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困境
(一)家庭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素材,学生存留的零散片段的生物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得不到重视
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为未来即孩子们创造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再加上我国特有的双职工的社会现状,每个家庭都尽早创造条件发展孩子的兴趣。而幼小生命体对生命本身的兴趣往往更大!社会与国家机构也不予余力地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海底小纵队》纵横水域,让孩子们了解了目前的社会栋梁都不知道的水熊虫、雪茄鲛等动物的各种特点;《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国家地理杂志》等纪录片将生物专业人员都不知道的小知识在孩童间广泛传播。由于人体遗忘的特点、人类接收视频信息缺乏整体性特点、人类幼体理解力相对较低的特点,再加上孩子们的贫乏知识储备,使他们在接收信息时只留下了整体中的只言片语,并以孩童超强的记忆力,长期存留下来,造成初中学生自认为老师讲的现象他都知道的假象。而老师不过是利用生物学事实材料来概括更高层级的生物学概念。
(二)减数分裂过程、细胞结构之类的知识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作用甚微,甚至无效,学习生物学的意义何在
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生有策略地选择更有实际意义的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相较而言缺乏实际意义的学科——生物学就应该有其他的学习意义,才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可初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他们来说,如果不考试的学科,学起来就是没意义的。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全面发展肯定是最好的,可是面临时间有限、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孩子精力有限等等限制性因素时,他们也不得不对现实妥协。对多数家长、学生,甚至教育同行来说,初中生物最大的作用是繁重课业中难得的放松的时间。深度学习?孩子们连动动脑子、独立思考都不愿意,只想好好放松放松。
(三)生物科学多用语言文字说理,表现出极强的文科特点,却深埋着理性思维的内核
翻开数、理、化、生这几门公认的理科课本,前三者教材正文中满是符号、字母、公式,唯有生物学教科书满是文字。家长、学生认为满是文字的学科应该是文科,文科的主要学习方法首先是大量的记忆,在记忆大量的文本材料,就可以达成大部分学习目标。可是生物学是用精准语言描述特定规律或逻辑关系的学科,单靠记忆,是很容易出问题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的方法策略都涉及核心素质的内涵与外延。
二、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深层学习的方法策略
(一)深挖生物学事实、概念的内在联系,丰富课堂教学素材,磨砺科学思维
以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为例:该过程涉及到一个生物学事实(实验),一个数学公式,一个物理学规律,才能建立呼吸概念,呼吸运动发生的逻辑顺序。在教学伊始,先以肺泡切片标本的制作与观察,展示出生物学事实:肺泡切片中肺泡壁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没有成束的肌肉细胞。教师在叙述中表明这个实验的重复性结果一致,让学生概括出人类呼吸概念的内涵:人体的肺不能主动呼吸。再通过模型展现物理学规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则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则压强减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生物学事实:肺的形状,并思考肺的容积基本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在分别分析肺的高应该由那种生物学器官决定,膈。膈这个器官主要由哪些组织构成?学生仿照肺内组织的检验,很容易设计膈切片制作和观察的实验来验证,膈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关注膈中肌纤维的走向,学生可以概括出膈肌要运动,主要是膈肌顶部上升和下降,那么这两种运动与膈中肌肉组织的状态间又有怎样的规律呢?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与膈肌周边的距离应该缩小,要缩小距离,说明向上凸起的膈肌顶部只能下降,膈肌顶部下降,则肺的高度增加,在底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肺的容积就增大。使用已经得到的物理学规律,容積扩大,则肺内气压相对外界气压变小,外界气体就会被压入肺内,即吸气!
该过程中涉及概括与归纳,演绎与推理,在逻辑过程中设计实施实验,并用实验结果与结论帮助形成概念。
(二)在生物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提炼生命系统观念,形成与之对应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致力于将每个章节的知识与其他章节的知识连在一起,人体的每个系统、每个器官、每种组织、每个细胞都不能独立存活于世,在每一章节,老师都力求展示人体结构的系统性,哪怕人体结构不完整,也具有的系统性。
(三)连线社会热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承担社会责任
深层学习强调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连线社会时务,就是最好的深层学习素材,而这在社会事务中涉及生物学知识的真不少,今天就举两个实例加以说明。现代人注重健康,家中都备有豆浆机、果汁机的小家电,可前两年,市面上出现一种“破壁机”,价格明显高于同等级的豆浆机等,它号称自己能打碎细胞壁,使食物中的营养能最大限度释放。连线这样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植物学细胞部分知识,分析有没有必要买“破壁机”,为什么?你认为“破壁机”的价格合适吗?孩子们对此发表了不同意见,明显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广泛的联系了相关知识,并用于佐证自己的观点。
三、学情反馈与教师反思
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阐述,是从4个方面来展开的。它们分别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通过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与深层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初中生物课堂上呈现的困境,笔者所接触的班级中,不少学生明显对科学思维、探究类及涉及社会责任的课堂内容更感兴趣,因为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还发现,将学习任务与上述方法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但对教师备课来说,需要准备得内容则更加丰富,且对学生反馈的情境预设也更多,这种大量的备课,需要备课组内老师们的通力合作才行!
