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赏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要老师真正做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中赏识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评价着学生,学生也期待着教师中肯的评价,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评价语言,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赏识学生,从而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教育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对学生出色的表现送上喝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很难预设的,它是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随机生成的。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交流讨论时,要学会倾听,能在瞬间抓住学生话语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并用充满激情的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赞赏,从而点燃学生后续学习的火种。
在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分享完毕自己喜欢的美句“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趁势为她喝彩:“听,这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你朗读水平的最好肯定。读得太妙了,你读出了安塞腰鼓的那份无拘无束,读出了安塞腰鼓响起时那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读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以后,每当朗读时,许多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
学习鲁迅散文《风筝》时,我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题。学生纷纷发言,热情很高。我顺势鼓励:“大家都能从文章内容的理解中把握主题,我希望同学们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认识”。这时,我发现了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不时向我望来,低头又抬头。这是一个基础不好的女生。我猜想她一定有话想说而又担心说错。于是当她的目光再次与我相接之时,我面带微笑,示意她主动发言。终于她站起来了:“我觉得风筝是自由的象征,它能在空中飞翔,而弟弟手制的风筝却被踏毁了,这表明弟弟内心自由的天地也被毁了,文章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这确是一个创新的认识!”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并及时表扬鼓励:“宋燕同学有着一颗敏锐的心,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真是一大进步!以后把更多的见解告诉我们,好吗?”话未完就赢来了一片掌声。后来,宋燕语文课上经常积极主动发言,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对学生微小的进步给予赏识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喜爱每一个孩子,并注重随机教育,发现其微小的进步,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孩子,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最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最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为老师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学生在课堂上把问题回答不完美甚至完全回答不出时,最怕教师用轻视、忽视、讥笑、责罚等态度对待他,如果我们能用谅解、关怀和赏识的态度去肯定学生的动机、努力和善意,就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在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同时不断地超越自我。
辛力是一位智障学生,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考试几乎都是0分。每节课他都把自己排斥在外,他总是显得那么孤独、那么无助。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简单的抢答题,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抢答,其间,我发现了一双胆怯的眼睛和一只怯怯举起的手,是他!我稍一迟疑,便指名请了他回答,可他所问非所答,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用微笑的眼神制止了学生,然后走到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说:“辛力,祝贺你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你非常勇敢地举手了,老师为你高兴!”这时,我看到他眼神中有一丝光芒在闪现,嘴角还扬起了一丝微笑,其他学生也静了下来,然后鼓励他的掌声经久不息。事后,我庆幸自己的灵机一动,既使一位自卑到了极点的学生萌发了信心,又使其他学生学会了尊重、理解和鼓励他人。
二、在作业批改的书面评价中赏识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希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巨大动力。”作业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知识对错的判断,它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媒介,充满赏识的评语不仅能在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上产生良好的影响,也可以在如何做人、如何对待工作上给学生以示范。
李涛是班里一位非常调皮的学生,对他的批评总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总感觉他对我有意见。可有一次,他在一次以“责任”为题的作文中热情地赞扬了我,说我是负责任的好老师。看后我既欣慰又内疚,在他作文纸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段话:“很高兴,作为经常批评你的老师,还能走进你的作文,得到你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我很愧疚,由于我的急躁和偏见,造成了对你的不够信任,如果我对你多几次微笑,多几鼓励,我想现在的你会非常出色!但我愿意从现在开始避免急躁抛开偏见,做一个好老师。之后,他上课表现很好,也开始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写作文,也喜欢学习了。
三?在学生的每一步发展中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作为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赏识,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从潜意识中发现自己有着很优秀的一面,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会做得非常好。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的方法也不近相同。有的需要搀扶,有的需要鼓励、区别对待,让他们从不同的目标开始,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心理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学生最大的满足是学业上的收获。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在每课学习之前列出本课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由低到高并带有不同的分值。学生达到了哪项目标,就会得到一张相应分值的分值卡。并把学生按差异分成不同的组,在本组中评出周冠军?月冠军和年冠军。“一份童心,一片天”,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一个“赏”字,充满关心,充满爱护,充满激励,充满希望?
