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奶奶”陈怡敏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hors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巍巍武当山下,有这么一位归国华侨,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她义无反顾离开印尼殷实温暖的家,只身一人飘洋过海投入祖国的怀抱,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放弃城市的生活,毅然来到最艰苦偏远的新疆,投身于国家人才紧缺的医学事业;当再次听到祖国的召唤,她又辗转来到“山城”十堰,默默耕耘在医学教育的第一线,直到眼疾急需手术,才不得不离开大学讲台。
  70岁才退休的她,心里仍挂念着身边困难的群众,在得知一些农民工子女进城学习跟不上时,她在家里搭建起简陋“教室”,佝偻着年迈的病躯,义务为他们补习功课,一坚持就是16年……讲台是她一生所爱,对党的坚贞不渝,更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毕生追求。
  1957年,26岁的陈怡敏大学毕业,当时医学人才稀缺,想留在大城市工作不是难事。但是,在国家“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下,她主动写申请要求到最偏远、最艰苦的新疆去援建边区。“只因为那里的人民最需要我。”
  哈尔滨到乌鲁木齐距离近5000公里,坐了火车,还转汽车,对已有身孕的陈怡敏来说,这是一趟艰苦的行程。“新疆的那段搓板路真是难熬,好在没把我肚子里的孩子给颠簸出来。”她回忆起当时的那段经历,只是微微一笑。
  在新疆医学院工作的24年中,陈怡敏对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始终如一。她已记不清写了多少次入党申请书,她只记得,每年都向组织递交一次申请,可是每次都会被婉言拒绝。
  暂时没有被组织接受,丝毫动摇不了陈怡敏的坚定信念,也丝毫没有影响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仍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凭着那份韧劲、那份执着,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汉族和少数民族医生。如今,他们分布在祖国新疆的天山南北,为广大牧民解除病痛。
  因工作业绩突出,从1960年开始,陈怡敏连续三届担任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
  1981年,国家号召青年业务骨干投身十堰山城建设,陈怡敏毅然告别自己唯一的儿子,告别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辗转来到鄂西北山区,投身到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后改名郧阳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前身)微生物医学教研室的建设中。
  “学校建设之初,条件差,任务重,很多人都不愿意来。”郧阳医学院的退休教师、志愿者林正华说。但是,陈怡敏来了之后,主动挑起了建设教研室的重任,没日没夜地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学生把饭送到她的办公室,她还忙得忘了吃。
  1990年,陈怡敏到了退休的年龄,很多人认为她忙了一辈子了,应该歇歇享享清闲。可是,她舍不得离开讲台,觉得自己还有能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于是她向组织提出了返聘的申请,这一聘就是10年。
  这一年,最让陈怡敏激动的是,终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追求了近40年的夙愿。她说:“从回国之初,我就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就是我的信仰。”
  70岁才退休的她,用自己佝偻的身躯为农民工子女插上梦想的翅膀
  2000年,陈怡敏因眼疾等身体原因退休后,赋闲在家的她开始义务帮进城务工的邻居家小孩辅导英语。
  时间久了,不少农民工慕名带着子女上门请她辅导。“学校里修鞋的朱师傅把儿子和女儿送到我这儿学习英语,百货店的徐师傅的女儿露露也来了,后来这些学生又把自己的同学带来了。”就这样,陈怡敏义务辅导农民工子女补习英语的事传开了。至今,她先后为300多名农民工子女辅导英语。
  孩子多了,陈怡敏就在家里办起了辅导班。
  2004年有段时间,每当陈怡敏在菜市场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时,一位農民工师傅就会主动跟她搭话。“他们一家是从襄阳农村来十堰务工的,有个儿子叫亮亮。亮亮当时读小学三年级,其它功课都很好,就是英语学不好,但家庭条件有限上不起补习班,就想让儿子跟着我学习英语。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陈怡敏回忆说。
