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重新传承鼓浪屿的音乐传统,就必须有人留下来做点什么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i_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外婆的那个年代,他们读的教会学校或女校,音乐本身就是必修课;至于家庭条件好的,几乎人人都会学一样不同的乐器。如今,我身边学音乐的朋友、同学差不多都到海外深造了,鼓浪屿的音乐传统确实出现了断层的情况,要想重新传承它,就必须有人留下来做点什么。
  比起八卦楼这栋百年的建筑,风琴博物馆的历史尙属年轻。2004年旅居澳洲的胡友义先生准备在故乡鼓浪屿建一个风琴博物馆。与他之前建立的钢琴博物馆不同的是,尽管风琴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乐器,但大部分国人对它却知之甚少,更是很难将其与鼓浪屿展开联想。然而实际上,鼓浪屿人认识风琴比钢琴更早。当传教士来到鼓浪屿时,他们将音乐作为传教的一个切入点,在教堂、兴办的学校里组织唱诗班,教授圣歌。因此对许多老鼓浪屿人而言,儿时教堂里奏响的风琴是他们接触西洋音乐的开始,而对胡友义来说,建立这座博物馆则是希望“全世界爱好音乐的人们,都带着朝圣的心,来到我的家乡鼓浪屿,欣赏她无与伦比的美丽。”
  如今的风琴博物馆内展出的风琴皆是胡友义先生多年的收藏,它们种类多样:既有如手提箱大小的风琴,‘是早期欧洲街头艺人使用的’;也有一架带镜子的风琴,既是作为装饰,同时演奏者可以根据镜子反射看到唱诗班的指挥手势;展馆一侧的一台电力自动风琴,只要接上电源就是一个小型的乐队,演奏出轻快的乐曲。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大厅中央的“诺曼·比尔”,这架高达6米的大家伙由1350根音管组成,依然保留着完好的手摇风箱系统,是目前少有的既能用电力鼓风又能用人力鼓风的管风琴。而风琴博物馆最终落户于八卦楼,也是出于“诺曼”的选择:当时胡友义先生为了能在鼓浪屿找到放置“诺曼·比尔”的场所而奔波,最后发现八卦楼穹顶的尺寸刚好匹配这架管风琴的高度,“当时真的非常巧合,(尺寸)再超一点就放不下了。”风琴博物馆的馆长方思特对我们说道。
  由于这样难得的“缘分”,风琴博物馆便搬进了八卦楼,当时的八卦楼还属于厦门博物馆,因此他们算是“借”了一个场馆,从此开始了“边修整、边办展”的漫长过程。方思特说:“我们的博物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起来,当中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每一步都像是在探险,现在想想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
  方思特出生于鼓浪屿的音乐世家,2007年本来准备出国留学,却因为一通越洋电话而改变了:“当时胡友义先生从澳洲打电话过来,他很兴奋地告诉我,他在波士顿拍下了一架百年名琴,但是他也担忧这个大家伙要放在哪里,由谁来弹奏。思前想后,他希望我能去学习管风琴这个全新的专业。他又说自己是到了晚年的时候才回到家乡,为它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而我如果能从年轻时就投身家乡的音乐事业的话,那也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方思特回忆道,胡友义先生的一番话打动了她,她意识到身边学音乐的朋友、同学几乎都到海外去深造了,鼓浪屿这边确实出现了断层的情况,要想重新传承它的音乐传统,就必须有人留下来做点什么。
  从2007年到2017年,是鼓浪屿成为国家5A旅游景区、上岛游客记录不断刷新以及各种争议、讨论带来的高关注度的十年,方思特也为了那架百年名琴准备了十年。在2017年的12月17日,她在鼓浪屿风琴艺术中心奏响了百年名琴——卡萨翁700号管风琴,正式向世人展现管风琴的动人音律。这十年间她和团队们延续着胡友义先生的希冀,不断完善着风琴博物馆的观展体验。目前他们正在准备风琴主题公园的展陈大纲,希望能带给大家更新颖的、更全面的有关风琴文化、音乐的体验;也希望通过这些管风琴的展现和专业的演奏和解说,完善一个全方位、多方面风琴文化体系,从而让鼓浪屿“音乐之岛”的形象更加完整。对他们而言,这也是一条带领人们去感受真实鼓浪屿的正向的路径。

对话方思特


  作为一直生活在鼓浪屿的人,你认为在鼓浪屿上的生活状态如何?
