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对照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巨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 GLNH)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为GLNH的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回顾性分析其CT图像并对照病理,对其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9例病变呈局灶型,3例呈多中心型。8例局灶型病变均呈圆形或类圆形,1例可见浅分叶,其中5个病灶伴钙化,1例病灶中央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1例病灶中等强化,8例病灶显著强化且静脉期持续强化,6例病灶周边可见粗大迂曲供血动脉,1例腹膜后病灶呈渐进性强化且强化明显不均匀。多中心型病灶多发,其中1例累及全身多处淋巴结、两肺、腹腔内及全身多处骨骼,增强扫描肿大的淋巴结明显强化。结论典型的GLNH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CT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不典型的GLNH有赖于病理确诊。
其他文献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是我国小儿最常见的急性周围神经病,以肢体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伴有感觉异常、脑神经损害及自主神经功能障
目的:探讨采用后腹腔镜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行后腹腔镜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资料。该组12例患儿,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8.1岁。患者主诉腰部
目的:检测献血者中巨细胞病毒(CMV)抗体情况,为输血前CMV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无偿献血者和互助献血者进行CMV-IgG和CMV-IgM抗体检测,同时检测肾移植患者,并进行
1 病历摘要男,63岁.平索体健,经常田间劳作.主因颜面及双前臂被火焰轻度烧伤后嗜睡1 d于2007年6月7日晚22点入院.入院前1 d下午3点在麦刚里扑救点燃的麦茬时晕到.被救起送当
目的:验证普门(Lifotronic)PA900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58份EDTA抗凝全血标本进行两种方法比对,以艾科美(i-CHROMA)为X方法,普门特定蛋白分析
目的:探讨梅毒的四种检测方法及其临床价值,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梅毒IgG和IgM抗体独立分析方法。方法收集确定的早期潜伏梅毒10例,一期梅毒15例,二期梅毒20例,三期梅毒2例,临床治愈
目的:调查张家港地区不同孕期孕妇的尿碘水平,为科学指导碘摄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对孕妇尿碘水平进行测定。结果489例孕妇尿样测试表明,尿碘水平碘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中子宫颈癌冰冻切片的制作,以便提高制片质量。方法取材后速冻,切片后立即放入AF固定液,HE染色,中性树胶封固。结果镜下观察核浆红蓝对比鲜明,细胞无明显皱缩,偶见
目的:了解阜新地区患者的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病毒学数据。方法对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患者,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样品的收集、D
目的:回顾性分析39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腕部损伤的影像认知,降低患者月骨和/或三角骨坏死的发生。方法采用Gelberman等的平行线法,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