  亮亮刚来辅导班时,英语课本上几乎所有单词下面都用汉字标出读音。经过陈怡敏的辅导,亮亮成绩提高很快,200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十堰市第三中学,三年后又以547分的成绩考入市一中高中部,如今,又考上了长江大学。   像亮亮这样的孩子,在陈怡敏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好多,“魏超英语期中成绩提高了2分,芳芳的英语这次下降了3分……”
  说到这里,老人突然来了气,嗔怪记者道:“有的孩子成绩下降,主要怪你们记者在上课的时候拍来拍去,让他们分了心。其实,我一点也不想出这个名!”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她都认真记录。前不久,有一个叫冰冰的小孩没有来上课,陈怡敏两次打电话询问家长孩子的情况。她说:“家长把孩子放在我这里,是希望我把他们教好,如果一天、两天不来,学习就上不去,我就失职了。”高年级同学的功课,有时候超出了陈怡敏的学识范围,陈怡敏专门打电话给熟识的老师,请他们来帮助孩子们。
  “陈奶奶对孩子真是尽心尽力!”湖北医药学院院办的一位老师这样评价她。陈怡敏每天晚上都坚持备课,经常晚上11点多还没有睡觉,就怕这些孩子进入高年级后,她再也辅导不了。前段时间,她带了3年的8个学生进入六年级学习,孩子们已经习惯来找她,可是,她感觉辅导高年级的英语有些吃力,她就想办法请学校的老师过来帮忙。“陈奶奶给我打电话,请我在医药学院教英语的爱人,到她家帮帮这些孩子。”这位老师说。
  陈怡敏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还在生活上处处关爱他们。她经常给他们买好吃的,照着菜谱给这些孩子做排骨汤,炸香蕉……还自掏腰包给孩子发奖学金,每学期结束,对语数外三门课考到90分以上的孩子,每科奖励10元,每科成绩考到100分的,奖励30元。16年来,她共计给孩子发放奖学金近万元。
  陈怡敏的努力,换来了孩子们的自信与提高。在她的精心辅导下,原来英语成绩不好的孩子,考试分数普遍提升到90分左右,有的孩子甚至能拿100分。“孩子不仅对学习英语越来越有兴趣,成绩大幅提升,而且性格也变得比过去活泼开朗,越来越自信了。”这是不少学生家长的感受。
  2007年5月的一天,近80岁的陈怡敏正在给孩子补习的时候,突然一阵眩晕,头痛难忍,倒在讲桌边,孩子们吓得赶紧给家长打电话才把她送到医院,可是到了医院,医生要她马上手术,她却说,马上暑假了,来补习的孩子多了,我不能再在医院躺着……
  陈怡敏的儿子在新疆生活,考虑她孤身一人,年事已高,多次要接她到新疆养老,但她都回绝了儿子:“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我,我还离不开这些孩子,还想给他们做点事。”前不久,陈怡敏8岁的孙女打电话给她,想她回新疆,但是她还是放不下这些孩子们。
  16年来,陈怡敏始终坚持义务辅导农民工子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身体的病痛。她总是说:“帮扶这些孩子是我现在最大的生活乐趣,孩子们成绩进步、健康成长是我最欣慰的事!”
  坚持16年义务帮扶困难农民工子女的事迹传播开了,她的无私精神也影响到身边的人,30多名退休老人联合成立“银龄帮扶志愿工作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扶困难群众。同时,湖北医药学院也组织教师和大学生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
  “现在,一名退休英语老师和两名大学生,每周都会到我家一起辅导这些孩子的功课。”陈怡敏难掩心中的喜悦。
  86岁的她,大方地帮助别人的孩子,对自己却那么“吝啬”
  陈怡敏是一位倔强的老人。对于86岁独居的她而言,每一次买菜都是一次“长征”,需要小心翼翼挪下宿舍四楼高的台阶,蹒跚着走出学校,费力地翻过人行天桥,才能到菜市场,遇上雨雪天气,老人更是没法出门。
  记者在陈怡敏家里看到,狭小的客厅里,摆着年代久远的沙发和斑驳的小木桌、一台18寸的老式电视机、一台轰鸣作响的台式电扇以及一台播放磁带的收录机是仅有的电器。没有一样是新的家具。和第一次到她家的所有人一样,记者简直不敢相信,如此简陋的地方就是一名资深教授的家。
  林正华告诉记者:“陈教授对孩子舍得,却对自己十分苛刻,一日两餐经常是吃泡面、啃馒头。”“电视只有在孩子们来的时候,让他们看看新闻联播,收录机也是方便孩子们提高英语听力。”
  “作为学校的退休教师,陈教授一个月的退休金4000多元,并不缺钱,她只是节俭惯了。”林正华说。
  陈怡敏对这种简单的生活甘之如饴,奉献是她最大的乐趣。虽然年事已高,加上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痛,本身也需要帮扶,但她从未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因为她认为自己很富足。学院的领导看望她时,担心老人夏天中暑冬天受冻,要给她装空调,她拒绝了,“这哪有哈尔滨冷”;怕她洗衣服不便,要给她买一台洗衣机,她又拒绝了,“我现在还能动,新疆那么艰苦的条件我都过来了”;一些领导看望老人,给她慰问金,她还是拒绝了,她说:“我不困难,困难的是那些孩子!”
