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外婆的那个年代,他们读的教会学校或女校,音乐本身就是必修课;至于家庭条件好的,几乎人人都会学一样不同的乐器。如今,我身边学音乐的朋友、同学差不多都到海外深造了,鼓浪屿的音乐传统确实出现了断层的情况,要想重新传承它,就必须有人留下来做点什么。
比起八卦楼这栋百年的建筑,风琴博物馆的历史尙属年轻。2004年旅居澳洲的胡友义先生准备在故乡鼓浪屿建一个风琴博物馆。与他之前建立的钢琴博物馆不同的是,尽管风琴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乐器,但大部分国人对它却知之甚少,更是很难将其与鼓浪屿展开联想。然而实际上,鼓浪屿人认识风琴比钢琴更早。当传教士来到鼓浪屿时,他们将音乐作为传教的一个切入点,在教堂、兴办的学校里组织唱诗班,教授圣歌。因此对许多老鼓浪屿人而言,儿时教堂里奏响的风琴是他们接触西洋音乐的开始,而对胡友义来说,建立这座博物馆则是希望“全世界爱好音乐的人们,都带着朝圣的心,来到我的家乡鼓浪屿,欣赏她无与伦比的美丽。”
如今的风琴博物馆内展出的风琴皆是胡友义先生多年的收藏,它们种类多样:既有如手提箱大小的风琴,‘是早期欧洲街头艺人使用的’;也有一架带镜子的风琴,既是作为装饰,同时演奏者可以根据镜子反射看到唱诗班的指挥手势;展馆一侧的一台电力自动风琴,只要接上电源就是一个小型的乐队,演奏出轻快的乐曲。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大厅中央的“诺曼·比尔”,这架高达6米的大家伙由1350根音管组成,依然保留着完好的手摇风箱系统,是目前少有的既能用电力鼓风又能用人力鼓风的管风琴。而风琴博物馆最终落户于八卦楼,也是出于“诺曼”的选择:当时胡友义先生为了能在鼓浪屿找到放置“诺曼·比尔”的场所而奔波,最后发现八卦楼穹顶的尺寸刚好匹配这架管风琴的高度,“当时真的非常巧合,(尺寸)再超一点就放不下了。”风琴博物馆的馆长方思特对我们说道。
由于这样难得的“缘分”,风琴博物馆便搬进了八卦楼,当时的八卦楼还属于厦门博物馆,因此他们算是“借”了一个场馆,从此开始了“边修整、边办展”的漫长过程。方思特说:“我们的博物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起来,当中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每一步都像是在探险,现在想想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
方思特出生于鼓浪屿的音乐世家,2007年本来准备出国留学,却因为一通越洋电话而改变了:“当时胡友义先生从澳洲打电话过来,他很兴奋地告诉我,他在波士顿拍下了一架百年名琴,但是他也担忧这个大家伙要放在哪里,由谁来弹奏。思前想后,他希望我能去学习管风琴这个全新的专业。他又说自己是到了晚年的时候才回到家乡,为它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而我如果能从年轻时就投身家乡的音乐事业的话,那也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方思特回忆道,胡友义先生的一番话打动了她,她意识到身边学音乐的朋友、同学几乎都到海外去深造了,鼓浪屿这边确实出现了断层的情况,要想重新传承它的音乐传统,就必须有人留下来做点什么。
从2007年到2017年,是鼓浪屿成为国家5A旅游景区、上岛游客记录不断刷新以及各种争议、讨论带来的高关注度的十年,方思特也为了那架百年名琴准备了十年。在2017年的12月17日,她在鼓浪屿风琴艺术中心奏响了百年名琴——卡萨翁700号管风琴,正式向世人展现管风琴的动人音律。这十年间她和团队们延续着胡友义先生的希冀,不断完善着风琴博物馆的观展体验。目前他们正在准备风琴主题公园的展陈大纲,希望能带给大家更新颖的、更全面的有关风琴文化、音乐的体验;也希望通过这些管风琴的展现和专业的演奏和解说,完善一个全方位、多方面风琴文化体系,从而让鼓浪屿“音乐之岛”的形象更加完整。对他们而言,这也是一条带领人们去感受真实鼓浪屿的正向的路径。
作为一直生活在鼓浪屿的人,你认为在鼓浪屿上的生活状态如何?
