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沥青混凝土,又称沥青砼,俗称柏油路,是一种被广泛的应用于道路路面的铺设。在现代的铺路工程中,高级公路路面大部分采用沥青混凝土料路面和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然而在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是质量控制。本课题主要从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两个方面来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的准备阶段
1.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准备阶段,首先尤其得注意的是原材料的质量,因为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在准备阶段应对各种集料、沥青按照国家及企业规范进行质量检测,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允许使用。另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也属于大规模、机械化的的工程,日生产量特别大,这就使得石料的需求量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是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施工进度,进而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2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设计目标配合比
首先应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的种类以及配比范围,再由化验员对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筛分实验,计算出混合料的配合比,并与标准的配合比相比较,偶尔需进行修正,最后确定沥青在混合料中的含量,按要求波动应在0.5%范围左右,这样可以增加混合料的热稳定性。
(2)设计生产配合比
对于生产配合比设计,首先应考虑出料口的大小,这样以此来控制各种材料的进样速度,然后将所有的混合料通过搅拌机进行混合,最后确定生产配合比中沥青的最佳用量。
(3)验证生产配合比
最后通过前面试验段的材料进行试铺筑,以此来验证生产配合比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应对沥青混凝土各个方面进行取样和前期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条件,再次进行改进,直到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1.3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
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程浩大,所以生产出的沥青混凝土不应盲目的用于路面铺设,应先进行试铺200~500m,试铺应在规范的要求下及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这样更有利于铺路工程的进程。
2.施工阶段技术要点
2.1准备阶段
(1)在施工之前由质检人员进行抽检,主要包括对已经合格的前一道工序进行高程、弯沉值及压实度的测定,并对路面进行清理,简单修整,同时请工程师验收。
(2)施工前准备阶段除了材料的准备,还需要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由测量组负责,主要任务是提供边桩位置,桩的间距,测量钢线的变高等等,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放线平直,圆顺,看护好桩线。
2.2拌和沥青混凝土
(1)虽然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仍然受温度的影响,首要因素是拌和温度,一般在这个阶段沥青的温度控制在135~163℃左右,另外,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为最佳温度,将矿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45~163℃为宜。
(2)如若在梅雨季节不得不进行施工时,我们首先应保证所有的材料必须是干燥的,其次再考虑细集料的需求,如果需求量较大时,这时我们不建议施工。
(3)为了防止施工材料因大气中的某些物质受到污染或者腐蚀等,故工地的实验室成员应每天都必须对所有的材料、配比及用量进行检查,使得拌合料均与试铺料的各项指标相符合。
2.3摊铺沥青混凝土
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时,一般使用摊铺机采用半幅法进行摊铺。首先为了达到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要求,一般将沥青基层分为三层来铺设:第一层中,采用高程控制桩首先进行两边的铺设,这样能够很好地控制铺层厚度及平整度;在第二层和最后一层中采用的方法是近似相同的,兩边采用的方法与第一层铺设的方法相同,而中间却采用走滑撬方式。
另外,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工作之前熨平板必须预热一段时间,预热温度不小于70℃,运行时应以之前试铺确定振捣频率、震动、速度前进,中途不允许停止或者变速。还得注意的是摊铺的过程中不能进行人工修复,但是在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进行人工修复:
摊铺过程中,出现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断面或者局部缺料;
②如果出现建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时,理应在现场主管的专门指导下进行有效的人工修整;
最后,当遇到未压实且摊铺好的沥青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踩踏,而且应在周围放上指示牌。
2.4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及成型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是以试铺路段的碾压速度为参比,对路面进行碾压。碾压时驱动轮应朝向摊铺机,由于所有的道路并不都是是笔直路段,它也有曲线路段,所以碾压的方法就会不同:对于直线路段采取有两端向中间碾压,而曲线路段则由中间向两侧进行顺序碾压。另外,碾压是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须设标志,并由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对于每段初压、复压、终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的压路机的种类也不同,具体如下:
(1) 初压采用两台双钢轮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工作,碾压速度2.5km/h左右。
