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历史上首位博士……顶着诸多头衔的杨武德让《科学导报》记者无形中多了一份畏惧。4月25日,记者来到山西农业大学,见到了刚刚忙碌完的杨武德。善气迎人、温文尔雅,这就是杨武德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杨武德的谦和、平易近人。
结缘农业
1960年,杨武德出生在运城河津市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就喜欢学习的他不负众望,在1979年考出了326分的高分,当年的本科分数线是262分,按照他的分数,应该可以去类似天津大学、上海交大、哈尔滨理工大学等理工类的大学,最后他却收到了山西农业大学的通知书。收到通知书的杨武德哭了一夜,因为他不想学农,可当时必须服从分配的,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了山西农业大学。
到了学校后,他静下心来,仔细想着自己的人生规划,随后就想通了一个道理:“不得已而为之”,即有时候不由你的时候,你就得去适应。就这样,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了大学生活,但在后来的学习中,他慢慢地喜欢上了农业。本科毕业后由于他的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争取到了一个留校的名额。
在采访中,杨武德笑着说:“我每读完一个学位,都发誓不再讀书了,因为读书是世上最苦的事情了。但是每次读完又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够,就又埋头开始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1991年他硕士毕业,1994年他考取了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潜心研究了3年生态农业。获得了浙江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不顾众多高校的诚聘,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培养了他多年的山西农业大学。
回到母校的杨武德并没有因为学位高了、资历足了,就中断或放弃继续学习,他一直在不断地学习,2001年他被评为教授,200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之一,并于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加拿大农业部Brandon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就这样,杨武德靠着自己水滴石穿般的奋斗韧性,从最初对农业的排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把农业当成了毕生的事业,才让他的农业之路越走越宽阔。
积累经验
1982年,杨武德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在全国著名小麦专家苗果园教授的引导下开始研究小麦,从小麦辐射育种到小麦信息技术应用,这一研究就是30多年。这30多年不但让他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为之后的杂粮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小麦的研究过程中,杨武德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2007年4月5日,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倒春寒,杨武德及时运用了遥感信息监测技术。他发现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遥感信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小麦遭遇了剧烈的降温,原本小麦在此时已经开始拔节,因为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春暖花开了,但是当年气温突然骤降,给小麦的生长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就让一位学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当时监测的地区是运城、临汾、晋中,后来通过信息提取、实地调查,他发现冻害发生后,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剧烈地发生降幅,后来他又仔细观察了小麦的恢复度,随后对低温过后小麦受到灾害的影响、对小麦的产量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时这个研究还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
另外,在小麦的遥感技术上,杨武德还做了“旱”方面的研究。山西是著名的“十年九旱”省份,每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7~9月份,按照全省的气候条件,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是无雨季节,这对旱地小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杨武德就用遥感信息来解读干旱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作学术研究的同时,杨武德十分重视接地气,围绕小麦生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情洒杂粮
“是什么原因让您又开始研究小杂粮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武德笑着说,他和杂粮的“缘分”源于山西的作物特色。山西省由于自然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小杂粮种类齐全,被誉为“小杂粮王国”,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等自然资源,形成了山西省小杂粮的生产特色和品质优势。
杨武德主要研究的是荞麦,荞麦适合在冷凉地区种植,如山西省的东西两山,特别是朔州以北,是荞麦的主产区。他主要研究的是荞麦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生理生态反应。荞麦是无序花期,它的一生都在开花,但是籽粒的产量却不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荞麦花多而籽粒不多呢?后来通过研究,他发现荞麦的结实率低,主要是因为花太多,需要的光合物质整体供应不足,这样花与花之间就会产生竞争,有些花发育得早就会早结籽,发育晚的花就结不了籽。当时,他的想法就是限制荞麦开花,把有限的营养集中到一定量的花上,保证产量。通过杨武德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后来这项研究在1992年的国际荞麦会议上得到了认可,相关研究还获得了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杨武德说:“农业科学技术只有充分地应用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他先后在平鲁、汾西和孝义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区,推广荞麦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他还在忻州市五寨县做了一个“小杂粮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其中包括种植基地、加工区、贮藏和交易区,他想让全省以及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古等地的人都来这里交易,未来还要把这里做成中国的小杂粮交易中心。杨武德还在朔州市平鲁区做了一个荞麦示范园区,通过推广机械化播种及合理的播种密度,使荞麦产量增加了40%以上。
“如果想要热闹、喧嚣,就别来农大;如果想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农大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这一辈子交给了农大,不后悔。”在杨武德的话语中,记者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农业学者、专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热爱。
