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顶岗实习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存在滞后问题。我们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完全脱离了学校的环境成为企业的一名“准员工”。他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下,遇到不适应环境的问题,需要正确的引导,产生的思想问题,需要及时的疏导。但是,受企业承受能力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同一专业的学生往往安排到不同的单位实习,同一单位实习的学生安排的岗位也不同。同时,一些企业为了管理不受干扰,反对学校教师进入企业、走访学生、督促学生的实习工作。由于空间和人为的阻隔,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途径基本消失,而电话、信件等传统通讯方式又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我们由于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错失了许多良好的教育时机,导致学生离开顶岗实习岗位,给校企合作带来不良影响。
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面临弱化问题。我们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城市、同一单位,学生实习岗位比较分散。为了便于管理,许多学校往往根据专业类型对学生集中的实习单位安排常住实习指导老师,学生分散的则指定相应的实习指导老师经常到各企业去看望和指导学生。因此,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更多地依赖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的作用被淡化。因为人数众多、人员分散,实习指导老师只能从后勤方面保障学生的正常生活,协调学生与企业的关系,没有更多的精力对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顶岗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放任自流,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二、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模式的构建
当今社会,计算机互联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正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51.8%。通过调查和访谈方式,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经常通过BBS、QQ、E-mail、MSN等方式与外界沟通交流。所以,计算机及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沟通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影响力,发挥网络的功能,通过建构网络德育模式,解决顶岗实习期间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空间的阻隔导致德育工作滞后与弱化的问题。我们建构网络德育模式,要努力围绕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以网络为平台实施德育管理,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一般来讲,中等职业学校围绕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对顶岗实习学生实施德育管理的体系如图1所示。而由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特殊性,“教务处——德育课教师”、“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学工处——班主任”三条线对学生实施德育,时间经常滞后,效果不断弱化。为了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如果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平台,由“现实方式”转换为“虚拟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顶岗实习学生德育工作的滞后问题和弱化问题。因此,以计算机互联网络方式开展德育活动,已不是中等职业学校传统德育工作的延伸或补充,而是中等职业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不可替代。因此,我们可以将中等职业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置于计算机互联网络环境下,全面开展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化解学生的思想矛盾。
三、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模式的实施
(一)搭建平台。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学校联系的方式有许多途径,如电话、学生返校、信件等。但这些联系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不能及时有效地架起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非常方便快捷的平台。因此,搭建网络德育平台是构建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模式的重要前提。网络德育平台的呈现方式可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网站上增设顶岗实习专栏,也可以单独建立学校顶岗实习专题网站。中等职业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善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平台的建设。一般情况下,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平台包括的内容如图2所示。
(二)明确职责。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模式有三条德育管理线,即“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线、“教务处——德育课教师”线、“学工处——班主任”线。它们是面向顶岗实习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因此,我们要明确三条德育管理线的职责。三条德育管理线的职责可依据网络德育平台的内容(如图2)来确定。
1.“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线主要职责。“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线主要有三个职责:其一,制定完整的顶岗实习制度。这是顺利开展顶岗实习活动的保障。其二,发布实习新闻与公告。在顶岗实习期间,“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线是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的纽带。通过与实习企业联系,我们可以把了解的企业需求信息、安排的实习内容及注意事项、了解的实习任务完成情况、掌握的学生思想动态等信息,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平台以新闻、公告、注意事项等形式及时地反馈给实习学生、班主任、家长。同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平台宣传实习学生的先进事迹,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其三,撰写企业风采。我们可以主要介绍一些与学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优质单位,让学生及其家长心中有数。
2.“教务处—德育课教师”线主要职责。“教务处—德育课教师”线主要负责网络德育课堂,继续发挥德育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不同的是,此时我们已将课堂搬到网络上。我们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采用视频、在线回答、讲座等形式给实习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3.“学工处—班主任”线主要职责。顶岗实习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一个班级的学生较为分散地安排在各个实习岗位上,但班主任在顶岗实习期间开展德育工作的作用不能忽视。班主任一般是学生在校期间最熟悉的老师,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两年时间里,班主任已经比较熟悉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班主任不能借助传统的德育途径进行班级管理,但可以在实习论坛上建立“网上班级”。“网上班级”是一个虚拟社区,它一般包含的功能主要有BBS、社区通信、会员列表、在线聊天、成员像册等。它能尽量提供现实社区所能提供的各种交流与服务手段。因此,“网上班级”完全可以成为“学工处―班主任”线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全面应对。网络德育模式是一个新事物。我们要以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平台,架起学校与实习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必须让德育队伍适应网络德育模式的特点、要求和过程,全面应对网络德育模式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网络。目前,计算机互联网络普及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而有些学生掌握的网络知识可能比老师知道的还多。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网络知识,熟悉网络操作。我们要正确运用网络与学生沟通,面对网络沟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讲究方式。计算机互联网络是相对自由开放的虚拟空间。德育工作者习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教育方式完全不适应网络特殊环境的要求。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要以一种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即便学生中产生非常情绪化的意见,我们也不要采取简单批评甚至乱扣帽子的做法。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心平气和地分析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选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提高时效。网络的言论形成非常迅速,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用网络平台开展德育工作,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我们要及时从网络平台上掌握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道德趋向。对于发现的问题,并不是把带有不好苗头的文章或言论简单地删除,而是要及时研究分析学生思想产生波动的原因,并在认真分析后做出反应,公布事实真相,发表权威性观点,让实习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存在滞后问题。我们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完全脱离了学校的环境成为企业的一名“准员工”。他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下,遇到不适应环境的问题,需要正确的引导,产生的思想问题,需要及时的疏导。但是,受企业承受能力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同一专业的学生往往安排到不同的单位实习,同一单位实习的学生安排的岗位也不同。同时,一些企业为了管理不受干扰,反对学校教师进入企业、走访学生、督促学生的实习工作。由于空间和人为的阻隔,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途径基本消失,而电话、信件等传统通讯方式又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我们由于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错失了许多良好的教育时机,导致学生离开顶岗实习岗位,给校企合作带来不良影响。