(2)复压采用1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进行工作,碾压速度4.5~5.5km/h。
(3)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碾压速度5~7km/h。
(4)初压后,要求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应出现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使得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无明显轮迹。终压后,则要求表面光洁、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没有明显轮迹。
对于碾压中的两种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和重型轮胎压路机)的使用和工作也应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1)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2)如若需要压路机加水,则应行驶到已复压或终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进行停放。
(3)相邻路面进行碾压时,只允许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应小于35°。
(4)压路机对道路的边缘及建筑物接头处无法进行压实时,应采用小型压路机。
2.5处理接缝
(1)施工路面要求接缝必须紧密,连接平顺、不应产生明显的裂缝,还有上下层的纵缝300~400mm以上,上下层的横缝均应错位l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这样就确保平整度。
(2)一般采用斜接缝对沥青基层纵缝进行焊接,而沥青磨耗层则采用直接缝。主要步骤是在加铺前应提前涂洒少量沥青,在已铺层上重叠50~l00mm,随后再铲走原来的混合料,另外,在碾压时则采用由中向外式进行碾压,再跨缝挤紧压实。
(3)对于横向施工产生的缝,我们采用平接缝,
(4)将所有的裂缝经过接缝处理后,还应对接缝处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碾压后用软尺来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最后,应了解到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还应远离桥梁缝20m之外,这样可以确保接缝桥梁两边路面的平坦。
2.6检测
对于路面铺设工程虽然结束,但铺设的质量如何,还得有专门的质量检测员进行检测,具体检测其主要是对施工的方方面面进行质量检查。其包括原材料、混合料以及面层等方面的质量检查。首先对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其次,混合料的检测包括:矿料配比、空隙率、出厂温度、初压温度、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等等;最后是面层的质量检查包含:平整度、厚度、宽度、压实度、摊铺的均匀性等等。
3.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就使得公路路面的建造材料也越来越多。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怎么样可以使沥青混凝土更有效的应用于道路路面的铺设,是每一位公路建设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张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1期
[2]刘强,梁文华.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3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的准备阶段
1.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准备阶段,首先尤其得注意的是原材料的质量,因为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在准备阶段应对各种集料、沥青按照国家及企业规范进行质量检测,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允许使用。另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也属于大规模、机械化的的工程,日生产量特别大,这就使得石料的需求量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是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施工进度,进而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2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设计目标配合比
首先应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的种类以及配比范围,再由化验员对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筛分实验,计算出混合料的配合比,并与标准的配合比相比较,偶尔需进行修正,最后确定沥青在混合料中的含量,按要求波动应在0.5%范围左右,这样可以增加混合料的热稳定性。
(2)设计生产配合比
对于生产配合比设计,首先应考虑出料口的大小,这样以此来控制各种材料的进样速度,然后将所有的混合料通过搅拌机进行混合,最后确定生产配合比中沥青的最佳用量。
(3)验证生产配合比
最后通过前面试验段的材料进行试铺筑,以此来验证生产配合比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应对沥青混凝土各个方面进行取样和前期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条件,再次进行改进,直到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1.3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
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程浩大,所以生产出的沥青混凝土不应盲目的用于路面铺设,应先进行试铺200~500m,试铺应在规范的要求下及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这样更有利于铺路工程的进程。
2.施工阶段技术要点
2.1准备阶段
(1)在施工之前由质检人员进行抽检,主要包括对已经合格的前一道工序进行高程、弯沉值及压实度的测定,并对路面进行清理,简单修整,同时请工程师验收。
(2)施工前准备阶段除了材料的准备,还需要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由测量组负责,主要任务是提供边桩位置,桩的间距,测量钢线的变高等等,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放线平直,圆顺,看护好桩线。
