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禁令有效期已经过半,随着禁令期限将至且无新限令出台,股东减持需求经过半年的“压抑”逐渐“爆发”,11月,大宗交易平台的成交热情环比再度大幅提升。
交易热情回升 资金扎堆国企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27日,月内A股大宗交易市场共有277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688次,累计成交22.8亿股,涉及成交总金额321.37亿元,尽管月内还有1个交易日的数据尚未进入统计,但无论涉及公司家数、成交次数、成交股数和成交规模都较10月份明显提升(10月份共有187家公司发生交易456次,累计成交17.03亿股,成交总金额225.83亿元)。
从整体折价率变化看,11月大宗交易整体平均折价率为4%,相比10月份的3.88%有所提升,不过观察也显示,尽管在当月交易中折价为其主基调,但也仍有140次交易实现了溢价成交,金洲管道、新华锦、当代东方、中国中车、思美传媒等15家公司涉及的26次交易溢价率更是超过了9.9%,成功地以涨停板价格成交。
本月,虽然大盘在月初时表现强势,6连阳持续上攻至3600点上方,但随着上方卖盘增多、抛压增大,股指出现持续在3600点附近进行盘整蓄势,本周五更是因新股即将上市而大跌199点,接近3400点。从市场热点变化看,11月份不仅有次新股、虚拟现实等板块崛起,甚至部分拥有改革概念的大盘股也偶有表现机会。观察沪深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交易可以发现,资金正在集体扎堆国企板块,类似华数传媒、江西长运、上海建工、广州友谊、中国核电等国企概念股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交易十分频繁,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恰恰与各地方国企改革加速相呼应。
主板公司开始唱大戏
在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688次大宗交易中394次来自主板上市公司,占比57.27%,成交总金额212.73亿元,占月内总成交金额的66.19%。在月内这些大宗交易中,单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过亿元的共有68笔,涉及31家公司,其中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合计14家。
11月2日~11月23日,万科A累计在大宗交易平台发生7笔交易,其中5笔单次成交金额超过亿元,以11月17日、11月5日的成交最为引人注意,成交价分别相比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2%、2.13%,成交了15995.3万股和9100万股,涉及成交金额22.84亿元和13.09亿元。此外,华数传媒于11月2日~11月27日在大宗交易平台也共计发生交易35笔,其中也有9笔的单笔成交金额超过亿元。
尽管在当前资金面暂时“缺血”的背景下,市场热点仍以“事件驱动型”为主,中小创仍是投资者关注的主战场。但也有分析认为,在即将实施的IPO新规之下,低估值的蓝筹股有望重新获得资金关注。毕竟在新的打新规则之下,同一投资者参与当日每只新股网上申购的可申购额度均按其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市值进行确定。由此一来,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其打新之前,也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持股市值需求。至此,对于风险偏低、波动率较小的蓝筹股来说,将会更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机构卖出行为强烈
此前活跃度一般的机构,在11月份的大宗交易平台上也表现得非常活跃,目前共累计成交156.34亿元,占月内全部成交金额的48.65%。但从机构买卖动作看,其选择卖出的资金要远大于买入,谨慎的态度非常明确。统计数据显示,机构作为买方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了19.44亿元,而作为卖方则成交了125.48亿元,另外买卖双方同时涉及交易的成交额也有11.42亿元。
从机构买卖个股所处行业看,在11月份,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卖出的个股多处于房地产、交通运输、有色金属等板块中。其中,房地产业是11月份机构卖出金额最高的行业,尽管卖出个股只涉及万科A一家公司,但5次交易却累计卖出股份合计3.82亿股,成交金额高达54.93亿元,占机构11月份全部卖出金额的43.78%。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运输板块,海南航空、江西长运、重庆港九、象屿股份4家公司也累计被机构卖出了2.43亿股,涉及金额14.95亿元。交通运输板块中,海南航空被机构卖出的规模最大,8次交易总金额高达7.69亿元。当然,在卖出的同时,仍可看到医药、环保、汽车、公共行业中的九芝堂、富临精工、上风高科、世纪游轮被机构净买入,单只个股净买入金额高达8000万元以上。
