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发之前,有位朋友对我说,福州是个很安静悠闲的小城,还有青山秀水,到了那边一看,才知道好玩的地方多着呢:西湖、乌江、三山二塔等等,不过,鼓山确实是其中最令人着迷的去处。
鼓山的传说
鼓山,地处榕城东南郊。由福州文化宫出发,车行不上半小时,即到达福州名人严复大塑像前,这便是鼓山的入口。鼓山,别称石鼓,位于福建省省会的所在地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距城区17公里。海拔969米。北接鼓岭,南临闽江,西连福州平原,东界大磨溪。南北长6公里,东西长4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一般说来,我国不少地方的名胜,总伴随着迷人的神话和传说,鼓山是南闽的名山,自也不会有例外。单是它名称的由来,此地就流传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说在鼓山顶端的某处山脊上,有一顽石酷似一面巨鼓;另一说就更奇了,据说在它的山腹的某处洞窟中,会时不时发出隆隆巨响,游人若有缘,就能听得到。我不知道这两种传说,哪一种更切近实际,但不管怎样,它为我们这次的鼓山之游,增添了不少魅力和神话色彩。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闽二绝”之赞,这大概是给我以鼓山美好的第一印象吧。
“欲罢不能”登山趣
上山的入口处,有一座巍峨的石牌坊,走进牌坊,便见早被游人鞋底磨得光滑如砥的登山石阶。史料记载,这石阶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年间。粗略算来,它已历经千年风雨,饱经寒暑沧桑。
穿过去,就是那条直达山顶的纡徐曲折的盘山路了。鼓山并不算高,能坐缆车上山、下山,导游说,要欣赏风景,还是徒步好。的确,我们抬望眼,鼓山层峦叠翠,于是欣欣然上路了。我们一行沿一条古道石径拾级而上,没走多久便看到迎面山石刻有“喝水岩”三个楷书大字,落款为宋人施无长。据说当年清泉寺开山祖师神晏就是在此修行,山涧中流下的溪水声音实在太大,时常打断他念经。有次他气急大吼,喝令溪水改道,故名“喝水岩”。
鼓山有一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每登数级,就有一小段平坦的路,每隔一里,就有一亭。从朱熹题书的“闽山第一亭”数起,大约有近十个亭子。近400米处,一座方形的观瀑亭耸立在行路的中间。息息停停,也就到了700米处,此处又有一座乘云亭,与观瀑亭结构相似。此时一杆红旗迎风飘扬,在万绿丛中格外地鲜艳。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色彩也是一种营养素,人是离不开色彩的。800米里程碑傍有一块巨石,上刻着“卓尔”“乘风”,激励人们继续前进。1000米处是半山亭。绿色歇山式大屋顶由16根火漆柱子支撑,更显得宽敞明亮。此处山风习习,让人透心地舒适。我也和大家一样,歇歇腿,喝口水。不久我们到达更衣亭。相传闽王王建城,曾在此倚石小憩,起而更衣于此。“高处不胜寒”,古今一样,如今游客至此,也大都要在此添衣才能登高。一路攀登,我们只见茂林碧翠,山花烂漫,千岩竞秀,泉流不断。而更耐人兴味的是各亭有各景,多有诗词题刻,如黄若庸的“日暮山余紫,虚亭瞰危石,秋水一江天,千里平空碧”。李拔的“玉霄有路重重,今古几人景从,不到上头不住,山前遥见云封”……真令人目不暇接。
涌泉寺
涌泉寺位于山腰海拔445米处,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据说因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这座千年古刹寺貌庄重、殿宇辉煌、佛像宏伟,亦有“闽刹之冠”之誉,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涌泉寺”匾额高挂寺门上。寺庙依山度势,殿、堂、楼、阁等建筑物巧妙地安排在山泉古树、层峦叠嶂之中,给人以“见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之感。寺庙一向都是清静之地,凡世间再多的纷扰,踏入佛门自然连人也干净多了。内有许多楹联,其中一幅写道:“水普慈云,世界三千,喜证禅心登福地;泉源垂法,钟声八百,唤醒尘梦到名山。”看着烧香拜佛的虔客,不禁扪心自问,阅经了人间重重沧桑,我们是否也应有所感悟,有所清醒呢?