(一)家庭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素材,学生存留的零散片段的生物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得不到重视
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为未来即孩子们创造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再加上我国特有的双职工的社会现状,每个家庭都尽早创造条件发展孩子的兴趣。而幼小生命体对生命本身的兴趣往往更大!社会与国家机构也不予余力地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海底小纵队》纵横水域,让孩子们了解了目前的社会栋梁都不知道的水熊虫、雪茄鲛等动物的各种特点;《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国家地理杂志》等纪录片将生物专业人员都不知道的小知识在孩童间广泛传播。由于人体遗忘的特点、人类接收视频信息缺乏整体性特点、人类幼体理解力相对较低的特点,再加上孩子们的贫乏知识储备,使他们在接收信息时只留下了整体中的只言片语,并以孩童超强的记忆力,长期存留下来,造成初中学生自认为老师讲的现象他都知道的假象。而老师不过是利用生物学事实材料来概括更高层级的生物学概念。
(二)减数分裂过程、细胞结构之类的知识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作用甚微,甚至无效,学习生物学的意义何在
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生有策略地选择更有实际意义的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相较而言缺乏实际意义的学科——生物学就应该有其他的学习意义,才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可初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他们来说,如果不考试的学科,学起来就是没意义的。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全面发展肯定是最好的,可是面临时间有限、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孩子精力有限等等限制性因素时,他们也不得不对现实妥协。对多数家长、学生,甚至教育同行来说,初中生物最大的作用是繁重课业中难得的放松的时间。深度学习?孩子们连动动脑子、独立思考都不愿意,只想好好放松放松。
(三)生物科学多用语言文字说理,表现出极强的文科特点,却深埋着理性思维的内核
翻开数、理、化、生这几门公认的理科课本,前三者教材正文中满是符号、字母、公式,唯有生物学教科书满是文字。家长、学生认为满是文字的学科应该是文科,文科的主要学习方法首先是大量的记忆,在记忆大量的文本材料,就可以达成大部分学习目标。可是生物学是用精准语言描述特定规律或逻辑关系的学科,单靠记忆,是很容易出问题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的方法策略都涉及核心素质的内涵与外延。
二、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深层学习的方法策略
(一)深挖生物学事实、概念的内在联系,丰富课堂教学素材,磨砺科学思维
以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为例:该过程涉及到一个生物学事实(实验),一个数学公式,一个物理学规律,才能建立呼吸概念,呼吸运动发生的逻辑顺序。在教学伊始,先以肺泡切片标本的制作与观察,展示出生物学事实:肺泡切片中肺泡壁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没有成束的肌肉细胞。教师在叙述中表明这个实验的重复性结果一致,让学生概括出人类呼吸概念的内涵:人体的肺不能主动呼吸。再通过模型展现物理学规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则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则压强减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生物学事实:肺的形状,并思考肺的容积基本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在分别分析肺的高应该由那种生物学器官决定,膈。膈这个器官主要由哪些组织构成?学生仿照肺内组织的检验,很容易设计膈切片制作和观察的实验来验证,膈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关注膈中肌纤维的走向,学生可以概括出膈肌要运动,主要是膈肌顶部上升和下降,那么这两种运动与膈中肌肉组织的状态间又有怎样的规律呢?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与膈肌周边的距离应该缩小,要缩小距离,说明向上凸起的膈肌顶部只能下降,膈肌顶部下降,则肺的高度增加,在底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肺的容积就增大。使用已经得到的物理学规律,容積扩大,则肺内气压相对外界气压变小,外界气体就会被压入肺内,即吸气!
该过程中涉及概括与归纳,演绎与推理,在逻辑过程中设计实施实验,并用实验结果与结论帮助形成概念。
(二)在生物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提炼生命系统观念,形成与之对应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致力于将每个章节的知识与其他章节的知识连在一起,人体的每个系统、每个器官、每种组织、每个细胞都不能独立存活于世,在每一章节,老师都力求展示人体结构的系统性,哪怕人体结构不完整,也具有的系统性。
(三)连线社会热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承担社会责任
深层学习强调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连线社会时务,就是最好的深层学习素材,而这在社会事务中涉及生物学知识的真不少,今天就举两个实例加以说明。现代人注重健康,家中都备有豆浆机、果汁机的小家电,可前两年,市面上出现一种“破壁机”,价格明显高于同等级的豆浆机等,它号称自己能打碎细胞壁,使食物中的营养能最大限度释放。连线这样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植物学细胞部分知识,分析有没有必要买“破壁机”,为什么?你认为“破壁机”的价格合适吗?孩子们对此发表了不同意见,明显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广泛的联系了相关知识,并用于佐证自己的观点。
三、学情反馈与教师反思
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阐述,是从4个方面来展开的。它们分别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通过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与深层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初中生物课堂上呈现的困境,笔者所接触的班级中,不少学生明显对科学思维、探究类及涉及社会责任的课堂内容更感兴趣,因为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还发现,将学习任务与上述方法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但对教师备课来说,需要准备得内容则更加丰富,且对学生反馈的情境预设也更多,这种大量的备课,需要备课组内老师们的通力合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