结缘农业
1960年,杨武德出生在运城河津市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就喜欢学习的他不负众望,在1979年考出了326分的高分,当年的本科分数线是262分,按照他的分数,应该可以去类似天津大学、上海交大、哈尔滨理工大学等理工类的大学,最后他却收到了山西农业大学的通知书。收到通知书的杨武德哭了一夜,因为他不想学农,可当时必须服从分配的,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了山西农业大学。
到了学校后,他静下心来,仔细想着自己的人生规划,随后就想通了一个道理:“不得已而为之”,即有时候不由你的时候,你就得去适应。就这样,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了大学生活,但在后来的学习中,他慢慢地喜欢上了农业。本科毕业后由于他的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争取到了一个留校的名额。
在采访中,杨武德笑着说:“我每读完一个学位,都发誓不再讀书了,因为读书是世上最苦的事情了。但是每次读完又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够,就又埋头开始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1991年他硕士毕业,1994年他考取了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潜心研究了3年生态农业。获得了浙江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不顾众多高校的诚聘,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培养了他多年的山西农业大学。
回到母校的杨武德并没有因为学位高了、资历足了,就中断或放弃继续学习,他一直在不断地学习,2001年他被评为教授,200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之一,并于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加拿大农业部Brandon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就这样,杨武德靠着自己水滴石穿般的奋斗韧性,从最初对农业的排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把农业当成了毕生的事业,才让他的农业之路越走越宽阔。
积累经验
1982年,杨武德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在全国著名小麦专家苗果园教授的引导下开始研究小麦,从小麦辐射育种到小麦信息技术应用,这一研究就是30多年。这30多年不但让他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为之后的杂粮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小麦的研究过程中,杨武德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2007年4月5日,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倒春寒,杨武德及时运用了遥感信息监测技术。他发现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遥感信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小麦遭遇了剧烈的降温,原本小麦在此时已经开始拔节,因为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春暖花开了,但是当年气温突然骤降,给小麦的生长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就让一位学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当时监测的地区是运城、临汾、晋中,后来通过信息提取、实地调查,他发现冻害发生后,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剧烈地发生降幅,后来他又仔细观察了小麦的恢复度,随后对低温过后小麦受到灾害的影响、对小麦的产量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时这个研究还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
另外,在小麦的遥感技术上,杨武德还做了“旱”方面的研究。山西是著名的“十年九旱”省份,每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7~9月份,按照全省的气候条件,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是无雨季节,这对旱地小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杨武德就用遥感信息来解读干旱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作学术研究的同时,杨武德十分重视接地气,围绕小麦生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情洒杂粮
“是什么原因让您又开始研究小杂粮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武德笑着说,他和杂粮的“缘分”源于山西的作物特色。山西省由于自然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小杂粮种类齐全,被誉为“小杂粮王国”,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等自然资源,形成了山西省小杂粮的生产特色和品质优势。
杨武德主要研究的是荞麦,荞麦适合在冷凉地区种植,如山西省的东西两山,特别是朔州以北,是荞麦的主产区。他主要研究的是荞麦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生理生态反应。荞麦是无序花期,它的一生都在开花,但是籽粒的产量却不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荞麦花多而籽粒不多呢?后来通过研究,他发现荞麦的结实率低,主要是因为花太多,需要的光合物质整体供应不足,这样花与花之间就会产生竞争,有些花发育得早就会早结籽,发育晚的花就结不了籽。当时,他的想法就是限制荞麦开花,把有限的营养集中到一定量的花上,保证产量。通过杨武德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后来这项研究在1992年的国际荞麦会议上得到了认可,相关研究还获得了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杨武德说:“农业科学技术只有充分地应用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他先后在平鲁、汾西和孝义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区,推广荞麦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他还在忻州市五寨县做了一个“小杂粮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其中包括种植基地、加工区、贮藏和交易区,他想让全省以及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古等地的人都来这里交易,未来还要把这里做成中国的小杂粮交易中心。杨武德还在朔州市平鲁区做了一个荞麦示范园区,通过推广机械化播种及合理的播种密度,使荞麦产量增加了40%以上。
“如果想要热闹、喧嚣,就别来农大;如果想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农大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这一辈子交给了农大,不后悔。”在杨武德的话语中,记者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农业学者、专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