交易热情回升 资金扎堆国企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27日,月内A股大宗交易市场共有277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688次,累计成交22.8亿股,涉及成交总金额321.37亿元,尽管月内还有1个交易日的数据尚未进入统计,但无论涉及公司家数、成交次数、成交股数和成交规模都较10月份明显提升(10月份共有187家公司发生交易456次,累计成交17.03亿股,成交总金额225.83亿元)。
从整体折价率变化看,11月大宗交易整体平均折价率为4%,相比10月份的3.88%有所提升,不过观察也显示,尽管在当月交易中折价为其主基调,但也仍有140次交易实现了溢价成交,金洲管道、新华锦、当代东方、中国中车、思美传媒等15家公司涉及的26次交易溢价率更是超过了9.9%,成功地以涨停板价格成交。
本月,虽然大盘在月初时表现强势,6连阳持续上攻至3600点上方,但随着上方卖盘增多、抛压增大,股指出现持续在3600点附近进行盘整蓄势,本周五更是因新股即将上市而大跌199点,接近3400点。从市场热点变化看,11月份不仅有次新股、虚拟现实等板块崛起,甚至部分拥有改革概念的大盘股也偶有表现机会。观察沪深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交易可以发现,资金正在集体扎堆国企板块,类似华数传媒、江西长运、上海建工、广州友谊、中国核电等国企概念股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交易十分频繁,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恰恰与各地方国企改革加速相呼应。
主板公司开始唱大戏
在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688次大宗交易中394次来自主板上市公司,占比57.27%,成交总金额212.73亿元,占月内总成交金额的66.19%。在月内这些大宗交易中,单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过亿元的共有68笔,涉及31家公司,其中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合计14家。
11月2日~11月23日,万科A累计在大宗交易平台发生7笔交易,其中5笔单次成交金额超过亿元,以11月17日、11月5日的成交最为引人注意,成交价分别相比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2%、2.13%,成交了15995.3万股和9100万股,涉及成交金额22.84亿元和13.09亿元。此外,华数传媒于11月2日~11月27日在大宗交易平台也共计发生交易35笔,其中也有9笔的单笔成交金额超过亿元。
尽管在当前资金面暂时“缺血”的背景下,市场热点仍以“事件驱动型”为主,中小创仍是投资者关注的主战场。但也有分析认为,在即将实施的IPO新规之下,低估值的蓝筹股有望重新获得资金关注。毕竟在新的打新规则之下,同一投资者参与当日每只新股网上申购的可申购额度均按其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市值进行确定。由此一来,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其打新之前,也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持股市值需求。至此,对于风险偏低、波动率较小的蓝筹股来说,将会更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机构卖出行为强烈
此前活跃度一般的机构,在11月份的大宗交易平台上也表现得非常活跃,目前共累计成交156.34亿元,占月内全部成交金额的48.65%。但从机构买卖动作看,其选择卖出的资金要远大于买入,谨慎的态度非常明确。统计数据显示,机构作为买方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了19.44亿元,而作为卖方则成交了125.48亿元,另外买卖双方同时涉及交易的成交额也有11.42亿元。
从机构买卖个股所处行业看,在11月份,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卖出的个股多处于房地产、交通运输、有色金属等板块中。其中,房地产业是11月份机构卖出金额最高的行业,尽管卖出个股只涉及万科A一家公司,但5次交易却累计卖出股份合计3.82亿股,成交金额高达54.93亿元,占机构11月份全部卖出金额的43.78%。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运输板块,海南航空、江西长运、重庆港九、象屿股份4家公司也累计被机构卖出了2.43亿股,涉及金额14.95亿元。交通运输板块中,海南航空被机构卖出的规模最大,8次交易总金额高达7.69亿元。当然,在卖出的同时,仍可看到医药、环保、汽车、公共行业中的九芝堂、富临精工、上风高科、世纪游轮被机构净买入,单只个股净买入金额高达8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