我个人的话,因为在风琴博物馆工作,所以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岛上,周末除非厦门那边有事才会过去。一般早上七点多起床,晚上八九点就睡觉了。鼓浪屿上基本没有夜生活。(笑)至于一般的鼓浪屿人,大家的生活还是更悠然自得吧!会早起去散散步,晃悠着去买菜,我们有自己的菜市场,还有渔船出海捕鱼,所以那时还有厦门人专程坐船过来买新鲜的鱼;午后就在家里打理一下院子的花草,或者养只宠物出门遛一遛。假如你是喜欢热闹的城市生活的人,肯定会觉得在这里生活不方便,但如果你就是喜欢这种节奏,当然就会很自在,这关乎每个人的选择。
在你看来,鼓浪屿目前的音乐氛围如何?
我觉得,首先因为大环境的转变,你无法一直保持从前的样子。虽然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但是我们鼓浪屿人喜欢音乐,把音乐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的传统是一直存在的。在我外婆的那个年代,他们读的教会学校或女校,音乐本身就是必修课;至于家庭条件好的,几乎人人都会学一样不同的乐器。到了我們这个年代就是变成教育、学业的一部分。从前,我们常跑到老师家上琴课,偶尔校友同学之间串个门,一起学习、切磋。当时学音乐也算是鼓浪屿上的一种风潮,音乐学校的同学也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并不仅仅是音乐世家才让小孩学音乐。现在街坊邻里间的交往少了一点,更多的是一种国际化的交流。我们正积极地引进一些国外的音乐家、学者来鼓浪屿,举办一些如四季音乐周、钢琴节、国际合唱节、国际管风琴音乐文化活动这样的项目。这些合作是随着鼓浪屿的知名度提升而来的。
以前的音乐更多是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存在?
对,像鼓浪屿上的家庭音乐会。我印象中能举办家庭音乐会的家庭,家里一般有一个很大的厅,而且必须有钢琴。一般是家庭成员、好友邻里,大家都是音乐专业人士或爱好者,成员们都有一定的水准。演奏的曲目可能跟鼓浪屿的情调有关,偏好一些比较浪漫、舒缓的曲子,毕竟大家都是来放松交流的嘛!鼓浪屿上的家庭音乐会目前其实不太多了。我之前在音乐厅当艺术总监的时候,做了一个“鼓浪屿家庭音乐会,走进音乐厅”的策划。一开始找鼓浪屿岛上有举办家庭音乐会的人挺困难的,不过后来发现,当你把这些人拉回来之后,他们本身也是很高兴的,之前因为一些原因没办法聚在一起,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机会。这也让一些游客感到意外,发现原来鼓浪屿上还是有这种音乐氛围的。
这几年鼓浪屿旅游的发展对岛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个人觉得凡事都要有一个平衡点吧。以前是没有任何门槛和选择性地去做旅游,肯定是不太符合这座小岛的环境、生活节奏和品味。现在“申遗”成功之后,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到了控制,比方说进岛人数,还有对商家的管控。在我小时候,龙头路上主要就是文具店、新华书店、百货公司、食品公司,其实商铺很齐全,只是后来为了让更多针对游客的商家进来,太多外来商铺进入把一些便民的东西迁走了。龙头路一直以来就是商业街,发展商业没什么问题,问题是目前主导的商铺种类过于同质化,差不多三五个月就换一批,淘汰率非常高。因为他们并没有耐心去了解鼓浪屿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岛,只是借名人效应来投机取巧,根本不能算是文创。
你认为真正能代表鼓浪屿的文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好的文创应该先沉淀下来,了解鼓浪屿内在的底蕴,不要轻易地去经营。比如音乐这块就是必不可少的,再来就是一些人文的东西。你要从一些老建筑、音乐、文化去挖掘,或者是名人的诗句也好。鼓浪屿上其实有很多的素材,如果他们能静下心来去挖掘体会,而不是跟着时下流行走,就不会与鼓浪屿格格不入。
