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日生活;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积极活动
【中图分类号】G 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002-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尽管《纲要》明确地把消极等待作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到了政策引领的高度,然而在笔者所处的农村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常常是这样的:入园早的孩子无所事事等待上课;下课时排队等待洗手、上厕所;幼儿晨间活动时等待着“正式活动”;活动后,依次排队等待喝水;上午课程结束后,坐着等待吃午饭;下午课程结束后,站着等待家长来接;集体活动时,老师因为一个孩子的违规行为,导致其他孩子的等待……
可见,农村幼儿园中,消极等待情况大量存在。而其重灾区不在于上课或户外活动时间,而在一日活动中那些不具有具体学习内容的过渡时间。因此,要想优化设计一日生活,避免消极等待,我们首先就要重视过渡环节,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1.消极等待情况的产生缘由
(1)教师思想不重视
部分教师在课间过渡环节中缺少教育意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把课间过渡等同于自由活动,在这段时间里忙于其他事物而淡化了对幼儿的观察、指导,出现了幼儿自由散漫、任其玩耍的现象。从本质上说,这是因为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不明白课间过渡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想到在课间过渡中融入教育目标、教育指导。
(2)过渡形式欠丰富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处理过渡环节的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都是用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比如我们在课间过渡时这样指挥孩子们:“一组小朋友去喝水,二组小朋友上厕所,三组小朋友坐在椅子上……”
即使有老师尝试以课间活動代替机械划一的生活环节,也往往表现为活动内容单一乏味,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创意,比如让幼儿整齐坐好,一起玩积木。这样的活动中,每位孩子都做着相同的事情,完全没有考虑到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
(3)消极等待太被动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课间过渡环节中,幼儿消极等待的现象普遍存在,幼儿要么统一做同一件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排队等待上;要么在老师命令下,规矩坐在椅子上聊天,无所事事地等待下一节课的开始。我们理解教师这样做的原因,若不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相应的工作,就会影响后面活动的进行,打乱正常的一日活动秩序,增加组织活动的难度;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教育应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消极等待的做法全然不顾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不仅浪费了幼儿美好的成长时光,更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压抑了幼儿个性的发展。
2.避免消极等待,课间过渡巧安排
(1)避免等待,快乐随时随地来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课间过渡时,我们组织了多种多样的过渡游戏,把生活环节与游戏时间结合起来,一部分幼儿盥洗、如厕时,老师带领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与探索,这样就避免了消极等待的被动情况,也让幼儿一日生活变得趣味多多。
在安排课间过渡游戏时,我们选择了大量有教育意义、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比如,我们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游戏,如手指游戏“金锁、银锁”、“手指变变变”、“老虎和猎人”、“剪刀石头布”等,边念歌谣边游戏,还有猜谜语、唱歌、词语接龙、我们都是木头人等。此外,我们还针对幼儿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展规律,安排了垒高游戏、空间探索游戏;我们还与孩子们一起用布和棉花制作毛毛虫一截截的彩色身体,然后开展“比比谁的毛毛虫身体最长”的游戏,提高幼儿手指灵活度和数数的能力;我们还引入了民间游戏,帮助幼儿认识民族文化,坚定其民族文化认同和自信心等等。
通过大量的游戏活动,我们不仅减少了孩子们的等待时间,还能很快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作好一节课向另一节课的和谐过渡。
(2)创设环境,积极探索促发展
《幼儿园发展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的、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环境如同教师一般,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幼儿园的课程来自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因此,我们创设了丰富的感官环境,在课间过渡时,充分调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四周墙面、走廊上、材料架上布置一些听觉类、触摸类、动手操作类材料,使幼儿在课间过渡时能自由、自主、自发地探究和摆弄,而非无所事事的等待。这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丰富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而且能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愉快度过,身心得到很好的调节。
(3)过渡无痕,承上启下更自然
在课间过渡的时候,如果孩子们还对上一堂课保持着高度的关注、饱满的热情,或是上下两堂课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密联系,那么我们不妨把课间过渡由人为的时间分块变成自然的承上启下,选择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过渡内容,既作为上一节课的延伸、补充,又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引领,使上下两堂课之间过渡无痕。
比如,在画画课与故事课之间,我们引导孩子们继续欣赏自己以及同伴们的作品,并讲述画中的故事,从画画课自然过渡到故事课。这样的自然过渡,既可以弱化时间分块带给孩子们的不适应感,又能深化教育,使原本只能消极等待的课间过渡变得自然无痕又妙趣横生。
(4)翻新手段,多样过渡才精彩
在课间过渡时,教师的过渡技能是关键。如果教师能不断创新手段,用多种方式过渡,必然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教育效果。
比如,常规的课间过渡以活动式过渡为主,以喝水、洗手、入厕等短暂生活活动衔接前后两节课;而我们翻新手段,将信号式过渡及线索式过渡等方法结合起来交错使用。信号式过渡指教师利用音乐、琴声、铃声、动作、手势等作为信号吸引幼儿注意,将幼儿的兴趣自然转向下一活动,实现课间过渡;线索式过渡指教师巧妙通过对前面活动的总结而引出后面的活动,使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成为连接两节课的线索和手段,顺利实现课间过渡。
经过不断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在优化设计过渡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都有了许多收获和提升。
教师方面,在用“眼”发现问题、查找问题的过程中,比以前更能找到隐藏细节中存在的问题;在用“心”思考、打磨环节的过程中,比以前更懂得关注、思考,教育更人本,管理更科学;在用“手脚”做一做的实践过程中,积极反思,不断调整做法,迈出了实践新步伐。在收获孩子们欢笑的同时,也越来越完美地打磨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幼儿方面,我欣慰地看到,越自主越快乐,越自由越自觉。当等待时间成为他们自主创意的自控时间,当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过渡游戏充盈着他们的生活时,他们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有想象力、创造力,也越來越懂得自律与自我管理。
总而言之,只有当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活动内容充盈着幼儿园过渡环节时,孩子们才会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有想象力、创造力,也才能真正消除一日生活中的消极等待现象,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康静.兰州市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胡金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与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7)
[3]张学梅.巧妙过渡,提升效率 ——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