那种解释不清的悲壮气氛。
  背后的狼牙山,仿佛是易水的某种解释。而如今,无论是易水还是狼牙山,都从中国人的意识中褪尽了。今天这样突兀地忆起易水,不仅觉得寒意袭人,而且觉得那一股寒水也是拒绝自己的。
  如今不知易水怎样了。
  每逢提襟涉渡,总觉得上游人烟繁殖,工业林立,河水浊腻不爽。想起当年易水的清纯冷冽,往往有恍世之感。抽出插架岁久的一册《史记》,见注云:“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而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读罢,呆坐良久,周身麻栗阵阵。
  古人对于人,特别是对于勇者,看来研究体味得早已入木八分,透骨及髓了。而今人类学如恶草蓬生;什么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环境人类学——比起《史记》一条注,简直都是腐臭垃圾。作为勇者的人,还有那道沉默杀机的易水,也许永远也不想向后世昭示他们的秘密了。
  汉文明之中的烈士传统,好像已经在易水两千年的淘刷之下,一去不返了。
  作为燕人,居于燕京,我应当寻暇再去看看那条易水。无论如何,江山未改,易水尚流,再去看看一定会得到些真实感触的。
  若去时,还是要在冬季等一个无雪的日子。在萧萧寒风中看村野如烟,在迷蒙空漠的大地上,试试能不能遇着二十余年前那些切肤的感受。
  然后,我要掬一捧易水饮下,看看它,不,是看看自己的肚肠还有没有那种冰冽的感性。
  (清泉摘自《风土与山河》,有删改)
  阅读文章,完成1~3题。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中的人们,或经商,或帮闲,或求官,或淫烂,人人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会怀想易水,只有作者对古易水的感觉如昨,感情依旧。
  B.第一次下易水,先写临河掬喝易水,再写城郊的萧条和棋盘砣主峰下雪天的昏暗和远处易水的亮光,意境开阔,立体地展现了易水的苍茫和刚硬。
  C.文章写两次下易水,是为了具体地展现当年自己和同时代的人对易水的景仰崇敬之情,以便和今天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怀念和批判的主题。
  D.前有荆轲在易水义无反顾的告别,后有狼牙山五勇士的英勇赴死,他们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作者说:背后的狼牙山,仿佛是易水的某种解释。
  【解题思路】
  散文阅读第一题一般是四选一的选择题,为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作答这道题,必须树立这样几个意识:一是树立主题意识。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他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樹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二是树立整体意识。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带着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文章的主题。三是树立思路意识。散文“形散”的特点加大了散文的阅读难度,如何在阅读中迅速地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我们的办法是,树立思路意识。一般地说,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该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点和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写景状物的散文,在阅读中要理清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的。   【参考答案】
  A(“感觉如昨,感情依旧”的分析不当,文中有“不仅觉得寒意袭人,而且觉得那一股寒水也是拒绝自己的”“看看自己的肚肠还有没有那种冰冽的感性”等句,由此可知作者对易水的感觉并非“如昨”。)
  2.第二段为什么要写“楼涛楼浪”及“灼烫蒸气”?请分条陈述。
  【解题思路】
  散文阅读中解答“为什么”类的题目,要贯彻由果溯因、一果多因的思考方法。很多散文,作家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人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故这类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較大,涉及全文。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这多“因”的数量找全。答题还需贯彻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的思考原则。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其上下文,往往是答案要点最密集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就近”找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是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的结合,隐性要点易疏漏,作答时要有挖掘隐性要点的意识和原则。
  本题考查对散文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把握。首先从所写内容特点上进行考虑,“楼涛楼浪”和“灼烫蒸气”都是作者眼前所见,体现时代特点,有展示作者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的作用。再从主题的角度进行思考,本文旨在呼唤易水精神,“楼涛楼浪”及“灼烫蒸气”有暗示今人忘记易水精神的作用。还可以从行文上考虑,即为下文“炽日之下,我无法回忆遥遥的易水”作伏笔。
  【参考答案】
  具体地展现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形象地暗示人们忙于现实,忘记了易水及易水精神;为下文“炽日之下,我无法回忆遥遥的易水”作伏笔。