比起八卦楼这栋百年的建筑,风琴博物馆的历史尙属年轻。2004年旅居澳洲的胡友义先生准备在故乡鼓浪屿建一个风琴博物馆。与他之前建立的钢琴博物馆不同的是,尽管风琴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乐器,但大部分国人对它却知之甚少,更是很难将其与鼓浪屿展开联想。然而实际上,鼓浪屿人认识风琴比钢琴更早。当传教士来到鼓浪屿时,他们将音乐作为传教的一个切入点,在教堂、兴办的学校里组织唱诗班,教授圣歌。因此对许多老鼓浪屿人而言,儿时教堂里奏响的风琴是他们接触西洋音乐的开始,而对胡友义来说,建立这座博物馆则是希望“全世界爱好音乐的人们,都带着朝圣的心,来到我的家乡鼓浪屿,欣赏她无与伦比的美丽。”
如今的风琴博物馆内展出的风琴皆是胡友义先生多年的收藏,它们种类多样:既有如手提箱大小的风琴,‘是早期欧洲街头艺人使用的’;也有一架带镜子的风琴,既是作为装饰,同时演奏者可以根据镜子反射看到唱诗班的指挥手势;展馆一侧的一台电力自动风琴,只要接上电源就是一个小型的乐队,演奏出轻快的乐曲。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大厅中央的“诺曼·比尔”,这架高达6米的大家伙由1350根音管组成,依然保留着完好的手摇风箱系统,是目前少有的既能用电力鼓风又能用人力鼓风的管风琴。而风琴博物馆最终落户于八卦楼,也是出于“诺曼”的选择:当时胡友义先生为了能在鼓浪屿找到放置“诺曼·比尔”的场所而奔波,最后发现八卦楼穹顶的尺寸刚好匹配这架管风琴的高度,“当时真的非常巧合,(尺寸)再超一点就放不下了。”风琴博物馆的馆长方思特对我们说道。
由于这样难得的“缘分”,风琴博物馆便搬进了八卦楼,当时的八卦楼还属于厦门博物馆,因此他们算是“借”了一个场馆,从此开始了“边修整、边办展”的漫长过程。方思特说:“我们的博物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起来,当中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每一步都像是在探险,现在想想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
方思特出生于鼓浪屿的音乐世家,2007年本来准备出国留学,却因为一通越洋电话而改变了:“当时胡友义先生从澳洲打电话过来,他很兴奋地告诉我,他在波士顿拍下了一架百年名琴,但是他也担忧这个大家伙要放在哪里,由谁来弹奏。思前想后,他希望我能去学习管风琴这个全新的专业。他又说自己是到了晚年的时候才回到家乡,为它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而我如果能从年轻时就投身家乡的音乐事业的话,那也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方思特回忆道,胡友义先生的一番话打动了她,她意识到身边学音乐的朋友、同学几乎都到海外去深造了,鼓浪屿这边确实出现了断层的情况,要想重新传承它的音乐传统,就必须有人留下来做点什么。
从2007年到2017年,是鼓浪屿成为国家5A旅游景区、上岛游客记录不断刷新以及各种争议、讨论带来的高关注度的十年,方思特也为了那架百年名琴准备了十年。在2017年的12月17日,她在鼓浪屿风琴艺术中心奏响了百年名琴——卡萨翁700号管风琴,正式向世人展现管风琴的动人音律。这十年间她和团队们延续着胡友义先生的希冀,不断完善着风琴博物馆的观展体验。目前他们正在准备风琴主题公园的展陈大纲,希望能带给大家更新颖的、更全面的有关风琴文化、音乐的体验;也希望通过这些管风琴的展现和专业的演奏和解说,完善一个全方位、多方面风琴文化体系,从而让鼓浪屿“音乐之岛”的形象更加完整。对他们而言,这也是一条带领人们去感受真实鼓浪屿的正向的路径。
对话方思特
作为一直生活在鼓浪屿的人,你认为在鼓浪屿上的生活状态如何?