赏识教育使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赏识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尽量为孩子创设一种生活?学习的和谐环境,即赏识的环境,让孩子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中幸福快乐地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中赏识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评价着学生,学生也期待着教师中肯的评价,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评价语言,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赏识学生,从而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教育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对学生出色的表现送上喝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很难预设的,它是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随机生成的。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交流讨论时,要学会倾听,能在瞬间抓住学生话语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并用充满激情的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赞赏,从而点燃学生后续学习的火种。
在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分享完毕自己喜欢的美句“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趁势为她喝彩:“听,这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你朗读水平的最好肯定。读得太妙了,你读出了安塞腰鼓的那份无拘无束,读出了安塞腰鼓响起时那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读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以后,每当朗读时,许多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
学习鲁迅散文《风筝》时,我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题。学生纷纷发言,热情很高。我顺势鼓励:“大家都能从文章内容的理解中把握主题,我希望同学们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认识”。这时,我发现了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不时向我望来,低头又抬头。这是一个基础不好的女生。我猜想她一定有话想说而又担心说错。于是当她的目光再次与我相接之时,我面带微笑,示意她主动发言。终于她站起来了:“我觉得风筝是自由的象征,它能在空中飞翔,而弟弟手制的风筝却被踏毁了,这表明弟弟内心自由的天地也被毁了,文章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这确是一个创新的认识!”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并及时表扬鼓励:“宋燕同学有着一颗敏锐的心,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真是一大进步!以后把更多的见解告诉我们,好吗?”话未完就赢来了一片掌声。后来,宋燕语文课上经常积极主动发言,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对学生微小的进步给予赏识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喜爱每一个孩子,并注重随机教育,发现其微小的进步,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孩子,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最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最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为老师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学生在课堂上把问题回答不完美甚至完全回答不出时,最怕教师用轻视、忽视、讥笑、责罚等态度对待他,如果我们能用谅解、关怀和赏识的态度去肯定学生的动机、努力和善意,就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在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同时不断地超越自我。
辛力是一位智障学生,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考试几乎都是0分。每节课他都把自己排斥在外,他总是显得那么孤独、那么无助。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简单的抢答题,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抢答,其间,我发现了一双胆怯的眼睛和一只怯怯举起的手,是他!我稍一迟疑,便指名请了他回答,可他所问非所答,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用微笑的眼神制止了学生,然后走到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说:“辛力,祝贺你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你非常勇敢地举手了,老师为你高兴!”这时,我看到他眼神中有一丝光芒在闪现,嘴角还扬起了一丝微笑,其他学生也静了下来,然后鼓励他的掌声经久不息。事后,我庆幸自己的灵机一动,既使一位自卑到了极点的学生萌发了信心,又使其他学生学会了尊重、理解和鼓励他人。
二、在作业批改的书面评价中赏识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希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巨大动力。”作业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知识对错的判断,它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媒介,充满赏识的评语不仅能在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上产生良好的影响,也可以在如何做人、如何对待工作上给学生以示范。
李涛是班里一位非常调皮的学生,对他的批评总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总感觉他对我有意见。可有一次,他在一次以“责任”为题的作文中热情地赞扬了我,说我是负责任的好老师。看后我既欣慰又内疚,在他作文纸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段话:“很高兴,作为经常批评你的老师,还能走进你的作文,得到你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我很愧疚,由于我的急躁和偏见,造成了对你的不够信任,如果我对你多几次微笑,多几鼓励,我想现在的你会非常出色!但我愿意从现在开始避免急躁抛开偏见,做一个好老师。之后,他上课表现很好,也开始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写作文,也喜欢学习了。
三?在学生的每一步发展中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作为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赏识,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从潜意识中发现自己有着很优秀的一面,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会做得非常好。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的方法也不近相同。有的需要搀扶,有的需要鼓励、区别对待,让他们从不同的目标开始,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心理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学生最大的满足是学业上的收获。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在每课学习之前列出本课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由低到高并带有不同的分值。学生达到了哪项目标,就会得到一张相应分值的分值卡。并把学生按差异分成不同的组,在本组中评出周冠军?月冠军和年冠军。“一份童心,一片天”,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一个“赏”字,充满关心,充满爱护,充满激励,充满希望?
赏识教育使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赏识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尽量为孩子创设一种生活?学习的和谐环境,即赏识的环境,让孩子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中幸福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