  3.加线句子“如今不知易水怎样了”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要单独成段?请作具体说明。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散文中句(段)作用。要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即理解各类型句(段)的一般作用,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考虑。各类型句(段)的作用各不相同,如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本题考查的句子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回答时,第一问不仅要答出承上启下,还要有具体分析,即概括地指明前后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问从醒目和行文节奏的角度考虑,答出引起读者注意,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即可。
  【参考答案】
  这一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结束上文对易水的回忆,又引出下文今天对现实的思考。短句单独成段,意在引起读者注意,不至于被忽略,同时又可以使文章节奏分明,脉络清晰。
其他文献
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貢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柳词在宋词史上的开创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陕西府谷交警在官方微信上制作了交通违章者“表情包”,现实中不同情况下的违章者的头在图片中被放大,并佩戴上“墨镜”,形似大头贴,在每组图下面,还配了带有网络语言风格的说明。针对这一事件,公众的意见分为两种:支持者为其“点赞”,称其形式新颖,让人印象深刻,也有助于树立交管部门形象;质疑者则直指其实用性,并提出这样的形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期刊
【编者按】  俗话说,事实还需雄辩。倒过来说,事实有时会胜于雄辩。因为一个精当、简洁、典型的论据往往胜于精密的逻辑推演,有以一当十的妙效。据之所在,论之根本;据之适切,论则省力;据之经典,论之精辟。好的论据从哪里来?于积累与思考并举,于比较与裁剪并用,于筛选与挖掘生发。  【文题在线】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
期刊
【美文引路】  漫说黄葛  ◎刘运勇  重庆人爱黄葛,选了来做市树,大概有两重理由:黄葛树根深蒂固,不惧风雨,粗壮茂盛如巴山汉子,枝叶婆娑,温婉柔情又如渝水妹儿。  市树标志一种地域精神。这片地域,包括主城、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其地广达八万平方公里、人众多至三千万,居然以黄葛树,作为他们精神和行为的共同主宰。  这树,有什么可贵可尊崇处呢?  黄葛树别名大叶榕树、马尾榕,又称雀树。旧时风俗,我国
期刊
这几日读李贺,他别出一格的浪漫与充满幻想的诗句不停地在我脑海中反复,让我觉得我们是同枕一样的星河入梦。前期放恣骑驴于高山流水间逢烂漫,之后九年做鬼,“天荒地老无人识”。我读李贺,读得太仓促,别人说他有多么“生不逢时”,我却觉得他神秘莫测,是个极有抱负的人。  李贺,“唐诸王孙李长吉”,他的父亲,李晋肃,没能在诗人的路上走得出彩,为儿起名“长吉”,是希望孩子一生顺利。受楚辞和李白的影响,李贺的诗一路
期刊
抛出问题 大家畅谈  于老师走进沙龙教室,在小黑板上写了“草灰银蛇须细品,花开两朵增光辉”十四个字,然后转身,对同学们说:“各位同学,看到这一行字,你们能猜到今天沙龙要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吗?”  邹孟君立马举手,站起来说:“我知道,于老师,是有关线索的问题,‘草灰银蛇’是伏笔,‘花开两朵’是双线结构。”  老师含笑点头,说:“很好!邹孟君,既然你能立马明白老师要讨论的问题,那你肯定能举出我们学过的课
期刊
斯蒂芬·霍金贵为英国国宝和流行文化的明星,在中国也不例外。他在轮椅上的形象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又借着盛名家喻户晓。他的著作不仅进入了郭德纲的相声,在他去世后,多家中国媒体甚至请出通俗小说作家刘慈欣来评价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霍金一貫享受自己的大众偶像角色。出版界同样如此。  1988年,矮脚鸡出版了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意在向普通读者解释宇宙运行的规则,很快成了现象级的畅销书,二十年来以四十
期刊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古诗词辉煌灿烂,诗人众多。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他们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都是值得细细玩味的。  请你选一个或者两个中国古代诗人,来诠释你心中的诗人形象。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此话不无道理,苏轼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来感慨自己
期刊
《厉害了,我的国》作为一部银幕少见的“纪录片化”的电影,视角独特,题材新颖,用影像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的华美篇章。影片中大量壮观恢弘的航拍镜头,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地球卫士”奖的塞罕坝林场等一系列中国贡献;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崛起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了我国的大国风采,用影像为观众呈现了一组组难得一见的震撼画面。影片将大事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是才智的源泉。读书是对思想的净化。读书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颜真卿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  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自己对读书的体会和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