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跳远运动员成材规律及影响因素的训练因素和家庭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跳远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跳远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项目,因此,除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外,还需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合理化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关键词 青少年 跳远 成材规律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前言
跳远运动是田径项目中一项集跑跳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有人把跳远称为水平跳跃。而跳远技术的好坏,也就决定了跳远水平的高低。众所周知,跳远技术的核心是助跑与起跳技术,掌握该技术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能在保持高速度的前提下,自然、快速地进行起跳。我国优秀的竞技人材为国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有些方面我们国家跟国外的运动员相比之下还是有些欠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针对跳远青少年在实际训练中碰到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目的旨在对青少年成材运动员顺利成材的因素了解与研究,学习技术和理论知识。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中期刊网近几年的有关跳远运动员的文献进行查阅;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了解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访谈法:对自己的学习所在地的学校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训练与选材的方法。
3.逻辑分析法:对所掌握的资料和调查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指出在跳远运动员成材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如何对训练因素和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
跳远运动的青少年。
三、结果与分析
(一)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因素研究内容
在跳远的训练中,训练的不仅是身体素质,还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屈的意志。因而,要采用多重的训练方法。如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尽量避免运动员的厌倦情绪,使他们能够在兴奋的新情绪下达到训练的目的。培养运动员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意志品质和毅力,还有利于运动员打破“极限”提高成绩。
1.跳远运动员训练的主要内容
(1)身体素质训练。众所周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决定着运动水平的高低。身体素质训练是运动项目训练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运动专项的不同要求运动员具备的身体素质特点不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跳远运动员要达到世界水平,仅依靠某种特别强的能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如专项的基础耐力,有力的冲刺速度及柔韧、协调性和力量素质,专项身体素质扎实了,专项基础才稳定,高水平的专项训练才能得到保证。人们往往只注重对训练方法、训练量、强度、密度及训练手段组合的研究上,忽视了对身体训练的作用,尤其是忽视了与专项运动能力融为一体的专门身体素质训练。跳远训练中,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和游戏方式提高体能和协调能力,经常采用跳台阶,爬楼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练习仰卧起坐发展腰部力量,通过俯卧撑、摆臂练习发展上肢力量。严格遵循身体素质与运动机能能力互相促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才能有效地达到逐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目的。
(2)速度和力量训练。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素质之一,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得到优异成绩的基础。速度和力量素质是发展和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和专项训练水平。
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跳远所需要的力量基本上属于速度性力量。但长期以来在跳远项目上力量训练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各种杠铃练习,负杠铃的一些跳跃练习在其基础上有些改进但与专项结合相差甚远。在跳远比赛中,不仅要跑的快,而且踏板还要准确。跳远运动员一般要跳6次,这就要求运动员反复发挥持续高速跑的能力。在平时训练中发展速度和力量的主要方法可以采用短距离反复跑、行进间跑、定距变速跑、全程助跑、及超全程跑等来发展速度。可以采用杠铃高翻、深蹲、半蹲、硬拉等手段,提高肌肉最大力量。
2.跳远运动员训练的主要方法
(1)助跑感知训练。练习助跑的节奏,可以把自己助跑的距离划分成3个阶段,并做上3个标志物(以35米距离为例),第一个标志物在起跑后8米进入加速阶段,第二标志物放置途中20米处为保持速度阶段,第三个标志物距起跳点7米左右为进入起跳阶段,进行反复的练习体会节奏感和速度感后除去标志物,让运动员回忆当时感觉,再进行多次重复练习一直到能踏准标志物为止。
(2)增强视觉判断的能力练习。为了较好的克服视觉的误差,可采用扩大踏跳区域在缩小踏跳区域的练习,做法是先用粉笔一类比较明显的标志物将踏跳区域扩大为跳板的2到3倍,使起跳区比较明显,反复练习中慢慢缩小直至和踏板一样大小,这样既可以减小视觉造成的误差,还可以起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避免害怕上板,害怕犯规的现象发生,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和提高助跑准确性。
(3)增强对助跑节奏感觉敏锐度的练习。教练在指导教授过程中可以让运动员了解一下助跑的节奏的感觉(如击掌方法给出助跑的节奏)。让运动员熟悉后再让运动员在没有掌声节奏的情况下,在助跑的练习时都默念助跑的节奏进行助跑直到形成完全自动化为止。
(4)跳远起跳阶段助跑速度和起跳的衔接。起跳技术特点体现有:快速进入起跳(可达到平跑的80%-90%);半蹲跳,脚前掌滚动落地;完成踏跳时间很短(约0.2秒左右);起跳腿起跳时是超等长收缩,所以膝关节缓冲角度极小;起跳方向:向前上方;起跳时摆动腿配合向前摆动。
