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Br(a)nemark提出的骨结合理论无疑是种植义齿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它为牙种植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骨结合状况也成为预测种植义齿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1].起初,
【基金项目】
:
2010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重点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r(a)nemark提出的骨结合理论无疑是种植义齿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它为牙种植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骨结合状况也成为预测种植义齿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1].起初,"骨结合"被描述为"无活性的金属表面与有活性的骨组织之间的界面,没有插入其他组织,二者之间直接结合[2]",这个概念仅仅是依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学现象而确定的,因而并没有考虑种植体在功能负荷状态下的界面情况,也没有阐明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之间是否存在分子水平上的化学性结合.由此,Zarb等[3]建议从临床角度出发将"骨结合"定义为"异源材料无明显临床症状地与骨组织刚性结合,且在功能性负重期间可存留于骨内".骨结合的过程应包括早期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机械锁结(初期稳定)以及随后种植体周围新骨的生成与改建(后期稳定)[4].
其他文献
20多年来,本校免疫病理研究室一直从事肿瘤免疫的研究,从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肿瘤逃逸的机制开始,到探索诱导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活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对改性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纳米TiO2分散液、颜填料、助剂用量以及颜基比进行优化,获得了制备纳米TiO2无溶剂环氧防腐涂料的最佳配方:A组分为端羧基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A151),合成了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低聚物,然后引入聚丙烯酸甲酯(
分析了基材化学成分、组织结构、活性、表面状态,工件的形状和热处理工艺,磷化液组分,成膜条件及气候因素对磷化质量的影响。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甲基丙烯酸-D-羟乙酯(HEMA)、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FMA)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含氟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将无机纳
目的 了解乙醇脱氢酶 2 (ADH2)基因型和乙醛脱氢酶 2 (ALDH2)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筛选高危敏感个体和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酒精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问卷调查
分别以棉花黄萎病菌V20的菌丝研磨物、菌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Ⅱ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1、As2、As3、As4.琼脂双扩散法(ADD)和间接ELIS
本项研究重点是要探讨通过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将蔊菜的某些优良性状转移到栽培油菜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进行远缘杂交有较好的亲和性.而且其杂交后代变异明
CD40及其受体CD40L(CD154)是免疫应答中一对极其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CD40信号激发后通过MAPK (JNK、ERK、p38)途径、PI3K的级联反应及NF-kB和STAT途径等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存活、凋亡、转化、细胞免疫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JAK-STAT信号通路是STAT3众多信号通路中最直接和研究较为深入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