  我个人的话,因为在风琴博物馆工作,所以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岛上,周末除非厦门那边有事才会过去。一般早上七点多起床,晚上八九点就睡觉了。鼓浪屿上基本没有夜生活。(笑)至于一般的鼓浪屿人,大家的生活还是更悠然自得吧!会早起去散散步,晃悠着去买菜,我们有自己的菜市场,还有渔船出海捕鱼,所以那时还有厦门人专程坐船过来买新鲜的鱼;午后就在家里打理一下院子的花草,或者养只宠物出门遛一遛。假如你是喜欢热闹的城市生活的人,肯定会觉得在这里生活不方便,但如果你就是喜欢这种节奏,当然就会很自在,这关乎每个人的选择。
  在你看来,鼓浪屿目前的音乐氛围如何?
  我觉得,首先因为大环境的转变,你无法一直保持从前的样子。虽然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但是我们鼓浪屿人喜欢音乐,把音乐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的传统是一直存在的。在我外婆的那个年代,他们读的教会学校或女校,音乐本身就是必修课;至于家庭条件好的,几乎人人都会学一样不同的乐器。到了我們这个年代就是变成教育、学业的一部分。从前,我们常跑到老师家上琴课,偶尔校友同学之间串个门,一起学习、切磋。当时学音乐也算是鼓浪屿上的一种风潮,音乐学校的同学也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并不仅仅是音乐世家才让小孩学音乐。现在街坊邻里间的交往少了一点,更多的是一种国际化的交流。我们正积极地引进一些国外的音乐家、学者来鼓浪屿,举办一些如四季音乐周、钢琴节、国际合唱节、国际管风琴音乐文化活动这样的项目。这些合作是随着鼓浪屿的知名度提升而来的。
  以前的音乐更多是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存在?
  对,像鼓浪屿上的家庭音乐会。我印象中能举办家庭音乐会的家庭,家里一般有一个很大的厅,而且必须有钢琴。一般是家庭成员、好友邻里,大家都是音乐专业人士或爱好者,成员们都有一定的水准。演奏的曲目可能跟鼓浪屿的情调有关,偏好一些比较浪漫、舒缓的曲子,毕竟大家都是来放松交流的嘛!鼓浪屿上的家庭音乐会目前其实不太多了。我之前在音乐厅当艺术总监的时候,做了一个“鼓浪屿家庭音乐会,走进音乐厅”的策划。一开始找鼓浪屿岛上有举办家庭音乐会的人挺困难的,不过后来发现,当你把这些人拉回来之后,他们本身也是很高兴的,之前因为一些原因没办法聚在一起,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机会。这也让一些游客感到意外,发现原来鼓浪屿上还是有这种音乐氛围的。
  这几年鼓浪屿旅游的发展对岛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个人觉得凡事都要有一个平衡点吧。以前是没有任何门槛和选择性地去做旅游,肯定是不太符合这座小岛的环境、生活节奏和品味。现在“申遗”成功之后,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到了控制,比方说进岛人数,还有对商家的管控。在我小时候,龙头路上主要就是文具店、新华书店、百货公司、食品公司,其实商铺很齐全,只是后来为了让更多针对游客的商家进来,太多外来商铺进入把一些便民的东西迁走了。龙头路一直以来就是商业街,发展商业没什么问题,问题是目前主导的商铺种类过于同质化,差不多三五个月就换一批,淘汰率非常高。因为他们并没有耐心去了解鼓浪屿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岛,只是借名人效应来投机取巧,根本不能算是文创。
  你认为真正能代表鼓浪屿的文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好的文创应该先沉淀下来,了解鼓浪屿内在的底蕴,不要轻易地去经营。比如音乐这块就是必不可少的,再来就是一些人文的东西。你要从一些老建筑、音乐、文化去挖掘,或者是名人的诗句也好。鼓浪屿上其实有很多的素材,如果他们能静下心来去挖掘体会,而不是跟着时下流行走,就不会与鼓浪屿格格不入。
其他文献
从太平湖采访归来,我还常常回想起舟行湖面时的那种静谧,阴雨增添了几分仙气,马达声撕裂湖面,白花花的浪从墨绿的湖里翻出,水雾扑面。  这是一个有灵性的地方,山水给人以震慑。在自然营造的环境下,你会突然激起与自我对话的渴望,注目湖上的烟波浩渺时,思路已然游离,穿透湖面,沉入深处,照见了自我。犹如顿悟一般,你猛的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这里的道教盛行,居民平和包容,甚至会遐想,如果临湖而居的人都能积极去输出他
