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楹联雅称楹贴、对联,俗称对子,春节贴在门上的联语又叫春联。相传,楹联始于五代时后蜀王孟昶的题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辞,至宋时广泛为装饰、交际及庆吊之用。北宋王安石《元旦诗》:“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的诗句,就真实地反映了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民俗。明朱元璋,清康熙、雍正、乾隆这些帝王倡导民间撰制楹联,使其得以普及发展,成为社会性广泛的文学样式。中国古代商人深受这种文化熏陶,在商业实践中创作了诸多富有行业特色的商业楹联,丰富了商业文化;但商业楹联始于何时,古时有争议,今人尚未定位。据唐人笔记《朝野佥载》的题辞挂匾,有的悬挂“孟尝君店,千里客投”的对联:“未晚先投宿、鸡呜早春天”的对联。由此