起跳能力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运动员在助跑中的速度发挥,因为起跳能力较好的运动员能够大胆的发挥速度,不会担心由于速度快而无法完成起跳,他们通常在助跑中较好的发挥速度。起跳能力差的由于害怕速度快起来时就会把握不好起跳时机对起跳犹豫不定起跳前会降低速度进行起跳。所以起跳能力的训练对快速进行起跳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5)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应时刻注意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在适宜的情况下通过运用抑制或者激发情绪的方法来刻意的改变一下运动员过度兴奋或者过度消极的情绪状态,使运动员逐渐掌握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和注意力的能力。在训练中经常制造一些比赛的气氛,使运动员多在气氛紧张的气氛下进行训练。利用运动员好胜不服输的性格多制造他们相互间进行比赛,在平时的训练中经常进行此类方法的练习可以起到培养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作用。
(二)跳远运动员家庭因素研究内容
1.父母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时的教育往往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父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其孩子的成长。邓亚萍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们都很喜欢乒乓球运动。邓亚萍小时候就深受他们的影响,邓亚萍很早就学打乒乓球了。网球冠军孙甜甜也是深受妈妈的影响,她妈妈很喜欢体育运动,从小就开始锻炼孩子的身体,总喜欢骑自行车让孙甜甜在后面追,妈妈的良苦用心为孙甜甜的奔跑速度打下了早期的基础。
有一些体育明星的父母也是运动员或者从事体育工作,但大多数成功的运动员奥运会冠军的家庭背景并不是很优越,反而杰出体育工作者或者运动员的后代成为奥运会冠军的几乎没有。由此可见体育竞技人才成长和自身父母的价值观和生活环境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许多成功的运动员与奥运冠军的家境条件都不是很好。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按常理说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成长为奥运会冠军几率比较高。但事实恰恰相反,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反而成为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比例较高。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因为竞技运动的特点和我国运动训练及比赛机制决定的。
竞技体育是一项极其艰苦和残酷的运动,需要长时期的刻苦训练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虽然是这样的艰苦也并不代表其一定会拿到冠军。所以,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父母,哪怕杰出的体育工作者,一般不让自己的孩子走体育这条路。国家对体育训练比赛投入很大,各级体育学校运动训练队都有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到训练队参加训练,可以解决食宿问题,还又一些生活补助,去参加比赛还能得到一些奖金。所以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很积极很愿意参加训练,这是竞技人才多出于家境清贫的根本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跳远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项目,因此,除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外,还需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合理化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运动员自身条件和教练水平是影响运动员成材的十分重要的原因。我国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的主要差距是绝对速度,快速起跳(专项力量),要缩短差距从长远考虑出发必须从培养少年跳远后备人才着手。注意选材、抓住少年生理发育的有利时机,发展相关素质,提高绝对速度和专项力量水平,提高运动员的理论水平和敬业精神,做好在训练中随时会出现的受伤防御工作,可以有效的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高跳远水平和达到世界水平的跳远运动项目,后继有人的重要问题,充分认识到各种激励因素对调动运动员有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是值得跳远教练员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教练认真思考的。
(二)建议
1.建议改革比赛办法、奖励办法,以发挥竞赛制度对后备人才培养的杠杆作用。
2.建议在引进教练员要有丰富的带队训练经验,考虑到专项特征使项目的设置尽量全面,使青少年在打基础阶段有良好的多项技术基础。建议加强教练员青少年训练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
3.建议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教练员认识水平,发挥教育大纲的指导作用,加强教育大纲的执行监督工作。建议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训练过程进行检查,以便更好的协调发展各种能力,为实现竞技水平的提高寻找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张贵敏.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J].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4).
[2]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27-33.
[3] 陈方红.中长跑运动员的主要选材方法与特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5(5).
[4] 李鸿江.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3-216.
[5] 广州体院主编.广州体育学院报[J].1993-1996.
[6] 胡兆量,王恩涌,韩茂莉.中国人材地理特征[J].经济地理.1998(3):261-267.
[7] 朱翔.近现代湖南人材地理研究[J].地理学报.1998.53(3):279-284.
[8] 吴殿延.高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38-43.
[9] 朱翔.中国人才时期与人才地理研究[J].人文地理.2001(6):10-16.