寺中千年铁树、鸡翅木供桌及血经书称为镇山“三宝”。涌泉寺有悠久的刻经史,据《鼓山涌泉寺经板目录》一书统计,至1932年止,共刻经359种,其中明刻84种,清刻195种,多为楷书方册,精妙绝伦。1929年,弘一大师来寺,见后大为赞叹,誉为“庋藏佛典古版之宝窟”。大师倡缘刷印十九部道霈禅师的《华严经疏论纂要》赠予扶桑各寺。目前,寺中尚存有明末清初所刻的佛经及佛学著述板片3613块,清末至1949年所刻的7696块,各种佛像、书画板片66块,总计11375块。
寺前千佛陶塔系宋代用陶土烧制而成,至今已有900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宋代建筑和制陶工艺的实物资料。左边一座称“庄严劫千佛陶塔”,右边一座称“贤劫千佛陶塔”,双塔是用陶土分层烧制累叠而成,八角九层,高约7米左右。塔身细部为仿宋代木构楼阁建筑风格,两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宝塔,八角塔檐另塑有僧人武将各36尊,悬挂陶制塔铃72枝。塔座上塑莲瓣、舞狮、侏儒,并刻有铭文,记载建塔时间和工匠姓名等。
如今的涌泉寺基本保持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大小25座殿堂依着山势层层上升,构成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涌泉寺南侧放生池内放养上百只乌龟和红鲤鱼,最大的龟有上千年龟龄了。放生池内还塑有一尊高大的观音菩萨石雕像,观音手中圣水瓶可流出圣水。远远望去,疑是身处悬空灵境中的天宫瑶池。日光透过苍松翠柏照到山门小道那朱红色的矮墙上,琉璃瓦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环,与背后的楼阁互相辉映,典雅艳丽、金碧生辉。
走出大殿,见一巨石横卧,上刻四字,极其洒脱清秀。情不自禁,默默念诵:“知恩报恩”。
古语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或许,这又是“涌泉寺”之名的另一来历吧。
“知恩报恩”,这是涌泉寺僧侣为欲离鼓山游人道出的劝世箴言,更会使世人引发更多的深思和联想……
摩崖石刻
我们过松弯,沿涌泉寺向东,不一会就到灵源洞。这里山势迥异,古木参天,环境极为清幽,使人有出尘拔俗之感。灵源洞旁一个“寿”字石刻,高三米出头,宽二米多。这样大的石刻,真是少见。据说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达官饱览胜景的所在,难怪这里题刻比比皆是。这些题刻主要分布在灵源洞附近,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等人及现代诗人郭沫若等人的手迹。这些自然“碑林”,有篆、隶、楷、草各体,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是国内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在苍松叠翠景色宜人的景区,古迹周围岩壑清幽,树木含情,百鸟争鸣,真是相得益彰。
不久就有人惊呼起来:“看,文天祥的手迹!”但见南宋文信国公文天祥书刻巨石之上“忠孝廉节”四字,意气风发,苍劲有力,力透巨石,大家风范,跃然石上。想文天祥也曾游鼓山,留此四字,以表忠节。当时,南宋灭亡,文天祥率部众拥主转战沿海一带,以图收复汉人江山。他曾作《过零丁洋》一诗,诗中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时,元朝对文天祥百般招降,但是他说:“国亡,吾分一死矣。”文天祥最终舍生取义。
站在鼓山之上,望滔滔闽水,从远古而来,奔未来而去,古今之事,尽涌心头。
那些遗忘的历史,如果没人介绍肯定会封存在上下五千年的光阴之中,正因为鼓山古时文人骚客的亲访,各各留下一句两句诗词或石刻,让鼓山的文化底蕴厚重起来。其实,在我看来,山和水,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应以其独特的山陡、石峭、水清、鱼欢为前提,自然和谐之美,更能焕发大家攀爬的乐趣。
每上一段台阶,心中都会这样想:前面的风景还要美,最美的风景在山顶。每每这样想时,自己巴不得一下子飞到山顶。心中有了最美的风景,自己就会不断的攀登,这就是爬山的魅力……