我个人的话,因为在风琴博物馆工作,所以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岛上,周末除非厦门那边有事才会过去。一般早上七点多起床,晚上八九点就睡觉了。鼓浪屿上基本没有夜生活。(笑)至于一般的鼓浪屿人,大家的生活还是更悠然自得吧!会早起去散散步,晃悠着去买菜,我们有自己的菜市场,还有渔船出海捕鱼,所以那时还有厦门人专程坐船过来买新鲜的鱼;午后就在家里打理一下院子的花草,或者养只宠物出门遛一遛。假如你是喜欢热闹的城市生活的人,肯定会觉得在这里生活不方便,但如果你就是喜欢这种节奏,当然就会很自在,这关乎每个人的选择。
在你看来,鼓浪屿目前的音乐氛围如何?
我觉得,首先因为大环境的转变,你无法一直保持从前的样子。虽然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但是我们鼓浪屿人喜欢音乐,把音乐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的传统是一直存在的。在我外婆的那个年代,他们读的教会学校或女校,音乐本身就是必修课;至于家庭条件好的,几乎人人都会学一样不同的乐器。到了我們这个年代就是变成教育、学业的一部分。从前,我们常跑到老师家上琴课,偶尔校友同学之间串个门,一起学习、切磋。当时学音乐也算是鼓浪屿上的一种风潮,音乐学校的同学也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并不仅仅是音乐世家才让小孩学音乐。现在街坊邻里间的交往少了一点,更多的是一种国际化的交流。我们正积极地引进一些国外的音乐家、学者来鼓浪屿,举办一些如四季音乐周、钢琴节、国际合唱节、国际管风琴音乐文化活动这样的项目。这些合作是随着鼓浪屿的知名度提升而来的。
以前的音乐更多是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存在?
对,像鼓浪屿上的家庭音乐会。我印象中能举办家庭音乐会的家庭,家里一般有一个很大的厅,而且必须有钢琴。一般是家庭成员、好友邻里,大家都是音乐专业人士或爱好者,成员们都有一定的水准。演奏的曲目可能跟鼓浪屿的情调有关,偏好一些比较浪漫、舒缓的曲子,毕竟大家都是来放松交流的嘛!鼓浪屿上的家庭音乐会目前其实不太多了。我之前在音乐厅当艺术总监的时候,做了一个“鼓浪屿家庭音乐会,走进音乐厅”的策划。一开始找鼓浪屿岛上有举办家庭音乐会的人挺困难的,不过后来发现,当你把这些人拉回来之后,他们本身也是很高兴的,之前因为一些原因没办法聚在一起,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机会。这也让一些游客感到意外,发现原来鼓浪屿上还是有这种音乐氛围的。
这几年鼓浪屿旅游的发展对岛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个人觉得凡事都要有一个平衡点吧。以前是没有任何门槛和选择性地去做旅游,肯定是不太符合这座小岛的环境、生活节奏和品味。现在“申遗”成功之后,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到了控制,比方说进岛人数,还有对商家的管控。在我小时候,龙头路上主要就是文具店、新华书店、百货公司、食品公司,其实商铺很齐全,只是后来为了让更多针对游客的商家进来,太多外来商铺进入把一些便民的东西迁走了。龙头路一直以来就是商业街,发展商业没什么问题,问题是目前主导的商铺种类过于同质化,差不多三五个月就换一批,淘汰率非常高。因为他们并没有耐心去了解鼓浪屿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岛,只是借名人效应来投机取巧,根本不能算是文创。
你认为真正能代表鼓浪屿的文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好的文创应该先沉淀下来,了解鼓浪屿内在的底蕴,不要轻易地去经营。比如音乐这块就是必不可少的,再来就是一些人文的东西。你要从一些老建筑、音乐、文化去挖掘,或者是名人的诗句也好。鼓浪屿上其实有很多的素材,如果他们能静下心来去挖掘体会,而不是跟着时下流行走,就不会与鼓浪屿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