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试图寻找一条新的教学之路,以适应当下的学生。在众多的语文研讨课中,执教的老师都力图展示他们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近期参加了一个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研讨会。在认真听了12位老师不同风格的课堂展示之后,觉得文言文教学是具挑战性的。时代的跨越性,古今语言的差异性,以及学生对古文学习的接受程度等都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朗读文本与感受文字的关系
古文教学中梳理字词、理通文意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很多教师都会选择朗读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诵读,学生可以解决生字词、把握句读、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理通文意,进而体味文章的情感。但笔者认为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注意把握文段中一些关键字。这里的关键字包括该停顿的字,能表现文本情感的字词。因为只有把握好这点,学生通过诵读才会深刻的体会文章的情感。
印象较深刻的一堂课是《垓下之围》,一名老师在学生大声朗读文章之后,便叫了几名学生朗诵《垓下歌》,从他们的朗读中能感受到学生们对这首诗歌的情感理解是不到位的。之后这位老师自己便深情并茂的朗诵了这首诗歌。那份英雄的落寞之气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了掌。但紧接着老师便叫学生跟他一起朗读起来,就这样朗诵这个环节就结束了。笔者觉得这种朗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商榷的。
与前一位老师不同是,另外一位老师在理解文本和朗诵文本的关系上处理的非常好。在课文的第三段项羽试图突围出去并最终成功时,项羽乃谓其骑曰:“何如?”老师叫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一下这句话,几个学生都读的不好,这时老师便叫学生自由朗读该段,并体会黑板中的几句话:“遂斩汉一将”、“复斩汉一督尉”、“杀数十百人”“亡其两骑耳”。之后老师叫学生将这四句话连起来读几次,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位霸王在穷途末路时依然保持的那份神勇和霸气。进而一句“何如?”学生便水到渠成得领悟领悟它该有的语气和情感。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课改专家王荣生曾经说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想来这话是正确的。任何一堂课,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一味的以老师的讲课作主导,这样的课又有多少价值。其实在日常的听课中,我们都会发现老师的有些问题设置与学生的理解力是脱节的,也就是说老师所预期的答案与学生的回答是不吻合的。而老师为完成的他的预期答案,则会牵强的引到自己的思路中来,这种做法又能给教学带来什么益处呢?所以在古文教学中,处理好学生意识与教师意识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任何一篇高中教材中的古文,作为老师,如果脱离参考书,在文章的解读上也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更何况学生呢?这说明任何一篇古文的研读,都是需要花一定的精力的。而这对本身就不怎么喜欢古文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他根本不去主动接触文章。而这时,如果老师还是站站高高地讲台上,让学生以一种仰视的态度,进而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去处理这篇文章,那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在了解自己学生古文功底的基础上去设置问题,寻找到一个能使学生思维动起来的突破口。
记得在《垓下之围》这堂课上,有一位老师的导入让我记忆犹深,在上课之前他便播放了一段关于“七匹狼”服装的广告,里面有一个主题便是“男人应该是多面的”,而他的高明之处便在于他之后的那句话。他说男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多面的,他可以是霸气十足的,也可以是柔情万断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男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吧!亲切的教态,睿智的语言,能不让学生在心理唤起对文章中的那个男人——项羽的兴趣吗?
如果说刚才是他的一个精彩亮相的话,那么整堂课的亮点则是之后问题的设置。面对这么一篇篇幅较长且人物性格丰满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呢?该教师巧妙的设置了一个问题,他说:“任何一个人物形象的丰满独特,就在于在作者的笔下,该人物都有其不同寻常之处,而正是这不同寻常之处方能见其精神。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出该人物的一些不寻常之处见其精神的地方呢?”在之后的时间里,学生名副其实的成了课堂的主体。值得可喜的是,学生的问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有些甚至出乎教师的预料。如“项羽在四面楚歌时为什么要夜饮,而不是逃跑?”“项羽为什么在明明可以逃跑时却坚决不渡江?”“项羽这个霸气十足的英雄为什么把自己的头颅送给叛徒?”等等。整堂课便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结束,老师简简单单的作着引导者,學生快快乐乐的享受着思维的碰撞所产生的快感,收获着他们真正所得到的知识。
三、课堂形成与教学深化的关系
“课堂形成”指的是学生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一种对语文的既定认知程度。即学生对课堂的一种自身的接受能力。而教学深化化则是指教师将课文值得挖掘的内涵传达给学生。但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学生课堂问题的生成和这篇文章的精髓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也就是说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问题的讨论与感受中。而文章的精髓往往是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一定的思想高度方能感受到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学的意义是不是就到这步了呢?能不能就告诉学生,等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阅历和高度之后自然就能感受到呢?我觉得,这时的教师需要在课堂生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深化,让学生更深一层次的感受文章的精髓。因为如果这时的我们只关注学生本身的课堂形成而导致文本的真正内涵没有办法被挖掘出来,这样的教学会不会依然没有价值可言呢?