鼓山的传说
鼓山,地处榕城东南郊。由福州文化宫出发,车行不上半小时,即到达福州名人严复大塑像前,这便是鼓山的入口。鼓山,别称石鼓,位于福建省省会的所在地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距城区17公里。海拔969米。北接鼓岭,南临闽江,西连福州平原,东界大磨溪。南北长6公里,东西长4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一般说来,我国不少地方的名胜,总伴随着迷人的神话和传说,鼓山是南闽的名山,自也不会有例外。单是它名称的由来,此地就流传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说在鼓山顶端的某处山脊上,有一顽石酷似一面巨鼓;另一说就更奇了,据说在它的山腹的某处洞窟中,会时不时发出隆隆巨响,游人若有缘,就能听得到。我不知道这两种传说,哪一种更切近实际,但不管怎样,它为我们这次的鼓山之游,增添了不少魅力和神话色彩。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闽二绝”之赞,这大概是给我以鼓山美好的第一印象吧。
“欲罢不能”登山趣
上山的入口处,有一座巍峨的石牌坊,走进牌坊,便见早被游人鞋底磨得光滑如砥的登山石阶。史料记载,这石阶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年间。粗略算来,它已历经千年风雨,饱经寒暑沧桑。
穿过去,就是那条直达山顶的纡徐曲折的盘山路了。鼓山并不算高,能坐缆车上山、下山,导游说,要欣赏风景,还是徒步好。的确,我们抬望眼,鼓山层峦叠翠,于是欣欣然上路了。我们一行沿一条古道石径拾级而上,没走多久便看到迎面山石刻有“喝水岩”三个楷书大字,落款为宋人施无长。据说当年清泉寺开山祖师神晏就是在此修行,山涧中流下的溪水声音实在太大,时常打断他念经。有次他气急大吼,喝令溪水改道,故名“喝水岩”。
鼓山有一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每登数级,就有一小段平坦的路,每隔一里,就有一亭。从朱熹题书的“闽山第一亭”数起,大约有近十个亭子。近400米处,一座方形的观瀑亭耸立在行路的中间。息息停停,也就到了700米处,此处又有一座乘云亭,与观瀑亭结构相似。此时一杆红旗迎风飘扬,在万绿丛中格外地鲜艳。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色彩也是一种营养素,人是离不开色彩的。800米里程碑傍有一块巨石,上刻着“卓尔”“乘风”,激励人们继续前进。1000米处是半山亭。绿色歇山式大屋顶由16根火漆柱子支撑,更显得宽敞明亮。此处山风习习,让人透心地舒适。我也和大家一样,歇歇腿,喝口水。不久我们到达更衣亭。相传闽王王建城,曾在此倚石小憩,起而更衣于此。“高处不胜寒”,古今一样,如今游客至此,也大都要在此添衣才能登高。一路攀登,我们只见茂林碧翠,山花烂漫,千岩竞秀,泉流不断。而更耐人兴味的是各亭有各景,多有诗词题刻,如黄若庸的“日暮山余紫,虚亭瞰危石,秋水一江天,千里平空碧”。李拔的“玉霄有路重重,今古几人景从,不到上头不住,山前遥见云封”……真令人目不暇接。
涌泉寺
涌泉寺位于山腰海拔445米处,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据说因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这座千年古刹寺貌庄重、殿宇辉煌、佛像宏伟,亦有“闽刹之冠”之誉,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涌泉寺”匾额高挂寺门上。寺庙依山度势,殿、堂、楼、阁等建筑物巧妙地安排在山泉古树、层峦叠嶂之中,给人以“见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之感。寺庙一向都是清静之地,凡世间再多的纷扰,踏入佛门自然连人也干净多了。内有许多楹联,其中一幅写道:“水普慈云,世界三千,喜证禅心登福地;泉源垂法,钟声八百,唤醒尘梦到名山。”看着烧香拜佛的虔客,不禁扪心自问,阅经了人间重重沧桑,我们是否也应有所感悟,有所清醒呢?