期刊
对钟国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戴着棒球帽,一身运动装束,总是笑呵呵的乐天派。他喜欢亲近自然,也喜欢到一些民风淳朴的村落溜达,所以村跑让他有机会去到很多漂亮的古村落。为了更接近乡村气息,他和一群好友还在参加尤溪桂峰村跑时选择不住酒店而提前去村里扎营了。钟国强可以称为户外自然生活的发烧友,这和他小时候当过童子军的经历有关。那时的童军训练营,需要自己用竹子绑绳结搭帐篷、建厨房、桌椅,还要学习急救,这让他对自
期刊
明月村距离成都90公里,属于蒲江县甘溪镇,对于“爱玩”的成都人来讲这个距离是适中的,周末“川A大军”驱车出动,可以小住,可以当天来回。明月村确实拥有让人着迷的景致,柏油路干净平坦,两旁竹林掩映,屋舍俨然,院落里常有三五闲散鸡鸭,夜间蛙声一片,清晨鸟鸣清灵,足以满足人们对乡村的浪漫想象。  2014年,这个村子借由一口“活着的邛窑”——明月窑,从这片天府之国里的寻常村落蜕变为“明月国际陶艺村”。明月
期刊
2018 在村卷公社里,享受品質?活
期刊
鼓浪屿现在的品牌和对外的刻板印象实际上也是被商业和产业绑架了,大家来这很多并不是想去看看非遗,看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有但是不多,说明市场有待于教育和培养。目前唱片博物馆作为一个单体项目来讲,吃相不能太难看,我们要提供有品质的东西,保证品质,兼顾对游客的引导,包括对市民岛民。我们在做的公共文化服务,比方我们现在做唱片分享、唱片沙龙,这个是鼓浪屿的社区传统,是五六十年代老鼓浪屿特别有意思的娱乐方式。  
期刊
初识种籽设计,是因为那本《台湾好野菜》。清新的插画和温馨的文笔,描绘了台湾那些在不同节气出现的野菜,并贴心地附上料理手法,让人不免会想:能在不同季节,吃上正当季食物的生活,看起来挺美。作为一个专注节气、时令食材研究与开发的工作室,种籽设计以一种“抒情化、论述化以及风土特产化”的设计风格,将饮食与节气生活有趣地结合,让传统的节气食饮更容易被当代都市人所理解、吸收与认可。用他们自己的理解,就是“用现在
期刊
无论是赵雷的《成都》,还是低苦艾的《兰州兰州》,凭一把吉他轻轻弹奏、哼唱一座城的故事似乎总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民谣总能令人联想起曾经流浪、生活过的他乡与故乡。但也并非所有的城市或地方都契合民谣的这种气质:其白描式的歌词,轻缓的曲调,向听者娓娓道来那些寻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更适合那些看似平凡如水,实则隽永绵长,有余味的城市或地方。而福建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的清新气质,若以民谣的形式来展现,想来最合
期刊
岛上院落的一角,几栋不高的民房大约住满了人,院子里晾晒满满的衣物,生活庸常,但也生发出枝桠,铁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盆栽,这是日常中的岛屿情调。  傍晚时分,或是清晨,许多岛民都会选择错开游客高峰期,出门散散步,在海边坐一坐发发呆。一海之隔是高楼耸立的厦门。  不知什么時候开始,岛上只要有路的地方,就会出现婚纱摄影团队,年轻的准夫妇们在东情西韵的建筑前留影,他们多数匆匆路过,很少更多停留。  小岛海拔
期刊
走多了乡村、山野,聊惯了乡建、民宿,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前往陌生的地方,探寻并采写一种他乡的生活。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禁扪心自问:身处厦门十余年,《海峡旅游》足够了解闽南吗?如果由我们来做关于闽南的专题,它应该是什么样的?  毫无疑问,杂志团队这些年所积累的采访资源,完全足以从各个角度呈现一个多元的闽南。但与此同时,因为太过熟悉,我们也失去了远观时的游刃有余,一方面担心过于主观,另一方面又担心它流于
期刊
早餐店琳琅满目的菜品当然是最便利的选择,但对于爱吃、爱生活的人来说,即使是只吃几口的早餐,也要用心親手做才行。每天按时早起,心里惦记着自己和家人的口味喜好,用日常的食材变着花样烹饪,那一盘盘简单或精致的早餐里,都是浓浓的真实关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