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面临弱化问题。我们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城市、同一单位,学生实习岗位比较分散。为了便于管理,许多学校往往根据专业类型对学生集中的实习单位安排常住实习指导老师,学生分散的则指定相应的实习指导老师经常到各企业去看望和指导学生。因此,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更多地依赖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的作用被淡化。因为人数众多、人员分散,实习指导老师只能从后勤方面保障学生的正常生活,协调学生与企业的关系,没有更多的精力对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顶岗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放任自流,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二、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模式的构建
当今社会,计算机互联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正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51.8%。通过调查和访谈方式,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经常通过BBS、QQ、E-mail、MSN等方式与外界沟通交流。所以,计算机及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沟通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影响力,发挥网络的功能,通过建构网络德育模式,解决顶岗实习期间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空间的阻隔导致德育工作滞后与弱化的问题。我们建构网络德育模式,要努力围绕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以网络为平台实施德育管理,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一般来讲,中等职业学校围绕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对顶岗实习学生实施德育管理的体系如图1所示。而由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特殊性,“教务处——德育课教师”、“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学工处——班主任”三条线对学生实施德育,时间经常滞后,效果不断弱化。为了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如果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平台,由“现实方式”转换为“虚拟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顶岗实习学生德育工作的滞后问题和弱化问题。因此,以计算机互联网络方式开展德育活动,已不是中等职业学校传统德育工作的延伸或补充,而是中等职业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不可替代。因此,我们可以将中等职业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置于计算机互联网络环境下,全面开展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化解学生的思想矛盾。
三、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模式的实施
(一)搭建平台。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学校联系的方式有许多途径,如电话、学生返校、信件等。但这些联系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不能及时有效地架起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非常方便快捷的平台。因此,搭建网络德育平台是构建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模式的重要前提。网络德育平台的呈现方式可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网站上增设顶岗实习专栏,也可以单独建立学校顶岗实习专题网站。中等职业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善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平台的建设。一般情况下,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平台包括的内容如图2所示。
(二)明确职责。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学生网络德育模式有三条德育管理线,即“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线、“教务处——德育课教师”线、“学工处——班主任”线。它们是面向顶岗实习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因此,我们要明确三条德育管理线的职责。三条德育管理线的职责可依据网络德育平台的内容(如图2)来确定。
1.“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线主要职责。“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线主要有三个职责:其一,制定完整的顶岗实习制度。这是顺利开展顶岗实习活动的保障。其二,发布实习新闻与公告。在顶岗实习期间,“就业处―实习指导老师”线是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的纽带。通过与实习企业联系,我们可以把了解的企业需求信息、安排的实习内容及注意事项、了解的实习任务完成情况、掌握的学生思想动态等信息,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平台以新闻、公告、注意事项等形式及时地反馈给实习学生、班主任、家长。同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平台宣传实习学生的先进事迹,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其三,撰写企业风采。我们可以主要介绍一些与学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优质单位,让学生及其家长心中有数。
2.“教务处—德育课教师”线主要职责。“教务处—德育课教师”线主要负责网络德育课堂,继续发挥德育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不同的是,此时我们已将课堂搬到网络上。我们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采用视频、在线回答、讲座等形式给实习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3.“学工处—班主任”线主要职责。顶岗实习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一个班级的学生较为分散地安排在各个实习岗位上,但班主任在顶岗实习期间开展德育工作的作用不能忽视。班主任一般是学生在校期间最熟悉的老师,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两年时间里,班主任已经比较熟悉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班主任不能借助传统的德育途径进行班级管理,但可以在实习论坛上建立“网上班级”。“网上班级”是一个虚拟社区,它一般包含的功能主要有BBS、社区通信、会员列表、在线聊天、成员像册等。它能尽量提供现实社区所能提供的各种交流与服务手段。因此,“网上班级”完全可以成为“学工处―班主任”线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全面应对。网络德育模式是一个新事物。我们要以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平台,架起学校与实习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必须让德育队伍适应网络德育模式的特点、要求和过程,全面应对网络德育模式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网络。目前,计算机互联网络普及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而有些学生掌握的网络知识可能比老师知道的还多。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网络知识,熟悉网络操作。我们要正确运用网络与学生沟通,面对网络沟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讲究方式。计算机互联网络是相对自由开放的虚拟空间。德育工作者习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教育方式完全不适应网络特殊环境的要求。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要以一种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即便学生中产生非常情绪化的意见,我们也不要采取简单批评甚至乱扣帽子的做法。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心平气和地分析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选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提高时效。网络的言论形成非常迅速,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用网络平台开展德育工作,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我们要及时从网络平台上掌握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道德趋向。对于发现的问题,并不是把带有不好苗头的文章或言论简单地删除,而是要及时研究分析学生思想产生波动的原因,并在认真分析后做出反应,公布事实真相,发表权威性观点,让实习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