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扶贫一直是广西省扶贫工作的主思路,但是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如何更进一步的利用产业扶贫这一强有力的工具,拿下广西省扶贫攻坚战的胜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产业扶贫的意义和重要性着手,以富川县实践工作为例,来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以期为广西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扶贫;田林县;新模式
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目前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来说发展的方式有很多,但为什么目前将产业扶贫作为一个重点呢?首先,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些贫困地区一直以来靠传统农业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这些地方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因此国家扶贫资金到了地方上要求将其中70%左右用于产业扶贫。其次,产业扶贫实践效果显著。广西省作为贫困大省,对产业扶贫模式进行探析还是很有意义的。
一、富川县产业扶贫现状
近几年富川县将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在推进,而且成绩比较突出,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富川县的支柱产业有脐橙、生猪、烟草、蔬菜、高产油茶、中药材等,产业扶贫效果很好:2011年,富川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都由2009年的3444元提升人均4068元,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但是富川县省产业扶贫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有产品没资金
传统农业做了那么长时间,有不少产品如蔬菜、水果、中草药、养猪等等都适合做,但确实没有钱,这些贫困地区之前连解决温饱都有问题。国家的扶贫资金逐年加大力度,但是到下面就没有那么多了,从农民自身来说,靠原始积累很困难。从国家相关扶贫金融政策看,小额贷款是个好方式,但是小额贷款对生活在最底层的贫困户来说还是贷不上,即便有的专业户要贷也有难度,因为小额贷款规定1、2年内就要还,可是你要种水果,一年不能挂果,不会有效益,就还不上。比如种脐橙要四年才能挂果,小额贷款没有那么长时间。商业性贷款要抵押,贫困户没有可供抵押的东西。扶贫资金现在整合难度很大,因为一整合就违法,各部门有严格的资金投向规定。
(二)有人力没技术
人力资源很丰富,贫困人口比重大,富川县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48%。受教育程度低,平均每人受教育程度只有4.5年。有个农民到外面打工回家,用自己多年积蓄办了个养猪场,因为不懂养猪技术,把猪养死了,一夜之间把多年攒的钱都赔了。种植户和养殖户普遍都存在缺乏现代种养殖技术的情况。
(三)有产业没产业链
贫困县现在产业的基本雏形做出来了,但产业趋同情况严重,恶性竞争。产业很雷同的,大部分都是种菜、种水果、中草药、养猪,产业缺乏特色。有的产品量很大,富川县的脐橙量都比较大,但都只有初级产品,没有深加工,在产业没有链条上只有第一个链条,没有后续加工链条。蔬菜、水果都有季节性,放的时间很短,没有加工就存储不了。即便有一些小的企业,但规模都比较小,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组织化程度低,分散农户面对市场,风险也很大。
(四)有品牌没名牌
在实践过程中也出了一些品牌,但知名度低。比如富川县准备将自己打造成“中国脐橙之乡”,但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江西的赣南,广西的桂林和柳州,湖南新宁资兴宜章,湖北秭归,重庆奉节及四川眉山等十几个县,都决心将自己打造成“中国脐橙之乡”,怎样才能做出特色与此不同呢?