2.2拌和沥青混凝土
(1)虽然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仍然受温度的影响,首要因素是拌和温度,一般在这个阶段沥青的温度控制在135~163℃左右,另外,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为最佳温度,将矿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45~163℃为宜。
(2)如若在梅雨季节不得不进行施工时,我们首先应保证所有的材料必须是干燥的,其次再考虑细集料的需求,如果需求量较大时,这时我们不建议施工。
(3)为了防止施工材料因大气中的某些物质受到污染或者腐蚀等,故工地的实验室成员应每天都必须对所有的材料、配比及用量进行检查,使得拌合料均与试铺料的各项指标相符合。
2.3摊铺沥青混凝土
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时,一般使用摊铺机采用半幅法进行摊铺。首先为了达到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要求,一般将沥青基层分为三层来铺设:第一层中,采用高程控制桩首先进行两边的铺设,这样能够很好地控制铺层厚度及平整度;在第二层和最后一层中采用的方法是近似相同的,兩边采用的方法与第一层铺设的方法相同,而中间却采用走滑撬方式。
另外,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工作之前熨平板必须预热一段时间,预热温度不小于70℃,运行时应以之前试铺确定振捣频率、震动、速度前进,中途不允许停止或者变速。还得注意的是摊铺的过程中不能进行人工修复,但是在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进行人工修复:
摊铺过程中,出现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断面或者局部缺料;
②如果出现建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时,理应在现场主管的专门指导下进行有效的人工修整;
最后,当遇到未压实且摊铺好的沥青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踩踏,而且应在周围放上指示牌。
2.4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及成型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是以试铺路段的碾压速度为参比,对路面进行碾压。碾压时驱动轮应朝向摊铺机,由于所有的道路并不都是是笔直路段,它也有曲线路段,所以碾压的方法就会不同:对于直线路段采取有两端向中间碾压,而曲线路段则由中间向两侧进行顺序碾压。另外,碾压是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须设标志,并由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对于每段初压、复压、终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的压路机的种类也不同,具体如下:
(1) 初压采用两台双钢轮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工作,碾压速度2.5km/h左右。
(2)复压采用1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进行工作,碾压速度4.5~5.5km/h。
(3)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碾压速度5~7km/h。
(4)初压后,要求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应出现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使得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无明显轮迹。终压后,则要求表面光洁、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没有明显轮迹。
对于碾压中的两种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和重型轮胎压路机)的使用和工作也应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1)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2)如若需要压路机加水,则应行驶到已复压或终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进行停放。
(3)相邻路面进行碾压时,只允许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应小于35°。
(4)压路机对道路的边缘及建筑物接头处无法进行压实时,应采用小型压路机。
2.5处理接缝
(1)施工路面要求接缝必须紧密,连接平顺、不应产生明显的裂缝,还有上下层的纵缝300~400mm以上,上下层的横缝均应错位l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这样就确保平整度。
(2)一般采用斜接缝对沥青基层纵缝进行焊接,而沥青磨耗层则采用直接缝。主要步骤是在加铺前应提前涂洒少量沥青,在已铺层上重叠50~l00mm,随后再铲走原来的混合料,另外,在碾压时则采用由中向外式进行碾压,再跨缝挤紧压实。
(3)对于横向施工产生的缝,我们采用平接缝,
(4)将所有的裂缝经过接缝处理后,还应对接缝处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碾压后用软尺来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最后,应了解到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还应远离桥梁缝20m之外,这样可以确保接缝桥梁两边路面的平坦。
2.6检测
对于路面铺设工程虽然结束,但铺设的质量如何,还得有专门的质量检测员进行检测,具体检测其主要是对施工的方方面面进行质量检查。其包括原材料、混合料以及面层等方面的质量检查。首先对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其次,混合料的检测包括:矿料配比、空隙率、出厂温度、初压温度、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等等;最后是面层的质量检查包含:平整度、厚度、宽度、压实度、摊铺的均匀性等等。
3.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就使得公路路面的建造材料也越来越多。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怎么样可以使沥青混凝土更有效的应用于道路路面的铺设,是每一位公路建设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张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1期
[2]刘强,梁文华.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