寺中千年铁树、鸡翅木供桌及血经书称为镇山“三宝”。涌泉寺有悠久的刻经史,据《鼓山涌泉寺经板目录》一书统计,至1932年止,共刻经359种,其中明刻84种,清刻195种,多为楷书方册,精妙绝伦。1929年,弘一大师来寺,见后大为赞叹,誉为“庋藏佛典古版之宝窟”。大师倡缘刷印十九部道霈禅师的《华严经疏论纂要》赠予扶桑各寺。目前,寺中尚存有明末清初所刻的佛经及佛学著述板片3613块,清末至1949年所刻的7696块,各种佛像、书画板片66块,总计11375块。
寺前千佛陶塔系宋代用陶土烧制而成,至今已有900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宋代建筑和制陶工艺的实物资料。左边一座称“庄严劫千佛陶塔”,右边一座称“贤劫千佛陶塔”,双塔是用陶土分层烧制累叠而成,八角九层,高约7米左右。塔身细部为仿宋代木构楼阁建筑风格,两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宝塔,八角塔檐另塑有僧人武将各36尊,悬挂陶制塔铃72枝。塔座上塑莲瓣、舞狮、侏儒,并刻有铭文,记载建塔时间和工匠姓名等。
如今的涌泉寺基本保持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大小25座殿堂依着山势层层上升,构成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涌泉寺南侧放生池内放养上百只乌龟和红鲤鱼,最大的龟有上千年龟龄了。放生池内还塑有一尊高大的观音菩萨石雕像,观音手中圣水瓶可流出圣水。远远望去,疑是身处悬空灵境中的天宫瑶池。日光透过苍松翠柏照到山门小道那朱红色的矮墙上,琉璃瓦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环,与背后的楼阁互相辉映,典雅艳丽、金碧生辉。
走出大殿,见一巨石横卧,上刻四字,极其洒脱清秀。情不自禁,默默念诵:“知恩报恩”。
古语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或许,这又是“涌泉寺”之名的另一来历吧。
“知恩报恩”,这是涌泉寺僧侣为欲离鼓山游人道出的劝世箴言,更会使世人引发更多的深思和联想……
摩崖石刻
我们过松弯,沿涌泉寺向东,不一会就到灵源洞。这里山势迥异,古木参天,环境极为清幽,使人有出尘拔俗之感。灵源洞旁一个“寿”字石刻,高三米出头,宽二米多。这样大的石刻,真是少见。据说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达官饱览胜景的所在,难怪这里题刻比比皆是。这些题刻主要分布在灵源洞附近,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等人及现代诗人郭沫若等人的手迹。这些自然“碑林”,有篆、隶、楷、草各体,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是国内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在苍松叠翠景色宜人的景区,古迹周围岩壑清幽,树木含情,百鸟争鸣,真是相得益彰。
不久就有人惊呼起来:“看,文天祥的手迹!”但见南宋文信国公文天祥书刻巨石之上“忠孝廉节”四字,意气风发,苍劲有力,力透巨石,大家风范,跃然石上。想文天祥也曾游鼓山,留此四字,以表忠节。当时,南宋灭亡,文天祥率部众拥主转战沿海一带,以图收复汉人江山。他曾作《过零丁洋》一诗,诗中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时,元朝对文天祥百般招降,但是他说:“国亡,吾分一死矣。”文天祥最终舍生取义。
站在鼓山之上,望滔滔闽水,从远古而来,奔未来而去,古今之事,尽涌心头。
那些遗忘的历史,如果没人介绍肯定会封存在上下五千年的光阴之中,正因为鼓山古时文人骚客的亲访,各各留下一句两句诗词或石刻,让鼓山的文化底蕴厚重起来。其实,在我看来,山和水,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应以其独特的山陡、石峭、水清、鱼欢为前提,自然和谐之美,更能焕发大家攀爬的乐趣。
每上一段台阶,心中都会这样想:前面的风景还要美,最美的风景在山顶。每每这样想时,自己巴不得一下子飞到山顶。心中有了最美的风景,自己就会不断的攀登,这就是爬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