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漳州市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及随访干预效果。
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本地区600例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血压测量、资料收集,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①经过社区随访干预,在1年的随访管理过程中,600例患者未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已患脑卒中患者也无复发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了明显提高,随访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随访干预后,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较随访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
结论:科学的数据化管理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随访干预模式切实可行。
关键词:漳州市 高血压 数据化 随访干预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4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也越来越受重视,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可知:我国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近2亿,老年人发病率70%左右。大量的文献研究显示,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本团队阶段性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为达到理想水平,因此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笔者为了评价漳州市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及随访干预效果,2011年2月-2013年2月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600例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血压测量、资料收集,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共600例,其中男性329例,女性271例,年龄60-91岁,平均(66±4.39)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10例,高中155例,初中289例,小学以下46例。
1.2 方法。
1.2.1 血压检查。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老人年进行血压检查,所有体检老年人保持平静状态,利用水银柱血压计按标准选择在上臂距肘窝3厘米处,选择不同日测量两次以上,然后取平均值。每次检测尽量保持同一姿势且在同一手臂处,室内温度保持在23℃-26℃。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联盟颁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的诊断依据。
1.2.2 随访干预方法。对600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1次/季度末),随访内容包括:当前血压、体重;吸烟、饮酒、运动、饮食情况;当前用药种类、用药方法。
1.3 效果评价。600例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前后发放相同的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测评;随访调查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社区随访干预,在1年的随访管理过程中,600例患者未出现心脑血管病临床死亡事件,已患脑卒中患者也无复发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了明显提高,随访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高血压人群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但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故笔者认为对高血压病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血压属于社区八种慢病管理中最为重点的一种疾病,其危害性和发病率位居八种慢病首位,因此对开展对高血压病规范化管理是当务之急。做好高血压的随访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社会和经济负担,更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
本研究在随访过程中发现部分问题:①一些患者不按时服药、复诊,部分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就停药;②一些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就认为药到病除,恢复了健康,不用吃药;③一些患者摄盐量过大,体重过胖者,抽烟、喝酒、食用油腻食物,血压控制不理想;④一些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一种药物控制效果不理想,就听之任之。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让高血压患者应认识到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坚持合理用药,二者相辅相成。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社区随访干预,在1年的随访管理过程中,600例患者未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已患脑卒中患者也无复发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且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较随访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故科学的数据化管理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随访干预模式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吴萍,顾大华,肖定洪,等.进行社区健康管理小组干预的效果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7):4-5
[2] 贺林,纪永江.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的社区高血压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4):298-300
[3] 陈建宁.浅谈社区高血压病的管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5(28):112-113
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本地区600例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血压测量、资料收集,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①经过社区随访干预,在1年的随访管理过程中,600例患者未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已患脑卒中患者也无复发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了明显提高,随访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随访干预后,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较随访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
结论:科学的数据化管理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随访干预模式切实可行。
关键词:漳州市 高血压 数据化 随访干预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4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也越来越受重视,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可知:我国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近2亿,老年人发病率70%左右。大量的文献研究显示,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本团队阶段性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为达到理想水平,因此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笔者为了评价漳州市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及随访干预效果,2011年2月-2013年2月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600例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血压测量、资料收集,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共600例,其中男性329例,女性271例,年龄60-91岁,平均(66±4.39)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10例,高中155例,初中289例,小学以下46例。
1.2 方法。
1.2.1 血压检查。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老人年进行血压检查,所有体检老年人保持平静状态,利用水银柱血压计按标准选择在上臂距肘窝3厘米处,选择不同日测量两次以上,然后取平均值。每次检测尽量保持同一姿势且在同一手臂处,室内温度保持在23℃-26℃。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联盟颁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的诊断依据。
1.2.2 随访干预方法。对600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1次/季度末),随访内容包括:当前血压、体重;吸烟、饮酒、运动、饮食情况;当前用药种类、用药方法。
1.3 效果评价。600例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前后发放相同的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测评;随访调查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社区随访干预,在1年的随访管理过程中,600例患者未出现心脑血管病临床死亡事件,已患脑卒中患者也无复发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了明显提高,随访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高血压人群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但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故笔者认为对高血压病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血压属于社区八种慢病管理中最为重点的一种疾病,其危害性和发病率位居八种慢病首位,因此对开展对高血压病规范化管理是当务之急。做好高血压的随访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社会和经济负担,更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
本研究在随访过程中发现部分问题:①一些患者不按时服药、复诊,部分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就停药;②一些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就认为药到病除,恢复了健康,不用吃药;③一些患者摄盐量过大,体重过胖者,抽烟、喝酒、食用油腻食物,血压控制不理想;④一些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一种药物控制效果不理想,就听之任之。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让高血压患者应认识到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坚持合理用药,二者相辅相成。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社区随访干预,在1年的随访管理过程中,600例患者未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已患脑卒中患者也无复发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且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较随访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故科学的数据化管理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随访干预模式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吴萍,顾大华,肖定洪,等.进行社区健康管理小组干预的效果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7):4-5
[2] 贺林,纪永江.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的社区高血压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4):298-300
[3] 陈建宁.浅谈社区高血压病的管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5(2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