  “陈奶奶也不容易!”家长们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陈怡敏的尊敬和感谢,她每次去菜市场时,总有一些家长争着向陈怡敏的菜篮子里塞菜,常常让她不敢靠近他们的摊位。逢年过节家长们还会带着礼物登门拜访,陈怡敏都会暗暗记下家长的名字和礼物,事后托别人把礼物送还回去,或者折换成钱让孩子还给家长,为的就是不收家长一分钱。
  “我从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面对媒体的采访报道,以及各种荣誉表彰,陈怡敏不曾动摇过自己的初心,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 “跟孩子们在一起,我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身体的病痛,忘记了独居的孤寂。”
  有一天,陈怡敏问孩子們,奶奶和你们非亲非故,为什么义务教你们学习英语?孩子们摇摇头说:“不知道。”
  “因为奶奶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员就要为老百姓做好事!”陈怡敏坚定的声音在孩子的耳边久久回荡。
  “红烛奶奶”陈怡敏,佝偻着身躯,一只手扶着墙壁,一只手拿着教鞭,给孩子辅导的画面,已深深刻在记者的脑海里;当记者离开了陈怡敏狭小的房间,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又一次响起……
  责任编辑 李新龙
其他文献
3月2日,全省组织部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瑞连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政治责任,高质量完成巡视整改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为推动湖北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王瑞连指出,巡视是政治巡视,整改也是政治整改,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全省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把巡视问题整改作为检验检视“四
2016年11月份以来,武穴市四望镇纪委先后深入到去年上半年受处分党员干部单位、家里进行座谈回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做好真情回访。做好一次沟通,该市纪委与受处分党员干部进行沟通,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摸清一个底子,通过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掌握他们生活工作中存在哪些困难,思想上有哪些顾虑,用理解换取支持。坚定一份信心,真情回访教育让一些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心里感到温暖,树立积极生活工作的信
南漳县是山区贫困县。该县板桥镇晏山村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贫困,年亩收入不到800元。农户习惯于种植经济效益低下的玉米等作物,一年的劳动收入难以实现温饱。  蔬菜党支部书记姚明华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建议农户改种为高山番茄。刚开始,由于当地农民习惯了种植玉米的模式,加上种植高山番茄需要技术和一亩约近2000元投入,一下子难以接受。  姚明华和当地村书记达成共识,先走访做村干部的工作,然后由村干部带头
今年6月20日以来,18次强降雨先后袭击荆楚大地,江河湖库不断告急,全省216个湖泊超过警戒水位和14条主要河流超警戒、超保证、超历史记录,上千座中小型水库超汛限,汛情非常严峻。  “755個湖泊,每一个都是战场”。春节过后,省水利厅湖泊局综合处副处长姜俊涛就着手整理收集755个湖泊相关规划、图纸和调度规程,认真研究、做好笔记,牢记工程分布、特征水位和调度措施,并结合工情变化,提前组织对规程进行了
11月12日,在天津召开的“预拌混凝土绿色发展创新论坛”上,中建商砼武昌厂、经开厂、长通厂、马尾厂喜获“2017年度全国预拌混凝土绿色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荣誉称号。此次全国共有15家企业获评此称号。  据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自2014年开始,每年开展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站点)的评审工作,此次是中建商砼继2014年开始第三次获此荣誉。示范企业的引领对预拌混凝土行业
民主生活会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要保持民主生活会“严”与“实”的味蕾,就要将其做成一道 “川菜”,并要有“辣不怕、不怕辣”的决心。  相互批评要有“辣味”。在民主生活会上,要以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进行深刻的党性分析,认真开展有“辣味”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如此,班子成员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还要把自己完全摆进去,点好川菜就得吃辣,坚决避免出现好菜上了桌,最后有不吃辣的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年。这期间,湖北人民和西藏山南人民一起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援藏干部人才作为架在鄂藏两地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西藏是祖国西南边陲藏民族主要聚居区之一。1995年4月28日,从第一批对口援藏的干部人才进藏工作,湖北援藏工作至今已走过25个年头。  25年累计选派8批1400多名干部人才进藏  2016年6月,组织确定
3月2日,天刚亮,“80后”姑娘祝姗带上早餐,匆匆踏上了前往襄阳的火车,铁路的那一头,是几十名等待办理公积金业务的铁路职工。  作为武汉公积金管理中心铁路分中心的综合业务部主管,祝姍与同事们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轮流在每周四前往襄阳、信阳两地,为一线铁路职工开展为期两天的现场服务。  “中心服务于114个站段,北至豫南的驻马店、漯河、平顶山等地区,西至鄂西北的襄阳、宜昌、十堰、荆门等地区。为10万余
“这堂课真带劲,学到的管理技巧真受用!”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党总支开办微信党课,及时化解职工困惑,获得大家点赞。  “企业建了党组织,党员职工有了家。”该公司党总支委员吴从贵说,“有了家,大家就有了归属感,纷纷卯足劲为这个‘大家’创效益。”  安陆市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构建“五个三”模式,强化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五个功能”,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可持续发展。  推行三种组建模式
近年来,有钱的人大都任性,一掷千金打水漂,在所不惜;有的孩子也任性,在社会上胡作非为,听不进父母的教导。有钱人任性也好,孩子任性也好,于党于国难言伤害。但是,有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如果任性,搞“一言堂”,“老子天下第一”,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滥用权力,那就成问题了。小则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科学有序发展;大则将会触犯党纪国法,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给党和政府的声誉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