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唐彪在《家塾教学法》中曾明确指出背诵的意义和价值,他说:“微言精义,古人难以明言,而待人自悟者,可将其书熟读成诵,取而思之。”在本轮颠覆性的教学改革中,“背诵72篇(首)经典作品”的要求已明确写入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语文为王的时代终于来临!
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认为,要学好语文就靠三个字:读!背!写!其中,“背”是形成终身语文能力的“童子功”!多读多背,不仅能立竿见影,还有一石三鸟之效!
一、深思慎写,赚满八分强信心
“名句名篇默写”已成为所有省市高考命题的保留项目,全国三套试卷默写题的分值为5分,另外考查文史知识。北京、山东、浙江卷,默写分值全是6分,而江苏卷早已升至8分。要让此题成为语文试卷中最有把握的得分题,同学必须每日一诵。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何况从小学到高中,同学都已有一定量的积累了。
在背诵的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古诗文组句谋篇手段来辅助记忆,则会事半功倍,而对举记忆、比喻记忆、层递记忆、顶针记忆、集韵记忆,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无法得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写有误。在1分值千金的高考中因一字之差而痛失良机,则更是让人痛惜不已。
从某种意义来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这些字是最容易写错的。所以,在背诵时,必须眼到手到心到,对音同义异字、义近形异字都要深思慎写,通过强化记忆、字形识别、意义理解等方法,减少写错别字的几率,从而保证高考作文中也无差错。
二、熟能生巧,扫清障碍好鉴赏
古典诗歌的鉴赏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如果连诗歌都读不懂,诗歌内容无法理解,所谓的鉴赏无疑是一句空话。古人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在说明诗歌读多读熟了,自能明白“诗家语”。如果老师再稍加以方法技巧的点拨,诗歌鉴赏的障碍应该可以扫除一空。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在乡村月夜行路之所见。其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正常顺序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而“旧时茅店”四字写出了这条路是熟路,这家茅店也曾去过,就在社林旁边。作者在行路时,过了溪桥,路转了弯,忽然在社林边看到了这家茅店。这后两句和前两句都是诗家语,但结构和散文不一样。要是从叙次先后看,先写茅店,次写社林,其次路转,再次溪桥,好像是说在茅店旁,社林边上的路转了,忽然看见溪桥。这是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家语”了,那该作“路转忽见溪桥”。但把“忽见”放在最后,正说明在“路转溪桥”以后才忽见,忽见的是“茅店”,这不是一般的茅店,而是“旧时茅店”,把“茅店”提前写就是为了把它突显出来,从而透露出作者对它的情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背诵也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不背诵,怎么可能信手拈来、举一反三?学生不背诵,怎么可以积淀知识、触类旁通?有人曾认为文言的背诵有助于避免文言文学习中负迁移的产生,有助于文言环境的营造和文言知识、文言意蕴的获得,有助于充分体现文言文音乐性强、重感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是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学不到的。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能纯熟地积累起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形成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使文言的学习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三、妙笔生花,赢得老师多青睐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把“背诵”这项工作抓得实,抓到位,可以改变同学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等“语言痛苦”现象,逐渐丰富语言积累,解决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无米之炊”的难题。何况,名句之“名”就在于,或蕴藉着人生哲理,或反映了生活真谛,或描摹了人物情貌,或揭示出事物真相,而且常读常新,有着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向古代名言警句学习,领略其艺术性、哲理性和思想性,从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生命力较强的名言警句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领会,并注意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的确不失为一条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当然,要想记得牢也能用得上,既要诵思还要学会分类记忆。
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等等美妙的名言警句,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用或化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或用作题记,或用作文眼,或干脆以一首诗词贯穿全文,不但能展示你“自华”的才气,让你的佳作文采飞扬,成为新的亮点,也不会让阅卷老师视觉疲劳,必将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睞。
唐彪说“极熟则能变化推广”,又说“文入妙来无过熟”,意在告诉我们,读书、作文“贵于熟”,熟而能诵有助于理解,有助于运用,有助于写出好文章。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认为,要学好语文就靠三个字:读!背!写!其中,“背”是形成终身语文能力的“童子功”!多读多背,不仅能立竿见影,还有一石三鸟之效!
一、深思慎写,赚满八分强信心
“名句名篇默写”已成为所有省市高考命题的保留项目,全国三套试卷默写题的分值为5分,另外考查文史知识。北京、山东、浙江卷,默写分值全是6分,而江苏卷早已升至8分。要让此题成为语文试卷中最有把握的得分题,同学必须每日一诵。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何况从小学到高中,同学都已有一定量的积累了。
在背诵的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古诗文组句谋篇手段来辅助记忆,则会事半功倍,而对举记忆、比喻记忆、层递记忆、顶针记忆、集韵记忆,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无法得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写有误。在1分值千金的高考中因一字之差而痛失良机,则更是让人痛惜不已。
从某种意义来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这些字是最容易写错的。所以,在背诵时,必须眼到手到心到,对音同义异字、义近形异字都要深思慎写,通过强化记忆、字形识别、意义理解等方法,减少写错别字的几率,从而保证高考作文中也无差错。
二、熟能生巧,扫清障碍好鉴赏
古典诗歌的鉴赏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如果连诗歌都读不懂,诗歌内容无法理解,所谓的鉴赏无疑是一句空话。古人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在说明诗歌读多读熟了,自能明白“诗家语”。如果老师再稍加以方法技巧的点拨,诗歌鉴赏的障碍应该可以扫除一空。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在乡村月夜行路之所见。其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正常顺序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而“旧时茅店”四字写出了这条路是熟路,这家茅店也曾去过,就在社林旁边。作者在行路时,过了溪桥,路转了弯,忽然在社林边看到了这家茅店。这后两句和前两句都是诗家语,但结构和散文不一样。要是从叙次先后看,先写茅店,次写社林,其次路转,再次溪桥,好像是说在茅店旁,社林边上的路转了,忽然看见溪桥。这是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家语”了,那该作“路转忽见溪桥”。但把“忽见”放在最后,正说明在“路转溪桥”以后才忽见,忽见的是“茅店”,这不是一般的茅店,而是“旧时茅店”,把“茅店”提前写就是为了把它突显出来,从而透露出作者对它的情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背诵也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不背诵,怎么可能信手拈来、举一反三?学生不背诵,怎么可以积淀知识、触类旁通?有人曾认为文言的背诵有助于避免文言文学习中负迁移的产生,有助于文言环境的营造和文言知识、文言意蕴的获得,有助于充分体现文言文音乐性强、重感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是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学不到的。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能纯熟地积累起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形成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使文言的学习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三、妙笔生花,赢得老师多青睐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把“背诵”这项工作抓得实,抓到位,可以改变同学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等“语言痛苦”现象,逐渐丰富语言积累,解决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无米之炊”的难题。何况,名句之“名”就在于,或蕴藉着人生哲理,或反映了生活真谛,或描摹了人物情貌,或揭示出事物真相,而且常读常新,有着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向古代名言警句学习,领略其艺术性、哲理性和思想性,从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生命力较强的名言警句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领会,并注意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的确不失为一条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当然,要想记得牢也能用得上,既要诵思还要学会分类记忆。
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等等美妙的名言警句,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用或化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或用作题记,或用作文眼,或干脆以一首诗词贯穿全文,不但能展示你“自华”的才气,让你的佳作文采飞扬,成为新的亮点,也不会让阅卷老师视觉疲劳,必将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睞。
唐彪说“极熟则能变化推广”,又说“文入妙来无过熟”,意在告诉我们,读书、作文“贵于熟”,熟而能诵有助于理解,有助于运用,有助于写出好文章。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