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已广泛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文章从认知模糊时拨云见日、矛盾冲突时去伪存真、动手实验时同心协力等方面,研究适时合作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课堂效率;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32-01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模式已广泛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思维方式也有一定的突破,学生不再局限于一个人的单一想法,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很多解题方法,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一、认知模糊时,拨云见日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一般先提出数学问题,或者给出一些质疑,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时,部分学生肯定是云里雾里,对数学知识认识模糊,不能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处于这种半桶水状态的学生,如果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就能够通过相互交流理清思路。例如,学习闰年与平年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茵茵的爸爸今年36岁,可是他从小到大只有9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一年一个生日,因而对这个问题感到奇怪。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去看教材上的知识点。看了教材之后,有些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有些学生可能仍然云里雾里,教师便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通过相互讨论,明白闰年4年一次,36岁只过了9次生日是很正常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毕竟同龄人的思维比较接近,容易理解,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也比较随意,若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意询问,学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而如果直接问老师,学生可能就会有顾虑,不会问得那么详细。
二、矛盾冲突时,去伪存真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各种观点相互交锋,肯定会有分歧。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冷静地看待不同的意见,学会虚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学生可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同一个问题,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时,就需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分辨哪些是正确答案,哪些是错误的。例如,教学“形状”这一节时,教师讲完各种形状的特征之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圆球体、哪些物体属于椭球体。因为这两个概念的差别不是很大,所以学生分组讨论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分歧。比如足球、篮球、地球仪属于圆球体,而橄榄球属于椭球体,如果有学生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了,那他大概就会认为橄榄球属于圆球体。存在分歧的时候,学生就会认真分析,激烈讨论,最后肯定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出错的学生能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知道“橄榄球属于椭球体”的真正原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发表意见,知道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使得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而全面。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学生会主动探讨到底哪个是正确答案,错的是错在哪里,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动手实验时,同心协力
数学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教师有时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如果学生独立去完成的话,需要很多时间,这样就会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况且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有局限性,很多好的想法不一定会想到。这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同学们有好的想法及时提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得到的结果也是最理想的。例如“形状”这一节课,要学习图形是否对称。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准备一些图形,并让学生也准备一组图形。在课堂上,教师可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回答一下哪些图形对称。然后将准备的图形分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重合就是对称。此时,每个小组有很多图形,学生们分工协作,一人折一个,很快完成任务,然后交换着看一下,看折完之后跟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这样,很快就能得到结果,而且如果之前自己的想法是错的,那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也能加深印象,很容易就掌握这一知识点。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得到最理想的答案,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相互帮助,同心协力地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找准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对提升数學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意义。文章从认知模糊时拨云见日、矛盾冲突时去伪存真、动手实验时同心协力等方面,研究适时合作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合作学习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趋势,通过合作学习,许多疑难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有助于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郑翰辉.有效组织小组合作,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
[2]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
[3]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课堂效率;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32-01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模式已广泛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思维方式也有一定的突破,学生不再局限于一个人的单一想法,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很多解题方法,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一、认知模糊时,拨云见日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一般先提出数学问题,或者给出一些质疑,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时,部分学生肯定是云里雾里,对数学知识认识模糊,不能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处于这种半桶水状态的学生,如果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就能够通过相互交流理清思路。例如,学习闰年与平年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茵茵的爸爸今年36岁,可是他从小到大只有9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一年一个生日,因而对这个问题感到奇怪。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去看教材上的知识点。看了教材之后,有些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有些学生可能仍然云里雾里,教师便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通过相互讨论,明白闰年4年一次,36岁只过了9次生日是很正常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毕竟同龄人的思维比较接近,容易理解,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也比较随意,若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意询问,学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而如果直接问老师,学生可能就会有顾虑,不会问得那么详细。
二、矛盾冲突时,去伪存真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各种观点相互交锋,肯定会有分歧。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冷静地看待不同的意见,学会虚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学生可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同一个问题,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时,就需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分辨哪些是正确答案,哪些是错误的。例如,教学“形状”这一节时,教师讲完各种形状的特征之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圆球体、哪些物体属于椭球体。因为这两个概念的差别不是很大,所以学生分组讨论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分歧。比如足球、篮球、地球仪属于圆球体,而橄榄球属于椭球体,如果有学生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了,那他大概就会认为橄榄球属于圆球体。存在分歧的时候,学生就会认真分析,激烈讨论,最后肯定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出错的学生能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知道“橄榄球属于椭球体”的真正原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发表意见,知道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使得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而全面。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学生会主动探讨到底哪个是正确答案,错的是错在哪里,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动手实验时,同心协力
数学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教师有时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如果学生独立去完成的话,需要很多时间,这样就会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况且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有局限性,很多好的想法不一定会想到。这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同学们有好的想法及时提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得到的结果也是最理想的。例如“形状”这一节课,要学习图形是否对称。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准备一些图形,并让学生也准备一组图形。在课堂上,教师可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回答一下哪些图形对称。然后将准备的图形分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重合就是对称。此时,每个小组有很多图形,学生们分工协作,一人折一个,很快完成任务,然后交换着看一下,看折完之后跟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这样,很快就能得到结果,而且如果之前自己的想法是错的,那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也能加深印象,很容易就掌握这一知识点。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得到最理想的答案,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相互帮助,同心协力地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找准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对提升数學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意义。文章从认知模糊时拨云见日、矛盾冲突时去伪存真、动手实验时同心协力等方面,研究适时合作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合作学习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趋势,通过合作学习,许多疑难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有助于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郑翰辉.有效组织小组合作,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
[2]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
[3]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