在这次公开课中,对于《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一般的学生能感受到的只是项羽性格当中柔情的一面、自负的一面以及文中所流露出来的那份悲壮之情。而真正项羽于这种悲情之后的一种依然让世人敬仰的精神——他的不屈、他的霸气,以及作者司马迁所倾注在这个失败的英雄上的情感是很难让学生领会得到的,而这恰恰也是文章的一个重点。笔者认为这时教师必须得跳出学生的课堂生成意识这个层面,用一些课外有关对这篇文章的评析等内容把这种精神传达给学生。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积淀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这些文化典籍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读通文本的基础上去感受这其中所蕴含的精神。这是我们教学的意义所在。而处理好以上的几个关系,对文言文的教学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一、朗读文本与感受文字的关系
古文教学中梳理字词、理通文意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很多教师都会选择朗读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诵读,学生可以解决生字词、把握句读、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理通文意,进而体味文章的情感。但笔者认为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注意把握文段中一些关键字。这里的关键字包括该停顿的字,能表现文本情感的字词。因为只有把握好这点,学生通过诵读才会深刻的体会文章的情感。
印象较深刻的一堂课是《垓下之围》,一名老师在学生大声朗读文章之后,便叫了几名学生朗诵《垓下歌》,从他们的朗读中能感受到学生们对这首诗歌的情感理解是不到位的。之后这位老师自己便深情并茂的朗诵了这首诗歌。那份英雄的落寞之气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了掌。但紧接着老师便叫学生跟他一起朗读起来,就这样朗诵这个环节就结束了。笔者觉得这种朗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商榷的。
与前一位老师不同是,另外一位老师在理解文本和朗诵文本的关系上处理的非常好。在课文的第三段项羽试图突围出去并最终成功时,项羽乃谓其骑曰:“何如?”老师叫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一下这句话,几个学生都读的不好,这时老师便叫学生自由朗读该段,并体会黑板中的几句话:“遂斩汉一将”、“复斩汉一督尉”、“杀数十百人”“亡其两骑耳”。之后老师叫学生将这四句话连起来读几次,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位霸王在穷途末路时依然保持的那份神勇和霸气。进而一句“何如?”学生便水到渠成得领悟领悟它该有的语气和情感。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课改专家王荣生曾经说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想来这话是正确的。任何一堂课,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一味的以老师的讲课作主导,这样的课又有多少价值。其实在日常的听课中,我们都会发现老师的有些问题设置与学生的理解力是脱节的,也就是说老师所预期的答案与学生的回答是不吻合的。而老师为完成的他的预期答案,则会牵强的引到自己的思路中来,这种做法又能给教学带来什么益处呢?所以在古文教学中,处理好学生意识与教师意识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任何一篇高中教材中的古文,作为老师,如果脱离参考书,在文章的解读上也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更何况学生呢?这说明任何一篇古文的研读,都是需要花一定的精力的。而这对本身就不怎么喜欢古文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他根本不去主动接触文章。而这时,如果老师还是站站高高地讲台上,让学生以一种仰视的态度,进而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去处理这篇文章,那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在了解自己学生古文功底的基础上去设置问题,寻找到一个能使学生思维动起来的突破口。
记得在《垓下之围》这堂课上,有一位老师的导入让我记忆犹深,在上课之前他便播放了一段关于“七匹狼”服装的广告,里面有一个主题便是“男人应该是多面的”,而他的高明之处便在于他之后的那句话。他说男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多面的,他可以是霸气十足的,也可以是柔情万断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男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吧!亲切的教态,睿智的语言,能不让学生在心理唤起对文章中的那个男人——项羽的兴趣吗?
如果说刚才是他的一个精彩亮相的话,那么整堂课的亮点则是之后问题的设置。面对这么一篇篇幅较长且人物性格丰满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呢?该教师巧妙的设置了一个问题,他说:“任何一个人物形象的丰满独特,就在于在作者的笔下,该人物都有其不同寻常之处,而正是这不同寻常之处方能见其精神。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出该人物的一些不寻常之处见其精神的地方呢?”在之后的时间里,学生名副其实的成了课堂的主体。值得可喜的是,学生的问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有些甚至出乎教师的预料。如“项羽在四面楚歌时为什么要夜饮,而不是逃跑?”“项羽为什么在明明可以逃跑时却坚决不渡江?”“项羽这个霸气十足的英雄为什么把自己的头颅送给叛徒?”等等。整堂课便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结束,老师简简单单的作着引导者,學生快快乐乐的享受着思维的碰撞所产生的快感,收获着他们真正所得到的知识。
三、课堂形成与教学深化的关系
“课堂形成”指的是学生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一种对语文的既定认知程度。即学生对课堂的一种自身的接受能力。而教学深化化则是指教师将课文值得挖掘的内涵传达给学生。但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学生课堂问题的生成和这篇文章的精髓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也就是说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问题的讨论与感受中。而文章的精髓往往是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一定的思想高度方能感受到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学的意义是不是就到这步了呢?能不能就告诉学生,等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阅历和高度之后自然就能感受到呢?我觉得,这时的教师需要在课堂生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深化,让学生更深一层次的感受文章的精髓。因为如果这时的我们只关注学生本身的课堂形成而导致文本的真正内涵没有办法被挖掘出来,这样的教学会不会依然没有价值可言呢?
在这次公开课中,对于《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一般的学生能感受到的只是项羽性格当中柔情的一面、自负的一面以及文中所流露出来的那份悲壮之情。而真正项羽于这种悲情之后的一种依然让世人敬仰的精神——他的不屈、他的霸气,以及作者司马迁所倾注在这个失败的英雄上的情感是很难让学生领会得到的,而这恰恰也是文章的一个重点。笔者认为这时教师必须得跳出学生的课堂生成意识这个层面,用一些课外有关对这篇文章的评析等内容把这种精神传达给学生。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积淀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这些文化典籍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读通文本的基础上去感受这其中所蕴含的精神。这是我们教学的意义所在。而处理好以上的几个关系,对文言文的教学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