(五)有利益没机制
产业扶贫,农民增收。一些企业落户村里,农民也确实受益了。比如出租土地给企业,能得到一些出租费;或者承担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事,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机制不完善。
没有企业的村子农民各自为政。有企业的村子,多数企业与农户还是一种松散的买断关系。签订合同也缺乏履行保证机制,农产品价高时农民不愿意出售,价低时企业违约压价收购,双方互不信任。公司+农户合同缺乏约束力,双方利益关系不稳定。调研中有的企业就反映,公司给农民提供技术,提供种羊,最后公司收购。但是有的农民过一段时间就告诉公司说把羊养死了,也有把羊卖了或者吃了的。这样农民得不到好处,企业也受损。
二、产业扶贫路径探究
产业扶贫成功的机遇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科学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和循环经济,因此能够带动无污染绿色产业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民变市民,随着人口的聚集,一方面对特色农产品会有强劲的需求,另一方面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转移出来。现在富川县的城市化率只有20%左右。与中国平均城市化率超过50%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随后的几年富川可能城市化会有大的推进和发展。有人提出产业扶贫的钱能不能拿来修路,目前肯定不行,因为产业扶贫的资金也非常紧张。如果要修路,资金量会很大,目前达不到,因此能否考虑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让一些村民适当向比较大的城镇集中。
产业扶贫的思路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现阶段产业扶贫的方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或其他组织的参与,公司+农户是基本形式,在实践中农民还发明了很多的派生形式,如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公司+农户+党支部、公司+农户+妇联,各种形式都很好。
因此,产业扶贫应该可持续发展,针对富川和威宁的具体情况,产业扶贫建议如下:
(一)特殊地区应该有特殊政策
富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根据地。属于典型的欠发达民族地区,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靠自身积累发展难度很大。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特殊地区应该实施特殊政策。2020年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没有他们的小康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小康。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贫困地区农民企业发展基金,让他们能够将产业先做起来。其次,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倾斜。对于特困地区,该支持的还要继续大力支持。从政策性金融、小额贷款、商业金融到合作金融都可以实现有区别的倾斜。最后,整合好现有的政策。学习和利用好中央和地方的各类优惠扶持政策,能够为当地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发挥市场的力量,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是当地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
做什么样的产业,应该尊重农民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一是建立初加工、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工企业要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建立合作社,以免企业赚钱农民吃亏。三是将大企业扶贫、对口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
(三)注重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把品牌打造成名牌
对于知名度低的产品劣势,要循序渐进地打造品牌。然后再将品牌塑造成名牌。首先,树立品牌意识。将特色、生态产品进行整合注册。富川的脐橙、苹果、梨等绿色生态农产品。
其次,将品牌打造成名牌。学习市场营销方法,将特产适时申报地区和国家著名商标以及中国农产品著名品牌。
(四)完善利益机制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应该让企业和农户都成为受益者。而不是某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首先,合作化。在农村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让其能够运转起来。这样就会更好地保护农户利益。其次,逐步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一方面严格执行企业和农户签订的合同,让其成为真正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另一方面让贫困户能够真正分享产业扶贫的利益。比如可采用多种方式实行农业产业化,如出租土地,多种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让农户的土地入股等方式,使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户真正成为产业化扶贫的受益者。
第五,大力培训贫困农民。让农民成为“明白人”,并有一技之长,能够顺利就业和创业。(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关键词:产业扶贫;田林县;新模式
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目前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来说发展的方式有很多,但为什么目前将产业扶贫作为一个重点呢?首先,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些贫困地区一直以来靠传统农业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这些地方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因此国家扶贫资金到了地方上要求将其中70%左右用于产业扶贫。其次,产业扶贫实践效果显著。广西省作为贫困大省,对产业扶贫模式进行探析还是很有意义的。
一、富川县产业扶贫现状
近几年富川县将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在推进,而且成绩比较突出,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富川县的支柱产业有脐橙、生猪、烟草、蔬菜、高产油茶、中药材等,产业扶贫效果很好:2011年,富川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都由2009年的3444元提升人均4068元,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但是富川县省产业扶贫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有产品没资金
传统农业做了那么长时间,有不少产品如蔬菜、水果、中草药、养猪等等都适合做,但确实没有钱,这些贫困地区之前连解决温饱都有问题。国家的扶贫资金逐年加大力度,但是到下面就没有那么多了,从农民自身来说,靠原始积累很困难。从国家相关扶贫金融政策看,小额贷款是个好方式,但是小额贷款对生活在最底层的贫困户来说还是贷不上,即便有的专业户要贷也有难度,因为小额贷款规定1、2年内就要还,可是你要种水果,一年不能挂果,不会有效益,就还不上。比如种脐橙要四年才能挂果,小额贷款没有那么长时间。商业性贷款要抵押,贫困户没有可供抵押的东西。扶贫资金现在整合难度很大,因为一整合就违法,各部门有严格的资金投向规定。
(二)有人力没技术
人力资源很丰富,贫困人口比重大,富川县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48%。受教育程度低,平均每人受教育程度只有4.5年。有个农民到外面打工回家,用自己多年积蓄办了个养猪场,因为不懂养猪技术,把猪养死了,一夜之间把多年攒的钱都赔了。种植户和养殖户普遍都存在缺乏现代种养殖技术的情况。
(三)有产业没产业链
贫困县现在产业的基本雏形做出来了,但产业趋同情况严重,恶性竞争。产业很雷同的,大部分都是种菜、种水果、中草药、养猪,产业缺乏特色。有的产品量很大,富川县的脐橙量都比较大,但都只有初级产品,没有深加工,在产业没有链条上只有第一个链条,没有后续加工链条。蔬菜、水果都有季节性,放的时间很短,没有加工就存储不了。即便有一些小的企业,但规模都比较小,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组织化程度低,分散农户面对市场,风险也很大。
(四)有品牌没名牌
在实践过程中也出了一些品牌,但知名度低。比如富川县准备将自己打造成“中国脐橙之乡”,但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江西的赣南,广西的桂林和柳州,湖南新宁资兴宜章,湖北秭归,重庆奉节及四川眉山等十几个县,都决心将自己打造成“中国脐橙之乡”,怎样才能做出特色与此不同呢?
