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银幕上青春成风,种种怀旧、励志、臆想的青春纷至沓来,《青春派》或许是其中距离当下现实最近的一部。故事从高考前5天拍毕业照时开始。一个叫居然的男孩对女孩公开表白,对一部表现高中校园生活的国产片来说,算不上颠覆,但能够让人滋生出一些“不大一样”的美妙期待。接下来的故事有点老套:在居然母亲的干预下,这段美好情感迅速呈现出脆弱的一面,之后便是居然为了能与女孩“在一起”的种种挣扎和努力。这一叙事动机的确立,一方面试图消解掉高考过多的严肃性和负重感,另一方面又便于对此后一年间发生的故事进行表述。
对于内地青少年来说,高考的话题无论如何都能戳中人们心窝,而影片对于高考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观众对于影片的认同感。恰恰在这方面,影片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却难以找到一个能够在现实中让各方面信服的落点。居然一开始作为一个高考叛逆者形象出现,青春的冲动和高考这一行为背后所潜藏的成人世界逻辑的冲突,是性情和利害之争,也是一部青春片能否真正洞彻心扉的关键所在。两次“泰戈尔说过”的前后对应,貌似很工整,从居然那种孩子气的浪漫过渡到对撒老师“既恨又爱”的表达,勾连起成长的心路历程,但仔细推敲下,那些转变的节点并不是那么牢靠。
转变的直接因素自然是居然在一厢情愿的爱情关系中被抛弃,为此影片用了一大组蒙太奇来表现他的失恋症候——在社团的排练场上痛哭或哀嚎、在飞奔的足球上发泄愤懑,自然也难免地让他无缘无故地和潜在的情敌拳脚相向……其余的,便是由于高考而带来的人物周边关系的变化。在成长的分岔路口,有富二代无所事事的陪读,也有寒窗学子挑灯夜战试图改变自身命运的拼搏,这些个体性的选择,并不足以促发居然做出心态上的巨大转变。而且这些人物被集中于一个宿舍之中,又没有充分的篇幅去走进每个人的内心,多少显得脸谱化。居然父母之间若有似无的婚姻危机,也更像是为居然的转变精心编排的一出戏,而缺少更多真正心灵上的沟通与争辩。影片刻画最成功的角色无疑是秦海璐饰演的撒老师,笔墨不多,但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这对秦海璐来说毫无难度,她那些关于“拼爹不成还不拼自己”的话语如若发生在现实中想必要遭受更大的争议。
据说影片是一个命题作文。为了真实呈现当今中学生的生活,导演刘杰曾经在北京某所重点中学蹲点数月,这一举动自然受益匪浅。至少影片中没有以往那种好学生与坏学生之间的截然分野,那些耍宝的举动、鬼马的语言,都在尝试拉近与当下中学生的距离,但有些东西注定很难改变,人到中年的心态仍然会在不期之间流露出来。青春片绝非自传片,但必然需要超乎其他类型的自我情感代入,即便卯足了劲儿想要以平视的姿态去描摹当下的校园生活,但是否发自内心,一望便知。对于刘杰来说,他已经极尽努力想要将一部命题作文拍得尽可能生猛一些,但用过了劲儿反倒浮夸。电影和青春一样,都不需要矫饰。
对于内地青少年来说,高考的话题无论如何都能戳中人们心窝,而影片对于高考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观众对于影片的认同感。恰恰在这方面,影片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却难以找到一个能够在现实中让各方面信服的落点。居然一开始作为一个高考叛逆者形象出现,青春的冲动和高考这一行为背后所潜藏的成人世界逻辑的冲突,是性情和利害之争,也是一部青春片能否真正洞彻心扉的关键所在。两次“泰戈尔说过”的前后对应,貌似很工整,从居然那种孩子气的浪漫过渡到对撒老师“既恨又爱”的表达,勾连起成长的心路历程,但仔细推敲下,那些转变的节点并不是那么牢靠。
转变的直接因素自然是居然在一厢情愿的爱情关系中被抛弃,为此影片用了一大组蒙太奇来表现他的失恋症候——在社团的排练场上痛哭或哀嚎、在飞奔的足球上发泄愤懑,自然也难免地让他无缘无故地和潜在的情敌拳脚相向……其余的,便是由于高考而带来的人物周边关系的变化。在成长的分岔路口,有富二代无所事事的陪读,也有寒窗学子挑灯夜战试图改变自身命运的拼搏,这些个体性的选择,并不足以促发居然做出心态上的巨大转变。而且这些人物被集中于一个宿舍之中,又没有充分的篇幅去走进每个人的内心,多少显得脸谱化。居然父母之间若有似无的婚姻危机,也更像是为居然的转变精心编排的一出戏,而缺少更多真正心灵上的沟通与争辩。影片刻画最成功的角色无疑是秦海璐饰演的撒老师,笔墨不多,但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这对秦海璐来说毫无难度,她那些关于“拼爹不成还不拼自己”的话语如若发生在现实中想必要遭受更大的争议。
据说影片是一个命题作文。为了真实呈现当今中学生的生活,导演刘杰曾经在北京某所重点中学蹲点数月,这一举动自然受益匪浅。至少影片中没有以往那种好学生与坏学生之间的截然分野,那些耍宝的举动、鬼马的语言,都在尝试拉近与当下中学生的距离,但有些东西注定很难改变,人到中年的心态仍然会在不期之间流露出来。青春片绝非自传片,但必然需要超乎其他类型的自我情感代入,即便卯足了劲儿想要以平视的姿态去描摹当下的校园生活,但是否发自内心,一望便知。对于刘杰来说,他已经极尽努力想要将一部命题作文拍得尽可能生猛一些,但用过了劲儿反倒浮夸。电影和青春一样,都不需要矫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