[10] 刘志民.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4.24(4):6-11.
关键词 青少年 跳远 成材规律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前言
跳远运动是田径项目中一项集跑跳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有人把跳远称为水平跳跃。而跳远技术的好坏,也就决定了跳远水平的高低。众所周知,跳远技术的核心是助跑与起跳技术,掌握该技术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能在保持高速度的前提下,自然、快速地进行起跳。我国优秀的竞技人材为国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有些方面我们国家跟国外的运动员相比之下还是有些欠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针对跳远青少年在实际训练中碰到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目的旨在对青少年成材运动员顺利成材的因素了解与研究,学习技术和理论知识。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中期刊网近几年的有关跳远运动员的文献进行查阅;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了解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访谈法:对自己的学习所在地的学校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训练与选材的方法。
3.逻辑分析法:对所掌握的资料和调查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指出在跳远运动员成材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如何对训练因素和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
跳远运动的青少年。
三、结果与分析
(一)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因素研究内容
在跳远的训练中,训练的不仅是身体素质,还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屈的意志。因而,要采用多重的训练方法。如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尽量避免运动员的厌倦情绪,使他们能够在兴奋的新情绪下达到训练的目的。培养运动员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意志品质和毅力,还有利于运动员打破“极限”提高成绩。
1.跳远运动员训练的主要内容
(1)身体素质训练。众所周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决定着运动水平的高低。身体素质训练是运动项目训练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运动专项的不同要求运动员具备的身体素质特点不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跳远运动员要达到世界水平,仅依靠某种特别强的能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如专项的基础耐力,有力的冲刺速度及柔韧、协调性和力量素质,专项身体素质扎实了,专项基础才稳定,高水平的专项训练才能得到保证。人们往往只注重对训练方法、训练量、强度、密度及训练手段组合的研究上,忽视了对身体训练的作用,尤其是忽视了与专项运动能力融为一体的专门身体素质训练。跳远训练中,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和游戏方式提高体能和协调能力,经常采用跳台阶,爬楼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练习仰卧起坐发展腰部力量,通过俯卧撑、摆臂练习发展上肢力量。严格遵循身体素质与运动机能能力互相促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才能有效地达到逐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目的。
(2)速度和力量训练。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素质之一,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得到优异成绩的基础。速度和力量素质是发展和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和专项训练水平。
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跳远所需要的力量基本上属于速度性力量。但长期以来在跳远项目上力量训练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各种杠铃练习,负杠铃的一些跳跃练习在其基础上有些改进但与专项结合相差甚远。在跳远比赛中,不仅要跑的快,而且踏板还要准确。跳远运动员一般要跳6次,这就要求运动员反复发挥持续高速跑的能力。在平时训练中发展速度和力量的主要方法可以采用短距离反复跑、行进间跑、定距变速跑、全程助跑、及超全程跑等来发展速度。可以采用杠铃高翻、深蹲、半蹲、硬拉等手段,提高肌肉最大力量。
2.跳远运动员训练的主要方法
(1)助跑感知训练。练习助跑的节奏,可以把自己助跑的距离划分成3个阶段,并做上3个标志物(以35米距离为例),第一个标志物在起跑后8米进入加速阶段,第二标志物放置途中20米处为保持速度阶段,第三个标志物距起跳点7米左右为进入起跳阶段,进行反复的练习体会节奏感和速度感后除去标志物,让运动员回忆当时感觉,再进行多次重复练习一直到能踏准标志物为止。
(2)增强视觉判断的能力练习。为了较好的克服视觉的误差,可采用扩大踏跳区域在缩小踏跳区域的练习,做法是先用粉笔一类比较明显的标志物将踏跳区域扩大为跳板的2到3倍,使起跳区比较明显,反复练习中慢慢缩小直至和踏板一样大小,这样既可以减小视觉造成的误差,还可以起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避免害怕上板,害怕犯规的现象发生,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和提高助跑准确性。
(3)增强对助跑节奏感觉敏锐度的练习。教练在指导教授过程中可以让运动员了解一下助跑的节奏的感觉(如击掌方法给出助跑的节奏)。让运动员熟悉后再让运动员在没有掌声节奏的情况下,在助跑的练习时都默念助跑的节奏进行助跑直到形成完全自动化为止。
(4)跳远起跳阶段助跑速度和起跳的衔接。起跳技术特点体现有:快速进入起跳(可达到平跑的80%-90%);半蹲跳,脚前掌滚动落地;完成踏跳时间很短(约0.2秒左右);起跳腿起跳时是超等长收缩,所以膝关节缓冲角度极小;起跳方向:向前上方;起跳时摆动腿配合向前摆动。