(五)有利益没机制
产业扶贫,农民增收。一些企业落户村里,农民也确实受益了。比如出租土地给企业,能得到一些出租费;或者承担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事,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机制不完善。
没有企业的村子农民各自为政。有企业的村子,多数企业与农户还是一种松散的买断关系。签订合同也缺乏履行保证机制,农产品价高时农民不愿意出售,价低时企业违约压价收购,双方互不信任。公司+农户合同缺乏约束力,双方利益关系不稳定。调研中有的企业就反映,公司给农民提供技术,提供种羊,最后公司收购。但是有的农民过一段时间就告诉公司说把羊养死了,也有把羊卖了或者吃了的。这样农民得不到好处,企业也受损。
二、产业扶贫路径探究
产业扶贫成功的机遇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科学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和循环经济,因此能够带动无污染绿色产业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民变市民,随着人口的聚集,一方面对特色农产品会有强劲的需求,另一方面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转移出来。现在富川县的城市化率只有20%左右。与中国平均城市化率超过50%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随后的几年富川可能城市化会有大的推进和发展。有人提出产业扶贫的钱能不能拿来修路,目前肯定不行,因为产业扶贫的资金也非常紧张。如果要修路,资金量会很大,目前达不到,因此能否考虑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让一些村民适当向比较大的城镇集中。
产业扶贫的思路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现阶段产业扶贫的方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或其他组织的参与,公司+农户是基本形式,在实践中农民还发明了很多的派生形式,如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公司+农户+党支部、公司+农户+妇联,各种形式都很好。
因此,产业扶贫应该可持续发展,针对富川和威宁的具体情况,产业扶贫建议如下:
(一)特殊地区应该有特殊政策
富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根据地。属于典型的欠发达民族地区,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靠自身积累发展难度很大。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特殊地区应该实施特殊政策。2020年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没有他们的小康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小康。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贫困地区农民企业发展基金,让他们能够将产业先做起来。其次,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倾斜。对于特困地区,该支持的还要继续大力支持。从政策性金融、小额贷款、商业金融到合作金融都可以实现有区别的倾斜。最后,整合好现有的政策。学习和利用好中央和地方的各类优惠扶持政策,能够为当地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发挥市场的力量,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是当地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
做什么样的产业,应该尊重农民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一是建立初加工、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工企业要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建立合作社,以免企业赚钱农民吃亏。三是将大企业扶贫、对口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
(三)注重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把品牌打造成名牌
对于知名度低的产品劣势,要循序渐进地打造品牌。然后再将品牌塑造成名牌。首先,树立品牌意识。将特色、生态产品进行整合注册。富川的脐橙、苹果、梨等绿色生态农产品。
其次,将品牌打造成名牌。学习市场营销方法,将特产适时申报地区和国家著名商标以及中国农产品著名品牌。
(四)完善利益机制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应该让企业和农户都成为受益者。而不是某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首先,合作化。在农村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让其能够运转起来。这样就会更好地保护农户利益。其次,逐步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一方面严格执行企业和农户签订的合同,让其成为真正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另一方面让贫困户能够真正分享产业扶贫的利益。比如可采用多种方式实行农业产业化,如出租土地,多种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让农户的土地入股等方式,使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户真正成为产业化扶贫的受益者。
第五,大力培训贫困农民。让农民成为“明白人”,并有一技之长,能够顺利就业和创业。(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