起跳能力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运动员在助跑中的速度发挥,因为起跳能力较好的运动员能够大胆的发挥速度,不会担心由于速度快而无法完成起跳,他们通常在助跑中较好的发挥速度。起跳能力差的由于害怕速度快起来时就会把握不好起跳时机对起跳犹豫不定起跳前会降低速度进行起跳。所以起跳能力的训练对快速进行起跳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5)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应时刻注意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在适宜的情况下通过运用抑制或者激发情绪的方法来刻意的改变一下运动员过度兴奋或者过度消极的情绪状态,使运动员逐渐掌握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和注意力的能力。在训练中经常制造一些比赛的气氛,使运动员多在气氛紧张的气氛下进行训练。利用运动员好胜不服输的性格多制造他们相互间进行比赛,在平时的训练中经常进行此类方法的练习可以起到培养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作用。
(二)跳远运动员家庭因素研究内容
1.父母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时的教育往往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父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其孩子的成长。邓亚萍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们都很喜欢乒乓球运动。邓亚萍小时候就深受他们的影响,邓亚萍很早就学打乒乓球了。网球冠军孙甜甜也是深受妈妈的影响,她妈妈很喜欢体育运动,从小就开始锻炼孩子的身体,总喜欢骑自行车让孙甜甜在后面追,妈妈的良苦用心为孙甜甜的奔跑速度打下了早期的基础。
有一些体育明星的父母也是运动员或者从事体育工作,但大多数成功的运动员奥运会冠军的家庭背景并不是很优越,反而杰出体育工作者或者运动员的后代成为奥运会冠军的几乎没有。由此可见体育竞技人才成长和自身父母的价值观和生活环境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许多成功的运动员与奥运冠军的家境条件都不是很好。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按常理说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成长为奥运会冠军几率比较高。但事实恰恰相反,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反而成为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比例较高。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因为竞技运动的特点和我国运动训练及比赛机制决定的。
竞技体育是一项极其艰苦和残酷的运动,需要长时期的刻苦训练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虽然是这样的艰苦也并不代表其一定会拿到冠军。所以,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父母,哪怕杰出的体育工作者,一般不让自己的孩子走体育这条路。国家对体育训练比赛投入很大,各级体育学校运动训练队都有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到训练队参加训练,可以解决食宿问题,还又一些生活补助,去参加比赛还能得到一些奖金。所以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很积极很愿意参加训练,这是竞技人才多出于家境清贫的根本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跳远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项目,因此,除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外,还需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合理化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运动员自身条件和教练水平是影响运动员成材的十分重要的原因。我国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的主要差距是绝对速度,快速起跳(专项力量),要缩短差距从长远考虑出发必须从培养少年跳远后备人才着手。注意选材、抓住少年生理发育的有利时机,发展相关素质,提高绝对速度和专项力量水平,提高运动员的理论水平和敬业精神,做好在训练中随时会出现的受伤防御工作,可以有效的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高跳远水平和达到世界水平的跳远运动项目,后继有人的重要问题,充分认识到各种激励因素对调动运动员有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是值得跳远教练员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教练认真思考的。
(二)建议
1.建议改革比赛办法、奖励办法,以发挥竞赛制度对后备人才培养的杠杆作用。
2.建议在引进教练员要有丰富的带队训练经验,考虑到专项特征使项目的设置尽量全面,使青少年在打基础阶段有良好的多项技术基础。建议加强教练员青少年训练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
3.建议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教练员认识水平,发挥教育大纲的指导作用,加强教育大纲的执行监督工作。建议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训练过程进行检查,以便更好的协调发展各种能力,为实现竞技水平的提高寻找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张贵敏.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J].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4).
[2]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27-33.
[3] 陈方红.中长跑运动员的主要选材方法与特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5(5).
[4] 李鸿江.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3-216.
[5] 广州体院主编.广州体育学院报[J].1993-1996.
[6] 胡兆量,王恩涌,韩茂莉.中国人材地理特征[J].经济地理.1998(3):261-267.
[7] 朱翔.近现代湖南人材地理研究[J].地理学报.1998.53(3):279-284.
[8] 吴殿延.高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38-43.
[9] 朱翔.中国人才时期与人才地理研究[J].人文地理.2001(6):10-16.
[10] 刘志民.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4.24(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